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富路上村村行|青山村:从“矿山”里淘出“青山”“金山”

栏目:职业教育  时间:2023-02-01
手机版

  

  来到边城镇青山村,

  粉墙黛瓦、绿水荡漾,

  一幅优美画卷徐徐展开,

  一条银杏大道从村里通到山间。

  04:43共富路上村村行|青山村:从“矿山”里淘出 “青山”“金山”

  四月看花、八月摘果、民宿赏景、销售苗木,美景美食两相宜、绿化美化双得利,吸引了众多顾客慕名而来……从吃“资源饭”变成吃“生态饭”,村民富了口袋,青山村喜获真“金山”。雨生百谷,润物无声。至此,春渐远,夏将至,万物一片生机。

  青山“重现”生态修复绘就美丽画卷

  登上一处山头,对面青色山峦起起伏伏、横亘延展,其中迎面相撞的是叫宝塔山、狗头山的两座山体。这两座山体上都留有采石宕口,村民巫果林指着它们说,宕口已经关闭了,并且正在实施复绿工程。“你看,宝塔山的南山坡下面,我们计划利用低洼地势,修闸建设一座小水库,起到蓄水防洪、排水灌溉的作用,同时为山区增加水景,为村庄添灵气。”

  

  时光回溯到过去,青山村可不是这样的生态环境,甚至可以说是截然相反。“青山村”并不像它的名字那样,那时山不青水也不绿,村容村貌让村民群众啧言不断。

  自上世纪60年代起,村里发展起采石业并形成一整套的产业链条,建起了一批石灰窑、建材厂、石子厂等关联企业,还有附带运输,村集体经济和大部分村民主要收入来源是“靠山吃山”。山体开凿采石宕口后,青色山体敷上了道道“疮疤”,矿主们开采石矿、烧窑,村民在这些矿窑里做杂工,收入也有限。在2017年全市打响污染防治攻坚战之前,有两座山体被“愚公移山”式地采挖掉。

  “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刻不容缓,把弱点变成亮点、将包袱转为优势是我们当时的唯一目标。”青山村党总支书记朱小龙说,为了更好推进整治工作,加速经济转型,2017年,边城镇党委政府以西南片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复垦复绿方案为统领,持续开展环境整治,严厉打击非法生产、非法开采,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

  

  扭转局面的“蝶变”一步步地发生了,消除矿工企业,转移废弃物、填土造林,投入2亿元,实施废弃宕口综合治理,先后关停拆除100余座石灰窑、20余家洗石轧石企业、8家“散乱污”企业。2018年,在镇、村和村民多方共同努力下,青山村矿产企业全部退出,转型第一战初战告捷。“村民纷纷拍手称快,都说青山村看到希望了!”朱小龙如是说。

  转型发展绿色赋能开启“致富密码”

  矿山污染企业关停了,村级经济失去了一大主要的经济来源,青山村发展的路在何方?

  

  朱小龙是一名退伍返乡军人,他上任后一直在寻找符合高质量发展的理念、思路和具体路径。“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全面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新农村。”朱小龙这样想,也这样厘清了转型发展“方向盘”。他决心掌好舵向,结合本村的自然特点、人文优势和社会资源,走出一条农文旅产业结合的科学发展之路。

  

  把宕口打造成景点。青山村委会邀请南京大学设计研究院,对关闭宕口进行整治规划并拿出方案,同时配套建设一批接待点和餐企、摄影、科普教育等活动基地。对山坡上1000亩宕口,还准备发展成为生态茶园。除此之外,依托山地林地资源,2017年、2018年两年,青山村已经建成2200亩的樱花观赏园,500亩的景观造型林,2000多亩的精品苗木基地以及300亩的水果采摘园。

  

  “2021年,我村集体经济净收入超过250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万元。青山村已经建成旅游景点3个,发展农家乐4家,建成民宿3处,每年接待来自长三角地区的一批批旅游团队和游客。”朱小龙表示,青山村计划在5年内将旅游基础设施全部建设到位,建成一批道路、停车场、厕所、接待点等配套设施,助力全域旅游进程。

  有了优美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回乡创业。2018年,一直在外地做生意的村民汪兆财看到了青山村生态环境的改变决定回乡创业,承包了村里800亩土地发展稻鸭共作、林下养殖以及活水鱼养殖。“这些生态种养方式既减少化肥、农药使用,养出来的鱼鸭肉质细嫩紧实、味道鲜美。”汪兆财说,就连产出的大米都卖到了每斤12元,专门提供给当地的农庄和酒店,这样原生态的农产品在市场上深受消费者青睐。

  

  “在我这里能够体验如画的田园风光,新鲜的农家菜肴,质朴的乡土气息,垂钓、采摘等丰富的农文旅项目,让游客能真正享受到乡村生活的悠闲与惬意。”汪兆财说,自己的生态种养与青山村得天独厚的自然和文化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为青山村的乡村振兴赋能添彩。

  深度挖潜“青山八古”焕发全新生机

  26米高的树干粗壮挺拔,郁郁葱葱的树枝上,不时有喜鹊、白鹭停下歇息……“到了秋天,这棵千年古树还能结不少果子呢。”一家三代都曾住在银杏树下的巫明宝说,十几年前古银杏树可没这么生机勃勃,连树干都是歪的。

  长期的矿石开采让古树的微生态供水系统遭到破坏,而村民在古树四周建起楼房,又损害了古树的生存环境。加上古树西侧枝干曾被砍伐,原本挺直的古树渐渐向东北方向倾斜,叶稀果少,犹如风烛残年的老人。“2010年春节过后,村两委找到我,说我家祖屋后沿墙离树不到一米,希望我家能够搬迁。”巫明宝说,村里给了建房新址和17万元补贴,自己也心疼这棵古银杏树,当年3月8日就搬走了。

  

  仅搬迁一户人家,只能延缓古树的衰弱。2017年,青山村在关闭采石企业之后,又流转低效的意杨林、整理矿山岗坡荒地。“村里组织我们这些采石企业主去苏州木渎学习生态农业,回来后我种了200亩樱花林,承包200亩田进行虾稻共作。”54岁的“新农民”汤国宏说,越来越多的村民从事生态农业,村里环境也越来越好。

  

  “我们青山村有1400多年历史,曾出过9位宰相,村里有古庙、2.4亿年鱼化石、古树、古戏台、古井、古祠堂、古街巷、古门楼等‘青山八古’,可以在‘农文旅’融合发展上创新实践。”朱小龙说,“农文旅”融合发展头等大事就是让古树重新挺直腰:2018年花费近20万元清理树下硬化路面、修剪枯枝、防治病虫害;2020年再花费5万元建起保护栏杆,防止游客触碰树干。村民们惊喜地发现,古树渐渐地又变直了。

  

  古树重获新生,也坚定了青山村绿色发展的信心:斥资250万元修建村史馆、修复古戏台、修缮古街古庙,以每口井2万元的成本对古井展开修复,将2.4亿年鱼化石发现地打造成地质教育平台……“青山八古”逐步被擦亮为青山村金字招牌,与生态农业交相辉映,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日最高游客数达千人。该村也先后获得“全国生态文化村”“江苏省传统古村落”“镇江市生态村”等荣誉称号。

  文稿/ 巫彤 王欣 笪倩倩

  图片/ 余晖

  视频/ 糜志鹏 张婷婷 张雷

  编辑/侍文

  制图/侍文

  【来源:句容日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举报/反馈

上一篇:中职招生春季高考录取结束可查询录取结果
下一篇: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解题方法归类

最近更新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