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广东省汕头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答案及答题解析(详细)
2022年汕头市普通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答案解析
语 文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1~5题答案】
【答案】1. B 2. C 3. D
4. (1)首先从贺裳论及的中国古典诗词“无理而妙”的理论引入,指出作为一个较为普遍的美学规律,这一理论也存在于其它艺术部类。(2)接着亮明观点,指出文学艺术的情感逻辑是“无理而妙”的摇篮,并进行理论阐释,再列举典型例子进行分析。(3)总结指出“无理而妙” 是艺术创造的极致。
5. (1)从“理”的角度看,窦娥“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亢旱三年”三桩誓愿皆应验,这是不符合事态常规与天然定理的。(2)从“情”的角度看,这三桩誓愿反映了窦娥的巨大冤屈,她以这种方式自证清白,昭告世人,又是符合情感逻辑的。(3)从艺术创作角度看,这种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超越了现实的真实,反而增强了作品批判现实的力量,达到“无理而妙”的艺术效果。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而是与人情相对立的‘实用理性’”错,原文“主要是与情相对立的‘实用理性’”有“主要”的限制。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拉开直接抒发的情感与理性的距离,抒情就不会变成直白抽象的议论,并能产生‘无理而妙’的艺术效果”说法绝对。原文“关键在于其直接抒发的情感与理性拉开了距离”说的是“关键在于”。
B.“意即诗歌没有一成不变的解释”错,“诗不可执一而”,说的是欣赏和评价诗歌的角度有不同。
D.“愈无理愈妙”“艺术家可以违背生活逻辑进行大胆的想象虚构”曲解文意。由原文材料二“创作主体要遵循情感逻辑,就不得不违反生活逻辑”“‘无理’并不是胡编乱造,它是基于生活真实,并加以想象虚构而成的”可知。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无理而妙”观点指的是“弃形似而取神似,虽无理却有情”“透过它表层的无理性,往往可以发现它蕴含着深层的更为合理性”。D.“不着色相”指议论写得含蓄,与本文强调无理却有请的“无理而妙”观点不符。故选D。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材料二共有三段。第一段,“清代词论家贺裳总结前人创作经验,提出了‘无理而妙’的理论”首先从贺裳论及的中国古典诗词“无理而妙”的理论引入,“它既见诸诗词,也存在于小说、戏剧、绘画、雕塑等艺术部类”,指出作为一个较为普遍的美学规律,这一理论也存在于其它艺术部类。第二段,“文学艺术的情感逻辑是‘无理而妙’的摇篮”亮明观点,指出文学艺术的情感逻辑是“无理而妙”的摇篮;“虽无理却有情。在接受主体一方,由于情感逻辑压倒了生活逻辑,感情的满足压倒了对‘无理’的排斥,从而与创作主体和文学作品形成一种默契”进行阐释分析;“又如《窦娥冤》”“《牡丹亭》”“卡夫卡的《变形记》”进而列举典型例子分析论证。第三段,“‘无理’ 就是有理,‘无理’比有理更为合理,‘无理而妙’ 是艺术创造的极致,艺术的辩证法就是如此”总结指出“无理而妙” 是艺术创造的极致。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元代关汉卿的杂剧《窦娥冤》,主人公窦娥蒙冤被杀,临行前发下三桩誓愿,这三桩誓愿又简称为“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亢旱三年”,每一桩、每一件,最后都应验,这皆不符合事态常规与天然定理,这是三桩誓愿“无理”之处。
其实从这三桩誓言来看,无不体现着一个冤字,善良的窦娥至死都不甘心屈从于现实的压迫,她坚信自己的死后会“感天动地”,在人间以奇迹的方式显示出来,以表明自己的清白留在了人世间,昭告世人,她蒙受了不白之冤。这又是这一情节符合情感逻辑之处。
通过违反常规的自然现象来证明社会的不公平。三桩誓愿的超现实情节,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显示正义抗争的强大力量,寄托了作者鲜明的爱憎,反映了人民伸张正义、惩治邪恶的愿望也反衬出社会的黑暗。这正是作品“无理而妙”的原因。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6~9题答案】
【答案】6. A 7. C
8. (1)郑娟知道“偷砖”不是光彩的事,但她看到别人家偷砖,内心有太多的委屈和不甘,希望偷砖一事得到丈夫的理解与支持。(2)周秉坤心存对政府的感激之情,对偷砖一事态度坚决,后来起了疑心,开始生气。
9. (1)生活的真实:周秉昆一家生活在A市的光字片,那里生活条件很差,春天的一场降雪使得道路泥泞不堪,造成了人们的出行困难。小说真实、客观地反映了中国20世纪70、80年代当时生活的现状,当时的中国很贫穷。(2)人性的真实:很多人将市政府特批的一批垫在泥泞处砖搬回了家,据为己有。反映出恶劣生活条件之下,人们本能的自私的心理就暴露出来,把公家的财产据为己有,是当时很多小市民的做法。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能力。
B.“所以自己不是在‘偷砖’”错误,由“别人家一到了晚上就偷外边那些砖,咱家也把近的砖往住回搬几块行不行?”“都用布帘遮挡着,还有的埋在煤堆里了”可知,周娟并没有否认自己是在“偷砖”。
C.“其实并不存在”“周秉昆是想借此喻指偷砖这一行为令人厌恶”错,由原文“那样的砖弄回去多脏啊!”可知,从泥泞街上搬回家的砖确实脏,有味儿是真实存在的,“喻指”之说是过度解读。
D.“是因为手中正有别的事情在忙,却忽然被父亲强行打断”错,“两个儿子不情愿地看着母亲”,两个儿子不情愿,是因为母亲郑娟没有放话。故选A。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的能力。
C.“寓意生活总是苦乐参半,困境之中更能凸显人性光辉”错,小说开头写春天到来,主要是说天气骤然变暖,造成街道泥泞,推动下文情节的展开。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的人物心理的能力。
由“秉昆回到家里,郑娟背者两个儿子悄悄问他……”可知,郑娟知道“偷砖”不是光彩的事;“别人家一到了晚上就偷外边那些砖,咱家也把近的砖往住回搬几块行不行?”“可别人家不这么想啊”“下手晚了,都成别人家的了”“都是新砖”看到别人家偷砖,郑娟内心有太多的委屈和不甘,非常纠结又拧巴,希望自己“偷砖”的行为得到丈夫的理解与支持。
由“区里派人往泥泞中垫砖,作为家住光字片的人,他也心存感激”可知,周秉坤回到家时心存对政府的感激之情;“不许。别人家怎么样咱们不管,咱家人不可以那样”“现在泥泞还没干”周秉坤对偷砖一事态度坚决;“秉昆听得起疑了,沉下脸问”“你是不是已经往家搬了?”他从妻子的话中听出了言外之意,起了疑心,开始生气。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能力。
在《人世间》中,梁晓声讲述了一代人在伟大历史进程中的奋斗、成长和相濡以沫的温情,塑造了有情有义、坚韧担当、善良正直的中国人形象群体,具有时代的、生活的和心灵的史诗品质。
他坚持和光大现实主义传统。现实主义文学侧重如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客观性较强。它提倡客观地、冷静地观察现实生活,按照生活的本来样式精确细腻地加以描写,力求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具体到“偷砖”这一情节:周秉昆一家生活在A市的光字片。那里生活条件很差,春天的一场降雪使得道路泥泞不堪,造成了人们的出行困难。为此,市政府特批了一批砖垫在泥泞处,方便人们出行,改善生活环境。但很多人却将这些砖搬回了家,据为己有。周秉昆的妻子郑娟也动了心思,她带着儿子也把砖搬回了家……
一是生活的真实:“A市冰雪融化的积水到处都是,对人们出行造成了极大妨碍”“光字片人家的大人和孩子,这二十多天里生活得也很狼狈”“即使出门上厕所,几处东倒西歪的公厕经过冰雪水灌,都满得忽悠忽悠的”当时的中国很贫穷,光字片生活条件很差,小说真实、客观地反映了中国20世纪70、80年代当时生活的现状。
二是人性的真实:“别人家一到了晚上就偷外边那些砖”“下手晚了,都成别人家的了”“有人把垫在泥泞中的砖往家里搬,他是知道的,甚至看见过,而且看见的不是别人,是春燕她二姐和二姐夫。他们被他见到了一点儿都不害臊,还厚着脸皮跟他打招呼呢”可见,生活条件恶劣,人们本能的自私的心理就暴露出来,把公家的财产据为己有,是当时很多小市民的做法。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10~14题答案】
【答案】10. C 11. A 12. C
13. (1)再次免除临安府百姓身丁钱三年,诏令各州补充各军缺额,从此以后每年如此。(2)派遣官员视察,流入江北的百姓,命令所在地区语义赈济救助。
14. (1)宋孝宗即位之初有北伐收复失地的志向;(2)宋孝宗改变了金对宋的轻视,确立了与邻国的友好关系;(3)宋孝宗为至孝的典范。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朕最近下诏要服丧三年,所以朕穿素衣在内殿听政参考典礼规定,内心实在不安,服完丧礼,才算是符合近古典制,大臣应该体会朕的诚意,不要再有请求。“今欲衰绖三年”是“下”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D;“以布素”作“视事”的状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故选C。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
A.“决策权”错,御史,有监察权,没有决策权。故选A。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对朝政有所荒疏”错,原文有“以布素视事内殿”,选项“对朝政有所荒疏”于文无据。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蠲”,免除;“阙”,缺额;“以为常”,把……作为常态。
(2)“按视”,视察;“民有流入江北者”,定语后置,“流入江北的百姓”;“振业”,赈济救助。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结合“即位之初,锐志恢复”可知,宋孝宗即位之初有北伐收复失地的志向;
结合“易表称书,改臣称侄,减去岁币,以定邻好,金人易宋之心,至是亦寝异于前矣”可知,宋孝宗改变了金对宋的轻视,确立了与邻国的友好关系;
结合“自古人君能尽宫庭之孝,未有若帝。其间父子怡愉,同享高寿,亦无有及之者”可知,宋孝宗为至孝的典范。
参考译文:
淳熙五年,帝整治百官和各监司,不得徇私请托。下令京西、湖北商人用牛马把茶带出境的人处以死刑,命令翰林学士、谏议大夫等各自举荐可以担任御史者两人。奉国军节度使、殿前都指挥使王友直因募兵骚扰百姓,被贬降为武宁军承宣使,罢除军职。军民喧闹者,押送到大理寺审讯;军民喧斗者,一律按军法论处。
孝宗著论数百言,深深考究用人的弊端,并涉及赏罚的法令,命宰臣拿到政事堂给从臣看。刘崞因平定李接有功,升为集英殿修撰。开始设置广南烟瘴各州的医官,重新设置皇太子宫小学教授,诏令推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的人。再次免除临安府百姓身丁钱三年,诏令各州补充各军缺额,从此以后每年如此。
淳熙八年十二月,因徽州、饶州百姓流失很多,罢免守臣,官府调出三十万缗南库钱。交给新上任的浙东提举常平朱熹赈灾。降冰雹,用度僧牒招募闽、广百姓纳米。下令县令有能够赈举荒政的,监司、郡守上报他们的姓名。这一年,江浙、两淮、夔州等路水旱灾害相继发生,朝廷打开仓库赈济,免除租税,派遣官员视察,流入江北的百姓,命令所在地区语义赈济救助。
淳熙十五年在太庙附祭高宗神主,下诏说:“朕最近下诏要服丧三年,所以朕穿素衣在内殿听政参考典礼规定,内心实在不安,服完丧礼,才算是符合近古典制,大臣应该体会朕的诚意,不要再有请求。”淳熙十六年二月传位皇太子,六月在重华殿驾崩,享年六十八岁。谥号为哲文神武成孝皇帝,庙号为孝宗。
评论说:孝宗贤德,英明坚毅,卓然超群,可为宋室南渡后各位皇帝之首,可以说是十分难能可贵的了。孝宗刚登上帝位的时候,决心挥师北伐收复失地,由适逢金世宗即位位君主,金国太平安宁,没有间隙可乘,然而能把对金国的“奏表”改成“书信”,把对金国称臣改为称侄,削减了每年送给金国的钱财,确定了与邻国的友好关系,金人轻视宋人的思想,至此也就渐渐不同于以前了。自古以来能尽宫廷之孝道,没有像孝宗皇帝这样的。这期间父子和悦欢喜,同享高寿,也没有人达到这样的程度。坚持服丧三年,又能够拒绝大臣达到请求而努力地身体力行。宋朝皇帝的庙号,像孝宗的“孝”,当之无愧的啊!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15~16题答案】
【答案】15. A 16. 本词中的“春归”是春去,春归无迹,伤春感怀,心情落寞悲凉;尾句写到燕子于夕阳中遇到春天的景象,含蓄地表现了词人对美好春光的留恋之情。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A.“先景后情”错,这首词上片抒情,下片写景,情景交融。故选A。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结合标题“暮春”“卷尽残花”可知,春风不断地吹,把花瓣儿吹落、卷走,这是描写暮春时节春色逝去的萧条冷落之景;从情感来看,结合注释,作者罢官闲居,心情自然有一种因春逝而生的落寞和悲凉。
而“休恨,花开元自要春风”诗意转折,既是自我开解,又蕴含着深奥的哲理和难以明言的无限感慨;尾句“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春归无迹,但飞燕却于来时夕阳中相见,则于迷惘惆怅间,掠过一缕欣慰情思,表现了词人对美好春光的留恋之情。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题答案】
【答案】 ①. 同是天涯沦落人 ②. 相逢何必曾相识 ③. 闲来垂钓碧溪上 ④. 直挂云帆济沧海 ⑤. 纷纷暮雪下辕门 ⑥. 风掣红旗冻不翻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考生要注意下列字词的书写:“涯”“沦”“碧”“沧”“辕”“掣”。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18~20题答案】
【答案】18. C 19. D
20. 把“好环境”比作“梧桐树”,把“人才”比作“金凤凰”;形象生动地指出为人才发展营造创新创业环境的重要性。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法眼:指敏锐、精深的眼力。慧眼:指能洞观过去未来的眼力。今泛指敏锐的眼力。语境强调识才的智慧,应填“慧眼”。海量:指极大的数量;敬辞,宽宏的度量。雅量:指宽宏的气量。语境指对人才的包容,应填“雅量”。连续迸发:强调出现的连续性。竞相迸发:互争着,相继着,一个接着一个迸发。语境强调活力争相展现,应填“竞相迸发”。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安排。各行其是:指思想不统一,各人按照自己的意见、主张去做。语境指安排妥当,让人才发挥才智,应填“各得其所”。故选C。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一是成分残缺,“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突破”缺介词,应改为“在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上有突破”;
二是搭配不当,“实行……有利于创新创业的政策环境”动宾不搭配。改为“实行……的政策”“营造……的环境”。
修改正确的只有D项。故选D。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的能力。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运用了比喻修辞,是比喻中的借喻,只出现了喻体“梧桐树”和“金凤凰”,而本体分别是“优越环境(或条件)”和“人才”。
原意是指种植好了梧桐树就可以引来凤凰栖息,现常用来比喻优越的环境可以招来人才或投资者。此处指只有创造让人才安身栖居的优越条件,才能引得来、留得住人才。比喻句化抽象为具体,具有形象生动的表达效果。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21~22题答案】
【答案】21. A 22. (1)不仅来自于作品的艺术造诣
(2)也展示了译者们的故事
(3)让古典诗歌走进更多人的视野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衔接连贯的能力。
从主语一致的角度来看,此处应紧承前一句,以“……节目主题词”为主语,这就排除CD两项,这两项换了主语,另起话题。从选项本身的逻辑顺序来看,应先“搭建通道”,再让“古典诗词的美学内涵走进当代人的审美世界”,排除B。故选A。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衔接连贯的能力。
第一处,由语境可知,此处是说古典诗词感染力的来源,后面是说来自于“作者……”,可见前面应是来自于“作品”本身的艺术造诣;从句式来看,后面说“还来自……”,前面应是“不仅来自……”或“不但来自……”。
第二处,由前面可知,补写的句子应紧承前一句,依然以《2022中国诗词大会》为主语;从句式来看,前面说“既展示……”,后面应是“也展示……”;从后文来看,“非遗传承人、空军飞行员、缉毒警察、搜救犬训导员等时代传诵者,用自己的故事诠释古人的诗意,诠释古典诗词的力量”,应是展示这些“时代传诵者”的故事,这些“时代传诵者”也就是古诗词的“译者”。
第三处,由语境可知,此处应是说这些节目用各种方式传诵古典诗词的目的;结合上文“助推古诗词传播”“更广阔的传播空间”可知,应是“让古诗词走进更多人的视野”。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古人以二十四节气指导他们的生产和生活。遵循这些规律,人类的生命得以在循环反复中独特存在,绵延不息。每个生命因独特而弥足珍贵。
材料二:长津湖战役中,冰雕连战士在-40℃的环境下挑战人类生存的极限,战斗到生命最后一刻,成为一座座永恒的丰碑!他们背离自然界的求生之道,获得了生命的永存。
以上材料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体现你作为新时代青年对生命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3题】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一借古人以二十四节气指导人类日常生产和生活的例子,指出古人以时间的规律指导自己生命的规律这一现象。材料中的节气是鲜活的存在,不仅是地方性的,也不仅只与农耕有关,它和所有人的时空感相关。所以,本则材料虽讲的是节气,其实展现了古人天人合一的生命内涵,也对我们当今的日常生活方式给出了引导。而材料二中,“冰雕连”牺牲自我,挑战人类生存极限,背离自然界的求生之道,是为了维护和保障更多人的生命和生存,为了祖国的和平与发展。这则材料引导我们对于生命意义产生思考。
本题要求在写作中展开新时代青年对生命的思考。写作中对于材料一,可就“个人的生存方式”做如下当代思考:现在,即使你不从事农业,不熟悉二十四节气,你也可以像曾经的农民一样,去感受时间和生命的轮转循环。如今,年轻人的职责是在时间和生命里平整土地,而非焦虑时光。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这就是节气和生命的自然意义。而对于材料二,则应针对“生命的至高意义”指出:我们的生命不只是我们个人的,更是属于社会的,属于全人类的。所以,我们应当追求自己生存的高质量,但不能自私地仅考虑自己的生命,而要将“小我”融入“大我”之中,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在这个过程中,即使我们自己的生命不幸遭遇损伤,也终会有人记得我们的付出。这个时候,我们的生命也依然是永存的。
立意:
1.在合适的时间做该做的事。
2.“小我”融入“大我”,生命自得永存。
3.既追求自我生命的高质量,也为全人类生存而努力。
举报/反馈
最近更新职业教育
- 加强行刑衔接协作 合力守护绿水青山
- 名单公布!南昌31名学霸上榜!
- 北京有车型优惠超10万元,南阳有门店贴出“国货惠民价7.59万元起”海报,合资车
- 事业单位编外人员转为雇员制行不行?银川市人社局回复了这份提案
- 老师曝光教室无窗帘被约谈 校长停职、教室已全部安装窗帘
- 大祥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能力提升培训圆满结束
- 最美家庭展播二:梁芳清家庭
- 王晓龙谈国内青训:我们只有初中水平老师,教不出大学水平的学生
- 11月起 四川学业规划行业有了“国家标准”
- 河南2023年度全省职称评审工作开始
- gre数学有哪些备考方法
- 最优模型估算: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雪豹种群数量为251只
- 家庭教育公开课第八讲 | 关爱青少年心理健康
- 重磅消息 | 第十二届商学院数字化论坛即将启幕!
- 《志愿军:雄兵出击》发布路演特辑
- 建筑“黑科技”闪耀长沙筑博会
- 为青春点赞!你最喜爱哪支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
- 扬州各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 喜迎建队日争做好队员
- 深圳发布农贸市场综合治理第三轮测评结果 低于80分市场数量大幅度减少
- 2023下半年湖南英语四六级考试时间安排
- 朝阳营商环境考评成绩连续五年居全市第一
- 小米 14 表现如何?数据库实测性能续航充电等
- 发表SCI论文,申请专利,青年标兵……她是曲园学子李雯鑫
- “湿”意盎然的生态答卷丨马鞍山:水清岸绿 石臼湖风光美如画
- 「一线新动态」十年深耕涉外高端电力人才培养,“电力工程师的摇篮”助力“一带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