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秋学期小学语文两课文中的作者被 “改名”,背后有何隐情?

栏目:未来教育  时间:2023-07-29
手机版

  

  近年来,中小学教科书罕见地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原先只是局限于教育领域研究与探讨的各种教材,在全社会的目光审视下,获得了改进的机会与捉错的协助缘份,这对于教材的精益求精,不断完善,无疑是极好的机缘。

  2023秋学期即将开学,我们注意到,人教版部编本语文教材,又有局部变动。

  上学期,也就是2023年春学期,就已经看到部编本语文教材对社会反响比较大的课文,进行了断然的撤出处理。

  比如,2023年春学期的语文教材,将两篇课文给删除了。

  一篇是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中的第3课《一个接一个》。

  

  

  另一篇是二年级下册24课《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被删除,《羿射九日》填补到24课的位置上。

  

  

  为什么这两篇课文被删除了?

  笔者之前写过文章,详细地分析了这两篇课文的少儿不宜处。

  针对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中的第3课《一个接一个》,笔者分别写文“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选用日本自杀女诗人的童谣,真的合适吗?”、“一年级课本里的日本女诗人自杀、不伦恋、染脏病,如何辅导孩子?”,对此进行了分析。

  

  后文指出:

  ——金子美铃的人生遭遇,几乎是一个女人所能够遭遇到的极致的不幸云集在她的一生,而她用血与泪写成的诗歌,竟然被拿来慰藉人们的心灵,这实际上有着更为深刻的社会背景。金子美铃离去在1930年,之后,日本走上了军国主义的扩张侵略之路,金子美铃用诗歌发出的无力抗争也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直到1984年,金子美铃才重新被发掘起来,以填补起二战后这一段区间内的人们的精神空白。1996 年 4 月,金子美铃的作品选编进了日本小学教科书。二十年后的2016年,金子美铃走进了中国小学一年级教科书。当我们再回头看看一年级教材的课后作业要求“朗读课文。想想你有没有和‘我’相似的经历,和同学说一说”的时候,我们不知道,中国的学生,将如何面对“相似的经历”这一扎心的问询。——

  针对二年级下册24课《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笔者写文“部编本小学课文《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断章取义,越读越糊涂”作了剖析。文中指出:

  

  ——问题是《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原文共有三段内容,小学教材课文里选取了其中的第三段,割裂了整个文本中贯通在一体的语境,所以最后给人一种莫名其妙之感。因为这种盲人摸象式的割裂,只抓住了三个视角的一个角度,最后语文课本中选入的部分所阐述的要点,是荒谬的,可笑的,不伦不类的。所以老师在讲授这篇课文,具体到阐述文章内涵的时候,也不得不得出一个荒谬的结论。《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被纳入中国小学语文教材,老师讲不出道理,家长看不惯此文,二年级的小学生更是一头雾水,受到断章取义的文章误导,如果这名儿童更深入地关心这篇文章的全文的话,还要触摸到西方文化的基本要义——宗教的文化传说。《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这篇文章是否合适中国儿童阅读,值得存疑。——

  语文教材将这篇课文移除,不能不说考虑到了社会上的理智与明智的质疑表现出的对这两篇课本的厌恶与反感,最终选择了择善而从。

  今年秋学期开学,我们关注到语文教材又有了一些微妙的变动。

  看似是一字之改,一词之动,这背后,却可能牵连到背景幽深、内涵复杂的社会注目与思辨。

  在今年秋学期即将启用的一年级语文上册课本里,我们注意到,课文《小蜗牛》的作者的国籍由俄罗斯改为苏联,作者署名由“巴乌姆美莉”,改为“巴乌姆芙莉”。

  

  为什么要这样改动?

  其实这篇课文的作者署名问题,笔者在“2022-10-05”年发出的文章“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文《小蜗牛》竟然把作者都搞错了,原因何在?”中,已经作了透析的分析。

  

  文中写道:“

  ——在课本上,标明这篇文章的作者是俄罗斯的巴乌姆美莉。笔者觉得很奇怪,这个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俄罗斯人,怎么从没有听说?进入教育流程的小学生,在课本上第一次接触到的一个外国人的作品,肯定是大有来历,按照小学教材的编选原则“文质俱美”的标准,这样的一篇文章,应该是经得起考验的名家名篇。但这个名叫巴乌姆美莉的俄罗斯作家,从来没有听说啊。经查询,《成年人童话》这本书提供了小学一年级课文的出处,在这本书里,它的作者译名为:巴乌姆芙莉。而到了一年级语文课本里,这篇课文译者变成了“巴乌姆美莉”。原译名与小学课本里的译名之别,就是其中的“芙”变成了“美”。这究竟是不同的俄文名字音译,还是“芙”与“美”的字形相同而形成的传抄失误?不得而知。这带来了更大的问题是,用小学课本里标明的译名“巴乌姆美莉”去查找作者信息,找不到任何的蛛丝马迹。只有用“巴乌姆芙莉”,或者用“巴乌姆沃莉”的名字去查找,才能触摸到这位前苏联、后属于俄罗斯的女性作家的微量信息。——

  另外,我们同样注意到,2023年二年级语文上册的课文《一封信》的作者由原来的“鲍圭埃特”改为“吉娜·卢克-帕奎特。”

  

  关于《一封信》这篇课文的作者探源,笔者作了大量的爬梳,撰写了多篇文章,来确认这篇课文的真正作者是谁。

  这些文章包括:

  

  二年级课文《一封信》的作者是德国的鲍圭埃特,揭开她的身份迷津(2022-10-16 )

  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一封信》擅自删改原文,画蛇添足,错会原意(2022-10-17 )

  二年级课文《一封信》原文里提到父女俩玩一种游戏,为何删了?(2022-10-19)

  小学课文《一封信》在德国课本中的作业题怎样?让我们见识一下(2022-11-1)

  小学课文《一封信》作者的作品多无中文,笔者译其《朋友》供赏析(2022-11-3)

  小学课文《一封信》的作者闹乌龙:有两部作品译成中文却无人知(2022-11-7)

  小学课文《一封信》作者鲍圭埃特幼时死里逃生,为儿童写作却无孩(2023-4-2)

  在其中的一篇“二年级课文《一封信》的作者是德国的鲍圭埃特,揭开她的身份迷津”文中,质疑了作者译名的荒唐:

  

  ——这篇课文的作者鲍圭埃特是何来历?怀着好奇,我们用鲍圭埃特这个名字,去各种辞典、书籍及网络上搜索一下,竟然找不到一点个人信息介绍。而在所有的教辅材料中,都只是依葫芦画瓢地称鲍圭埃特是一个德国作家。其它的信息,一丁点也没有。如果一篇课文,不知道作者的信息与经历,很难准确地把握作者的真正写作意图与内涵。那么,这个鲍圭埃特究竟是何许人也?为什么找不到她的一丁点资料?笔者实在感到不能理解。经过一番查证爬梳,才知道,鲍圭埃特这个译名,在中国还有一个更为通用的译名:吉娜·卢克-帕奎特。她的德文原名为:Gina Ruck-Pauquèt,课文里,将她的译名译成一个迥异于通常译法的鲍圭埃特,不知出于何种目的。在这篇课文里,不着一词地署上一个鲍圭埃特名字,而在所有的教参书中,都说她是一个德国作家,但对她的创作经历与个人经历一无所知,如此地轻视一名作者的创作背景介绍,实际上是将课文置于一片混沌迷蒙之中。——

  现在,小学语文教科书在社会上各种议论之声不绝于耳的沸沸扬扬的情况下,将课文作者的译名,改成通用的译名,也能够找到对应的德国原作者的身份,让这位因为译名的错误导致她的身份之谜的状况被破解,借此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位作者的写作背景,对于受教的中国孩子们来说,不能不说是善莫大矣。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现象,中国的教科书并没有闭目塞听,拒绝来自于社会上的正确的声音与建议,而始终抱着一种知错就改、择善而从的态度,及时地对语文教材进行微调、修正与修改。

  在这个现象的背后,我们其实注意到教材的编写者,是善于听从网络的意见,社会的声音的。

  

  笔者就遇到一件颇为意外的事情。在笔者去年集中分析语文教科书的时间段里,就收到了一位著名的教材编辑的私信,希望对语文教材的一些编写情况,向笔者作一个说明。

  本来自己对语文教材的关注,只不过是兴趣使然,写就写了,表达的是自己对语文教材的一已之见,并不希望能够产生什么回应,但出乎笔者的意料,这位编辑先生在百忙之中,以年近以八旬的高龄,向笔者发来私函,并且告知了他的私人信箱。

  后来笔者通过他留下的电话号码,与他进行了关于语文教材的沟通与交流。

  虽然因为我们两个人的认知差距太大,并没有形成最终的共识,但从这一个事情中,可以看出,一位德高望重的教材编辑,也是非常乐意于听取社会上的声音,并且希望传达出教材编写者的内心意图的。

  

  通过这件事,笔者更深的感触是,中国语文教材的编写者,一直走在自我完善、自我进步、自我超越的道路上。

  相信,无论是教材的编写者,还是对教材的关注者,他们的动机与目的都是一样的,就是中国的代表国家形象与决定着祖国未来走向的教材,容不得一丝错讹与纰漏。

  如果一本教材的编写者,听不得异见,堵住了民口,那么教材的以讹错讹,谬种流传,再用教材获得国家级大奖来当成自己的遮羞布,最终伤害的是国家的信誉,殷鉴不远,不得不让我们警醒,慎重待之。

  

  教材中的微妙变化,看似是一个简单的表象改动,但后面的背景,却隐藏着看不见、摸不着但却真实存在着的交锋、冲突与拍板。

  了解这些背景,或许我们能够更深地理解课文,理解语文,理解中国文化。

上一篇:权威访谈
下一篇:24岁丁建锋逆境中奋斗,工地上的研究生梦

最近更新未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