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中那些诗题中带有“春”字的诗(一):春雪飞花,春雨袭来

栏目:家庭教育  时间:2023-02-16
手机版

  诗这个字最早见于战国,其本义是把心中的思想表达出来的语言,后延伸比喻美妙而富于生活的情趣或能引发人强烈感情的事物。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认为“诗,志也”,古时文坛大家常借诗疏郁,用诗抒情,以诗明志。

  纵观古今,诗在唐朝发展至鼎盛,如今学习古诗,数量最多的当属唐诗,而朗朗上口的唐诗也变成了诗的代名词。

  

  对于四季分明的北方人来说,春天不仅是四季中的第一个季节,还是一个特别的季节。春代表着温暖和生长。春天,阴阳转变,万物复苏,随阳而生。小编整理了唐诗中十九首题目中带有“春”字的诗,让我们一同走进唐诗中所描绘的春天的世界。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首诗唐代大臣武元衡所作的七言绝句《春兴》。

  《春兴》唐 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全诗所写之事极为平常,却集春景、乡思、归梦于一身。诗的前两句虽描写异乡的春天即将过去,但也隐含了故乡春色即将过去的感慨;诗的后两句是想象,诗人认为春风富有感情且善解人意,仿佛理解了诗人思乡的心情,特意为他殷勤地吹送乡梦。

  此诗语言平白浅直,构思精巧奇特。俞陛云在《诗境浅说续编》中评价《春兴》:“诗言春尽花飞,风吹乡梦,虽寻常易经,情韵自佳。”以即将逝去的春景贯穿始终,把令人黯然伤神的思乡之情寄寓于即将逝去的春景之中。思乡本是愁,结尾的“又逐春风到洛城”则流露出诗人对美好梦境的欣喜愉悦之情。

  

  其次,我们来欣赏两幅早春图——《城中早春》和《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城东早春 唐 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均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题中的“城”指的是唐代京城长安,此诗约为杨巨源在京任职期间所做。上联首句是诗人在城东游赏时对所见早春清新景色的赞美,第二句是对早春景色的具体描写。下联从对面着笔,用仲春观花的惯常盛况来反衬早春,更表达出诗人对早春清新之景的喜爱。

  此诗纳清极、秾极之景于一篇,格调极轻快。全诗只有一句写早春之景,但七个字就将春之早表达得淋漓尽致。“绿柳才黄半均匀”,早春时节,气候寒冷,百花尚未绽放,唯柳叶新萌,冲寒而出,几颗嫩黄的柳芽更是早春景色的特征。

  “”诗篇特从诗家的眼光来写,又寓有理趣,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创作见解:即诗人必须感觉锐敏,努力发现新的东西,写出新的境界,不能人云亦云,老是重复那些已经熟滥的旧套。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此诗作于唐穆宗长庆三年(823年)早春,当时韩愈56岁,任吏部侍郎。此诗是写给当时任水部员外郎的张籍(张籍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韩愈作此诗寄赠,极言早春之美,希望能触发张籍游玩之兴。

  诗的首句点出初春小雨细滑润泽,第二句是全篇中的绝妙佳句,写草沾雨后的朦胧景色。接下来第三句、四句是对初春景色的赞美,意思是说早春的小雨和若有若无的草色是一年中最美的东西,远远超过了烟柳满城的衰落晚春景色。

  “”这首诗通过对早春景色细致入微的观察,描写了长安初春小雨的优美景色,写景清丽,表达了对春天来临时的生机蓬勃景象的敏感以及由此而引发的欣悦之情,以逗好友走出家门,去感受早春的信息。

  诗的风格清新自然,偏口语化,看似平淡却不平淡。清代黄叔灿在《唐诗笺注》中写道:“草色眼看近却无”,写照工甚。正如画家设色,在有意无意之间。“最是”二句,言春之好处,正在此时,绝胜于烟柳全盛时也。

  唐诗中诗人多喜欢明媚的晚春,对早春的咏叹属韩愈和杨巨源最佳,他们俩都别出心裁地认为早春比仲春或晚春景色优胜。两人皆用对比的手法突出早春景色的特征,充满了对春天热爱和赞美之情。

  

  春季包含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等六个节气。每个节气中的春天都很特别,古人在描绘春天的时候大多通过相关景物来体现春天的特色,正是这些独具特色的春景令后世人感到春天的美好。如杜甫的《春夜喜雨》正是对春雨“润物”的崇高赞美,这场及时雨也是春天来临的信号。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春晓》《春夜喜雨》《春雪》《春草》这四首诗,分别从时间上晓与夜、景物方面雪与草等几个角度欣赏春天。

  春晓 唐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晓》是孟浩然隐居在鹿门山时所作。

  全诗语言平易浅近,自然天成,言浅意浓,景真情真。

  诗人抓住了春日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联想,描绘了一幅经历夜雨后的春早图,抒发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以及珍惜美好春光的心情。

  清代黄叔灿在《唐诗笺注》批注道:“诗到自然,无迹可寻。‘花落’句含几许惜春意。”

  

  春夜喜雨 唐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作此诗前,杜甫经历了一段流离转徙的生活,后因陕西旱灾来到四川成都定居,在成都草堂居住两年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春,杜甫写下了这首描绘春夜雨景、润泽万物的诗作,表达了诗人看到春雨后的喜悦心情。

  首联一个“好”字将春雨的善解人意表达得淋漓尽致。颔联进一步写雨的好,“潜”“润”“细”等生动地描绘出雨的特点。颈联用“夜”与“明”互衬,写出了夜雨的美丽景象。尾联紧扣题中“喜”字抒想象那雨后之晨锦官城的迷人景象。

  清人宋宗元在《网师园唐诗笺》提到:“起结多不脱‘喜’意。”

  由此可见,杜甫是多么喜爱这场春天里的好雨。

  

  春雪 唐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此诗作于元和十年(815),过岭南的韩愈觉得北方春天来得晚,便借鉴岑参《白雪歌》之意,写下了这首构思新巧、独具风采的七言绝句《春雪》。他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提到了早春,但这首《春雪》堪称众多描写春天的早之最,为我们描摹出立春前后的一片春色。

  首句写人们在漫漫寒冬中久盼春色的焦急心情,第二句写出了人们终于见到春色萌芽的新奇、惊讶、欣喜的神情,第三四句表面说有雪无花,实际上是说白雪比人还等不及,穿书飞花来充当这春色一片。

  清朝刘公坡在《学诗百法》中评价韩愈的诗:“作诗实写则易落板滞,空翻则自见灵动。唐诗中韩愈《春雪》一首,可谓极空翻之能事矣。”

  

  春草(其二) 唐 彦谦

  天北天南绕路边,托根无处不延绵。

  萋萋总是无情物,吹绿东风又一年。

  译文:不管是天北还是天南,小草总是长满路边,它连绵不断地向远处生长,处处都能够扎根繁衍。茂盛的春草总是催人早日回家,春风吹绿小草又是一年。

  诗人彦谦描写的春草生命力极为顽强,无处不生,年复一年,虽是无情物但具有催人归家之意。诗人借着春草抒发自己久客外地强烈的思归情绪。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未完待续……

  举报/反馈

上一篇:可以加工氧化锆陶瓷磨削表面的陶瓷雕铣机
下一篇:原创河南交通类院校:1所本科,4所专科,能否合并打造“交通大学”?

最近更新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