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为“幼小衔接班”消“火”?

栏目:未来教育  时间:2022-11-16
手机版

  今年9月,北京市朝阳区的石先生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让女儿进入一家幼小衔接机构,放弃了公立幼儿园的大班生活,开始了为期一年的幼小衔接培训。如今,石先生女儿所在的幼小衔接机构2019年的生源已经报满,已开始招收2020年的学生了,费用提高到8万元。(11月26日《中国青年报》)

  众所周知: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不仅是学习环境的转变,学习方式、人际关系、行为规范、角色期望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使得幼儿园与小学之间出现断层,因此“幼小”需要进行衔接,这早已达成共识。不久前,一份卓越巧问教育与亚洲幼教年会联合发布的《2018年中国幼小衔接调研白皮书》显示,超过94%的被调查幼儿园及一年级家长认同幼小衔接这一时期的重要性。

  “幼小”衔接为什么这样火?长期以来我国学前教育与义务教育之间缺乏有效衔接。学前教育强调“游戏是孩子的天性”,一再严禁“小学化”——幼儿园提前教授汉语拼音、识字、计算、英语等小学课程内容。结果一些幼儿教育者一味地带小朋友玩耍,而没有循序渐进地培养他们的学习意识、行为规范等意识。结果导致了孩子们进入小学后难以适应学校生活,学习成绩就会滞后,这无疑令小学教师苦恼,也让家长们“焦虑”。前车之鉴,后事之师,“为了不让孩子们输在起跑线上”,焦虑不堪的家长们只得实施“抢跑”计划:让从幼儿园退学转入社会培训机构的“幼小衔接班”,这样就导致社会培训的“幼小衔接班”供不应求,异常火热,价格也直线攀升,有的甚至高到离谱的地步。

  对此,我们不能粗暴地指责家长过于心切,而是应当理解父母“望子成龙”和“望女成凤”的苦心,正视家长的需求,科学引导,将正规的‘幼小衔接’教育,纳入如幼儿教学中,未雨绸缪,培养孩子适应新的环境,适应校园生活、学习生活;乐于与老师、同学交往;培养群体意识、学习意识、行为规范等意识。同时,我们的小学教育也应适当做一些“衔接教育”,比如,在一年级第一学期减少正常课程,让孩子们完成“幼小”教育的过渡。只有采取“堵”“疏”结合的办法,让家长的需求有了合理的出口,才有可能为社会上的火热“幼小衔接班”消“火”,也才能彻底解决“幼儿小学化”“幼小衔接班”火爆等教育乱象得以校正。

  文/林日新

  举报/反馈

上一篇:没有大专学历也可以报专插本!如何获得广东专插本的报考资格?
下一篇:2021全国青少年航空·无人机科普大赛启动

最近更新未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