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探讨未来教育 重建学校生态

栏目:未来教育  时间:2020-02-08
手机版

  12月4日,由蒲公英教育智库主办、伊顿纪德品牌联合主办的第六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在成都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开幕。本届年会以“重建生态”为主题, 3000个一线教育情境问题及“作业解决方案”把整个未来年会现场模拟成了一所微型未来学校——“石头汤学校”。3000余名教育工作者齐聚于此,共同探讨未来教育。

  

  未来的教育像“森林”的样子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第六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用艺术的方式开启了教育的表达。 成都龙泉驿区跃进小学学生,用艺术网罗着教育,又贯通着人的生命,带领现场3000位校长、老师由此出发。

  教育生态涉及多个相关方:教师、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孩子、家长、社区、社会。孩子,似乎应该是生态的核心,却又是最无力的一个。

  “假如我是校长、老师、爸爸妈妈……”孩子们发出自我的声音,呼唤从教育生态的“承受者”到“构建者”的儿童立场。

  重建生态,意味着要向大自然学习生存与发展的智慧。“好的教育像森林一般,为全部生命助长,向大自然学习可以破解我们心目中理想教育的文化机制新旧迭代、成本约束等困境。”蒲公英教育智库总裁、《新校长》杂志总编辑李斌先生说。

  

  凭一校之力,难以打造像森林那样丰富、深邃、富有层次、充满活力的教育生态。其实,这并不是一个新问题,它隐含着本次年会所致力于梳理的内在逻辑:关于美好教育的成本经济学问题。李斌先生讲到和伊顿纪德品牌创始人陈忠先生曾讨论,教育为什么落后于经济与科技?学校为什么落后于社会的需求?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真正育人的教育生态,必须依靠学校教育人,“组装”出比企业产品与服务更为精密好用的“解决方案”;但老师和学校背后,又几乎没有足够的“支付能力”,以及足够专业完整的“供应链体系”。

  发现与倾听、连接与交换、共享与共建才是开启未来学校的密码。而这一切的基础,是我愿出口锅,他愿出点柴,你有胡萝卜,我有西红柿……重庆市荣昌区回龙完全小学单板村小负责人罗能碧期待城市和乡村的教育真正协同起来,借彼此的微光,照亮彼此的学校。

  “我们相遇,理解世界不是‘我—他(它)’分离的机械物性形态,我以损‘他(它)’来满足欲求;却是‘我与你’一致的共生并茂。在个体焦点存在与生态场域统摄间,重构生命化的有机教育,解构工业化压制性的无根教育。这如同一粒种子的信仰,即使冰封大地,也终究胀破冰层,于裂隙中胚芽生长,直至绿意盎然。 ”伊顿纪德品牌创始人陈忠先生以此,共鸣于第六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重建生态——一锅石头汤”这一深刻命题。”

  挖一方池塘,促进教育生态改善

  作为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教育不断与外界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流。丰富使之处于动态平衡,所以教育是全社会参与的社会体验。

  恰如李斌先生所说:“正如今年的中国教育创新年会,无数的学校、机构和个人以高度的共享精神,共同孵化这场自己也终将受益的盛宴。”

  本次联合主办方伊顿纪德品牌,以“种子的信仰”为主题,从“挖一方池塘”开始,以“深耕价值”“扎根乡村”“以衣载道”,把促进教育生态改善的教育实践如自然生命成长孕育般,从蜿蜒流转的线条中述说出来。

  

  教育是一个由美的内化到外化的过程,是认知美、追求美、创造美、达到美的过程。审美贯穿于各个学科、各个学段,贯穿教育的起点与终点,它并非直接转换成分数,而是使孩子拥有的一种感知世界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它的整体性、融合性、开放性,指向的是全人的教育。

  自首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起,每届年会都会邀请艺术家策划主题艺术展,从艺术的角度推动教育创新与变革。今年,本届年会增设“儿童当代艺术展—叽叽喳喳的寂静”。未来年会组委会面向全国小学生众筹了上千份儿童绘画作品,从中精选了部分作品带到现场,从儿童的认知、表达、思考出发,呈现儿童对自我、社会、自然、世界的多元认知。

  在教育生态中,有些要素虽小,但经设计也可承载真善美价值、思维方式等隐形教育因素,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发展境界,比如说校服。“一个身着洁净、优雅、洗练服饰的青少年,怎能不在乎自己的言行举止呢?又怎么能容忍心灵上的尘埃?” 2019年,伊顿纪德品牌与29所学校,开启了以“礼行于外,美由心生”为主题的“美的第一课”。北上哈尔滨,南下广州,东达苏州、绍兴,西至兰州、武汉,以校服为媒介,传递美。美一旦被唤醒,会自然生长,蔚然成风,清澈人的眼睛,净化人的心灵,变化人的气质。

  

  服育还可以做得更深入。2016年,伊顿纪德品牌与公益组织泥土日记联合发起的Upcycle项目,以伊顿纪德裁损衬衫为原料,经黔东南少数民族妇女之手升级改造成蓝靛染非遗手工艺品。伊顿纪德持续以市场价回购非遗手工艺品,依照国际公平贸易协议,将采购额的50%返回到当地,用以支持少数民族妇女工作坊。这不仅是一次捐赠,更是一次文化价值的觉醒,一次激活村庄生命力的尝试。

  美国思想家梭罗曾在《种子的信仰》中说道“你一旦挖好池塘,自然就开始往里面填东西。尽管你也许没有看见种子是如何、何时落到那里的,自然看着它呢……这样种子开始到来了。”

  蒲公英教育智库创始人李斌先生认为,这样的教育转型是可能的——一方面回到人的价值,一方面超越人的局限;借“一锅石头汤”的智慧,化人性的弱点为守望相助的行动,实现每个参与者更充分的成长,更完整的幸福。“一锅石头汤”,这虽是一个浪漫的虚构故事,却代表着人类自我超越的理性追求。

上一篇:共克时艰,掌门教育守护每一个求知的心灵
下一篇:昂立教育股票异常波动,五个交易日内累计涨幅达43%

最近更新未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