一个微表情预判罪犯发病,高墙警花“四微工作法”帮服刑人员重拾生活信心

栏目:未来教育  时间:2023-07-22
手机版

  原标题:一个微表情预判罪犯发病,高墙警花“四微工作法”帮服刑人员重拾生活信心

  一双会笑的眼睛

  一头干练的短发

  对警察充满向往的她

  大学一毕业就进入监狱系统工作

  至今已经21年

  21年来

  她始终是这样的形象

  把最好的年华留在了高墙之内

  不能像同龄的女孩一样

  留起长发、穿上鲜艳的长裙

  也不能戴上喜欢的饰品

  她就是

  第十一届北京市

  “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称号获得者

  北京市女子监狱七监区监区长

  刘丽丽

  ↓↓↓

  

  / 点击音频收听节目/

  高墙警花“四微工作法”帮服刑人员重拾生活信心进度条09:4500:00/09:45

  微表情读懂罪犯精神状态

  “我们这里是监管区里的深水区,100多名罪犯中年龄在65岁以上的占了三分之一。”刘丽丽说,监区里有70多人需要长期服药,20多个患有癌症,还有2个瘫痪在床……而这些罪犯大多是诈骗犯、暴力和涉毒犯,又普遍岁数大,且自身疾病较重,虽然监狱日常都会定期巡诊,对症用药,但仍然难以避免出现紧急状况。

  七监区有一位病犯叫陈帆(化名),今年67岁,因犯诈骗罪被判服刑10年,平日里性格敏感多疑,思想偏激固执。除了高血压之类的老年病之外,她还患有癫痫,情绪一激动就会突然昏倒、抽搐、口吐白沫。

  “我记得她刚来七监区的那个月里,因为精神状态不好,一个月仅夜间紧急送医就诊就3次,每次犯病都是突然直挺挺地倒下,身体就像触电一样。”刘丽丽说,她在日常监控、点名、发药等环节暗中观察陈帆,逐渐发现一些规律:每次发病前,她眼神都会有很大变化,明显呆滞。

  一天,刘丽丽正给罪犯发药。陈帆走到她面前时眼皮下垂,目光有些呆滞。“这是要发病!”刘丽丽马上反应过来,赶紧叮嘱监区民警密切关注陈帆的一举一动。没过一会儿,陈帆的癫痫病果然发作了,身旁的民警立即施救,将她及时送医。

  通过长时间的摸索,刘丽丽总结出了一套“四微”关注法,通过日常细微观察,针对病犯“微表情、微动作、微情绪、微状态”,对其身体状态和精神状态做出判断,预先防范,及时处置。

  有了“四微”工作法,刘丽丽不仅帮助陈帆重拾健康生活的信心,还通过发现其一些刻板动作,疏导开了她此前存在的心理障碍。慢慢地,陈帆变了,她认真感受自己的病症,一旦有不舒服的感觉就立即报告,不让自己成为监管安全的隐患。她还学会了用学习转移注意,减少自己的胡思乱想,心胸也开阔了,与家人的隔阂少了。陈帆对刘丽丽的付出感激有加,并将自己的变化通过书信告诉了家人。2023年2月,她的哥哥特意到监狱送来锦旗,感谢监狱民警的辛苦与用心。

  

  刘丽丽与服刑人员谈心

  “她们是曾经犯过错,在接受刑罚,但她们也是活生生的人,是别人的母亲、姐妹。”刘丽丽说,作为一名管理人员,不仅仅是要管理好罪犯,也要照顾好她们。

  彻夜联系开导罪犯儿子

  作为监区长的刘丽丽熟悉监区里每个服刑人员的情况。100多名服刑人员什么时候进来的,因为什么事情违法犯罪,量刑怎么样,犯罪情节怎么样,生活环境什么样,家里有什么人,近期有什么变化,她都能及时掌握,也因此避免了不少家庭悲剧的发生。

  女子监狱七监区的罪犯杨嘉(化名)今年67岁,因犯诈骗罪入狱,余刑还有十余年。虽然身体上没有什么大病、急病,但儿子却成了她最大的心病。

  因为诈骗,杨嘉在入狱前已经把所有亲戚得罪了个干净。亲戚们不仅跟她断了联系,还拉黑了杨嘉一家人的联系方式。只有儿子一心念着她,是她唯一的亲情纽带。而杨嘉的儿子身体并不好,多年前患有糖尿病,视力接近失明。在杨嘉入狱那年,他经历了母亲入狱、父亲去世、自己失业、妻子离婚的悲剧,精神一蹶不振。

  “我记得特别清楚,那是2022年4月6日,杨嘉的儿子来信,说他父亲去世前曾留下了100多片安眠药,他觉得现在活着没意思,想要结束这一切……”刘丽丽说,杨嘉得知了这件事后惶恐不安,血压立刻飙升,周围的民警赶来查看,才得知了事情的原委。

  “她的儿子是她在外界唯一的亲人,也是唯一的牵挂,如果儿子出了什么事,对杨嘉来说绝对是毁灭性的打击。”刘丽丽说,当晚她和几名民警持续不断地拨打着杨嘉儿子的电话、微信,找遍了他们身边所有的亲戚,直至次日凌晨5点,刘丽丽终于联系上了杨嘉的儿子。

  电话接通的那一刻,刘丽丽全力压抑着内心的激动,慢慢地开导:从杨嘉改造的情况,到杨嘉出狱后的打算;从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到为杨嘉儿子出主意想办法解决困难……那通电话,刘丽丽和对方聊了数个小时,终于让杨嘉的儿子重燃了生活的希望。

  事后,当杨嘉得知此事,她激动地半天说不出话,跺脚、拍手、徘徊……最后不知如何表达内心的她,干脆一把握住刘丽丽的手,不断地重复着:“谢谢,谢谢,我一定好好改造,报答大恩,谢谢,谢谢……”

  “罪犯也是人。从人性的角度,每个人都有被关爱的需要。”刘丽丽说,管理既要有制度也要有温度,只有法德并举,才能使罪犯改造成为合格守法的公民。

  帮青年民警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刘丽丽干工作有个习惯,那就是做事要做到最好,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然而,她发现,很多新入职的民警还没有深切感受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她们工作中不求干得好,只求过得去。

  “我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没有引领,青年民警就容易做工作中的‘躺平人’。”刘丽丽说,有些个别青年女民警工作中有佩戴饰品的现象,看似不起眼,但她会严肃地告诉对方,这属于违反警容风纪的行为,“虽然年轻人爱美可以理解,但佩戴饰品有很大的监管安全隐患,等真出了事儿,后悔就晚了!”

  刘丽丽始终认为“严是爱”,严格要求后辈,不仅仅是为了让她们对得起身上的警服,更是为了她们的安全和未来着想。“当好青年民警的领路人,帮助青年民警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是我的职责所在。”

  在青年民警眼中,刘丽丽“严的时候真可怕,爱的时候真像个妈”。

  有一次,刘丽丽发现处于封闭执勤期间的民警小翟神色不太好,总是心不在焉,提不起精神。她再三询问后得知小翟的儿子因为磕碰导致鼻梁骨骨折,作为母亲又不能回家探视,小翟有些焦虑。

  刘丽丽听了,二话没说,立即与领导请示协商,让这名民警撤防,回家照顾孩子。“小翟已经在狱内坚守65天了,作为母亲我知道这种无力感带来的煎熬。”

  小翟处理完家事后,第一时间返回岗位。刘丽丽问她为什么这么快就回来,小翟说:“姐,你拿我的事当事儿,单位的事儿就是我的事儿!”

  “我想,人心换人心的沟通,才是最高效的沟通,才是凝心铸魂的根本。”刘丽丽说。

  

  “监狱管理工作没有一点捷径可走。不能麻痹,也不能麻木,更不能怕麻烦。”在监狱系统工作21年,刘丽丽走过多个监区,管理过数百名服刑人员,她战斗在教育改造罪犯第一线,用心灵挽救迷途的灵魂。她说:“她们虽然是罪犯,但我们还是要关心和帮助她们,用心帮助她们走向正轨,回归社会。”

  文字 | 王浩雄

  编辑|杨凡

  特别鸣谢

  北京市司法局

  ● 捍卫英烈判决书走红网络 法官罗兰:心怀敬畏守护公平正义 ● 一线办案10 年追赃上亿元 她为人民群众守好“钱袋子” ● “四高”检察官陈禹橦:“专业”是检察官最好的名片 ● 她是政法工作“多面手”,干起活来有使不完的劲儿 ● “最美志愿者”王兵莹:把精准高效的司法服务送到百姓身边 ● 专注知产保护十八年,她说自己是捡到“宝”的人 ● 丁宇翔:天生就是法律人 ●四年审结案件近1700件,他是速递正义的“调解能手” ● 深耕“劳争”案件十余年,他用智慧巧解“死无对证”谜局 ● 北京青年榜样张阳: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 北京青年榜样王静:让每一次法槌都敲得问心无愧 ● 北京青年榜样魏雪:让强梁不敢横行,让弱者获得尊严

  责任编辑:

上一篇:中考生迎来“坏消息”,520分以下或将无缘高中,学生要做好准备
下一篇:「干货」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资料「儿科疾病」考点

最近更新未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