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草书最佳范本,王羲之《十七帖》为何被后世奉为“书中龙象”?

栏目:家庭教育  时间:2023-02-22
手机版

  《十七帖》是王羲之的一组信札,后来成为其代表作,因卷首有"十七"二字而得名。(图一)原墨迹已失,现传《十七帖》。唐《法书要录》记载了《十七帖》原墨迹的情况:"《十七帖》长一丈二尺,即贞观中内本也,一百七行,九百四十三字。是煊赫著名帖也。太宗皇帝购求二王书,大王书有三千纸,率以一丈二尺为卷,取其书迹与言语及类相从缀成卷。" 此记载略与今传本异。

  图一此组书信,大多是写给他的朋友刺史周抚的,周抚是东晋名将周访之子,原为王敦部将,被免官后又为王导所起用,参与平定苏峻之乱。升平年间进位镇西将军,在蜀三十余年。羲之与周抚为知己常与问询,得赠蜀中物产,熟知蜀中风物。从信中得知羲之曾有去蜀地一游的心愿,可惜未能实现。还有写给内弟郗愔的,也有不能确定是给谁的。书写时间从三年到升平五年(公元347-361年),长达十四年之久,是研究王羲之生平和书法艺术的重要资料。

  《十七帖》计29帖,134行,1166字。其中的一些帖尚有摹本墨迹传世,如《远宦帖》《游目帖》等。《十七帖》摹刻本甚多,传世拓本最著名的有明邢侗藏本、朱释本、本、姜宸英藏本等。唐《法书论》说:"晋世右军,特出不群,颖悟斯道,乃除繁就省,创立制度,谓之新草,今传《十七帖》是也。"后世将《十七帖》一直作为学习草书的最佳范本,被书家奉为"书中龙象"。它在草书中的地位可比行书中的《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

  课程介绍:学习行书,《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是绕不过的经典。本课程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一百个字,着重讲解其不同寻常之处,深入理解书圣的高妙手法,体会圣教序的艺术魅力。适合具有一定书法水平和学习行书的书法爱好者学习交流。注重提升审美水平,掌握临习方法,不仅能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获得举一反三,事半功倍之效。

  一、王羲之《十七帖》风格特点:

  《十七帖》风格冲和典雅,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不狂怪,不张扬,具有一种中正平和的气象。全帖字多独立,偶有相连;行行分明,左右相顾;形断神续,行气贯通;字形大小、疏密错落有致,篇章之间风格同中有异。宋朱长文曾说,专精此帖,日夕临摹,尽悟结构之妙,乃知一切诸体,皆源于是。所以此帖是后人学草书的不二范本,自有其道理。

  (一)笔法特点

  《十七帖》用笔,方圆并用,寓方于圆,寓折于转,时有隶意。点画刚健含婀娜,遒劲而妍美;线质厚重而简约,古朴而练达。虽是刻本,却能显示草书"流而畅"的特点;虽是草书,却有真书的严谨,并保持了高古雅致的格调。

  (二)结构特点

  《十七帖》结构特色明显,至少有以下几点:其一,字形独立为多,偶有连绵;其二,奇正相合,大小变化,错落有致;其三,一字多变,各美其美,并造其极;其四,结构内敛为主,极少张扬,稍有放纵,便纵横捭阖;其五,时有章草意味,简约高古,略有楷化严谨有度;其六,总体风格一致,各帖之间尚有距离,同中有变,个性鲜明。

  (三)章法特点

  《十七帖》是小草书体的代表作,其章法规模独具。唐太宗曾有"烟霏霹结,状若断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直"的论述,可为一注。

  草书的章法,是指作品的谋篇布局,是集点、线成字以及集字成行、列行成篇而发展的结果。《十七帖》集字成行的方法不似大草、狂草书法那样,依靠字与字之间的牵连、震荡来强化整体感。而是依靠字形的大小、姿态的斜正搭配、笔画的粗细变化、笔断意连来达到气脉贯通。

  以《十七帖》第一帖《郗司马帖》为例。此帖第一行"十七"两字笔画非常厚重,给整个作品确立了基调。其他字或正或侧,饶有趣味。如 "先书"左右摆动;"郗"字作斜势,"司"字又变为端正;"马"字倾斜,"未"字又复归端正,最后的"去"字又变为斜势。其中,三个"书"字不同,每个字大小变化、摇曳多姿,虽然字字独立,却又笔势相承,两行半字,错落有致,浑然天成。

  《十七帖》中以单子独立为主,偶有相连形成字组,增强行气的连贯(图二)。第一行还是字字独立,第二行中的"间或"二字笔画相连,第三行"足下问耳""比者",第四行"比之年时",第五行"临书但"第七行"足下行""至吴",等等,都用连笔形成字组,强化了字与字之间关系。但这种实连在《十七帖》中还不是主要手法,而且牵连之处一定要有道理。《十七帖》在这方面处理得收放合度,牵连的字在整个章法中起到了提神的作用,而无缠绕之病。有些字更注重意连,也就是笔势上的关联,从而形成字组。如第三行"如何可言"四字,第五行"足下",第九行"迟知问",第十行"悲叹"等等,虽字字独立,但字势一体,气脉贯通,不可分割。这种实连或字势连接多与语感有关,就是多在字义上是词组,此种手感与语感相合的技法在王羲之等古人手札中经常出现。

  图二《十七帖》的行距相对宽松,但是左右之间的意态互相照应。由于每一行字形的大小、宽窄、斜正不同,所以整体和谐,和而不同。用《十七帖》中的话讲,就是"动静清和"。再加上一些牵连的组合,使章法更显灵活多姿。还应注意,《十七帖》是一部小型的汇帖,不是同一时间所写,所以每个帖的章法与风格都各具特色。

  二、王羲之《十七帖》地位及影响

  此帖对后世影响巨大,评价甚高。如宋认为此帖是逸少书中之龙。朱熹说"玩其笔意,从容衍裕而气象超然,不与法缚,不求法脱。所谓一一从自己胸襟中流出者。"也有人认为此帖笔法古质,有篆籀意味,这些评价都很中肯。尤其说书写时从容不迫,似从胸中自然流出一样,最为深刻准确。孙过庭曾说过: "子敬已下,莫不鼓努为力,标置成体",即王献之以下,写字时多故意用力,有意要表现自己的艺术风格,这样就反而失去自然之美了。

  草书是王羲之擅长的书体之一。在晋代前,章草就已经非常成熟。汉末张芝、西晋索靖等都以草书名世,理当是章草。从魏晋时期流传下的一些资料来看,这个时期今草也有一定的发展,当然还没有完全与章草分离,也就是不成熟。王羲之在师法张芝以及东晋以前其他书法家的基础上,一变汉魏朴质书风,独审美创妍美流便的草书,为今草确立了一个基本的标准,所谓的"新体",就是指今草。他笔下的今草顺势运笔,使草书变得自由灵活,充分体现草书"流而畅"的特征。从实用的角度上说,便于提高书写的速度,再者,字势连绵,书写的艺术性也加强了。王献之又加强了草书连绵的势态,所谓"一笔草",其形态纵横牵掣,钩环盘纡,一泻千里,具有变化无穷的美。他们都对草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由于王羲之在书法上的巨大成就与影响力,在他以后的书家,都师从王书,奉其为"书圣"。唐人认为,汉魏有"钟张"即钟繇和张芝,晋代有"二王",即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此四人可为"善书者"。其实就是最有代表性的书法大家。

  现在我们所能见到的墨本草书有《七月一日帖》《长风帖》《寒切帖》《初月帖》《远宦帖》《上虞帖》《游目帖》《行穰帖》《此事帖》《大道帖》等,皆为唐宋时期的摹本历史片。从这些最接近于真迹的摹本来看,风格各不相同。

  三、对《十七帖》的感悟

  其一,《十七帖》是王羲之的一组书信,是生活的常态,其内容真切自然,如述家常,生活气息浓厚,藉此可以窥探羲之的生活状态与心境变化,具有史料价值。比如,对友人的关心,对亲人的思念,对古迹的兴趣,对隐士的仰望,对旅游的向往,对人伦的满足,对疾病的忧患,等等,使书圣更像人,更贴近大众,"昔时人已没,千载有余情",人性永恒,千年不是距离。

  其二,日常的书写,也反映出不同的风格面貌,总体风格一致,细节还是有区别。如《郗司马帖》的隶意,《诸从帖》的清雅,《虞安吉帖》的纵横,等等,尽管千姿百态,但都是王羲之新体的面貌。

  其三,书信为实用书写,却用纯草书表现,值得我们深思。按理说实用书体以行书为上,好认好懂,不妨碍交流,古人手札多以行书见长,乃是常理。而《十七帖》用草书写信,至少说明当时王羲之朋友圈对书法的认知水平之高,非常态可比。其实,古人写书信手札不是随意的状态,当面对知己人说知心话的时候,是很重视的。尤其是在鉴赏手札、收藏尺牍成风的晋代,他们对尺牍的形式是很讲究的,甚至针对不同的人用不同的字体。比如,用王羲之用草书给周抚写信,那是很严谨的,周抚是生活的朋友,也是书法鉴赏的知己,才能用草书书写。若是一般人,就用行书了。《书谱》记载:王献之给谢安写尺牍,认为谢安一定很欣赏,会收藏的,没想到谢安在后面题字又退了回来,王献之很是生气。这个故事从反面证实当时个人对尺牍书法鉴赏收藏的重视和风气之盛。据说清人吴大澂写信也是因人而异,他对有些知音朋友写信是用大篆书写的。《十七帖》草书是严谨的、高贵的,从内容、字体中都可探知他与周抚的亲密关系。从另一方面看,羲之是书圣,乃时代造就,水涨船高,高原才有高峰,为世之常理。

  其四,《十七帖》原帖不见,真迹无存,今之所见是刻本拓片,临习时要遵循"透过刀锋看笔锋"的原则,还原笔法的书写性,不可刻舟求剑,亦步亦趋。少数摹本和王羲之其他手札可作参考,相互启发。

  其五,想到当下,人们已经不用手写书信,不必鸿雁传书,发个信息,聊个视频,迅捷方便。可是,这样快节奏的状态使人变得浮躁,少了期待,更没有了把玩,更留不下文物。如此,也觉得乏味。试想,如果一旦电力缺失,如之奈何?

  自从有了王羲之的《十七帖》,十七,就是一个不俗的数字。

  后来听说王蘧常先生在冯其庸的鼓动下写有《十八帖》,可谓步其后尘。

  举报/反馈

上一篇:属于佛山青年的报告!新时代,他们的答案是……
下一篇:山东公办专科 济南职业学院2021年省内专业最低录取分数线

最近更新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