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推动蓝领崛起

栏目:职业教育  时间:2021-04-11
手机版

文|蓝海经济观察?沈奇? 杨政

1.蓝领在悄悄翻身

根据央视报道,2020年第三季度,在我国缺工最严重的100个职业排行中,有19个新进排行的职业与制造业直接相关。近年来,蓝领工人,特别是技术工人工资快速上涨,大量工种的月工资早已过万。与此同时,2020届高校毕业生首份工作的平均起薪为5290元。

以技术工人为代表的蓝领,正在成为炙手可热的职业。

2.消失的刘易斯第二拐点

劳动适龄人口(以15-64岁为例)的比重在2010年之后见顶回落。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从2009年的32736元上涨到2019年的90501元,翻了2.76倍;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从2009年的18119元到2019年的53604,涨幅达到195%。刘易斯第一拐点(即:劳动力从无限供状态给变为了短缺状态,现代工业部门的工资逐步开始上涨)在2010年左右已经过去。

但事实上,我国的劳动力依然廉价,因为城乡之间收入差距依然巨大,202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834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虽然追赶十几年,仍然刚刚达到17131元,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9%。而据泰国国家统计署的数据,泰国2019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接近2万元,与中国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相当。

制造业占GDP比重不断下降并不能说明经济结构得到改善,部分原因是制造业转向中间品,劳动力缺乏相应技能无法适应,或选择回流原户籍地,或转而寻求低端服务业维持生计。可以看到,工薪水平在制造业之下的服务业占据了就业人数的大头。职业教育的缺失成为刘易斯第二拐点(即:传统农业部门中的剩余劳动力全部转移,工资水平与现代工业部门基本相等)消失的重要因素之一。

3.不平衡的生育率

数据来源:联合国人口基金会《2020年世界人口状况报告》,2019年各省国民经济统计公报

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区生育率较高,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生育率较低。农村较城市也较高(2015年全国、城镇、乡村未经修正的总和生育率分别为1.05、0.91、1.27)。北京、天津、上海以及东北三省生育率低于1。这些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区教育基础设施、师资力量,在应试教育中处于弱势地位,学生的选择与机会也相对较少,这也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4.全球化大潮中的职业教育

在全球化的大潮中,很多企业从设立之初,就是以国际市场为目标。然而,低水平的劳动与土地、自然资源要素,缺乏国际间的认可度,很容易发生转移;而资本、高水平的技术与劳动技能要素,则受到各方青睐积极引进。

想要获得高水平的制造能力,企业除了需要技术研发壁垒之外,高水平熟练技术工人也是重要的竞争力来源。2020年三季度之后,大量东南亚和南亚地区订单回流中国,这使得我国去年纺织服装等7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6.2%,达到3.58万亿元。很大原因是具备生产要素成本低廉优势的东南亚国家技术工人不足,难以保证长周期高负荷运转。

其实,在所谓发达经济体中,蓝领一直是受人尊敬的职业,并且可以获得很好的收入。

5.结语

一直以来,中国技术工人高强度的劳动和相对低报酬是中国产品比较优势的重要来源,多年制造业积累的有经验的技术工人也是最宝贵的财富。

通过职业教育的发展,大量形成梯队式的技术工人培养机制应该是我们一定要保持的比较优势之一。同时,通过社会保险制度的改善和不断引导,让技术工人获得与之相称的收入和尊敬,是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

上一篇: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调整分析:新增专业占8%
下一篇:工业强市 智造济南丨31岁归国硕士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提供解决方案

最近更新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