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池州:绿地“生金”

栏目:家庭教育  时间:2023-08-18
手机版

  

  青阳县杨田镇乡村振兴创业园。

  

  乡村精品民宿一角。

  

  石台县库山农耕文化摄影节现场。

  七年前,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姑娘周玉吉在沪上漂泊,她时常想念家乡那碗热气腾腾的黄精土鸡汤。“上海不缺大型商超,却买不到家乡地道的食材。”沪漂三年,周玉吉动了回乡的念头,“习近平总书记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池州好山好水,九华山人杰地灵、物产丰富,唯独缺少农特产品的销售渠道。我要把家乡的好东西卖到全国。”

  向她抛来“橄榄枝”的,还有同样返乡创业的大学生陈芳婷、胡涛、陆森。四个人一拍即合,2018年,一家名叫“九华礼”的农文旅结合的电商企业悄然诞生。短短4年多,通过“电商企业+农产品供应链”模式,企业销售额已突破7000万元,带动乡邻自营微店、微商200多家,帮扶当地百姓就近就业,人均增收2万多元。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在池州采访期间了解到,得益于当地良好的生态,近年来,越来越多创业者将目光瞄准宜居宜业的池州,这些“新农人”为乡村振兴带来新活力,也在以绿色为基底的画卷上绘就创业创富的新图景。

  绿色“打底”

  “生态是池州最鲜明的特色、最闪亮的名片,绿色发展是池州最强劲的动力、最响亮的旋律。”池州市委副书记、宣传部部长田昕在采访中表示。

  池州市地处皖南,以“名山、秀水、富硒地、好空气”著称,市域内森林覆盖率超过60%,是长三角的重要生态屏障,也是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国家绿色生态示范城区、长三角区域养老一体化首批试点城市。

  放眼皆绿的秀美生态,让这里的乡村成为城里人向往的心灵栖息地。

  七月酷暑。沿着山路盘旋至青阳县陵阳镇黄石溪村,气温却逐渐走低。深吸一口清爽湿润的空气,畅快感直透心底。

  “这里平均气温只有20℃,清新怡人。”“90后”民宿女主人宁建帅引导记者参观她引以为傲的家乡,“这里宛如世外桃源,村里千百年的参天古树随处可见,门前流淌着天然的山泉水塑造的黄石溪,鱼儿嬉戏打闹,山泉水可以直接饮用。推窗可见远处的浩渺云烟、日升日落、满天繁星……”

  2019年,宁建帅和爱人陈然回到家乡。“乡村民宿是做最小的旅游目的地、最大的情感聚集地。”说起创业初衷,这对小夫妻打开了话匣子,“它包含了旅游的吃住行游娱购,可以让一二三产业有效融合,在不大搞开发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产业优势,同时可以作为一个纽带,将乡村与城市进行联接。”

  家人齐心协力,将自家农房改造成融合徽派民居和新式简约风格的精品民宿。公共儿童区、酒吧、游泳池、网红吊桥、露天烧烤、烟花秀、茶园旅拍……一系列城市时尚元素与乡村田园的完美融合,让这里迅速成为“网红打卡地”。同时,他们也在公共空间为乡村农特产品留出了一席之地,有效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两年多来,在他们的带动下,黄石溪已经成为网红度假地,村里也有了8家规模农家乐、10余家专业化茶叶合作社,实现了从单体网红民宿向民宿集群村落的发展。

  “被绿色环绕,是这里最大的财富。”如今,年轻的创业者和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已经成为这青绿山水最好的“代言人”和“传播者”。

  乡村创富

  夏日清晨,青阳县杨田镇,寂静的皖南小镇刚刚在鸟鸣声中醒来。

  一辆仓储式货运车停在“九华礼”的货仓旁,几千箱打包完成的鸡蛋在工人手中传递、装车。几个小时后,这20万枚新鲜出产的农家土鸡蛋,将完成一场“跋涉之旅”,出现在全国上千个家庭的餐桌上。

  “现在是淡季,旺季高峰时每天要发出60万枚鸡蛋。另外还有九华黄精、西山焦枣、山珍等优质农产品,皖南土鸡、稻田鸭子、山林老鹅等生鲜通过冷链发送至全国80%地区的家庭。”站在位于杨田镇乡村振兴创业园的货仓门口,九华礼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周玉吉告诉记者。

  聆听周玉吉讲述团队的创业故事,记者注意到,“企业有想法,政府积极支持”是企业创业成功、农民增收致富的关键。

  记者采访时,“九华礼”冷链仓库旁的“智能数字仓”已进入软装阶段。2000平方米的恒温仓,可溯源农产品、生鲜的大数据平台,600平方米的智能数字系统+数字化直播厨房已初具雏形。

  “镇里提供场地和厂房,企业在付诸实施中融入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杨田镇党委书记陈长风告诉记者,“尽最大努力帮助企业搭建完善的农产品供应链,在标准化品控农产品的同时,带动家乡农民增产增收,带动贫困户和农民就业。”

  在池州,“九华礼”的故事不是个例。2022年,市里在上百次调研、走访的基础上,围绕“绿色食品产业、高标准农田、和美乡村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带、乡村振兴创业园”等重点领域,成立乡村振兴工作专班,设立5个专项工作组,推行项目化实施、清单化落实。

  2022年,全市创建了12个乡村振兴创业园,已经集聚170家经营主体入驻,投入各类资金8.9亿元,发展特色产业基地18350余亩,形成了440余个特色农产品,带动49个村集体经济年均增收9.2万元。

  “以农业产业化‘1+3+6+N’提升行动为抓手,立足池州六大特色主导产业,确保至2025年在全市创建不少于40个乡村振兴创业园,健全联农带农富农机制,促进农民群众增收,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真正实现绿地‘生金’,生态富民。”田昕表示。(记者 王蓓)

上一篇:福建18岁考生拒绝保送清华,校长骂他:太自大!4个月后,却成为学校百年来第1位颠
下一篇:开设高中文化课培训班超1000个?遭举报全面停课的杭州新东方:曾因宣传造假等行为

最近更新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