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党的二十大看中国共产党的成功密码
从党的二十大看中国共产党的成功密码
之二—— 《无我》
“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人民”一词出现170多次。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这是“我将无我”的崇高境界,这是“不负人民”的使命担当。
无我,是不变本色
“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党,是为人民服务的党”——10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再到陕北,在延安安塞区高桥镇南沟村,面对老乡们,总书记语含深情。
在延安插队时,有一篇文章,习近平反复地看,反复地读。这就是《为人民服务》。文中写道:“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正是在延安,党的七大首次将“具有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的精神”写进党章。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为人民服务”,后来镌刻在了中南海新华门内的影壁上。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半条被子的故事历久弥新。
2020年9月,正在湖南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徐解秀的孙子朱小红家中看望。崭新的三层小楼,一家人洋溢的笑容,诉说翻天覆地的变化。
“过去红军给了我们半条被子,现在党给我们带来了幸福日子。”朱小红朴实的话语道出心声。
“共产党人自己有一条被子也会剪下半条给老百姓……正是这样,老百姓才把共产党看成是自家的党、老百姓的党。”习近平总书记话语坚定。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次次沿着共产党人的风雨来路,追溯党的初心使命——
2017年12月,在淮海战役纪念馆重温“小推车推出来的胜利”;2021年9月,在中共绥德地委旧址追忆“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2022年8月,在辽沈战役纪念馆感叹“这样的苹果,我们现在也不能吃”……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习近平总书记饱含深情的话语,深刻回答了“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命题,彰显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无我,是为了人民的福祉
“来看看你们,唠唠家常。”2022年春节前夕,迎着飘飘洒洒的雪花,习近平总书记走进山西段村蔡文明家。
“养羊收益怎么样”“除了养羊,还种些什么吗”,总书记和老蔡一家人围坐在客厅,一笔一笔算着收支账。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唯一选择就是为人民群众做好事,为人民群众幸福生活拼搏、奉献、服务。”总书记的话语温暖人心。
10年前,也是寒冬时节,刚刚就任总书记不久的习近平,顶风踏雪来到太行山深处的阜平“看真贫”,发出脱贫攻坚动员令。
两度踏雪,一路为民。
泸定桥上的冲锋,是为了“穷人的天下”;烈士的慨然就义,是为了建立“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康健将代替了疾病”的理想国度……百余年来,共产党人一切“无我”的奋斗与牺牲,都是为了人民的福祉。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上任伊始,以这样一番真诚、质朴的话语,为新时代“答卷”起笔。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
十年间,习近平总书记一次次深入基层访贫问苦,察民情、听民声、纳民意,只为“让人民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一年比一年过得好”。
这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深情告白——“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
不顾病痛缠身、照亮山区女孩求学之路的张桂梅,拖着“渐冻之躯”、与疫魔斗争的“人民英雄”张定宇,正值青春年华、将生命定格在扶贫路上的驻村第一书记黄文秀……
一位位“无我”者的九死不悔,成就“国之大者”的精彩答卷。
人均预期寿命增长到78.2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6500元增加到35100元;城镇新增就业年均1300万人以上;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基本养老保险覆盖10.4亿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党的二十大报告列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
党心与民心相通、国策与民意共鸣。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连续10年在中国开展的民调结果显示,中国民众对政府满意度连年保持在90%以上。
“世界上最大的幸福莫过于为人民幸福而奋斗。”这是一个百年大党披荆斩棘的力量源泉,是一代代共产党人砥柱中流的信念之基。
无我,是力量源泉
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革命圣地延安,见证一个政党从弱小走向强大,从九死一生走向蓬勃兴盛。许多人到访这片热土,探寻“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密码。
答案就如这黄土地一般朴实——
曾经,《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埃德加·斯诺感慨:中国共产党总能从大多数人民群众中汲取力量。
今天,走过百年辉煌、执政14亿多人口大国的世界最大政党,对此坚定如昔——“前进道路上,无论是风高浪急还是惊涛骇浪,人民永远是我们最坚实的依托、最强大的底气。”
无我,凝聚磅礴的向心力。
一个14岁的女孩,会有多大的力量?
1949年4月20日夜,渡江战役打响。国民党军队万万没想到,2万多名船工冒死运送解放军过江。年龄最小的船工便是14岁的马毛姐。
历史清晰地记录这种力量——千钧一发之际,正是无数“马毛姐”的选择扭转乾坤。
庚子之年,当疫情突然袭来,亿万民众自觉居家防控,无数社区工作者日夜值守,广大科研人员奋力攻关,千千万万志愿者默默奉献……“战胜这次疫情,给我们力量和信心的是中国人民。”
淮海战役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渡江战役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胜利是靠人民群众用双手创造出来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郑重宣示:“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
无我,催生无限的创造力。
4月15日至5月16日,党的二十大相关工作网络征求意见活动开展。
这是党的历史上第一次将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相关工作面向全党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下,活动期间共收集各类意见建议留言超过854.2万条、2.9亿字。
如何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毛泽东同志曾在延安的窑洞里给出一个答案,这就是让人民监督政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中给出了第二个答案,这就是党的自我革命。
两个跨越时空的答案,道出了百年大党永葆生机活力的秘诀所在——
因为“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所以愿意开诚布公,接受人民监督;因为“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所以才有勇气和底气,敢于刀刃向内、自我革命。
“一路走来,我们紧紧依靠人民交出了一份又一份载入史册的答卷。面向未来,我们仍然要依靠人民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新征程上,始终与人民风雨同舟、与人民心心相印,始终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中国共产党人必将书写新的辉煌。
从党的二十大看中国共产党的成功密码
之三——《坚持》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坚持”出现了170多次。
“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坚持道不变、志不改”“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高频出现的关键词,揭示了百年大党成功的深层密码。
“坚持不忘初心、不移其志”
党的二十大闭幕不到一周,10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从北京前往陕西延安,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赓续红色血脉、传承奋斗精神。
人们记忆犹新:党的十八大闭幕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央政治局常委参观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党的十九大闭幕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
一次次站在过去与未来的交汇点,一次次以身示范,引领全体中国共产党员始终不忘我们“从哪里来、往哪里去”,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
从弱小到强大,从九死一生到蓬勃兴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经受一次次挫折又一次次奋起,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归根到底在于心中的远大理想和革命信念始终坚定执着,始终闪耀着火热的光芒”。
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矢志不渝,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坚如磐石,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面对生死考验不改其志、面对千难万险不止其行。
走过千山万水,仍怀赤子之心。
2017年10月18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八个字写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题。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党的初心和使命是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奋斗目标的集中体现,激励着我们党永远坚守,砥砺着我们党坚毅前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是一阵子的事,而是一辈子的事”……
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从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到谋划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以始终如一的初心使命,不断把国家的发展、民族的进步、人民的幸福推向一个个崭新高度。
“让我们踏上新征程,向着新的奋斗目标,出发!”共产党人的初心从未改变,共产党人的奋斗永不懈怠。
“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
建党百年之际,2021年11月,中国共产党发布第三个历史决议,以10个“坚持”全面总结党百年奋斗历史经验,号召全党“长期坚持”。
坚持,因为手握真理。
“一天,一个小伙子在家里奋笔疾书,妈妈在外面喊着说:‘你吃粽子要加红糖水,吃了吗?’他说:‘吃了吃了,甜极了。’结果老太太进门一看,这个小伙子埋头写书,嘴上全是黑墨水。”
2012年11月29日,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厅内,习近平总书记向大家讲起陈望道在翻译《共产党宣言》时误把墨汁当红糖的故事:“真理的味道非常甜。”
百年来,真理养分滋养古老大地,孕育盛世中华累累硕果。
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旗帜熠熠生辉,引领着亿万人民的前进方向。
坚持,因为脚踏人间正道。
四川眉山,三苏祠里古木参天。
2022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感慨地说:“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思维,广泛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不能封闭僵化,更不能一切以外国的东西为圭臬,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党在百年奋斗中始终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探索并形成符合中国实际的正确道路。
实践证明,这条道路不仅走得对、走得通,而且走得稳、走得好。这是一条强国之路、富民之路,更是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脚踏这条人间正道,党和人民就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
“咬定青山不放松,风雨无阻向前进”
中华民族向来深知坚持的可贵。“愚公移山”“水滴石穿”“逆水行舟用力撑”……一个个古老箴言,穿越历史烟云,展现出中华民族独有的智慧。
如今,“坚持”被赋予更多新的时代内涵。
这是“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
2022年10月25日,党的二十大闭幕刚三天,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中共中央政治局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
就在5年前,党的十九大后第一次中央政治局会议,一项重要议题同样是审议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而这也正是10年前,党的十八大闭幕不久中央政治局会议聚焦的重要议题。
一次次在重要节点强调同一个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这样特殊的安排,展现出以钉钉子精神打好作风建设持久战的坚定决心。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下,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以“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和“不信东风唤不回”的坚定,瞄准问题不放松、锚定目标加油干。
这是“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
2021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向重点乡村持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的意见》,要求总结运用打赢脱贫攻坚战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的重要经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曾几何时,25万多个驻村工作队、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领命出征,奔赴脱贫攻坚的战场。
如今,一批批年轻党员干部征衣未解再跨鞍,为新的使命继续拼搏奋斗。
爬坡过坎需要坚持,迎战惊涛骇浪同样需要坚持。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
唯有秉持持续奋斗的态度,敢于迎难而上,方能翻过新的“娄山关”“腊子口”,迎来新的胜利。
从党的二十大看中国共产党的成功密码
之四——《变革》
“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历史性变革”“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
“变革”,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一个令人瞩目的关键词。
是伟大成就,亦是成功密码。正是在不断的变革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应对复杂多变的形势和挑战,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以识变之智、应变之方、求变之勇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变革之道:“只有顺应历史潮流,积极应变,主动求变,才能与时代同行”
11月15日,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在此召开。
“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定不移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习近平主席发表重要讲话,向国际社会阐明中国以改革发展共迎时代挑战、共建美好未来的决心和行动。
纵观世界,变革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是浩浩荡荡的历史潮流。
“我们从事的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党的二十大上,习近平总书记这样强调。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新故相推,日生不滞”……关于变革的中国智慧,深植于中华文化沃土。
回望百年,冲破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一成不变教条的思想桎梏,走出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新路;跟上时代步伐,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创举;坚持“两个结合”,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勇于变革,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鲜明品格。
洞悉历史大势,立于时代潮头。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以更为强烈的历史自觉和主动精神引领变革、推进变革——
以民心诠释“最大的政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以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制度和治理体系;秉持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时代进步潮流……
越是伟大的事业,越充满艰难险阻,越需要艰苦奋斗,越需要变革创新。
“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以满腔热忱对待一切新生事物,不断拓展认识的广度和深度,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明方向。
变革之要:“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
“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共产党宣言》中的经典论述,依然绽放真理之光。
变革之要,在于坚持问题导向。
党的二十大闭幕三天后,《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发布,做出一系列制度安排,有利于解决个体工商户“急难愁盼”的突出问题,从整体上提升发展质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我们要增强问题意识”“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
跟着问题走,奔着问题去。
针对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总结新经验,部署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防止“碳冲锋”“运动式”减碳等倾向,要求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按照党的二十大部署,一系列新举措已经在路上。
变革之要,在于改革发展稳定相统一。
新时代十年,党带领人民以更大勇气和力度推进的改革,始终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的改革。
改什么、怎么改,必须以是否符合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为根本旨归。
既不封闭僵化,也不改旗易帜。该改的、能改的坚决改,不该改的、不能改的坚决不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坚定制度自信和不断改革创新统一起来,在坚持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制度体系完善和发展。
国际社会也在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变革之道。
印度孟买观察家研究基金会前主席库尔卡尼说,保持政治稳定和勇于变革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的成功原因。
“正如我所观察到的,中国共产党完美地将变革与延续性融入其治理国家的制度与结构中。”巴基斯坦欧亚世纪研究所创始所长伊尔凡·沙赫扎德·塔卡尔维说。
变革之要,在于激发人民创造伟力。
人民是历史发展的动力源泉,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尊重群众首创精神,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从生动鲜活的基层实践中汲取智慧。”
今年4、5月,党的二十大相关工作网络征求意见活动开展,收集到网友留言超854.2万条,梳理汇总成意见建议1675条,为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间的改革发展贡献智慧。
12月6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活力,让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
当前,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兼顾各方面利益越发不易。
上下同欲者胜。将党的意愿与人民意愿相统一,将党的行动和广大人民心声结合,必将不断汇聚变革创新的强大合力。
变革之智:“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3%,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8.6%。国民经济总体上保持恢复态势。
今年以来,全国新开工水利项目2.5万个,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增长一倍,“6·18”“双11”激发消费热情……不断扩大内需,夯实中国经济的韧性和底气。
时代考卷,常答常新——
全球政治经济环境深刻变化,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叠加下,我国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外部挑战。
国内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一些领域发展还存在短板弱项。
“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创新作答。
危和机从来都是硬币的两面。用好危和机的辩证法,根据形势环境变化不断调整,及时科学应对,才能化危为机。
2020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了解到,大进大出的环境条件已经变化。回京后不久,他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两年多来,构建新发展格局持续迈出新步伐。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此专章阐述,作出新的部署安排。
发展是变革的艺术。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从根本上看要靠创新。
科技创新已成为大国博弈的主战场。14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要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创新的压力更大、动力更足。
新发展理念中,“创新”摆在第一位。党的二十大报告专门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作出部署,强调“创新是第一动力”。
出台推动虚拟现实(VR)产业快速发展措施、加快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开展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党的二十大闭幕后,一系列着眼创新的举措加速出台,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挑战前所未有,应对好了,机遇也就前所未有。
顺应时代潮流,回应人民要求,勇于推进变革。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人民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定能在攻坚克难中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创造出更多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间奇迹。
从党的二十大看中国共产党的成功密码
之五——《自主》
“党的百年奋斗成功道路是党领导人民独立自主探索开辟出来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篇章是中国共产党人依靠自身力量实践出来的,贯穿其中的一个基本点就是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
独立自主是中华民族精神之魂,是我们党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党的二十大报告充分体现了独立自主的探索和实践精神,贯穿着坚持走自己的路的坚定决心和信心。
走自己的路,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
党的二十大报告高度评价新时代十年我们经历的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这三件大事,共同揭示了一个真理——独立自主是我们党从中国实际出发,依靠党和人民力量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必然结论。
1935年1月,贵州遵义天寒地冻,而红花岗区子尹路96号一间仅27平方米的小屋里却气氛热烈。中共中央在这里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问题。
长征途中的遵义会议,开启了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新阶段。
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在旧中国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继承和发扬独立自主精神,抓住机遇、勇于创新,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评价这种“独立自主的探索和实践精神”和“坚持走自己的路的坚定信心和决心”,认为这是“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立足点,也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
进入新时代,我们党继续坚持独立自主地思考和解决新的实际问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10年来,“自主”的思想,深深融入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方方面面——
参观《复兴之路》展览,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全党同志“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多么不容易,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下去”;
身处重大外交场合,他向世界重申“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
谈及人才队伍建设,他嘱托“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加快建立人才资源竞争优势”;
会见嫦娥三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他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
考察崖州湾种子实验室,他勉励“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用中国种子保障中国粮食安全”;
回顾历史成就展望未来征程,他反复强调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将“坚持独立自主”作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积累的十条历史经验之一。
历史一再证明,什么时候坚持了独立自主,我们的事业就会开新局;什么时候坚持不好这一原则,党和国家就会走弯路。
在独立自主精神指引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中国人民的前进动力更加强大、奋斗精神更加昂扬、必胜信念更加坚定,焕发出更为强烈的历史自觉和主动精神。
解决中国的问题必须从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
湖南长沙,岳麓书院。古木参天,绿荫如盖。讲堂檐前高悬着“实事求是”匾额。
2020年9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深刻指出:“共产党怎么能成功呢?当年在石库门,在南湖上那么一条船,那么十几个人,到今天这一步。这里面的道路一定要搞清楚,一定要把真理本土化。”
有勇气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并把正确的道路走实走坚定,这是自主;不因一些挑战风险就自我设限、改弦更张,这是自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独立思考,着力解决实际问题,这也是自主。
在新时代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中,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科学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系列重大问题:
旗帜鲜明反对在政治制度上搬来一座“飞来峰”,强调“鞋子合不合脚,只有穿的人才知道”“千万不能‘邯郸学步,失其故行’”;
深刻指出“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我们所推进的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国情的中国特色”;
明确要求“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原理”“定律”“公式”来解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进程中遇到的“时代课题”,而且在解新题、解难题的过程中,创造性地总结提炼出了新的“原理”“定律”“公式”,实现了从原理到道理、从道路到出路、从方法到办法的转化,打通了用马克思主义引领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最后一公里”。
党的二十大阐述了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等重大问题,为中国人独立自主解答中国问题,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
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昂首阔步走下去
坚持独立自主是我们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更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同时,世纪疫情影响深远,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
中国要发展,最终要靠自己。
从“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到“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原则基础上加强同各国政党和政治组织交流合作”……对自主的高度重视和反复强调,贯穿二十大报告始终。
报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坚持道不变、志不改,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独立自主,绝不意味着封闭僵化、固步自封。
新征程上,走好自主求索之路,就要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培元固本和守正创新相统一,科学求解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
新征程上,走好自主创新之路,就要扎根中国大地,按照中国的情况、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办中国事情,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汲取经验智慧。
新征程上,走好自主奋进之路,就要既坚定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又虚心学习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在辩证取舍人类一切先进文明成果和国际有益经验的基础上进行自我创新、开放合作,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从党的二十大看中国共产党的成功密码
之六——《发展》
“发展”一词,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出现239次。
“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发展,关乎人民幸福、民族复兴,是党带领人民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成功密码之一,是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取得新成就、开辟新境界的关键所在。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5年前,党的十九大上,总书记的话言犹在耳:“必须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10年前,党的十八大闭幕后,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意味深长地指出:“回首过去,全党同志必须牢记,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肩负打碎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的使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贯穿党百年奋进历程,是党赢得人民拥护、引领民族进步的关键密钥。
一路走来,从“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才是硬道理”,到“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党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带领人民在不断推动更高质量的发展中,积累起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凝聚起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改革开放之初,面临“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带领人民奋力解决发展的问题;
进入新时代,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处在“发展起来以后”阶段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面临又一道新的难题:
“高质量发展就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经济发展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党的二十大向世界宣示:中国式现代化的蓝图,将在“发展”而且是“高质量发展”中来书写。
“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10年前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时,习近平的表达朴素坚定。
10年后,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总书记庄严宣示:“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始终坚持人民至上,铸就中国共产党最坚实的依托、最强大的底气,也是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牢固根基。
百年奋进,矢志不渝: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从打赢脱贫攻坚战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始终以最广大人民利益为依归来谋划发展、推动发展。
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实现从“有没有”到“好不好”的发展,标准就是人民群众是否满意。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
这是2019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引用的一句古语,意在强调中国要飞得高、跑得快,就要汇聚激发14亿多中国人民的磅礴力量。
发展为了人民,才有根本;发展依靠人民,才有动力。
党带领亿万人民攻克一道又一道难关,靠的就是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人民的智慧、人民的力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涓涓细流汇成大海,创造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
10月27日上午,党的二十大刚刚闭幕,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当选的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来到延安。
在这个中国革命的圣地,总书记谈到站稳人民立场时,着重强调“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和“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新征程上,初心如一。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做大蛋糕”也“分好蛋糕”,让每个人共同享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成果,共同享有与伟大祖国、伟大时代共同成长的机遇。
“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牢牢掌握发展主动权”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立足点在于走好自己的路。
从在一穷二白基础上建设新中国,到拉开改革开放历史巨幕,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风险挑战,党始终领导人民立足自身、推动发展。
我们正处在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要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把握发展主动权,关键是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发生局部断裂。
“我感觉到,现在的形势已经很不一样了,大进大出的环境条件已经变化,必须根据新的形势提出引领发展的新思路。”习近平总书记深入思考。
2020年4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新发展格局”首次提出。
立足国内,把国内大循环畅通起来;联通国际,争取开放发展中的战略主动。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单独成章,凸显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的战略考量。
把握发展主动权,必须坚持底线思维,随时准备应对更加复杂困难的局面。
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提出新粮食安全观;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坚持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攻坚战……
统筹发展和安全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新发展阶段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取得一系列伟大成就的基本经验。
把握发展主动权,既立足自身,也胸怀天下。
“推动更加包容的全球发展”“推动更加普惠的全球发展”“推动更有韧性的全球发展”……二十国集团巴厘岛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聚焦“发展”,反映各国人民共同心愿,展现负责任大国担当。
深刻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以自身发展为世界创造更多机遇,又在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中,为自身发展创造更好条件。
只要始终攥紧发展这把钥匙,把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就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
从党的二十大看中国共产党的成功密码
之七——《统筹》
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城乡就业政策体系……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统筹”一词多次出现。
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更好统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更好统筹经济政策和其他政策、更好统筹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更好统筹当前和长远,12月15日至16日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要把握好“六个统筹”。
统筹兼顾是中国共产党秉持的科学方法论,在统筹中谋划全局、协调推进、重点突破,在统筹中掌握平衡、校准方向、赢得主动。
全局谋划:“坚持从大局出发考虑问题”
党的二十大召开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广西代表团讨论。
桂林市委书记周家斌代表发言时说,这些年桂林在保持漓江生态的原真性、完整性和可持续性上下功夫,生态保护与富民利民实现了双赢。
总书记谆谆嘱托:“保护好桂林山水就是对国家对民族最大的贡献,这就是你们的‘国之大者’。”
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领导干部想问题、作决策,一定要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多打大算盘、算大账,少打小算盘、算小账,善于把地区和部门的工作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大棋局。
统筹,注重的是通盘筹划,彰显的是全局观念。
回望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无论是在革命时期明确从进攻大城市转到向农村进军,还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再到改革开放后强调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我们党始终根据形势变化提出事关全局的战略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经常引用“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这一古语,要求全党“坚持从大局出发考虑问题”。
从大局出发,我们党不断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
新时代十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牢中国前进方向,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明确“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确定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党的二十大上,中国共产党从战略全局出发,作出新的战略安排:“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着眼全局,二十大报告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等重大问题,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了战略谋划。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牢固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谋划和推动本地区本部门工作要以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为前提,创造性开展工作,做到既为一域增光、又为全局添彩。
协调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基础上,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提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我们要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协调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
“社会主义道路上一个也不能少,全面小康大家一起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贯穿其中,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
“中国要强大,各领域各方面都要强起来。”从全面深化改革到全面依法治国,中华大地展现出一幅发展进步全景图。
二十大报告擘画的中国式现代化蓝图中,从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无不呈现全面性特征。
全面,不是零敲碎打,而是联动和集成。
瞄准全面,中国共产党遵循统筹原则,用好“两手抓”的辩证法,避免畸轻畸重、以偏概全,在协调推进中找到全面发展的正确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不断丰富和发展“两手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开放和自主的关系、发展和安全的关系等。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党中央及时作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重大决策,我国一方面率先控制住疫情,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一方面率先复工复产,率先实现经济增长由负转正。
面对世所罕见、史所罕见的风险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发展和安全的辩证统一关系,强调既要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又要办好保证国家安全这个头等大事,维护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推动中国号巨轮劈波斩浪、行稳致远。
重点突破:“以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突破带动全局”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全面部署的同时,对教育科技人才、依法治国、国家安全三方面工作单列部分进行安排,彰显了我们党对抓关键、补短板、防风险的战略考量。
我们党是一个大党,领导的是一个大国。
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表示,在中国当领导人,必须在把情况搞清楚的基础上,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突出重点、带动全局,有的时候要抓大放小、以大兼小,有的时候又要以小带大、小中见大,形象地说,就是要十个指头弹钢琴。
统筹,展现的是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智慧。
“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抓住‘关键少数’以上率下”……
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实践中,既强调全局观,又注重优先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突破带动全局。
点面结合,综合施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区域、人口、领域全面覆盖的同时,把脱贫攻坚作为底线任务;全面深化改革,既作出顶层设计,又敢于突进深水区、啃硬骨头;既强调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又突出创新是第一动力。
以点带面,有序推进:在多地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在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在浦东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在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通过先行先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为全国提供借鉴。
党用伟大奋斗创造了百年伟业,也一定能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
面向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供科学思想方法。
今日推荐
来 源/新华社
监制/胡华玉 编审/保进 校对/李章娟 罗朝俊 编辑/林绍博
投稿/822996965@qq.com
@微昭通 域内铁粉群建设中,欢迎添加管理员微信号(wzhaotong),添加好友请备注县区市名称+姓名+联系电话(如:水富市张小珏180XXXX0201),无完整备注不予验证通过,感谢支持,谢谢配合!
警告:即日起,“微昭通”微信公众号(wei-zhaotong)所推发图文信息,未经许可,严禁任何媒体平台、自媒体账号等以任何形式自“微昭通”转载推送,一经发现,严肃追究。
最近更新职业教育
- 加强行刑衔接协作 合力守护绿水青山
- 名单公布!南昌31名学霸上榜!
- 北京有车型优惠超10万元,南阳有门店贴出“国货惠民价7.59万元起”海报,合资车
- 事业单位编外人员转为雇员制行不行?银川市人社局回复了这份提案
- 老师曝光教室无窗帘被约谈 校长停职、教室已全部安装窗帘
- 大祥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能力提升培训圆满结束
- 最美家庭展播二:梁芳清家庭
- 王晓龙谈国内青训:我们只有初中水平老师,教不出大学水平的学生
- 11月起 四川学业规划行业有了“国家标准”
- 河南2023年度全省职称评审工作开始
- gre数学有哪些备考方法
- 最优模型估算: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雪豹种群数量为251只
- 家庭教育公开课第八讲 | 关爱青少年心理健康
- 重磅消息 | 第十二届商学院数字化论坛即将启幕!
- 《志愿军:雄兵出击》发布路演特辑
- 建筑“黑科技”闪耀长沙筑博会
- 为青春点赞!你最喜爱哪支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
- 扬州各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 喜迎建队日争做好队员
- 深圳发布农贸市场综合治理第三轮测评结果 低于80分市场数量大幅度减少
- 2023下半年湖南英语四六级考试时间安排
- 朝阳营商环境考评成绩连续五年居全市第一
- 小米 14 表现如何?数据库实测性能续航充电等
- 发表SCI论文,申请专利,青年标兵……她是曲园学子李雯鑫
- “湿”意盎然的生态答卷丨马鞍山:水清岸绿 石臼湖风光美如画
- 「一线新动态」十年深耕涉外高端电力人才培养,“电力工程师的摇篮”助力“一带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