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有“状元”山未孤

栏目:未来教育  时间:2023-08-17
手机版

  凝尘

  易凤葵所著《大宋状元——易祓传》摆在书柜里有好几年了,这本书还是早些年网购的,买回后仔仔细细地阅读了一遍,算是对这位大宋状元有了较为直观的认识与了解。

  易祓(字彦章,号山斋)之名,正如易柯明在《大宋状元——易祓传》序言里所说:在状元故里巷子口是家喻户晓,在沩楚之地是“人所共知”,星城长沙、天下易姓皆“广为人知”,潇湘大地钻研国学之人“略有所知”,若放眼神州大地则较难得有人知晓。这样一位御赐“释褐状元”、南宋抗金名臣与南宋中后期著名学者(其所著《周官总义》与王安石《周官新义》齐名),竟不被正史录传,致使其声名湮没于浩瀚史海,实乃历史的不公,亦使后世有识之士扼腕叹息。

  不过,状元故里巷子口,随处可见与这位状元有关的事物。巷子口集镇有一座“状元广场”,其上矗立着一尊大型易祓半身石像。从集镇走进宁乡十中校园,正大门不远处便是献宝台遗址,横立着一块长条形的文昌石,石块背面镌刻着《献宝台赋》;再往里走,便是一眼南宋古井的旧址,上书“南宋古井,又称状元井,始建于南宋年间,八百多年来,清泉如甘露,哺育了易祓状元和历代学子”;古井旁还长有一棵年龄古老、苍翠挺拔的五子登科树,据该书介绍,易祓高中状元后的44年间,其弟侄中先后有五人中进士,清同治《宁乡县志》有文云“一门而登六进士,亦云盛矣”。献宝台旧址附近建有一座“状元亭”,有对联云“好梦能圆细把梅香嚼,名山有约常偕燕子归”。

  此外,学校围墙内侧彩绘有不少古代名士的诗词,其中就有易祓的一首七绝《题识山楼》:“山外如何便识山,白云出岫鸟知还。更看面目知端底,却在先生几杖间”。据清代岳翰东记载,“识山楼者,宋易山斋先生所建也”。明清两代这座楼就已灭迹,现在大概只能从相关古籍中寻觅它的端倪了。其时,易祓已结束十年的贬谪生活,携妻回到老家巷子口闲居,并仿照苏州园林的样式于沩山之南筑起一座楼,取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诗意,名曰“识山楼”。他或于楼内钻研经学、著书自娱,或整日纵情于山水之间,倒也怡然自得。至于他筑楼“识山” 的寓意何在,数百年来人们在琢磨着、猜想着,也许如易凤葵书中所言:他要识的山不在眼前的山水之间,也不在个人的得失之间,而在国家生死存亡之际一介士大夫应尽的职责。

  “南楚万年称福地,长沙千古重名山。”易祓筑起的这座楼就在沩楚名山沩山与扶王山之间。丰子恺先生曾说:“山是一个灵。”沩水源头,沩山莽莽,九折仑云深雾厚、峰峦叠翠,蔚为壮观,正所谓“峰顶入云藏不见”;毗卢峰下,千年古刹密印寺苍莽壮丽,沩仰宗法脉源远流长。沿九折仑而下,扶王山则昂然峭立,高耸入云,常年云雾缭绕、气象氤氲。此二山在宁乡算不上是最高,却“锁住无尽的俊秀,只许清风白云知道”。山间四时变化,代谢不止,云雾变幻莫测,朝夕呈现出各式各样的形状。尤其天朗气清之时,抬眼远眺,云影攒动,在山巅悠然地飘浮,煞是美不胜收;有时甚至察觉到那片白云仿佛变成一只巨大的手掌,恰好托住从其上飞掠而过的一群野鸟,遂唤作“流云如掌”,不禁令人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叹为观止。云与山,合二为一,融于一体,山若没有云的点缀,终是孤陋;云若没有山的映衬,则略输灵秀。

  青山巍巍,白云悠悠,历经岁月的浮沉、光阴的沉淀,始终见证这样一片钟灵毓秀的神奇土地,演绎着一个又一个历史传奇,孕育出一批又一批英才俊杰,尤其是易祓这位宁乡乃至长沙历史上惟一的状元;与此同时,也成就了“宁乡人会读书”的美誉。

上一篇:微软 Azure AI 文本转语音服务升级:新增男声和更多语言支持
下一篇:抓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在“真”字上下功夫

最近更新未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