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六年级上册第十三课《桥》说课

栏目:未来教育  时间:2023-07-31
手机版

  一、说教材?

  《桥》是统编教材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是小说单元,引导学生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这篇课文处处充满着人性的美,作者以深情的笔触塑造了一位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威信、沉稳、果断地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他把生的希望让给群众,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这座桥梁是我们党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桥”,这正是课文以“桥”作题目的深刻内涵。?

  二、说教学目标?

  1.会写“咆、哮”等8个生字,正确读写“咆哮、沙哑、呻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3.在读中感受老支书舍己为人的精神品质,感受他崇高的人格魅力。??

  三、说教学重难点

  1.抓住人物言行感受老汉的高贵品质和人格魅力。

  2.理解题目所蕴含的深刻含义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3.了解课文布局谋篇、人物刻画、环境描写等表达方面的特点。?

  四、说教法、学法?

  六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研究性阅读和感悟的能力,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读、思、记课文中需要重点领悟的部分。这篇课文篇幅短小,但文本所描绘的人物形象和场景都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较难被文中老汉的形象、精神所打动,特别是对文章以“桥”为题的理解。为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我计划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

  1.情境教学法。让学生抓住文中一些渲染环境的词语和句子,想象面对死亡威胁的情景,切实感受当时的生命垂危,从而更好地理解老支书的舍己救人、忠于职守的高贵品质。?

  2.朗读法。叶圣陶老先生认为语文教学最基本最好的方法就是读,朱熹也说过“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本篇课文语言简练,人物语言的刻画也很有表现力。让学生用多种形式的读,达到“以读代讲”“以读悟情”“以读达情”的效果。通过朗读、感悟、交流,让学生领会课题“桥”不仅仅是那座窄窄的木桥,更是老支书用自己的身躯架起的生命之桥!?

  3.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引导学生抓住描写老汉动作、神态、语言和自然环境的关键语句,进行圈点勾画,通过抓住重点来理解课文的主旨。?

  五、说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揭示课题。?

  以山洪图片导入,让学生初步感受到山洪的威力。?

  由图片建立直观印象,为后面学习课文时,感受情势的危急奠定基础。?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理解的词语可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式自己解决,也可以向同学请教。?

  2.检查生字认读和课文朗读情况。??

  (1)注意:? ??

  “废”的里面是“发”,不要少写一点。??

  (2)请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检查朗读。?

  首先让学生自主探究,在自由朗读中认识生字新词,读通课文,并借助多种方法理解词语,我再进行检查,发现问题,随机指导。同时也引导学生交流讨论生字词的识记方法及写字的注意要点。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解决生字词,获得学习的满足与成就感。?

  3.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

  4.根据故事起因、发展、高潮、结果给课文分段:???

  起因(1-6段):村庄突遇山洪????????

  发展(7-13段):老汉疏导撤离????????

  高潮(14-23段):桥塌殉职????????

  结果(24-27段):祭奠英灵??

  让学生在疏通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知故事情节,梳理内容,为后面的重点研读分析做好铺垫。?

  (三)再读课文,感受险情。(第1—6段)?

  1.读课文第一部分(1—6段),找出文中描写雨水(或洪水)可怕的句子。

  2.学生汇报交流。

  根据学生的交流,出示相关句子,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分析修辞体会当时的环境危急,创设情境,指导朗读,在读中表现出洪水的凶猛、危险的迫近。

  3.感受人们的紧张。?

  引导学生圈点勾画相关词语,体会人们的心情,感受当时的紧张氛围。?

  结合词语,创设情境,引导想象,感受当时情势的危急。?

  引导代入想象:如果你是其中一员,你会是什么感受?渲染紧张的气氛,加深学生的感受,为体会老支书的高大形象和高尚品质做铺垫。?

  (四)研读文本,感悟精神。?

  1.全班齐读第7—23段。想想老汉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儿感受到的?? 2.学生交流汇报。? ????

  根据学生的交流,出示相关句子(1)“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

  ①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②不说话的老汉会想些什么?

  引导入境想象,体会人物心情,感受人物形象。?

  (2)“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让学生抓住短句的表达和标点符号蕴含的感情,感知人物形象。

  (3)“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

  引导学生抓住态度、语言的描写,丰富对人物形象的感知,体会老汉的高尚品质。冷冷的是老汉的话,不会冷却的是一颗为人民群众的心。? ????

  (4)“老汉突然冲上前……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

  引导学生抓住动词,体会人物形象,创设情境,指导朗读,感受老汉的凶。引导性提问:老汉揪出来的人是谁?(他的儿子)把儿子揪出来排到后面,

  就意味着他死的危险更大,老汉不爱自己的儿子吗?从哪里看出来?激发学生阅读后文的兴趣,同时为感知老汉的崇高精神做铺垫。?

  (5)“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①抓住“吼”“用力”“推”等词来理解老汉对儿子的爱。?

  ②既然老汉这么爱自己的儿子,为什么要把他从队伍中拉出来呢??

  通过对语言、动作、表情、态度等描写的分析,让学生对老汉的认识逐渐丰满起来,感受老支书的高尚品质。同时自然的过渡提问,引起对下文的探究。?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三部分(7—23自然段)。?

  (五)学习结尾,抒发感情。?

  1.自由朗读课文第四部分(第24—27自然段)。

  2.思考:课文为什么在最后才交待两人的关系呢??

  3.想像说话:祭奠时,老太太在坟前可能会说些什么呢??

  4.写话抒情:此时此刻,假如你就在老支书的坟前,你想怎样赞颂这位老共产党员呢?大家想一想,把它写下来,最好用上“桥”这个字。?

  启发性提问,让学生感知小说设置悬念的写法和好处。?

  创设情境,想象说话,让学生转换角色,深刻感受老支书和儿子的感人形象,升华情感。同时紧接着让学生写话抒情,将自己内心的情感用笔抒发出来,加深情感的熏陶。?

  (六)理解题意,总结全文。?

  文章以“桥”为题,有什么深刻含义呢??

  在理解文章内容、深刻感受老支书的感人形象的基础上再让学生理解文题“桥”的深刻内涵,就不会有那么大的难度了。学生已经对老支书的形象有了认知,同时前面的分析中对老支书语言的反复朗读,也能感受到一个共产党员对人民的热忱与责任,此时再分析课题的含义,也是对老汉为代表的这一共产党人形象的拓展和升华。?

  (七)品味语言,感情朗读。?

  1.这篇课文是根据谈歌的小小说改编的,全文只有六百来字,却被评选为优秀短篇小说,它好在哪儿?????

  (1)构思新颖别致,设置悬念,前后照应。????

  (2)多用简短的句、段来渲染紧张的气氛。? ???

  (3)大量运用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方法,增强表现力。

  (4)通过自然环境描写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通过刻画人物表情、动作、语言等塑造人物形象。? ????

  让学生思考、交流这篇课文好在哪儿,既是对全文的再次回顾,同时也是让学生通过这一分析,感受小说的魅力,激发课后阅读小说的兴趣。?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最后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将受到的情感教育通过读的形式外化出来。? (八)课文小结。?

  课文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果断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了远离死亡的生命桥,自己却同儿子一起被洪水吞没。课文歌颂了老共产党员这种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

  六、说板书设计。? ????

  本次板书根据课文情节展开,按故事的发展依次提炼内容,概括板书,最后总结中心,得出“桥”的意义。层次清晰地帮学生串起故事内容,引导认识小说的情节,感知人物形象,受到情感熏陶。? ????? ??????

  起因(1—6)??????山洪暴发??村民逃生? ???

  发展(7—13)?????指挥过桥??稳重果敢????连心桥?

  桥?

  高潮(14—23)????保全他人??父子牺牲????生命桥???????????

  结果(24—27)????洪水退去??祭奠英灵

  举报/反馈

上一篇:计算机等级考试 Word,Excel,PPT考点梳理
下一篇:护士,在为患者输液前,注意检查一下输液器

最近更新未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