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诫子书》知识点

栏目:未来教育  时间:2022-11-27
手机版

  一、作者简介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谥号忠武侯,琅玡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被称为“卧龙”。三国时蜀汉丞相,历史上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汉末避乱南阳,躬耕隐居。他励精图治,赏罚分明,志在恢复汉室,统一中国,曾先后六次北伐中原,建兴十二年(234年)死于军中,终年五十四岁。后人辑有《诸葛亮集》。

  二、故事背景

  本文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8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它可以看作是诸葛亮对其一生的总结。诸葛亮也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言中。通过这些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如此深切。

  三、理解文言文

  【注释】

  夫: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

  静: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修身:个人的品德修养。

  淡泊: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无以: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没办法。

  明志:明确志向。明,明确、坚定。

  宁静: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

  致远:达到远大目标。致,达到。

  广才:增长才干。

  淫慢:放纵懈怠。淫,放纵。慢,懈怠。

  励精:振奋精神。励,振奋。

  险躁:轻薄浮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险,轻薄。

  治性:修养性情。治,修养。

  年与时驰: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

  意与日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

  枯落:凋落、衰残。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

  多不接世:意思是,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

  穷庐: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

  将复何及:又怎么来得及。

  【译文】

  君子的行为,(应该)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实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立志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放纵怠忽就无法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逝去,意志随岁月而消失。于是就渐渐枯零凋落,大多不能融入社会,不为社会所用,可悲地守着贫寒的居舍,那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四、问题归纳

  1.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有什么作用?

  这句话既是诸葛亮一生经历的总结,更是对他儿子的要求。在这里诸葛亮用的是“双重否定”的句式,以强烈而委婉的语气表现了他对儿子的教诲与无限的期望。

  2.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进行论述的? 从这几个方面又是怎样展开论述的?

  作者是从学习和做人两个方面进行论述的,作者先从正面进行阐述,他认为:无论做人,还是学习,作者强调的是一个“静”字,修身须要静,学习须要静,获得成就也取决于静;接着又从反面进行论证,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进而把“静”与“躁”加以对比,增强了论述效果,达到了论证的目的。

  3.作者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才必须具备哪三个条件? 这三个条件的关系如何?

  此题可用定向—分析—归纳法。① 淡泊(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② 立志(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③ 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关系:诸葛亮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是互相联系的,缺一不可的.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但志向的培养又必须修养品德。

  4.从全文看,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告诫儿子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 自己的品德。表达了他希望后代志存高远。

  5.文中常被人们引用作“志当存高远”的两句话是什么? 作为新世纪的莘莘学子,应当如何做? 结合生活实际, 请谈谈自己的理解。

  本题运用主观感受题解题法。本题属于感悟主题的,只要抓住主题,结合生活实际,理由充分即可。这两句话是“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是积极的人生态度.现代社会变化频仍,丰富多彩,能不能在各种变化和诱惑中保持平静的心态,能不能甘于寂寞,保持清静圆满心态不停追求,是每个人都要深思的.现在是一个浮躁的时代,是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能够安静下来,看一本书、听一首歌、练练书法、写一行诗、似乎也是一种奢侈。其实,只要宁静、淡泊,随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就马上活得充实、轻松,眼前的混沌也就明晰了。

  五、课文主题

  这篇作品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54岁临终前写给8岁儿子的一封家书。其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淫慢险躁。

  举报/反馈

上一篇:孩子上六年级了,六年级数学的重点难点是哪些?
下一篇:小学六年级数学必考的34个数学重难点公式,期末一定会考!

最近更新未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