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高质量来华留学品牌的实践探索
[摘要]本文以上海大学经济类国际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例,从来华留学生的培养目标和要旨出发,通过学生管理体系、育人体系、专业教学体系以及国际化教育资源共享等角度,阐明在国际化专业人才培养探索中如何建立特色品牌。这对于提高来华留学生的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我国来华留学生管理体制创新提供参考,更好地促进来华留学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来华留学生;经济类专业;人才培养
随着“留学中国计划”和“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的不断推进,来华留学事业与出国留学事业形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态势。越来越多的国际学生选择我国高等院校就读,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地位迅速提升。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如何制定保证来华留学生发展目标实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打造专业的留学培养和服务品牌,将成为未来来华留学教育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上海大学组织来华留学生参观台州市路桥区香港青年产业园,考察和搭建国际学生创业平台
以上海大学经济类专业来华留学生培养为例。上海大学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自2008年起,历经10余年的探索和创新,突破了国际化师资缺乏、国际化课程设置较少、留学生中国国情教育课程体系不完善等长期以来制约来华留学人才培养的瓶颈问题,成功探索出“价值引领、人格养成、知识探究、能力建设”四位一体的高质量经济类国际专业性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了一大批学有所长、知华友华的学历留学生,在长期的探索和建设中取得丰硕成果。主要模式和举措如下:
一、上海大学经济类来华留学生培养现状分析
来华留学生来源国范围广、文化背景差异大等因素,使得来华留学生的管理培养面临中文能力欠佳、专业兴趣不强、基础层次参差不齐等共性问题。为此,经济类专业国际人才的培养模式需进一步结合培养目标,着重从优化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强化全英语教学和课程建设、改进教育培养方式、增进其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同等方面着手。
1.来华留学生招生规模和质量持续提高,留学生来源国别分布多元化
目前,上海大学经济类专业共有400多名在读外国留学生,规模增长连续3年保持在12%以上。留学生来源国家由以早期的非洲和东南亚留学生为主,发展成遍布五大洲近90个国家。近年来,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显著增加,充分体现了“一带一路”建设的交流、合作成果。近年来,学校从语言和学术水平以及面试等环节不断优化经济类来华留学生的申请流程,提高申请材料要求,招生质量持续提高。
2.多学科、各学历层次中英文留学生培养体系
经济类来华留学生构成从最初的国际交流生、交换生为主体,转变为本、硕、博各学历层次的中文和英文留学生。学校开设面向外国留学生的国际贸易学硕士全英文专业,陆续建成国际贸易学、金融、国际商务、产业经济学、经济学5大全英文授课专业,招收和培养中文和英文学历留学生。
二、人才培养品牌建设举措
1.适应性教育和趋同化培养相结合
针对来华留学生中文水平、专业基础相对较弱的现状,上海大学在对标中国学生专业培养方案的基础上,优化留学生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实行趋同化培养,提高毕业生质量。针对各学科专业,先后编制了《留学生研究生培养方案》等纲要文件,明确专业课程学习国情文化、学科基础、专业教育三大类课程学分占比。将中文和“中国概况”纳入留学生培养的必修内容,减免思修类、英语类等中国学生必修课程。重点增加经济学基础课程在课程结构中的比重,突出经济学科专业培养特色与优势。
构建与学分制和选课制相配套的留学生课程体系。学分制“以学生为中心”,执行个性化定制培养方案,学生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自主选课。同时增加理论与实践的课时比例,形成以案例分析、文化体验、专题讨论、社会实践、毕业实习、科技竞赛、创新科研等组成的实践课程内容。毕业环节采取趋同化管理,严把毕业论文质量关,保证了毕业生的质量水平稳步提高。
2.以学生为中心,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育人
学校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开展留学生品德教育与国情教育,不断加强中国国情教育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深度融合,拓展以第二课堂教育为载体的实践培养。优秀留学生作为代表参访了北京冬奥会准备工作,参与了第三届进博会志愿者服务工作。鼓励留学生深入社会主义新农村、高新区企业、产业园等开展社会调查和实践,让他们感知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和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激发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发展模式的学习热情。组织参观调研台州市机电五金城,到电子商务产业园等进行创新创业实践调研,不仅加深了留学生对中国经济文化的理解,搭建起了高校与地方、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机制,也为留学生毕业后的求职、创业创造了更多的机会。
3.“经济知华”国际化人才梯次孵化
“经济知华”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构建了国际化人才梯次孵化模式,以专业理论知识学习为基础层,向上搭建以学术论坛为提高层、留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为精选层,层层加深的三维一体培养模式。紧密结合当下热点,举办学术年会征文活动,为国际学生开设参赛通道,营造良好的学术交流氛围,增强学生创新精神,提升学生科研素养。另一方面,积极组织来华留学生参观调研各类产业园、银行等在内的产业基地和金融机构,加深学生对中国经济文化的理解,推动和落实知华友华教育工作。
搭建知华讲堂、知华实践、知华导师三大平台,开展知华教育系列活动,全方位助力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知华讲堂”经济专题的系列讲座“新冠疫情,全球经济及其他:已知与未知”“上大国际学生看百年中国经济发展”“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和新的选择”等引起强烈反响,深受留学生喜爱。“知华实践”系列专题开展了“新生上海城市寻访”“寻访丝路起点 体验闽南文化”等文化与社会、经济紧密结合的知华实践活动。多层次教育模式让留学生深入熟悉中国市场及营商环境,更清楚中国经济新发展格局,更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提升留学生“经济知华”能力。
4.建设国际化师资队伍,多途径提升育人能力
通过选拔具有海外留学背景、国际交流经历的资深教师,建成具有国际化视野和教学科研能力的全英文授课团队,实现了对标中国学生培养方案,开设对应全英文课程。实现了专业性、全面性及系统性的面向国际留学生的经济类专业教育,确保国际化课程教学的高质量。同时,积极聘请外籍教师,加强学术交流和校际合作,学习专业前沿资讯、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理念。
5.完善制度保障,以高端国际会议为平台打造品牌
对面向留学生授课的教师出台相应的激励机制,设立专项研究课题,鼓励和支持教师围绕留学生思想品德、专业教育与创新教育等课题进行针对性的教育研究。定期举办留学生教学培训与高端国际研讨会及学术工作坊,提高留学生授课教师教学水平。通过举办国际研讨会、与国外知名高校共建“经济学工作坊”等在经济学领域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和交流。
三、培养模式探索优化
1.开展特色中国国情教育,构建高质量立体化育人体系
上海大学注重将中国国情教育融入留学生教育培养的各个环节,开展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留学生培养活动。通过发挥自身特色,强化学科基础课和专业教育课的育人功能。学科基础课程尽可能向学生传授与未来工作有关的、经济领域的带有基本规律的知识和技能,彰显立德树人的价值。专业教育课程以专业知识和技能为载体,加强留学生中国国情教育,将课程主渠道作用发挥到最大。学科基础课和专业教育课使留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了解中国,理解、认同中国现行的理论、道路、制度和文化。
组织留学生开展“我眼中的中国:中国抗疫展望”等线上专题学术分享会,留学生们结合专业知识对中国在应对疫情时的反应速度和措施有效性,以及经济恢复与发展等方面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老挝的研究生为纪念中老建交60周年撰写文章并刊登在国内外新闻媒体上。优秀留学生代表参与到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拍摄制作的纪录片《中国脱贫故事》中,通过留学生的视角讲述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脱贫故事,展现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征程,积极宣传中国脱贫攻坚成果对世界的重要贡献。
2.发挥经济类学科专业特色,构建高质量的专业培养体系
对留学生的专业培养方案在满足对来华留学生专业人才培养核心基础课程学分要求的基础上,开设丰富的专业选修课程,紧密结合当下经济热点和学科前沿知识与发展动态,供留学生选择。除此之外,以培育学生“四C”(Creativity创新、Criticism批判、Cooperation合作、Character个性)为教育理念,将“辨与思”“中与外”“我与社会”三条主线贯穿培养过程,充分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采取“必修+选修”“系列讲座+研讨班”以及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创新和提升专业培养质量。聘请部分专家教授兼任留学生的“知华导师”,聘请多位在经济学领域知名国际学者兼任教授,提升培养质量和办学层次。
3.采用并创新趋同化管理办法,构建高质量留学生管理体系
将留学生教育管理与中国学生并轨,在教学标准、学籍管理、校纪校规等方面实行趋同化管理。同时考虑到留学生在文化背景、中文能力等各方面的特殊性,引导留学生加强自我管理,强化人文关怀,丰富文化生活,提供交流的平台,促进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沟通,系统化地开展留学生学习和生活管理工作。积极整合资源平台为留学生培养建设提供支持,留学生在学科竞赛和大学生创新项目中表现优异,在“创新发展战略”国际竞赛以及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等赛事中斩获佳绩。
4.举办多元化的境外办学活动,构建高质量国际化教育共享机制
根据“一带一路”倡议和教育对外开放的要求,学校近年来在俄罗斯、中亚、西亚、中东欧、南美洲等地区拓展形式多样的境外办学活动,发挥上述地区校友的作用,将多年来的国际化办学经验向海外传播,为国际高等教育的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四、启发与思考
长期以来,上海大学的来华留学生培养结合了派遣国需求及留学生实际,帮助和引导学生了解中国、适应在华生活、对华友好,教授学生所学专业基本理论和知识,保障学生身心健康。教育管理遵循的方针是“学习上严格要求,认真帮助;政治上积极影响,不强加于人;生活上适当照顾,严肃管理”。
当前“留学中国”品牌建设,在以往以文化国际传播为主的基础上,增加了对来华留学事业发展的关注,在国际化人才培养过程中更加强调以学生为本。因此,作为“留学中国”品牌产业链的有机组成部分,专业化人才培养品牌建设要做好以下几点:首先,各地高校在发展过程中要明确自身的区位优势,如“留学北京”“留学广州”等品牌在服务“留学中国”品牌全局中有着不同位置和任务。因此,地方高校要结合自身特点,发挥在地理位置、教育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发展建设自己的品牌。同时,不同地域、高校之间要加强交流与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其次,专业化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对本专业的清晰认知和定位。在此基础上,以“知华、友华”为培养目标,在人才培养环节要认真审视、精心研究,从教育管理理念、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全过程改进和改革,为提升高等院校国际化水平创造条件、提供保障。最后,高校的发展离不开地方的支持。在国际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要从地方实际情况出发,以校内外联动合作带动和促进品牌建设与宣传。(作者 杨轶系上海大学经济学院国际学生辅导员)
参考文献:
[1]胡瑞,尹河,朱伟静.“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现状、困境与策略[J].现代教育管理,2020(05):51-57.
[2]王永秀,谢少华.关于来华留学教育政策的审思[J].高教探索,2017(03):102-106.
[3]王国平.品牌战略:中国高等教育的必然选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03):37-40.
[4]胡雯.后疫情时代中国留学日趋多元——CCG发布《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20-2021)》蓝皮书[J].中国对外贸易,2021(03):78-80.
来源:《神州学人》(2022年第10期)
上一篇:说说什么是远程教学?向日葵远程教育解决方案分享
下一篇:广东省惠州市教育局2023年市直公办中学、幼儿园教师招聘公告(78名)
最近更新未来教育
- 打通通关“最后一公里”,青岛海关助力即墨服装产业发展擦亮“针织名城”名片
- 「人社日课·10月20日」试用期未签劳动合同,劳动关系成立吗?
- 还没入学就做课题?大工这波操作很有“未来感”!
- 宜都荣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
- 海报时评丨口碑是“好客山东”最好的名片
-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丨喜看豫东好“枫”景——商丘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 “以每一位学生成长为中心”培养创新型人才
- 新电商赋能开启“数智新时代” 数字化平台从业者达2.4亿人
- 绿色航空制造业发展纲要发布 相关产业链迎重大发展机遇
- 上海宝山180米、150米超高层项目已开工,轨交江杨南路站将建地铁TOD
- 做细做实“三个强化” 提升老干部归属感、幸福感、使命感
- 68所网络教育都有什么学校 网教有什么优势
- 26岁女孩咳嗽咳痰,以为是感冒,没想到是心脏出了大问题,万分凶险!
- 湖南怀化:房企可给予备案价下浮20%优惠 公积金贷款金额提升至60万
- 自学考试考籍办理要求是什么?
-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区块链技术应用赛河北保定开赛
- 银龄教师发展 提质增量为要
- 科德教育三季度净利润增58.2%,中昊芯英已成参股公司
- 紧密团
- 福建省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向好 前三季度全省投资同比增长3.0%
- 上海已步入重度老龄化阶段!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553.66万人 占户籍总人口的
- 相聚医圣故里,感受仲景文化,探析交流医药零售发展新挑战
-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 是新生,也是新市民!这所大学的始业教育别样精彩
- 计划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