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音

栏目:职业教育  时间:2023-01-24
手机版

  

  岁岁又重阳,敬老不能忘,10月17日是中国的重阳节,远在异乡的你是不是“每逢佳节倍思亲”了呢?你给父母打电话问候一句了吗?

  重阳佳节,有长久长寿的含意,人们对重阳节有着特殊的感情,历代诗词中有不少贺重阳的诗词佳作。

  今天,南海网客户端“乡音海南”栏目,为你来读三首重阳节的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蜀中九日》《采桑子·九日》。

  

  新錄音《诗歌三首》朗读云大钰.mp3

  第一首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代诗人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白话译文:

  独自离家在外地为他乡客人,每逢佳节来临格外思念亲人。

  遥想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时,头上插茱萸可惜至少我一人。

  赏析:

  诗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写这首诗时王维正在长安谋取功名。繁华的帝都对当时热衷仕进的年轻士子虽有很大吸引力,但对一个少年游子来说,毕竟是举目无亲的“异乡”;而且越是繁华热闹,在茫茫人海中的游子就越显得孤孑无亲。

  

  第二首

  蜀中九日

  唐代诗人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白话译文:

  在重阳节这天登高回望故乡,身处他乡,设席送朋友离开,举杯之际,分外愁。心中已经厌倦了南方客居的各种愁苦,我想北归不得,鸿雁为何还要从北方来。

  创作背景:

  咸亨元年(670年)重阳节,客居西蜀的王勃与友人一起登玄武山遥望故乡。时逢重阳佳节,又是客中送客,勾起了诗人浓郁的乡愁,于是作了这首诗。

  第三首

  采桑子·九日

  清代学者纳兰性德

  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乡路迢迢。六曲屏山和梦遥。

  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只觉魂销。南雁归时更寂寥。

  白话译文:

  深秋时分,在这遥远的边塞,有谁能记得我?树叶发出萧萧的声响。返乡之路千里迢迢。家和梦一样遥不可及。重阳佳节,故园风光正好,离愁倍增。不愿登高远望。只觉心中悲伤不已。当鸿雁南归之际,将更加冷落凄凉。

  创作背景:

  纳兰性德写此词时,正使至塞外,自然佳节思亲,倍感形单影只、孤独寂寞,遂填此以寄乡情。

  

  海南话朗读者简介:

  

  云大钰,男,80年代毕业于海南师范大学,当过中学教师,现居广东省珠海市。热爱海南乡音,愿为海南乡音的传播和传承献出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愿给喜欢海南乡音的人带来欢乐!

  往期链接>>

  乡音海南 | 如果拥抱只有一次,请好好拥抱身边的人

  乡音海南 | 听!当中秋节遇上海南话,你可喜欢?

  乡音海南 |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乡音海南 | 听了还想听,这部海南话广播剧等你来分享

  乡音海南 | “八月十五中秋期,仔欲吃饼父无钱”,当这首海南话童谣响起,想家了!

  记录乡音,传递乡情,难忘乡愁,南海网、南海网客户端本土特色文化专栏“乡音海南”正式推出!

  欢迎海南乡土文化高手入驻南海网、南海网客户端开设本土文化专栏。欢迎自荐、推荐赐稿!长期招募主持人、海南话朗读者。联系电话:0898-66810515

上一篇: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成海关总署全球贸易监测分析中心(上海)共建单位
下一篇:2023考研,感觉第一志愿不行了,现在怎么做能补救?

最近更新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