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家长对孩子的管理与放手决定着孩子的未来

栏目:未来教育  时间:2022-11-30
手机版

  孩子升入高三后,学习任务和学习强度陡增,与家长的交流时间减少,这时候许多家长就会出现缩手缩脚无从下手的感觉,不知道该如何更好的管理孩子,所以对于高三家长如何帮助孩子、有效的做到在短暂的时间内既有必要的督导又要适当地放手这个度的把握很难,但是高三家长比拼的正是这份功力,你的管理和放手把握好了,孩子的状态也就进入最好的冲刺状态,所以孩子高考的成功与失败有家长太多的功力在里面,今天我们就在这里简单的谈一下高三家长如何有效的管理与放手的问题。

  现如今“懂得放手就是真正的爱”这样的字眼总会时不时就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的确家长爱孩子给孩子自我成长的空间学会放手很重要,但是没有了规则的放养只会让孩子越走越偏,要让孩子们自己去判断成长路途中的对与错、是与非实在是一件非常不可能的事,一棵小树的成长还需要员工的修剪和整理何况孩子,所以一切的事情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即使孩子早晚都要自己去闯荡,但是那是当我们的陪伴和管理进入一定阶段之后的事,现在的高三孩子只是刚刚寻觅和探索外面的世界,我们就完全放手这个肯定要出问题。但是有些家长没有真正去用心去陪伴孩子的成长,而是把孩子看成自己未完成的一个梦想让他们帮自己去实现,所以有时不是孩子出了问题而是家长出了问题,因为你太焦虑了。

  您是哪种类型的高三家长?

  紧张焦虑型:自从孩子上高三,家长的心就悬在半空中,吃不好,睡不香,不是担心孩子的成绩,就是担心孩子的身体,句句话不离学习,事事都和高考联系。这种焦虑很可能会传染给孩子,让孩子也变得很焦虑,或者引起孩子的反感,使孩子对学习产生逆反心理。

  事无巨细型:临近考试,什么家务活也不让孩子干,晚上家里不让开电视,鸡鸭鱼肉、水果不断,孩子的一切愿望都竭力满足……家里的一切都围着“高考”转。这些行为看似关心呵护,实则给孩子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漠不关心型:这些家长或是忙于工作,或是忙于应酬,就是没有时间陪孩子。对孩子的学习不闻不问,放任不管,漠不关心,好像压根没有高考这回事。

  极不信任型:要么对孩子的成绩失去信心,2009年高考答案对孩子的学习进行训斥、挖苦甚至打骂;要么面对孩子的成绩总是不给予肯定和鼓励,这些都会挫伤孩子的自 尊心和上进心,使孩子对自己失去信心,要么破罐子破摔,要么被抹杀了进步的潜力。虚情假意型:当着孩子的面说“你成绩不错,一定能考不错的大学”,背后却 表示孩子实力不济,不指望他能考上大学。这种人前一套背后一套的做法让孩子知道后,会引起孩子极大的反感,影响孩子的情绪和信心。

  沉着应对型:这类家长面对孩子高考,把它看做是人生中的一个重大选择,应该认真对待,但并不认为它是唯一的选择。他们很清楚孩子的能力,也充分信任孩子,给予正面的鼓励和合适的帮助,让孩子能够非常理性地对待高考。

  当然还有一些家长由于没真正去学习和理解管理和教育新思想的真正内涵,只是看了一些皮毛就开始学习并以此去管理自己的孩子,当孩子出现问题时又手忙脚乱不知所措,还说人家是伪专家,其实是你学习的太肤浅,就如以下家长:

  一位家长说:我对孩子放手了,让他自由支配时间,上网的时间不限制,也不催促他写作业,其他的事情也基本上是他自己做主……可是我一看到他的成绩……而且接近开学了他的假期作业也基本上没写,我好失望。

  还有位家长说:我对孩子采取放手,可是他一直上网,我还要放手下去吗?

  从这两个家长说的来看,很多家长并没有完全理解放手的概念,其实很多家长可能学了“放手”这个教育理念后,都曾尝试对孩子放手,而放手后又发现情况不妙,很是迷茫,或者又抓起来管,管了又放,放了又抓。却不知道在这抓抓放放间,孩子已被我们彻底搞烦了。

  “放手”这个原则是一个谁看谁都觉得懂,谁都认为自己会操作的原则,其实如果家长理解不透彻,会直接导致孩子的问题越多,越大。

  我们常常想把自以为对的告诉孩子,可是他们从来没有经历过,不能很好地理解我们讲的道理,那我们就陪着他一起体验,大不了遇到了困难,再和他一起解决,他会觉得还是妈妈说得有道理,要是早听她的就好了。家长也能更好地在孩子心中树立威信。

  在放手的过程中,我们一定经得起孩子的无律阶段,这个过程很煎熬,如果想让孩子缩短这个过程走上自律,那我们就要做到信任。

  孩子的自律来源于信任,而不只是放手。放手不是一种改变孩子的手段,而是家长在孩子变得更糟糕时,还能心平气和地接纳孩子,在不断发生的状况中锻炼信任能力的过程。而信任孩子是一种爱孩子的能力,需要我们长期去修行。

  我们不断地尊重孩子的想法,并相信按照孩子的想法,事情不会变得很糟,即使出现不好的情况,我们也接纳现状,并帮助孩子去解决困难。慢慢地让孩子愿意信任我们,让我们之间的关系变得缓和,当亲子关系变好了,一切就好说了。

  放手,不是如何把握“度”的问题,而是修炼“心”的问题。当父母能够放下对孩子学习的高要求,高期望,拥有一颗“信任、接纳和欣赏”的心,能够相信孩子一定会越来越好,能够接纳如是的孩子,能够发现孩子今天比昨天强,这次比上次做得好,现在比以前好,是为父母的最大成功。

  关于高三孩子恋爱

  由于高三孩子正处于青春期,出现青春萌动原本很正常,可是有些家长一看到孩子出现恋爱现象就很着急,有些家长甚至做出一些不理智的事,对孩子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前几年我就遇到过这样的一位家长,当得知孩子恋爱了,不问青红皂白就风风火火的赶到学校,劈头盖脸的把孩子骂了一顿,而且骂的很难听,有些话根本不应该出自一位父亲之口,那位女孩当时无地自容有了轻生的念头,这时家长才慌了手脚……所以作为高三家长当孩子出现恋爱的时候,一定要冷静,考虑孩子为何会出现恋爱,其实有时孩子的早恋现象是孩子在家中找不到爱,到外面寻找爱,也有的孩子就是图新鲜寻刺激追时髦,更有的孩子是青春期得不到释放后的一种自我释放……

  为什么一上高三,“拍拖”的现象就多了起来?

  A:高中生本来就处于青春期,是情窦初开的年龄,对异性产生好感甚至爱慕都是非常正常的心理。另外,高三的学业压力突然增大、学习生活相对单一,孩子们更需要精神力量的支持。他们希望在快乐的时候有人一起分享,痛苦的时候有人陪着流泪,烦恼的时候有人能够倾听,奋斗的时候有人并肩作战。而且,相对于家长和老师的关心,同龄人的支持和理解更能激发他们精神上的动力。而一般的同学之情,还不足以满足他们强烈的情感需要,普通朋友之间又不太好意思占用人家太多的学习时间。最能给予他们情感满足的是恋爱,恋爱中的两个人能够彼此分享学习生活中的一点一滴、能够彼此鼓励、彼此分担。所以,到了高三,“拍拖”的学生会增多。

  孩子“拍拖”,家长应该怎么办?

  A:作为家长,首先应该理解孩子,在情感上,给予孩子充分的尊重。

  其次,家长不要以“拍拖”对学习造成的后果来决定是否支持孩子恋爱。有的家长说,孩子谈恋爱后学习成绩下滑了,我一定要阻止他;有的家长认为只要孩子谈恋爱不影响学习甚至还促进了学习,我就可以不管甚至支持。如果这样处理,就把本该纯洁美好的爱情变成了工具,让孩子在感情中变得功利了。爱情是能让人成长的,对自己对他人负责,学会沟通和关心他人,这些都是恋爱带给孩子的成长。

  建议家长对孩子的恋爱问题,将大方向和大原则规定得死一点,比如要求孩子在和异性同学相处的过程中,要对对方、对自己负责任,不要做伤害对方和自己的事,不要影响自己的学习和前途。至于具体细节方面,比如孩子和异性朋友打电话、见面等,就给予他充分的信任,让他自己处理。

  最后,希望家长能够坦诚地告诉孩子:“爸爸妈妈理解你,相信你能处理好自己的事。如果在和同学相处中遇到困难,可以随时来找我们,我们一定会和你一起面对!”

  关于陪读

  关于“陪读”这个话题,这些家长有话说……

  1、心中有数,让她有点自立能力。

  2、我家孩子不让陪!

  3、没必要吧。无形中增加了孩子的心理压力,也不利于孩子的独立。孩子也认为,全力以赴,剩下的就平常心对待

  4、打算陪读做好后勤工作

  5、很矛盾!孩子自主学习能力太差了,不看着就玩。我周围就有比我尽职尽责照顾孩子无微不至的妈妈~

  6、看着他,他如果把心思投入到学习还行。放不到学习上就两头都“舍”啦。我周围也有放弃工作专门家务的妈妈。为这样的妈妈点赞!

  7、该上班上班,共同努力,相互有良好的带动。如果放下工作陪读,只能带给孩子更大的压力。只要每周接回家吃吃饭或送饭就好了。在广东中山,没听说要放下工作陪读的。

  8、本人觉得没有必要,陪得了一时,陪不了一世,不可能每次转折点都放下工作去陪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和该做的事。孩子的未来始终得靠他自己去计划,自觉地,努力地拼搏。

  9、没必要,家长特焦虑,还帮不上忙,影响孩子。如果亲子关系特好,而且在学业上能教得了,在家可以起到“课外老师”的作用,另当别论。

  10、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属于我们的角色不止一个,每个角色都有属于它的责任与义务,作为妈妈,我会尽全力给予孩子支持,更多的是精神上的鼓励、榜样上的励行!我是妈妈,我还是我自己,我无法放弃属于自己的事业、生活和朋友,同时,我更希望孩子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义务,但亦有属于自己独立的生活权利,我们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而不是依赖于别人,包括父母,所以,我只会用努力、积极、快乐去激励孩子,而不会全职保姆式陪伴。

  11、我觉得父母应该放手,让小孩独立,保证他的生活无忧就可以了。

  12、不必要吧,平常心。不必将自己的紧张情绪带给孩子。

  13、我也觉得全职陪读没必要,那样还给孩子增加了压力。小孩让他们自然成长更好,咱们做家长的做好好的引导,配合和鼓励就好了!

  14、不需要,但需要提供一个安静的环境给小孩学习。比如说:家里不能弄装修之类的,如果家里灯、电器之类坏了,在小孩上学不在家的时候就安排人来修好。如果一定要陪读,还要了解孩子的意愿。

  15、如果孩子有心理上的需要,比如:因为高考压力太大,导致抑郁、失眠之类的,那最好就要多点陪伴。如果孩子能按照学校的节奏学习,就不需要陪读了。

  16、不要给孩子太大压力,不需要刻意陪读,但需要多沟通,多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心理生理都安全成长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17、我认为没有必要,保持原来的生活就好!

  18、这样孩子的心理压力得多大。

  19、如果是残疾人那是很有必要陪读的,生活上会有许多不方便,如果四肢健全,那陪读有害无益,这个时候还不培养独立性,独立的生活能力,难道要靠父母给你遮风挡雨一辈子。

  20、个人感觉没必要专门陪读,这样给孩子的压力太大。平时保证孩子食物的营养就好。

  21、我没有打算放下工作,去陪读,只是会用多点的时间去关注他,因为我认为你放下工作去陪读,无形中会增大他的压力。不过孩子有这方面的要求会做的。

  22、我在陪读,平时送送饭,孩子每天都和我交流学习中的事情,比如今天,她说数学考砸了,我说没关系,如果是不会,就多做此类题,如果是大意,不可饶恕,自己反思一下如何改正,考完了就没必要再去纠结了。

  23、我家没有条件陪读,还有个老二。不过我会尽可能的多去学校,借着送饭之机和孩子交流。以前每周六周日去,现在老二上幼儿园了,每周可以多去几次。多和孩子交流真的很有好处~

  24、主要是孩子自主学习,孩子不听话的话可以考虑,或者家长有能力陪读,课后可以辅导孩子的话,要不然没必要吧。

  25、如果没能力辅导,不如把上班的钱请有经验的老师托管,比自己陪读好。

  26、高三了,最好陪读,但是有些小孩不愿意陪读,不是有压力,而是一开始不适应,慢慢会好起来,成绩好的愿意多利用时间,而想放弃不怎么学习的肯定不想受约束。

  27、我儿子今年三月份说,妈我小时侯你没在我身边,希望高考前能回来陪陪我,后来回去刚开始晚上怎要问几次几点了,怕迟到吧,后来我说你放心睡吧,我调了三个闹钟呢,这个都做不好,我也不配做你妈了。

  28、主要是高三了,小孩根本没时间料理日常生活上的事,伙食也没自己做的吃的好。还有学校经常有事,得家长去料理。

  29、个人觉得住校生异地的,有条件的可以考虑陪读,本地住校生和走读的平时搞好孩子的后勤保障就够了,平时留心观察孩子变化,及时疏导孩子心理问题!

  30、为了小孩的成长,还是回来陪读吧!我小孩初中开始我就陪读了,现在上高二了,以前初中不觉得,到了高中,感觉小孩好辛苦,钱是赚不完的,多陪陪自己的小孩,以后上大学了和我们父母相处的时间越来越少。

  31、若没客观条件限制的必要,纯属制造紧张气氛,增加压力。

  32、我可不想专心陪读,觉得这样会给孩子无形的压力,不想改变原有的状态,该住校还是住校,也没有给他办理走读。

  33、没有必要。子女学习重要,但不是唯一。大家都去作陪读,那是一道什么样的风景。

  关于学习

  对于高三孩子的学习管理的应该是态度和精神,而不是成绩,一个人如果有一个好的人生态度,今后遇到什么都不是困难,如果一个人学习成绩再好,没有一个好的态度和精神一切就都是零,所以高三家长对于高三孩子的管理应该把精力放在对孩子的人生态度的管理和培养上,而不是每天都把眼睛盯在孩子的成绩上,而且作为高三的孩子正处于自我成长的摸索阶段,所以作为家长切记唠叨,有些事说一遍就可以了不要过多的去重复,同时一定要因事论事就事论事,从点上小事上着手,该批评就批评,该表扬一定要及时表扬,不要小看你的的小表扬小批评,小表扬可以让孩子懂得对与错是与非,也让孩子更加自信,小批评则可以让孩子懂得规矩那些事可以碰那些事不可以碰,家长更看重什么?所以对于孩子不是你给他们多少道理给多少爱心,而是你要给他们一个清晰的方向,所以这个方向拼的就是家长的人生功底,你的视野多大孩子的未来就多远。

  高考期间

  1、不要给孩子定分数指标

  每年高考题目难易程度都是不一样的,家长不要硬性地给孩子制定一个分数目标并让孩子去完成,应让孩子在一种良好的心态下学习。

  2、不要规定孩子一定要考哪所学校

  例如有位家长因为向往北大但因种种原因没有读成,所以就硬性规定孩子非北大不上。这样无形中给了孩子极大的压力。

  3、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

  历年都有些考生的志愿完全由父母一手填写,孩子只是照抄一遍而已,可真正上了大学之后才发现自己对这个学校这种专业并不感兴趣。结果造成了子女对父母的不满。

  4、不要执意送孩子上考场

  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家长千万不要送孩子上考场。一位落榜的考生说,想起爸爸妈妈站在烈日下等着我,我的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脑海里顿时一片空白,什么也记不起来了。

  5、不要问孩子考得如何

  任何一名考生,哪怕他平时成绩再好,高考时也难免有发挥失常的可能。所以三天高考期间,无论孩子考得如何,都不要问他,否则有可能影响到下一门考试。

  高三才来叛逆期怎么办?

  一、高考家长应学会适度放手

  现在的高考家长大多包办着儿女的学习和生活,孩子是照顾到了,但也间接剥夺了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您可以试着放手,毕竟孩子已经成年了,您需要让她学着对自己的学习、自己的人生承担责任。

  面对一个事实,你的孩子迟早要长大,尤其是这种时期,他们很多时候会有自己的想法,或许在你们过来人看来很不靠谱,但试着去倾听这些叛逆孩子所认为的人生轨迹是什么样的,当她的认识有偏差时,耐心地向她孩子提供自己的意见。也许,“让权”是高考家长当前需要学习的一件事。叛逆孩子的人生需要家长的参与和教导,但绝非是由家长来“掌舵”。

  二、以成人眼光看待叛逆孩子

  叛逆的孩子反对成人把自己当“小孩”,而以成人自居。为了表现自己的“非凡”,就对任何事物都倾向于持批判态度。正是由于他们感到或担心外界忽视了自己的独立存在,才产生了叛逆心理,从而用各种手段、方法来确立“自我”与外界的平等地位。因此,高考家长应学会以成人眼光看待青春期叛逆的孩子,学会站在平等的位置与孩子沟通。

  三、高考家长应给叛逆孩子自由空间

  许多处于青春期的叛逆脾气由温顺乖巧变得暴躁倔强,甚至会说一些过火的话,做一些过火的事。对此,高考家长应该做的是:每当孩子说出过火的话,做出过火事的时候,想办法“熄火灭火”,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决不以“火”压“火”,更不火上烧油,给孩子创造一个自由的空间。

  高考之后

  务必让孩子懂得,高考是他人生的一次经历,而不是最终审判。无论高考成绩如何,必须从容面对。中国父母其实一贯不善于和孩子交流,高考过后,请好好的和孩子做一次沟通。找个机会,聆听一下孩子的真实想法,对成绩的预估,兴趣或专业的选择,对高中生活的总结还有对未来的期盼,并加以引导和梳理。

  父母务必明确,自己只是参与孩子的人生,而不是操纵它。中国父母习惯安排孩子的一切,有时甚至是强迫孩子接受。那么高考之后,无论成绩好与坏,父母千万记得该放手了。让孩子知晓,从即日起,人生是他们自己的。无论是选择专业、学校、亦或者城市,都由他们自己决定,但是要开始学会对自己的选择和行为负责任。

  有条件,可以引导考生体验大学生活。另外,父母应该结合自己的人生经验和社会阅历,要告知孩子上大学的实际意义。除了学习专业课程,更要懂得培养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开阔眼界,培养情操,丰富学识,锻炼自我,收获情感等等。

  高考之后,切忌过分关注孩子,当然,也不能任其犹如“脱缰野马”挥霍放纵。正常饮食起居,休闲娱乐即可。可以趁假期,组织家庭成员安排一次旅行。另外,家长自己也得注意休息,劳逸结合。之前,有过家长由于担忧孩子高考之后远走其它城市读书,在假期里闷闷不乐最后得抑郁症的案例。还是那句话,孩子总是要独立的,家长必须懂得放手。

  培养家庭的仪式感,这个很多人都忽视了。高考结束,可能正是考生独立成长并收获自己人生的起点。培养仪式感,更多落实在行动,体现在细节。多久打一回电话问候父母;多久回一趟家;什么时候组织一次家庭聚会或者交流等,这样,不仅能了解孩子的状况,更多的是培养他的家庭观念以及对自己对家人负责的态度。

  高考结束,该给孩子独立准备一份保险了。人生重要的生涯事件,一份保单不仅体现关爱,或者仅仅是纪念跟礼物,其实更具有现实的意义与价值。这方面,中国父母可以学习欧美或者日韩的经验,在孩子人生重要的时间节点,分阶段的投保。意外或者疾病的保障,能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从容应对可能面对的人生风险,更专注学习及提升自己。分红或者年金保险,不仅体现父母的关爱,更是给孩子将来留学、深造、创业、婚嫁等做储备,助力人生收获成功,还可以现在就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理财观念,并且更懂得如何对自己、对家人负责任!

  一个孩子的学习成绩是受很多因素影响的,包括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学习基础等等,但背后最重要的是学习动力。有学生问我:别的学校高三都补课,为什么咱们不补。我说:“因为我相信能自我驱动的人会走的更远,我们要培养的就是能自我驱动的人。”怎么让孩子在高三能自我驱动,能顶得住压力,这是老师和家长需要共同解决的问题。

  我想,第一是引导孩子拥有梦想。怀抱梦想上路,我们才能拥有目标感和自觉性,才能拥有真正的快乐。这一问题其实应该在高一高二阶段就开始,年级组在高二围绕这一主题也做了许多工作。到高三还是混日子状态的孩子,多数都没认真对待这个问题。现阶段您依然要去了解,孩子将来想干什么?能做什么?孩子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再小一点,孩子想上什么大学,学什么专业。再小一点,期末、一模、二模的名次目标是什么。有家长问我:“我孩子现在是年级多少名,您看可以上什么大学?”这样问,我觉得有问题。在离高考还有一百来天的日子里,我们不要根据现阶段的分数来决定去哪里,而是用想去哪儿来影响自己的分数。引用一句鸡汤,“梦想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而不是“舞台有多大,梦想就有多大”。而且,眼光放长远一点,即使最终上不了那所大学,也培养出了一个知道自己定位,并肯为之付出的孩子,一个拥有积极人生态度的人,不是很好吗?

  第二是用自己的爱打动孩子。不需要天天念叨,不需要辅导他(她)的功课,您要做的,是给孩子信任,是默默地支持孩子,是照顾好他(她)的饮食起居,是做好他(她)的后勤工作,是能在他(她)需要您的时候在那里。甚至最简单的,是您在陪伴他(她)。孩子们是善良的,是懂得感恩的,他们会用自己的行动回报您的爱。

  要提醒的一点是,爱虽只是一种情感,但效果会千差万别。同样一句“你不用有这么大压力”,同样一句“我们相信你”,在孩子那里的反馈也都是“我太幸福了,爸妈对我这么好,我要努力”,但落实在日常生活中,有的会减压,因为他觉得爸妈就是信任自己,有的却会加压,因为他觉得爸妈这么信任自己,我更得好好努力考到更好。所以,爱,说起来容易,实践起来难!每个孩子都是有特别个性的个体,咱们在自己的家庭生活中慢慢实践慢慢体会吧。

  第三是引导孩子思考人生价值。现在这个社会很现实,很功利,流行“我不相信”。如果提“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大家会觉得“不可能”,会想“凭什么”。但是我认为,孩子的未来就是中国的未来,中国的未来就是孩子的未来。我们谁也不希望在自己老去的时候生活在一个毫无制度保障、人情冷漠势利的社会吧,那就从教育自己的孩子开始。要相信崇高,要相信一个人是有社会价值实现的需要的。这第三点有些迂腐的书呆子气,但是,作为一个人,完全现实化,完全功利化,内心不保有一点儿理想主义的东西,不是很悲哀的一件事么?我们年青时做过的梦,真的就毫无价值吗?真的是人到中年就该向粗粝的现实低头吗?

  现在,大家的生活条件普遍都很好,孩子们没有什么迫切的改变人生的压力。这没有关系,重要的是,我希望培养出一个什么样的孩子,一个什么样的公民。未来的人生,是需要他自己走的,我们不可能全程陪伴。生命的韧性在什么时候锻铸?抗拒压力的强大心理在什么时间淬炼?乐观向上的心态在什么时候培养?脚踏实地做事的能力在什么时候形成?……高三,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苦日子,能让人迅速地成长。高考的结果与一个让您放心的孩子,孰轻孰重,相信您有判断。重要的,是高三这一段经历对孩子未来人生的意义。站在18岁的门口,思考这一类问题尤有必要。

  说了这么多,您看,我好像没说怎么“拿分”。是的,要应对高考,必须站在高考之上——首先要解决的,是“人”的问题。至于怎么制定计划、怎么安排时间、怎么提高效率、怎么调整临考状态、怎么么确定学科重点、怎么解答某种题型……这些,老师会教,同学们会交流。在我看来,这都不是家长需要做的事情。您要做的,是物质上的保证,精神上的陪伴和引领。当他们的主动性和热情被激发出来,每个人都可以创造奇迹!

  举报/反馈

上一篇:【中考】@2023届中考生,这两项考试时间定了
下一篇:孩子为什么沉迷手机?家长应该怎么办?

最近更新未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