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历史老师全面总结:西汉、东汉重点内容
根据中国历史七年级(上)课本,历史老师将两汉重点内容全面总结如下,供家长和学生参考使用。
第一部分:西汉
1.西汉的建立:
公元前202年,刘邦(汉高祖)建立汉朝(史称西汉),定都长安(今西安)
2.修养生息政策:
采取“与民休息”、“轻徭薄赋”的政策,使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1)产生的社会背景:由于秦的暴政和秦末战乱,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汉初人民流离失所,人口锐减,大片田地荒芜,物资奇缺,到处是残破荒凉的景象。
2)实施的目的:为迅速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
3)内容:
(1)下令“兵皆罢归家”还乡务农。
(2)沦为奴婢的人释放为平民,增加农业劳动力。
(3)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稳定民心,鼓励致力农业生产。
4)作用:
使汉初的经济得以恢复,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
3.“文景之治”
1)产生的条件:
汉文帝和景帝时期继续实行汉高祖刘邦的休养生息政策。他们关心农桑生产,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田赋从十五税一,减到三十税一);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了一些严刑峻法,提倡勤俭治国。
2)解释何为“文景之治”:
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当时国力有所增强,国家积累了大量充盈的钱粮,史称这一时期的政治局面为“文景之治”。
4.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主要措施
1)政治方面:
(1)“推恩令”的实施。
实施背景:西汉初期,诸侯王势力强大,各霸一方,生活奢淫,经济上通过冶铜、铸铁、煮盐等积累大量财富,政治上甚至公开反抗朝廷(中央)派来的官吏,甚至出现谋反。如,景帝时采取大臣晁错的削藩建议,削夺诸侯王的封地,吴、楚等七国举兵叛乱(史称七国之乱),叛乱平定后,使中央对全国的统治得到加强。汉武帝在位时,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有条件进一步巩固中央集权,实施打击王国、侯国势力的措施,他采纳了主父偃的建议,颁布实行“推恩令”。
推恩令主要内容:
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分给其他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
推恩令的后果:
名义上是实行德惠,实际上通过分割封国,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越来越小,有利于巩固封建专制集权制度。
此外,汉武帝随后还以各种借口削爵、夺地、除国,严厉镇压叛乱,诸侯王从此一蹶不振。
(2)建立刺史制度(刺史的本义是负责监督类的官吏)
建立刺史制度原因:
西汉初期,地方上豪强地主发展起来,他们兼并土地,聚敛财富,横行乡里,与官府分庭抗礼,也是当时又一股割据势力。汉武帝为打击这股豪强地主割据势力,建立了刺史制度。
建立刺史制度内容:
把全国分为13个州部,各州部派刺史一人,代表朝廷监视州部的地方官吏、豪强地主及其子弟,严禁他们为非作歹。
2)思想方面: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原因:
1)西汉初,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很弱,统治者奉行“无为而治”的政策。
2)诸子百家的学说在社会上很流行,许多士人四处游说,依附诸侯王,对抗朝廷。
2.过程:
1)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
2)在长安兴办太学,以儒家的《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作为教材(五经)。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儒学人才,儒士也进入各级政权机构。
3.影响和作用:
从此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3)经济方面:
盐铁专卖、统一铸造五铢钱。
1.原因:
西汉初,私人铸币没有完全禁绝,盐铁经营大权都掌握在豪强手中,因此,社会上出现了很多富商大贾,他们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且唯利是图,不关心国事。
2.办法:
1)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2)在全国各地设置盐铁官,把煮盐、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有,由盐铁官营专卖。
3)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3.作用:
改善了国家财政状况,为推行的许多政策奠定了经济基础。
总之,汉武帝从政治、思想、经济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第二部分:东汉的兴亡
一、光武中兴
(一)背景
1.西汉后期,朝政腐败,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政权,建立新朝,西汉灭亡。
2.王莽施政进行改制加剧了社会动荡,爆发了农民大起义。
3.新朝被推翻后,西汉宗室刘秀在公元25年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二)产生的原因
光武帝位巩固统治采取了一系列稳定社会局面的措施
1.下令释放奴婢;2.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刑罚;3.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4.允许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二.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一)产生的原因
东汉中期以后,继位的皇帝多年幼,无法主政,大权就由皇帝母亲太后主持,太后重用自己的亲戚,导致了外戚势力膨胀。皇帝长大后,不甘心被外戚摆布,就依赖身边的宦官,除掉外戚,由此,宦官得到宠信,把持朝政。
(二)造成的后果: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恶性循环,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政权走向衰亡。
三.黄巾起义
(一)原因
东汉后期朝政腐败,时局动荡不安,社会上大批贫民流离失所,自然灾害频发,人民不堪黑暗统治,反抗情绪蔓延。
(二)经过
1.张角创立太平道(原始道教),经十多年在底层传教,信徒有数十万人。
2.184年,经过精心策划,有组织、有准备的举行起义,(信徒组成三十六方,准备甲子日全国起义,口号是“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东汉政权迅速处于土崩瓦解的境地。
3.东汉统治者促使拥有强大武装的豪强地主与官军联合把起义镇压下去。
(三)作用
这次农民起义,沉重地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东汉政权已奄奄一息,两汉大统一的局面结束了。
第三部分:沟通中外文化的丝绸之路(重点)
(一)西汉张骞出使西域
西域:汉代人把今天甘肃阳关、玉门关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称为西域。
1.公元前138年,第一次通西域。
原因:西汉初,西域受匈奴的控制。匈奴从西域不断进攻中原,使汉武帝认识西域的重要性,决定招募出使西域的使者,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过程:
1)张骞应募于公元前138年,率领随从从西出长安前往西域。
2)途中被匈奴抓住,扣留10余年后,张骞寻机逃脱,历经艰难到达大月氏,但大月氏已西迁,安居乐业,不愿与匈奴打仗,张骞只好返回。
3)返回途中又被匈奴抓扣1年多,才逃回长安。
作用:
使汉朝了解到西域的具体情况。(各国见闻,各国想与汉往来的愿望。)
2.公元前119年,第二次通西域。
1)过程:张骞率领庞大使团出使西域,他们带着“牛羊以万数,及金币等”作为馈赠各国的礼物。走访了中亚、西亚各国。
2)作用:张骞通西域的道路,使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日趋频繁,产生了丝绸之路。
(二)丝绸之路
1.“丝绸之路”
是指商人们载着汉朝的丝绸等货物,从长安(今西安)穿过河西走廊,经西域运往中亚、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的物产和奇珍异宝运到中原,这条沟通欧亚的陆上交通道路,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
2.历史意义:
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它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的交流起了极大的作用。如中国的蚕丝和冶铁技术西传对促进人类发展有重大贡献。汉朝的丝绸、漆器等物品及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传入西域。西域等国的种良马,如汗血马,香料、玻璃、宝石等,以及核桃、葡萄、石榴、苜蓿等植物和多种乐器、歌舞等传入中国。
3.“海上丝绸之路”
是指从东南沿海港口南海(今广州)、徐闻(位于雷州半岛南端)出发,经中南半岛南下,绕过马来半岛,穿马六甲海峡,通往孟加拉湾沿岸,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和今天的斯里兰卡。
(三)对西域的管理
1.西汉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
1)公元前60年西汉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管辖36国,都护府设在乌垒城(今新疆轮台)。
2)西域都护对西域进行有效的管辖。颁布汉朝号令,调遣军队,征发粮草等。
3)历史意义:
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范围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
2.东汉重建与西域各国的联系:班超
1)攻击匈奴,班超“投笔从戎”出使西域。
2)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古东罗马帝国),开辟通往西亚路线。
3)班超经营西域30多年。
3.南海诸岛包括
包括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中国人民在南海活动有两千年的历史。
第四部分:两汉的科技文化
(一)造纸术: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1.造纸术的发明:
1)纸问世之前,古人把文字刻画、书写在甲骨、简帛、青铜器上。
2)西汉时人们懂得了基本造纸方法。
3)东汉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价格便宜,原料易找。
意义: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便利了古籍的流传,推动了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也流传到世界,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二)中医:张仲景、华佗
1.张仲景:
1)东汉末年的名医,被称为“医圣”。
2)著作《伤寒杂病论》。这部著作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总结了各种疾病的症候,提出在诊断上要辩证分析病情,然后对症治疗;还提出了“治未病”理论,提倡预防疾病。
3)评价:张仲景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为中医药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2.华佗:东汉末年名医。
成就:
1)擅长用针灸、汤药为人治病,并能实施外科手术。
2)发明了“麻沸散”,麻醉剂
3)创编了“五禽戏”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活动姿态,帮助人强身健体。
(三)历史巨著:司马迁《史记》
1.《史记》作者司马迁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
司马迁从小勤奋好学,青年时游历名山大川,搜集历史资料。后因仗义执言,遭受酷刑,用十年时间写出不朽历史巨著《史记》。
2. 《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1)《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约三千年的史实。
2)《史记》书中记录了帝王、将相的历史活动,肯定他们的功绩,也揭露他们的腐朽和罪行。
3)书中还为许多下层认为写了传记。
3.评价:
1)《史记》公正记事,爱憎分明,秉笔直书,对中国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史记》文笔优美,所记人物形象生动,在文学史上有崇高的地位,也是一部辉煌的文学大作。
(四)宗教:道教和佛教
1.佛教: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
1)佛教传入我国:佛教通过西汉张骞通西域开辟的丝绸之路传入我国。
2)佛教传播的原因
(1)佛教认为人生如苦海,苦是欲望和烦恼,只有人灭了各种欲望才能得到解脱,宣扬“生死轮回”“因果报应”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统治。
东汉明帝时,西域僧人运佛经到洛阳白马寺,佛教得到上层统治阶级的扶持逐步在社会上传播开来。
(2)佛教主张“众生平等”迎合贫苦民众渴求生活平安的愿望,因此得到传播。
3)佛教传播的作用(影响)
佛教的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在社会、思想、文学以及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2.道教
1)产生的原因:东汉末年,极度苦难的人民需要找精神上的寄托,为道教的兴起提供了土壤。
2)支派及主张
(1)张角创立太平道,尊奉黄帝和老子,也吸收一些神仙方术,以《太平经》为经典,他以治病在黄河流域传道。(此人领导了黄巾军起义)
(2)张陵:创立五斗米道,人们只要出五斗米就可以入道或治病,奉老子为教主,《道德经》为主要经典,在汉中、巴蜀活动。受到下层人民的信奉。
本文为齐它故事原创,未授权勿转载。
举报/反馈
上一篇:东南大学954电路(电气工程)考研真题+答案+重点讲解+备考攻略
下一篇:乐高集团为庆祝迪士尼100周年将推出新人仔?
最近更新职业教育
- 加强行刑衔接协作 合力守护绿水青山
- 名单公布!南昌31名学霸上榜!
- 北京有车型优惠超10万元,南阳有门店贴出“国货惠民价7.59万元起”海报,合资车
- 事业单位编外人员转为雇员制行不行?银川市人社局回复了这份提案
- 老师曝光教室无窗帘被约谈 校长停职、教室已全部安装窗帘
- 大祥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能力提升培训圆满结束
- 最美家庭展播二:梁芳清家庭
- 王晓龙谈国内青训:我们只有初中水平老师,教不出大学水平的学生
- 11月起 四川学业规划行业有了“国家标准”
- 河南2023年度全省职称评审工作开始
- gre数学有哪些备考方法
- 最优模型估算: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雪豹种群数量为251只
- 家庭教育公开课第八讲 | 关爱青少年心理健康
- 重磅消息 | 第十二届商学院数字化论坛即将启幕!
- 《志愿军:雄兵出击》发布路演特辑
- 建筑“黑科技”闪耀长沙筑博会
- 为青春点赞!你最喜爱哪支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
- 扬州各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 喜迎建队日争做好队员
- 深圳发布农贸市场综合治理第三轮测评结果 低于80分市场数量大幅度减少
- 2023下半年湖南英语四六级考试时间安排
- 朝阳营商环境考评成绩连续五年居全市第一
- 小米 14 表现如何?数据库实测性能续航充电等
- 发表SCI论文,申请专利,青年标兵……她是曲园学子李雯鑫
- “湿”意盎然的生态答卷丨马鞍山:水清岸绿 石臼湖风光美如画
- 「一线新动态」十年深耕涉外高端电力人才培养,“电力工程师的摇篮”助力“一带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