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年前进重庆,红苕的脚步咋那么难?
红薯 黔江乡村 重庆日报供图
曾公祠
时下正是吃红薯的季节,寒冷的冬天,烤红薯、焖红薯、蒸红薯、炸红薯……无不是美味。然而,你知道红薯是什么时候来到重庆的?它又是谁带来的呢?有文字记载,红苕最早进入重庆是在江津,距今已有258年了。5年后,黔江也引进了红薯。今天,我们来看看红薯迁徒黔江的历史——
一
红薯进黔江,在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红薯自海外传入中国,再由福州传入黔江,陆路三千里,走了178年。
红薯俗名红苕,又名番薯、甘薯、金薯、朱薯、白薯、甘储、紫蓣、地瓜、山芋等。闽粤客家之地称番薯,东北称地瓜,四川、重庆、湖北、贵州、陕西称红苕,上海、天津称山芋,河南、山东称红薯,北京称白薯……
公元1492年,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原产于中南美洲墨西哥、哥伦比亚等地的红薯遂从美洲传到了世界各地。传入中国的途径据说有三条:一说明朝万历十年(1582年)由广东商人陈益从安南(今越南)引入东莞;一说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由福建商人陈振龙从吕宋(今菲律宾)引入福州;一说万历年间由广东吴川林怀兰医生从交趾(今越南)引入电白县。当下,学界持1593年传入中国的论述居多。(宣统《东莞县志》、徐光启《农政全书》、商务印书馆《辞源》)
二
把红薯从东南沿海引入重庆黔江的人,叫翁若梅。他是福建闽县(今福建福州)人,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进士,次年九月署任(暂时代理)黔江知县,清乾隆三十五年得以正式任命。
翁若梅当上“一把手”后,就碰到黔江大饥荒。他多次请求上司开仓放粮,赈济灾民。无奈库存不多,解决不了什么问题。随后又捐出个人积蓄,派人到重庆府、夔州府等地购粮赈灾。虽然灾情有所缓解,但毕竟食少人多,饥荒依旧蔓延,灾情难以控制。
“言念斯民有痛,自引咎而已。”翁若梅一想到灾民们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就深深自责,寝食难安,忧心饥荒如果得不到控制,饿殍枕藉的惨状会随时上演,自己也将成为黔江历史上的罪人。(乾隆《酉阳州志·黔江县志》)
纵观华夏数千年历史,其文明固然灿烂,其人民亦多灾多难。战争和灾害极易引发饥荒,我国有史可查的大饥荒就有六七十次之多,小饥荒更是数不胜数。特别是新旧政权交替之际,往往是灾难最为深重的岁月,饥荒肆虐,人口锐减,成为噩梦般的历史轮回。
民以食为天。饥荒岁月,谁能提供食物,谁就得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因此,历朝历代统治者,都会重视土地和粮食问题。
三
有清一代,水旱蝗灾频发,即使在所谓的“康乾盛世”,“人食树皮”“立人市鬻子女”“父子相食”“人相食”等文字屡见诸史籍。(赵尔巽《清史稿·灾异志》)
乾隆三十五年,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为庆祝自己六十寿辰,下旨再免全国地丁钱粮一次,折合白银2794万两。由孝贤纯皇后之弟富察·傅恒率领的征缅大军打了败仗,撤兵回国,傅恒忧愧而死。贵州巡抚富察·良卿欺上瞒下,违法婪赃,造成帑银大量流失,府库巨额亏空,被问罪处斩,其子富多、富永被发配到伊犁赏给厄鲁特(漠西蒙古)为奴。这一年,全国并无大灾大疫记载,可黔江还是发生了大饥荒。荒年饥岁,哀鸿遍野,催生了红薯进黔江。
四
乾隆三十五年九月,翁若梅收到福建故友陈世元寄来的一本《金薯传习录》。该书记载了陈世元六世祖陈振龙将红薯由菲律宾引入中国的曲折经历,并详细讲解了红薯的生长特性及种植方法。翁若梅读后,大受启发,如获至宝,发出若推广种植红薯,黔江民众何至于刨蕨、采蒿、捕鼠甚至挖观音泥为食的感叹。遂召集各里乡长老,责令全县种植红薯,第二年,便喜获丰收,让多数人摆脱了饥荒,还一改传承了数千年的稻粟、荞麦、高粱、豆菽为主的膳食结构,有益于人口增长。
红薯地不择贫沃,易栽种,产量高,生熟皆可食,能充半年米谷,还有滋阴润肺、通便养胃等药效。黔江从此普遍栽种,虽晚于重庆江津(1765年引种),亦属渝东南乃至武陵山区最早引种红薯的地方。后又向周边武隆、酉阳、彭水,湖北咸丰等地推广。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红薯传入武隆,五十一年(1786年)传入酉阳、彭水。石柱、秀山原属土司辖地,汉化较迟,尚未阅见引种记录,估计与酉阳、彭水同期或稍后。
五
翁若梅除引种红薯,造福民众外,还“修举废坠,扬表幽潜。案牍余闲,亲课文艺。待士子,宛如师生。”他多方筹资,带头捐款,修缮城墙、学校、三台书院、柳敏祠以及名宦、乡贤、节孝等祠庙,又修建黔江河堤,治理水患,政绩比前代官员都要多。黔江民众曾树碑多处,记述其勋绩,县志中亦有大量记载。三台书院至今仍藏身于黔城大小什字街之间的高楼背后。(光绪《黔江县志》)
常言道:“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古往今来,真正能丢掉“千里做官只为财”的念头,真正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官员有多少呢?《旧唐书·魏徵传》载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一只红薯,让黔江民众永远铭记翁若梅。其《金薯传习录颂》云:
天粒蒸民,爰降菽粟。亦有嘉种,产自殊俗。其味维饧,其色维玉。入我闽土,既丰且足。
殊俗伊何,自国吕宋。维金抚军,始教栽种。聿赞厥成,陈生与共。殖我田畴,舆人作诵。
万历甲午,入我邦土。亦越于今,爰及齐鲁。齐鲁孔硕,爰及畿辅。时维捷先,克绳祖武。
靡种弗生,无硗无沃。靡生弗实,宜雨宜旭。自南徂西,施于巴蜀。我树其苗,黔阳之曲。
铁笛(作者系重庆散文学会会员)
相关资料
258年前红薯最早传入重庆江津
帮大家基本解决饥荒
红薯在我国及我市出现多少年?是怎么引入的?民国版《江津县志》载,“是时番域之苕,川中无种,公遣人市诸蕃舶,导民种法,由津延及外省,利赖至今。”这是西南各地关于红薯的最早记载。
乾隆三十年(1765年),江津3年大旱,水稻、小麦几乎颗粒无收,饥荒四起,百姓苦不堪言。当时来自广东的江津县令曾受一提出引栽良种作物,修水利等治县方略。为解决民众饥荒,曾受一想到了家乡的舶来物——红薯。
红薯刚引入我国时,因亩产高、香软微甜,大受欢迎。一些吃惯细粮的富家子弟图新鲜,纷纷追捧舶来的红薯,曾导致红薯身价一路走高,种植面积扩大。但身处内陆的巴蜀,当时还不见红薯身影,江津引种能成功吗?
曾受一派人从广东老家引进红薯,先与妻子一起躬田栽种,身先士卒,积极推广栽种良方。引种头年,红薯大获丰收。清朝光绪版《江津乡土志》记载,“红薯性同粳米,最能养人,过荒年民无菜色”。江津基本解决饥荒,百姓欣喜若狂。川内各地纷纷效仿引种,红薯很快成为西南各省主粮。
相关链接
重庆外来农作物“群芳谱”
我国现有50多种外来农作物,绝大部分重庆都有
●玉米亦称玉蜀黍、包谷、苞米、棒子,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原产于南美洲国产剧。玉米最早传到我国的是广西,时间是1531年。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玉米传入重庆。
●马铃薯亦称洋芋、土豆、山药蛋等,原产南美洲秘鲁和玻利维亚的安第斯山区,1650年左右传入中国。《奉节县志》记载,清初即种植洋芋。
●花生原产美洲,我国最早记载见于元末明初贾铭的《饮食须知》。18世纪以后,花生传入巴蜀地区。
●向日葵亦称西番菊、迎阳花、葵花等,原产北美。在中国种植最早见于1621年(明)王象晋所著《群芳谱》。1688年(清)陈淏子《花镜》始称向日葵。清初传入巴蜀大地。
●辣椒别名番椒、海椒、秦椒、地胡椒、辣茄,原产中南美热带地区,传入中国有两条途径:经由古丝绸之路传入甘肃、陕西等地;经海路引入广东、广西、云南等地。(明)高濂《遵生八笺》(1591)最早见辣椒记载。辣椒一名最早见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柳州府志》。四川人在辣椒传入前,多吃花椒。
●南瓜别名番瓜、饭瓜、倭瓜、回回瓜、金瓜等,原产中、南美洲。元末明初,已见于贾铭的《饮食须知》。
●番茄亦称番柿、六月柿、西红柿、洋柿子等。原产南美洲安第斯山地带。我国最早记载见于(明)王象晋的《群芳谱》。上世纪初才大量作为食物,以前为观赏植物。
●烟草原产中南美洲,已有1500多年使用历史。我国最早记录烟草的文献是(明)张介宾的《景岳全书》。抗战时期传入重庆种植。
举报/反馈
上一篇:2022年电大中专什么时候可以开网?注册学籍?
下一篇:2021中国大学排行榜,十名开外武大华中不服,网友说没毛病!
最近更新职业教育
- 加强行刑衔接协作 合力守护绿水青山
- 名单公布!南昌31名学霸上榜!
- 北京有车型优惠超10万元,南阳有门店贴出“国货惠民价7.59万元起”海报,合资车
- 事业单位编外人员转为雇员制行不行?银川市人社局回复了这份提案
- 老师曝光教室无窗帘被约谈 校长停职、教室已全部安装窗帘
- 大祥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能力提升培训圆满结束
- 最美家庭展播二:梁芳清家庭
- 王晓龙谈国内青训:我们只有初中水平老师,教不出大学水平的学生
- 11月起 四川学业规划行业有了“国家标准”
- 河南2023年度全省职称评审工作开始
- gre数学有哪些备考方法
- 最优模型估算: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雪豹种群数量为251只
- 家庭教育公开课第八讲 | 关爱青少年心理健康
- 重磅消息 | 第十二届商学院数字化论坛即将启幕!
- 《志愿军:雄兵出击》发布路演特辑
- 建筑“黑科技”闪耀长沙筑博会
- 为青春点赞!你最喜爱哪支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
- 扬州各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 喜迎建队日争做好队员
- 深圳发布农贸市场综合治理第三轮测评结果 低于80分市场数量大幅度减少
- 2023下半年湖南英语四六级考试时间安排
- 朝阳营商环境考评成绩连续五年居全市第一
- 小米 14 表现如何?数据库实测性能续航充电等
- 发表SCI论文,申请专利,青年标兵……她是曲园学子李雯鑫
- “湿”意盎然的生态答卷丨马鞍山:水清岸绿 石臼湖风光美如画
- 「一线新动态」十年深耕涉外高端电力人才培养,“电力工程师的摇篮”助力“一带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