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未来教育新生态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栏目:未来教育  时间:2020-02-07
手机版

  1

  2

  人民政协网北京1月5日电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互联网+”大背景下,一块终端屏幕可以实现什么?科技创新力量可以给教育带来什么?

  1月4日,由人民政协报社、人民政协网主办的“‘互联网+’助力教育资源均衡化研讨会”在京召开。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鲁昕,教育部科技司司长、教育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雷朝滋 ,北京市教委副主任李奕,全国人大代表、民进中央教育委员会主任张志勇,全国政协委员、对外经贸大学保险学院副院长孙洁,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十二中教育集团校长李有毅,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杨佳,北京市丰台区政协委员、全国现代信息技术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丰台第一幼儿园园长朱继文,中国教育学会秘书处秘书长杨银付,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敬德书院执行院长吴颖惠出席并讲话。

  通过提供“互联网+教育”解决方案帮助教育机构实现资源整合的小鹅通创始人兼CEO鲍春健作为企业代表受邀参会并做探索案例分享。

  没有客套,没有回避。坦诚交流,观点交锋,思想交融,共识逐渐形成。一切努力一切探讨,只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新时代需建立新人才培养模式

  四个小时的智慧激荡,折射出中国教育百年沧桑。

  “55年前的今天,也就是1965年1月4日,第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问题。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间内,把我国建设成为具有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和现代化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随后,在长达数十年四个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教育一直承担并发挥着基础性和关键性作用。”人民政协报社党组书记、社长王相伟的致辞拉开了此次会议大幕。

  新时代有新使命。进入新时代,我国教育事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期,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的贺信中指出:“顺应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创新人才,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

  新形势下世界各国人才竞争进一步加剧。在中华民族“强起来”的关键时刻,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否能够适应新时代要求,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提供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

  5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鲁昕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鲁昕认为,应对“强起来”的教育,就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促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公平教育、适合教育、开放教育、终身教育。她强调,人才培养一定要适应数字经济大背景,紧跟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对接新岗位新需求。她指出,要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以“互联网+”“智联网+”为手段,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目的,达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结果,而用好技术手段的前提是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

  6

  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司长雷朝滋

  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司长雷朝滋认为,以往我们培养的人才在“追赶”阶段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但是现在我们要逐步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就不能再去跟踪模仿,而是需要创新引领,主动走到前面。“这就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具有原创引领能力的创新人才,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引领未来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

  大批具有原创引领能力的创新人才哪里来?

  毫无疑问,需要通过教育培养而来。但是,受传统教育模式影响,当前我国教育事业中存在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校际教育发展不平衡等多种不均衡现象,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与大城市相比,更为薄弱。

  7

  北京市教委副主任李奕

  “我们需要深入去研究造成一个地区不均衡、不公平或者薄弱的因子是什么,导致它出现问题的因素非常多,但是哪些是可控的,哪些是可调整的,针对这些因子,我们如何用科技的力量去弥补?”北京市教委副主任李奕指出。

  8

  全国政协委员、对外经贸大学保险学院副院长孙洁

  全国政协委员、对外经贸大学保险学院副院长孙洁非常赞同雷朝滋的观点,她认为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教育资源均衡化是制约我国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巨大屏障,而“互联网+教育”最大的功能恰是在补短板、强基层上。“如果能够运用好的话,就能够使得我们广大的农村地区在较短时间内克服资源禀赋的不足,实现跨越式和超越式的发展。”

  与会人员在讨论中达成了共识:“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一步加强教育服务,丰富教育资源有效供给,创新教育组织形态,将为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提升人民群众整体综合素质作出积极贡献。”

  新时代需变革教育服务供给模式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要发挥网络教育和人工智能优势,创新教育和学习方式,加快发展面向每个人、适合每个人、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会上,结合贯彻落实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与会人员就如何真正做到加快发展“面向每个人”“适合每个人”的教育服务供给进行了热烈讨论。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鲁昕认为,尽管当前在线教育已经取得很多成就,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公平教育、适合教育、开放教育、终身教育的供给还不够丰富、不够均衡。她指出,对于在线教育的发展,要分级、分类、分领域精准施策:面向中小学的要规范,面向职业教育的要鼓励,面向高等教育新知识体系的要大力支持,面向老年教育、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要大力发展。

  在教育服务供给模式变革大潮中,小鹅通挺立于一线,是探索者更是实践者。“在业界腾讯因为企鹅形象叫鹅厂,我曾在鹅厂工作了9年见证了互联网的飞速发展。2015年初,我和几位伙伴受‘互联网+’和‘双创’的感召,就从鹅厂出去,创业公司取名叫小鹅,做的产品就叫小鹅通。”小鹅通创始人兼CEO鲍春健用三言两语讲述了“小鹅通”的起源。

  9

  小鹅通创始人兼CEO鲍春健

  “教学始终是教育的核心场景,在此方面,小鹅通新教育解决方案支持线上课堂和线下课堂,可以帮助教育机构搭建更生动、便捷的教学场景。”鲍春健认为,线上课堂和线下课堂的结合更有利于提供有效的教育服务。小鹅通作为国内最大的知识付费、教育SaaS服务商,主要业务是为知识付费、教育机构提供技术服务,并搭建了自有的在线授课平台。

  11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十二中教育集团校长李有毅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十二中教育集团校长李有毅认为提供个性化教育服务的首要条件是变革教育理念,“北京十二中正在着力构建智慧教育的新生态,以教育数据为基础,以智能应用为途径,以服务学生发展为目标。我们以课堂为主阵地,运用‘互联网+’的思维方式和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来实现教育全过程应用,实现差异化教学、个性化教学以及精准化教学,起到了非常有效的作用。”

  12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杨佳

  残疾人是一个数量庞大的特殊群体,由于身体上的缺憾,一直以来在获取教育服务上有很大困难,但是“互联网+教育”为他们打开了这一扇窗。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杨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举例,“我读不了纸质的印刷品,但是如果通过互联网的话,我是可以阅读书籍电子版的。我现在通过网络,可以足不出户利用国家图书馆的资源,‘互联网+教育’的确能够帮助我们很多。”

  10

  丰台区政协委员、丰台一幼园长朱继文

  丰台区政协委员、丰台一幼园长朱继文也认为“互联网+教育”必须也只能是线上线下融合,完全依赖线上或者完全排斥线上的做法都不可取。“‘互联网+教育’的中心是教育,而教育资源的有效获取与利用是‘互联网+教育’项目成败的关键。比如到我们丰台第一幼儿园,一进门就会看到树上挂着二维码,家长一扫二维码,就能帮助孩子们了解树木的名字、特征、生长变化,到我们的沙画区,孩子们学习的过程都能被记录下来形成发展轨迹,投放至我们虚拟的互动页面,捉泥鳅、踩树叶、踢皮球等等情境,都能在页面中体现出来。另外,通过‘互联网+教育’把碎片化学习做成系统化的方式,对助推教师专业化成长也特别有利。”

  与会人员一致赞同,要优化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育服务供给的政策环境,探索利用市场机制更好配置教育资源的新方法,整合线上线下资源,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构建好题材广泛、品类繁多、内容丰富的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才能打造出面向大众、适合个体的教育服务供给新模式。

  新时代需打造新教育治理模式

  培养适应新时代的创新人才需要教育服务的供给新模式,但是又远不止于此。不少与会人员认为,这应该是一个需要包括政府部门、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共同努力共建的庞大体系。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鲁昕从行业准入、教育管理、知识产权、财政税收、金融债券、监管服务、社会评价七个方面阐述了对“互联网+教育”的政策建议。她强调,教育是一个特殊的行业,进入“互联网+教育”行业有个首要的准入条件:“必须有情怀、有操守、有知识、有爱心。人格、人品是准入的前提条件。”

  13

  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敬德书院执行院长吴颖惠

  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敬德书院执行院长吴颖惠指出,目前推动发展“互联网+教育”还存在不少困难,面临很多负面的声音,一些政府部门的文件也存在相互冲突的现象。例如对于课堂教学时,网络平台能用到什么程度,就存在不同认识。“我仍然主张提高师生对信息化、对互联网、对人工智能认知的能力,而不是一味拒绝。培养师生正确使用网络的能力,这样的话,互联网才真正赋能教育。”

  14

  中国教育学会秘书处秘书长杨银付

  “‘互联网+教育’方兴未艾,潜力无限。”中国教育学会秘书处秘书长杨银付说,“在当今‘互联网+’的时代,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梯次发展,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的叠加被乘,战略专家、教育专家、技术专家的跨界协同,一所又一所学校的校长、教师、学生的共创协同,带来了教育的解构,也带来了教育的建构,教育的新业态正在形成,教育的新生态正在形成。”

  雷朝滋认为,“互联网+”条件下的教育治理新模式至少包括:构建安全有序的教育信息化环境,建立健全监管机制,确保网络和数据安全;推进基于大数据的教育治理方式变革,建立完善教育公共信息资源开放目录,形成规范统一、互联互通、安全可控的国家教育数据开放体系;布局构建教育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加快形成覆盖各级各类学校、学习者和教与学全过程的教育管理与监测体系。

  “每家创业公司的资源都是非常有限的,需要通过开放的方式,让更多的创业者和相关机构能够加入进来,政府和企业一起努力,才能更有效地服务于更多的人。”鲍春健结合小鹅通的发展历程,提出希望通过开放的方式和态度,让更多人参与到“互联网+教育”中来。

  15

  全国人大代表、民进中央教育委员会主任张志勇

  全国人大代表、民进中央教育委员会主任张志勇指出,全域教育时代正在到来,对于如今的学习者来说,正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网络教育这四条跑道上同时跑步前进,应有全域教育的概念,将其融合、整合一体化,重构教育形态。

  3

  人民政协报社党组书记、社长王相伟

  4

  人民政协报社党组副书记、副总编辑张宝川主持时与嘉宾互动

  与会者一致呼吁,要推进互联网及其衍生的相关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实现对教育的变革,创造教育新业态,以管理信息化和智能化为支撑,提升教育公共服务水平,促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李灏妤)

上一篇:在线教育、云办公相关概念腾飞,梳理产业链投资机会
下一篇:机器人+教育,是未来教育大势所趋

最近更新未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