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跨国”技术交流:中德工匠共话高技能人才培养之道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康劲
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何成为企业紧缺人才?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可否移植中国?晋级为本科的高等职业院校能否培养出工匠大师?……10月12日至13日,甘肃省总工会主办的首届“陇原工匠——德国制造”技能交流会在兰州新区举行。来自政府、企业、工会、职业院校的嘉宾和多位劳模工匠代表共百余人,围绕两国技能人才间的长期协作互动、促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等话题热切交流。
前沿的讲解,精彩的论说,不仅引发中德工匠的“跨国对话”,又因这场交流会恰逢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之际,其中有关技能型社会建设和企业如何深度融入现代职业教育等话题,更给人带来诸多思考和启示。
培养工匠大师要“从娃娃抓起”
“本科职业院校开设什么课程,可以培养出工匠大师?”在交流互动环节,孙怀君向来自德国的专家抛出问题。
孙怀君是一名双师型人才、曾被甘肃省总工会授予“陇原工匠”称号。得益于国家现代职业教育改革的新政策,他所在的原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今年经教育部批准,通过资源整合晋级为公办本科层次的职业技术大学。作为该校汽车工程学院副院长,他急切想找到一条工匠培养的“快速通道”。
“拥有本科学历,可以算工匠吗?”弗兰克是引诺(长春)国际技术孵化有限公司技术总裁,在中国长期从事工艺、质量、焊接等中欧企业的技术交流活动,对这个问题也同样感到新奇。在他看来,工匠培养不仅仅依靠大学,而是应该从小学、中学做起。
弗兰克介绍说,德国的中小学生有很多机会接触到应用技术的教育和实践,通过政府、企业和职业技术协会提供的各种机会,中小学生在文化课之外有20%的课程与各种职业技能和应用技术有关。
“技能工匠也要从小培养,这正是建设技能型社会的目标。”今年4月,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创造性提出了建设技能型社会的理念和战略。所谓技能型社会,就是国家重视技能、社会崇尚技能、人人学习技能、人人拥有技能的社会。在《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更是把“建设技能型社会,弘扬工匠精神,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作为指导思想。显然,技能型社会建设已经成为时代的呼声。
有专家表示,“只有让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渗透、相互融通,在普通中小学全面实施职业启蒙教育,培养学生普遍掌握技能的兴趣爱好和职业技能意识,才能有能工巧匠和技能大师产生的社会基础。”
“工匠精神的培养,应融入到教育的每一个环节,从小学就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务实精神和动手能力。”参加本次交流会的兰州交通大学原副校长李宗义教授,从事职业教育30多年,曾获评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全国职业教育百名杰出校长”等荣誉,近年来一直在努力推动德国“双元制”模式在国内落地。
李宗义说,“德国的工匠精神很受推崇,但德国并没有工匠精神这个词,却随处能看到工匠精神,所有的劳动者都具有一种严谨细致、精益求精和追求完美的精神。这是每个人都应具有的职业要求、职业操守和职业标准。”
因为人才稀缺,所以工匠很忙?
“生产任务实在太忙,必须尽快赶回去。”酒钢集团能源中心焊接指导、首席技师杜钧是甘肃省首位获得正高级工程师职称的一线技术工人,是位名副其实的“工人教授”。11月13日中午,等不到首届“陇原工匠——德国制造”技能交流会结束、来不及和大家告别,杜钧就急急忙忙踏上了返程火车。
“工匠太忙,正反映出现在企业里优秀技能人才太少。”在李宗义教授看来,近年来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整体水平虽然有了显著提高,但 “高技能人才普遍缺乏的现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企业技能人才的储备远远不够,由此导致国内的工匠、高技能人才都是特别忙,忙工作、忙带徒,甚至忙到“五加二”“白加黑”。
吴昊阳是德国莱兴巴赫-哈缪公司亚太区商务总监,同时也是国内较为活跃的技术咨询顾问、工艺设备、非标定制化机床及智能生产系统专家。多年来在中德两国从事企业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他最为突出的印象就是:在德国,许多工匠到点就下班、很少加班,拥有丰富的个人业余生活;而在中国,许多工匠级的技能人才都处在一种超负荷工作的状态。
要结束工匠劳模超负荷工作的状态,有赖于现代职业教育能为社会和企业源源不断的输送合格的高技能人才。
但李宗义坦言,从2014年国家教育部、人社部相继推出现代学徒制和新型学徒制等改革举措以来,对于现代职业教育,企业的参与度并不高,甚至出现职业院校“热”,企业“冷”的现象。
交流会上,不仅有卢朝鹏、孙青先、杜钧、邹斌、魏本强等著名劳模工匠,也有来自兰石集团、金川集团、酒钢集团、兰州石化公司、中车兰州机车有限公司等企业的企业高管和工会干部,大家共同的感受是,随着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推进,各企业逐步形成了自身特色特点的工匠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但是要深度参与现代职业教育,却不知何处下手。
冒险片如何让企业真正“热”起来
“企业主导,学校补充;企业招人,学校培养。”李宗义说,未来这种“双元制”职业教育,应该由企业主导建立职业培训关系,与学生签订接近正式工作合同的培训合同后,学生40%时间在职业学校学习理论,60%甚至更多时间在企业进行实践技能训练,学校与企业既各司其职又协同合作,实现育人与用人的衔接与融合。
对于企业来说,《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的最大亮点在于提出了“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机制”等新政,鼓励职业学校和企业开展双边多边的技术协作,不仅企业可以在职业学校“建设培养培训基地”,而且企业要“深度参与职业教育专业规划、课程设置、教材开发、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合作共建新专业、开发新课程、开展订单培养……”
在许多专家看来,让企业真正“热”起来,也有赖于政府支持和形成活跃的社会组织,厚植企业承担职业教育责任的社会环境,推动职业院校、企业和行业协会形成“职教共同体”。
李宗义说:“企业要有战略布局和长远打算,积极投入校企合作双元培养,同时,积极对接和争取在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的红利。”
许多专家建议,对积极参与现代职业教育的生产企业给予“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的组合式激励,并按规定落实相关税收政策。试点企业兴办职业教育的投资符合条件的,可按一定比例抵免该企业当年应缴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
建设技能型社会,企业不仅要争取做主角,而且还应该鼓励和支持行业技能协会繁荣发展。
“不论是中职、高职,还是大学本科,都是学历教育,在德国真正有含金量的是职业资格证书。”德国弗劳恩霍夫制造与信息研究院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穆宏介绍说,在德国许多人中学毕业就同步取得了职业资格证书。
“在德国有30多万家各种行业和职业协会,可以为学生颁发职业资格证明。” 穆宏说,“支撑每个协会发展的都是大大小小的企业,企业通过这些协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才能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
有关人士表示,劳模工匠不仅是企业的人才,更是社会的宝贵财富,应该支持和鼓励劳模工匠参与和加入各种行业组织、技术协会,让专业的人在一起干专业的事,不断跟踪新技术应用,不断实现专业技术的迭代升级,诞生更多能工巧匠和大国工匠。
来源:工人日报
举报/反馈
上一篇:上海外国语大学:体育老师和学生发生关系,学校又气又恨:已停课
下一篇:2022考研各省市网上(现场)确认时间汇总(附:确认流程及方法)
最近更新职业教育
- 加强行刑衔接协作 合力守护绿水青山
- 名单公布!南昌31名学霸上榜!
- 北京有车型优惠超10万元,南阳有门店贴出“国货惠民价7.59万元起”海报,合资车
- 事业单位编外人员转为雇员制行不行?银川市人社局回复了这份提案
- 老师曝光教室无窗帘被约谈 校长停职、教室已全部安装窗帘
- 大祥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能力提升培训圆满结束
- 最美家庭展播二:梁芳清家庭
- 王晓龙谈国内青训:我们只有初中水平老师,教不出大学水平的学生
- 11月起 四川学业规划行业有了“国家标准”
- 河南2023年度全省职称评审工作开始
- gre数学有哪些备考方法
- 最优模型估算: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雪豹种群数量为251只
- 家庭教育公开课第八讲 | 关爱青少年心理健康
- 重磅消息 | 第十二届商学院数字化论坛即将启幕!
- 《志愿军:雄兵出击》发布路演特辑
- 建筑“黑科技”闪耀长沙筑博会
- 为青春点赞!你最喜爱哪支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
- 扬州各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 喜迎建队日争做好队员
- 深圳发布农贸市场综合治理第三轮测评结果 低于80分市场数量大幅度减少
- 2023下半年湖南英语四六级考试时间安排
- 朝阳营商环境考评成绩连续五年居全市第一
- 小米 14 表现如何?数据库实测性能续航充电等
- 发表SCI论文,申请专利,青年标兵……她是曲园学子李雯鑫
- “湿”意盎然的生态答卷丨马鞍山:水清岸绿 石臼湖风光美如画
- 「一线新动态」十年深耕涉外高端电力人才培养,“电力工程师的摇篮”助力“一带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