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奥数冠军妈妈,在帝都的反鸡娃实验
如果你是一位在小学、初中屡次获得奥数冠军的妈妈,考试成绩一路碾压同学,从小县城一路打拼,毕业于北师大这样的名校,在北京落户成家,获得高薪工作,你会不会自然地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走这样的路?
在奥数热遍全国的年代,这无疑是一条大多数家长眼中的光明大道。
这也是本文主人翁单薇前半生的人生路径,绝对是别人家的孩子。但是到了养育自己孩子的时候,她却说:我不想让孩子过这样的人生,这样的成功路径,没有大家想的那么好。
单薇来自东北县级市,在成为妈妈后,在“学奥数—参加杯赛获得好名次—小升初被好学校点招录取—进好学校—进重点班”的全民奥数热中,却没让儿子蹦蹦上奥数班,也不上学科补习班,而是在发现儿子更喜欢运动后,全力支持孩子,把学科补习的时间都拿去给孩子参加他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了。
她是怎么想的呢?以后会后悔吗?
以下是单薇的分享。
01
成为奥数冠军,
没大家想的那么好
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我在这一年出生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下属县级市一个普通的教师和工人家庭。
我在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考试成绩不太好,别的小朋友都考100分,我因为马虎,经常只能考80多分,都错在一些很离谱的地方。
从三年级开始,老师偶尔会发一张特别难的数学卷子,别人答不出来,我倒是答得不错。从四年级开始,这张难卷子成绩比较好的同学,就会去参加数学竞赛。我获得了参加的机会,成绩还可以但没有得奖。
我爸就买了本书跟我一起做题,到五年级的时候就考了个全市第六名。后来我们林业局就把竞赛中名次比较好的七八个孩子组织起来,找了个专门的老师免费培训,六年级我就在数学竞赛中考到全市第一名了。
这个比赛叫“华罗庚金杯赛”,全国有名。后来才知道,这个比赛是国内小学阶段规模最大、最正式也是难度最高的奥数比赛。
全市第一改变了很多东西。小升初的时候,我本来应该去林业局二中,都已经去报道了,但是市里最好的一中,有两个初一的班主任都跟我父母联系让我去报到。后来我还是去了一中,在一个数学老师当班主任的班上。
到了初中,我的综合考试成绩还是很一般,所有需要背诵的我都不太灵。理科虽然都觉得不难,但因为马虎,经常只能考十几名,成绩忽上忽下。但是,我在数学竞赛中一直是全市第一名。
一直到初三,班主任找我家长说我恐怕得准备复读了,因为我们学校一般一个班只有四五个人能考上高中,我的综合成绩看起来不太行。也不知道当时我是认真学习了还是别的什么原因,临近中考我的成绩就提上来了,后来就顺利考上了高中,中考成绩在我高中的班里能排到第四。
很多人说我很幸运,在中国这种教育的大环境下,大家普遍觉得一个孩子只要学习好,就约等于什么都好,这个孩子一定是很骄傲的那种。
但我并不是,当数学竞赛冠军,其实并没有大家想的那么好。
我在很长时间内都很自卑。我觉得我除了学习好其他什么都不好:长得不漂亮,体育不突出,也不会啥文艺节目。我内心里其实很羡慕那些多才多艺能歌善舞的,外向会聊天的,会主持节目的,在人群中闪闪发光的同学。
我也尝试过上台去表演节目,吸引众人的目光,但是很费劲也很难受。
相反,对于考试,我并不一定比其他同学更努力,也不费劲,但是就是能拿高分。
我虽然对于数学考试还算乐在其中,但看到其他同学丰富多彩的特长技能和人生,就会自惭形秽,觉得自己的人生真是太单调太无趣了。我的人生价值太单一了,好像只有成绩,难道这就是我的人生吗?
02
高考全市第一被北师大录取,硕士拿到北大光华公费名额,
我只不过是一个擅长考试的人
上高中后,第一次考试我就全班第一,后来整个高中阶段一直是全班前三名。
当时我们学校每隔几年才会有一个考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我高考那年,学校给另外一个男生报了北京大学,给我报的北京师范大学,结果没想到高考的时候我发挥得比之前都要好,考了全市第一。那个男生没考上北大,反而是我的成绩够上北大了,但还是被北京师范大学提前录取了。
接到北京师范大学的通知书,我也很淡然。以我对自己的了解,我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事。
毕业后工作了一年,又去考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准备了几个月,当时那个班招80个人,只有8个公费名额,我是其中之一。
毕业后顺利到了一家大型金融机构工作,在北京落户安家,成为一名金融从业者。
擅长考试,让我在以成绩作为评价体系的教育环境里一路成为受益者,但我心里其实一直有一种自卑在。
我有一个亲妹妹,同样的家庭生长环境,也不存在教育方法的巨大差异,我看得很清楚,她比我努力,但是她中考考了两次,高考考了两次。
但是她有很多优点是我没有的。比如情商高,很多人喜欢她。在内心中,我也很羡慕她,她可以给别人带来温暖,很喜欢自己做的事,这些不是靠考试、薪水等等外在的东西能得来的。
我只不过是一个擅长考试的人,除了考试,我并不知道自己对生活的热爱是什么,生活中的幸福感也不强烈。
我总觉得,人还需要一些除了成绩之外的东西来支撑你的人生。
当时我就想,如果以后我有了孩子,我一定要创造条件让他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这些东西,可以成为他人生的根基,与学习成绩、大学、薪水等外在条件无关,这样他才能过得幸福。
03
让上小学的儿子做奥数题,
结果呢?
2006年,我的儿子蹦蹦出生。
就像我前面说的,我相信每个孩子天分都是不一样的。一开始也是给儿子报了很多兴趣班,希望多尝试尝试,找到他的兴趣点。绘画、钢琴、跆拳道、街舞、轮滑、篮球······判断孩子喜不喜欢,我的标准很简单:他愿意主动去上。
上小学前,蹦蹦的时间全都花在了这些兴趣班上。蹦蹦在运动类的课上表现都很突出,他自己也很喜欢。根据我的观察,蹦蹦在体育运动上是有一些天赋的。
我们在北京朝阳区城乡结合部生活,到了上小学的时候,蹦蹦就在家附近的普通公立小学上学。
当时,奥数的热度还是很高的,通过奥数进入好学校还是大家追求的。
我是奥数的受益者,很清楚孩子如果有奥数的优势,小升初肯定是非常有竞争力的,能让孩子跳出正常升学渠道。一开始,我还是对他抱有希望的:我奥数成绩那么好,蹦蹦应该在奥数上也有点天分。
我觉得以我的水平,不需要给他报奥数班。就买了几本奥数的书,有空就带他做题,大概就能了解他的水平如何。
蹦蹦还不错,对抽象概念理解能力很强,大多数奥数题一点就通。
但是,他对奥数没有什么热情,不会主动去做,没有那种解出一道题的幸福感,不像他在体育运动上收获感那么强。
我的观察和认知就是,孩子是挺聪明的,但是如果想在奥数上像我当年那样夺冠,或者取得前几名,基本上是不太可能的。我们可以不用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了。
想明白以后,我就没有特别要求蹦蹦做奥数题了。
从三年级后,因为兴趣班的时间分配,做奥数题就被蹦蹦从日程中挤了出去,就完全放弃了。
说实话,作为一个奥数过来人,我觉得这条路上面的大多数人都是陪跑。大家陪跑的兴致这么高,我也是蛮惊讶的,我觉得可能跟父母自己没参加过奥数有关系。
放弃奥数了,那接下来我们怎么办呢?
04
在篮球场上,
我在蹦蹦的脸上看到了幸福和热情
我给蹦蹦报了各种兴趣班,在广泛地尝试之后,蹦蹦表现出了对篮球课的特别热爱:主动频繁地要求去上课,并且在小朋友中表现很突出。
他速度快、协调性好、肢体灵活,特别敢抢,面对多强的对手从来不怂;另外全局观好,能很好地分配进攻路线,组织进攻,从小就展现出很好的组织后卫的天赋。
可能因为这些优点让他在篮球上获得了更多的展示、成就感,他就更愿意把时间花在篮球上。轮滑、跆拳道、街舞……一个个被他放弃了。
后来在小学的乐队学小提琴,我还给他请了家教,买了一万多的小提琴,练到初一也因为要训练篮球放弃了。我特别遗憾,但还是尊重了他的意见。
到三四年级之后,除了一个线上英语课,篮球就几乎占据了蹦蹦全部的课余生活。每周训练三次,每次一个半小时,他每次都练得不想走。
作为一个妈妈,我每次看他在篮球场上的神情,那种投入和快乐,一个是觉得我儿子真帅啊,二就是真的觉得他特别幸福,我就想,一定要把这种幸福帮他保持下去。
蹦蹦从7岁开始第一次参加全国比赛,8岁、9岁两年的十一假期,我们全家人都陪着他去哈尔滨参加了全国比赛。9岁的时候,他差不多在同年龄组就可以当主力了。
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蹦蹦在这两年的比赛中发生的成长。他从第一年的替补到第二年绝对主力,带领全队苦战三场,最后经历突然死亡式罚篮大战,顶住全场压力,锁定胜局,然后右手握拳举高示意,“我超级强的!”
那一刻,我泪洒赛场。我相信,这种孩子在运动中获得的历练和成就、幸福感,无可替代。
经常打球,还有“副作用”。
蹦蹦其实个头在同龄人中不算高,但因为经常运动,看起来特别有精气神。打球的时候,总有别的家长凑过来说,“哎呀,那是你家的孩子呀?练得真好,练多久了?”
这时候,我心里也悄悄乐开了花。我知道,我要全力支持孩子做这件事。
05
体育特长生升学落空,
我们不失落
10岁时,蹦蹦参加了朝阳区的篮球比赛,拿了个冠军。然后被选上了朝阳区一所重点中学(称其为A校吧)篮球队的梯队,这个梯队就是为了将来给A校校队输送队员的。
前几届基本上表现好一点的都会走体育特长生进这所学校,所以这所学校的篮球校队很厉害,蹦蹦也很想去。
当时蹦蹦在队里的表现还是比较突出的,我们很有希望能通过他的爱好进入他喜欢的学校。我很支持他,一方面的确是,从目前小升初的评价体系看,蹦蹦是非常没有竞争力的,首先要成绩好,还要是三好学生,这些蹦蹦都达不到。
但其实,更重要的是,我看到蹦蹦在篮球上的天分和热情,我希望他能一直有一个这样的舞台去展现自己,把这个天分充分发挥出来,一直在生活里保有这份热情,他也会活得快乐,有价值感。在我的设想里,就像国外的那种大学,运动队的学生平常正常上课,但是依然可以保持体育项目的训练。
结果蹦蹦小升初那年,北京市所有体育特长生录取都取消了。
那我们就走正常的申请。阴差阳错,我们拿到了另外一所朝阳区重点中学(称其为B校吧)的入学通知。其实在很多家长眼里,B校是更好的学校。但在我和蹦蹦看来,这所学校的评价标准更看重学习成绩,校篮球队不怎么样,并不是我们理想的学校。
既然被录取了,蹦蹦就去了B校。学校果然对学习要求很严格,学生大部分时间都要上课、写作业。
蹦蹦也遇到了挑战,需要重新认识和调整自己,需要把更多时间放到学习上。
刚到B校,他考试考了30多名,全班一共才40个人。但是上学期已经排到第五了。长期参加体育运动和比赛让他养成了很好的自我管理能力,知道怎么面对困难,我一点也不担心他的学习成绩。
蹦蹦上学期带着同学打篮球赛,在学校里别提多风光了。他是班级体育委员,平时体育课各项训练基本都是第一名,现在天天带着大家跑步冲刺,是老师同学们眼中毫无悬念的体育全能冠军。
篮球打得好,朋友也挺多的,总有人叫他一起去打球。平时学校老师反馈,也都说孩子性格好,在同学中很受欢迎。
虽然现在初三,没有什么时间参加校队训练了,但他也会跟队友一起约着打球。每天的状态还是很好的。这是我特别开心看到的。
我的育儿观:
希望孩子做一个有用的人,能自我认可,热爱生活。
有很多人问我,你是北大毕业的,还是奥数冠军,不希望利用自己的资源推孩子一把,让孩子考上好学校吗?
经历了名校学习、高薪的工作,就会知道,这一切,没有曾经看上去的那么美好,这些并不代表一个人会活出一个有生命力的状态。一个人的好状态,并不来源于外在,而来自内心对自己的认可,有价值感。
并且,名校毕业的孩子以后在工作中、生活中是什么样子,并不是正相关的。我在工作中遇到很多名校毕业的孩子,国内TOP2的,很多时候他们的能力并不是就能符合工作的要求。
我很少去参与周围那些鸡娃的环境,我觉得,还是了解自己的孩子比较重要。
养育孩子的经历让我明白,做家长不是按照自己的计划塑造孩子,而是提供条件去发现孩子。每个孩子,只要给予合适的条件,都会发挥出他的天分,长成他本该成为的样子。
我对孩子的期望就是,能够做一个有用的人,能自我认可,热爱生活,觉得生活有奔头,我觉得孩子就会过得幸福的。
作为父母,我能做的就是给孩子提供这种能形成自我认可的东西,让他能热爱生活的东西。不必强求孩子一定在某个项目强过大多数人,只要找到他相对擅长的项目,能让他在其中获得成长,取得成就感,他就可以凭借这相对擅长的项目找到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就值得家长支持。
写在后面:
单薇是一个活得清醒的人,她的故事看上去有些凡尔赛:她拥有了大家梦寐以求却很难得到的东西:高智商,数学好,考名校、拿高薪易如反掌,简直是人生赢家,却说这些东西没那么重要。有没有想过,这些东西,或许真的没有我们想的那么重要?
单薇也是知行合一的人,知道外在的认可没有那么重要,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真的就放下了奥数,全力支持孩子去做他们喜欢的事情。
因为她不想再养一个“考试工具人”,而要养一个真正的鲜活的人,不是唯成绩论,而是有自己的热爱,过自己的人生。
她用实际行动养育出了有幸福力的孩子。当我们真的以幸福感为目标,看见孩子,放下焦虑、不被裹挟,也就没那么难了。
-END-
撰文、编辑:小羊
值班编辑:小小
最近更新未来教育
- 打通通关“最后一公里”,青岛海关助力即墨服装产业发展擦亮“针织名城”名片
- 「人社日课·10月20日」试用期未签劳动合同,劳动关系成立吗?
- 还没入学就做课题?大工这波操作很有“未来感”!
- 宜都荣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
- 海报时评丨口碑是“好客山东”最好的名片
-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丨喜看豫东好“枫”景——商丘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 “以每一位学生成长为中心”培养创新型人才
- 新电商赋能开启“数智新时代” 数字化平台从业者达2.4亿人
- 绿色航空制造业发展纲要发布 相关产业链迎重大发展机遇
- 上海宝山180米、150米超高层项目已开工,轨交江杨南路站将建地铁TOD
- 做细做实“三个强化” 提升老干部归属感、幸福感、使命感
- 68所网络教育都有什么学校 网教有什么优势
- 26岁女孩咳嗽咳痰,以为是感冒,没想到是心脏出了大问题,万分凶险!
- 湖南怀化:房企可给予备案价下浮20%优惠 公积金贷款金额提升至60万
- 自学考试考籍办理要求是什么?
-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区块链技术应用赛河北保定开赛
- 银龄教师发展 提质增量为要
- 科德教育三季度净利润增58.2%,中昊芯英已成参股公司
- 紧密团
- 福建省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向好 前三季度全省投资同比增长3.0%
- 上海已步入重度老龄化阶段!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553.66万人 占户籍总人口的
- 相聚医圣故里,感受仲景文化,探析交流医药零售发展新挑战
-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 是新生,也是新市民!这所大学的始业教育别样精彩
- 计划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