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一度 高等教育,并非只为“前途”而存在

栏目:未来教育  时间:2022-11-27
手机版

  天津北方网讯:上大学为了什么?也许有人说是光明的前途。但对有些人来说并非如此。

  前不久,湖北轻工职业技术学院52岁的大一新生鲁新林引发社会关注,他去年因身体原因提前退休,今年参加高考并被录取。他说:“退休了还是要充实,考大学能让人充实。”不过,在一片赞誉声中也有不同声音,有网友质疑他“浪费教育资源”。

  “浪费教育资源”的言下之意,不外乎鲁新林年纪那么大,还要和年轻人抢一个高等教育的名额,而且人已经退休,未必还能为社会作多少贡献。其实,这是一种极为功利的看法,把教育的作用狭隘化了。古人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三者有共同旨归,即通过教育来明理、修身,使人达到一个完善的境界。这个过程会一直持续,不会随着年龄增大而中断。

  不能否认,教育也有实用价值,即人可以通过接受教育来获得更好的就业与发展机会。但按照心理学中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的认知需求、自我实现需求,是高于对物质的需求的,也是非功利性的。高等教育,并非只为“前途”而存在,超越功利性来看待教育的目的,更接近教育的本质。

  教育是公平的,给每个人以获得知识、增长技能的机会。“有教无类”,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如今,下至十几岁的少年、上至老年人都可以平等享受参加高考的权利,而且高考也已经不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越来越多的人走进了大学殿堂。可以说,在教育资源的供给上,国家一直在竭尽所能,并且越来越丰富,益发体现出教育的公平性。

  几乎每年都有高龄考生的报道,甚至有86岁老人还在参加高考;各地老年大学极为火爆,这些都生动诠释了什么是活到老学到老。对于学习,有的老人是为了弥补年轻时的遗憾,更多的则是希望跟上时代节奏、不被时代所淘汰,更有许多老人把学来的知识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去。这些老人堪称年轻人的榜样。现在提倡建设学习型社会,终身学习是基础所在。无论身处哪个年龄段,在汲取知识养分中与时俱进,做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于个人可以不断实现自我超越,于社会可以形成向前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都大有裨益。

  活到老学到老的人不该受质疑,相反,他们身上这种正能量应该影响更多的人。(津云新闻编辑李松达)

  举报/反馈

上一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第三单元检测卷3套(含答案)丨可打印
下一篇:作业帮推出“免费答”功能 五大优势打造全年级全学科在线解题服务

最近更新未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