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与千寻》:为什么千寻妈妈对千寻这么冷淡?

栏目:职业教育  时间:2023-01-22
手机版

  千与千寻:为什么千寻妈妈对千寻这么冷淡?

  宫崎骏导演的《千与千寻》问世18年,依然是不可超越的经典。截至目前,《千与千寻》在中国内地的票房已经超过4.5亿,在日本本土《千与千寻》仍然占据日本影史票房冠军的宝座,雄踞18年。

  很多人说这是一个奇迹,但报告君认为,这是宫崎骏导演应得的,并不能说这是一个奇迹。

  小时候看宫崎骏的电影,总会有一种美好、有趣的感觉,后来提及,也总是回忆电影中那些静谧和美好,但是长大后用成人的眼光来看宫崎骏的电影,才知道一切并没有那么简单。

  宫崎骏是在用孩子的故事讲述大人的世界。

  千寻的妈妈泽口靖子在电影的开头和结尾都有出现,可能有观众会注意到,妈妈对千寻的态度可以用“冷淡”来形容。

  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

  1、撒娇无果

  千寻一直抗拒爸妈走入隧道,嚷嚷着要爸爸妈妈赶紧回家,而千寻爸爸妈妈十分坚定地想穿过去一探究竟,这时候,千寻表示自己不想过去,而妈妈的态度是让千寻一个人在车里等。

  要知道,千寻虽然有手有脚会说话,但毕竟还是个孩子,搬家来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还是一个荒凉的野外,妈妈真的放得下心不怕千寻遇到什么危险?

  来看看此时千寻的反应,即使是撒娇,使劲蹬脚也得不到妈妈的关注。

  小孩都是依赖父母的,因此这个时候,千寻只能悻悻地跟着爸妈走,马上跑过去紧紧跟着父母。

  2、示弱失败

  隧道里又黑又阴,有的大人都会害怕这种环境,更别说千寻这种小朋友了,再加上千寻在洞口见到的神灵神像,吹到的冷风,更加让千寻使劲地拽着妈妈的手,这个时候,千寻的妈妈并没有安抚千寻的情绪,而是毫不留情地让千寻别黏着自己,理由是千寻影响自己走路。

  千寻妈妈放到现在绝对是一位“虎妈”,我们可爱的千寻示弱失败了。

  3、再次劝回失败

  走出洞口后,迎面是一片美丽开阔的天地,千寻爸妈以为找到了新天地,迫不及待想去拥抱这片天地,呼吸新鲜空气,探索新世界。

  和妈妈站在洞口的千寻仍然是一脸害怕和抗拒,继续嚷嚷着要父母回去。而此时,千寻妈妈不管千寻,径直向爸爸走去,留下千寻一个人在洞口,洞里面阴森森的凉风从背后袭来,千寻只能再次跑着跟上爸妈。

  4、自立自强

  在神灵的地盘上,千寻一家要走过一条小溪,需要踩着大块的溪石过去,这时候,爸爸一马当先首先轻轻松松走了过去,妈妈紧跟其后。

  一般来说,小溪上的石头会有青苔,也有可能会湿滑,大人都需要小心翼翼,千寻妈妈在跨过最后一块大石头的时候,千寻爸爸伸出手接住了妈妈,显然,这条路并不怎么安全,也不容易走。

  我们来看看此时的千寻。

  可怜巴巴的千寻“爹不疼娘不爱”的,只能自力更生,手脚并用爬过这些比她还大的石头。

  在结尾的时候,千寻妈妈再次出现,走过隧道时,千寻依然紧紧拉着妈妈,而千寻妈妈依然没有宠溺,甚至是安抚千寻,而是跟影片开头一样的态度,嫌弃千寻粘得太紧了。

  可以看出,千寻并不是在溺爱中长大的孩子,千寻的爸妈对千寻的教育态度也是统一的,采取了不放纵的、自立自强式的教育。与此形成鲜明的对比的,便是动画中汤婆婆对待儿子坊宝宝的态度。

  汤婆婆对坊宝宝,是毫无原则的溺爱。

  从物质上,汤婆婆给了坊宝宝所有的最好的一切,金碧辉煌的房间,日夜模式的房间灯光,数不清的玩具,随便使唤的下人,导致坊宝宝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顺心意的时候只会哭,因为他知道,只要他一哭,就能解决一切问题,所有人都不敢忤逆他。

  从精神上,与其说坊宝宝依赖汤婆婆,倒不如说是汤婆婆依赖他,坊宝宝离开汤婆婆可以跟千寻还有别人玩得很好,而汤婆婆发现坊宝宝失踪了,整个人都炸了,不知所措。此外,汤婆婆对坊宝宝也是惧怕的。坊宝宝一哭,汤婆婆立刻像失了心一样,坊宝宝一凶,汤婆婆立刻露出害怕的表情。

  但是,纵使汤婆婆如此溺爱自己的孩子,坊宝宝变成老鼠时,她也没能认出他,并且当时坊宝宝发出来专属于他们之间的,外人不知的亲昵语言,在汤婆婆的宠爱下,最后坊宝宝也站在了千寻一边,并没有和自己的母亲统一战线。

  千寻在家长的教育下,经过不断地锤炼,成为了善良、自立、理智、有原则的女孩,并在最后救出了父母,回到他们身边。

  这两个样本的描绘,相信也是宫崎骏对不同教育模式的一种见解和设定。在孩子的教育方面,给予爱的同时,也不能忘记台湾剧让孩子成为一个自立自强,有独立人格的人,相对严厉的教育模式,并不会让家长失去孩子,而只会纵容孩子,溺爱孩子的父母,不一定能让孩子完全按照自己希望的方式发展,这也是宫崎骏电影的神奇之处,善于从善恶和明暗之间挖掘美好!

  举报/反馈

上一篇:2023福州都市圈劳务协作基地黔南基地招聘简章(15804人)
下一篇:中南大学50个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湖南第一学府无疑了

最近更新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