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就业问题已变成大学生就业问题,警惕慢就业、不就业现象的蔓延
中国的就业问题已经变成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昨天,教育部公布了2023年高校毕业生预计人数:1158万人,再创历史最高,比上一年净增长82万人。
如果加上回国的大约70万留学生(疫情前回国人数已经超过58万),大学毕业生就向着1300万迈进了,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去年,我国新增劳动力总数也就是1600万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69万人,如果还按这个数字计算,今年的大学毕业生将占到新增劳动力的80%左右,几乎快等于城镇新增就业数。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到就业问题,设定的目标就是新增就业1100万,而去年的大学毕业生是1076万人,二者基本相等。也就是说,我们解决了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就完成了2022年国家的就业目标。
当下中国的就业问题,已经基本变为大学生就业问题了!
而这一趋势还将继续发展下去。因为从招生看,我们的大学招生人数仍然在节节攀升中,这也是高等教育普及化必然的结果。
四年前,2018年全国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仅有790万人,研究生85万人。2021年全国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超过了1000万人,比2018年增长了200万,研究生117.67万人,增长了32万。今年毕业生就达到了1076万人,四年后毕业生会是多少?大家可以算算。
我经常开玩笑说,你应该庆幸是今年毕业,不是明年,因为明年人会更多。回头看这几十年的发展,大学毕业生一直在持续增长中。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最近10余年连续以超过3%的比例增长,去年超过57.8%,今年超过60%是铁板钉钉了,也从一个侧面给了印证。
为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国家拼尽了全力,大学生就业事实上变成了一个“教育问题”。
日前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公布,有媒体问我,国考67%岗位限定招收应届毕业生说明了什么?这一政策显然是为了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面对明年1158万大学毕业生,招收3万多人的国考,是杯水车薪。但即便是牙缝里的一点肉,国家也不忘记向大学毕业生倾斜。大学生已经成为国家就业问题的核心,解决起来非常艰难。
就业本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多方共同解决,但在中国,事实上却变成了一个教育问题。记得2020年疫情爆发之初,国新办举办的一场以就业为主题的发布会上,记者的问题全部追着教育部主管大学就业的副部长翁铁慧。须知,主管就业的部门是人社部而非教育部。
2020年疫情之初,教育部先后推出专升本扩招,研究生扩招,甚至把刚刚停掉的第二学士学位招生也恢复,以尽可能扩大招生,把一部分孩子们接回来继续上学,以延缓就业压力,当年仅研究生招生就增长近20%。
在高校内部,教育部则要求高校设立科研助理岗位,直接吸纳大学生就业。2022年,教育部还专门发文,推出了“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要求高校负责人走出学校,走上就业第一线,主动联系用人单位解决毕业生就业。今年就业高峰期,中央美术学院书记校长双双走进直播间推销自己学校毕业生的场景,让我感慨万千。
大学生就业的问题到底怎么解决?
第一,根本是解决用人需求问题,也就是经济发展的问题。经济发展得好了,企业才会不断招人,这是最简单的道理。在这个问题上,特别需要解决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问题,这是吸纳大学生就业的主力军。根据官方统计,全国近5千万家企业里,99%以上都是中小企业,它们提供了80%以上的就业。
另一方面,需要坚定搞好产业升级,高端产业做起来了,高收入的就业岗位就会多起来,才能让更多毕业生人尽其才,找到满意的工作。但这个工作显然不是教育部门能解决的。
第二,在供给侧,需要解决高校专业设置以及人才结构不尽合理的问题。
9月9日教育部怀进鹏部长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特别强调,把就业状况作为“双一流”建设和高等教育结构布局调整的重要内容,在建设绩效、学科评估中作为主要依据。“对就业率过低、多年持续不适应市场需求的,我们就要及时调整,与地方、高校一起,研究适合经济社会发展、适合学生全面成长的学科专业,着力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与就业市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契合的教育结构和教育体系。”
专业布局的不合理,典型代表是管理学与艺术学两个大类,高居13个招生大类的第二第三位。
如果说学科是从知识生产角度定义的,那么大学的专业,本就是根据社会需要角度设计的,也就是说,面向社会需求办学是大学的重要方向,但是在实践上,未必能做到、做好。
根据统计,如果按13个大类分,普通高校招生最多的是工科,其次就是管理类与艺术类,分列第二与第三。管理与艺术,无论在哪个国家都是就业的“老大难”,但是我们为什么会办了这么多管理与艺术专业?是真的有需求吗?是,也不是,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比如管理,对于学校来说,这些专业设置门槛低,名字听起来高大上,也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招生容易。而艺术类受热捧,对于学校方,学费高,办学门槛却不高,对于学生,文化课要求低,好考,是上大学的“捷径”,于是“购销两旺”。
无论是管理还是艺术,显然多数人都没有想过就业的问题。须知上大学只是成长的路径选择,不是终极目的或者说目标。但是,我们很多孩子与家长,往往只看了眼前,没有想未来。
除了这种具体专业上的布局,还需要重视人文与理工科的结构性平衡问题。
考研热,背后是就业难。近年研究生报名人数在高位上持续高增长,但细分下来就可以清晰地发现,报考热门还是人文社科专业,从报考录取比上看,人文社科远远高于理工科,为什么?
无论在哪个国家,理工科专业的就业都远远好于人文社科专业,因此美国对于理工科专业留学生,OPT签证给3年时间,但是人文社科只给1年时间,因为不需要。可以简单说,在就业上,理工科比文科好。
新高考之后,强化学生选择权,但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很多孩子以兴趣爱好为名,回避物理、化学,更多地选择了“类文科”组合,生物地理成为热门,物理化学大家避之不及,文理的逆转必然导致未来大学生中理工科与人文社科专业的不平衡,不可避免地出现越来越多的文科生,怎么办?
所以,这里提个醒,在新高考选科和选专业时,学生和家长不能只看眼前,要充分考虑未来的竞争压力。
第三,大学毕业生和家长要合理定位,合理期盼。
虽然说就业难,但我们同时会发现,长三角、珠三角同时存在招工难、用工荒的问题。日前媒体披露,在人口第一大省河南,地方政府要求各村都要支援富士康,提供用工人员,甚至要求地方干部带头临时到富士康务工1-6个月,以解决富士康当下急迫的用工荒问题。而在浙江一些地方,政府出资补贴大学毕业生到当地企业“实习”,也是同样的目的。
换句话说,就业岗位还是存在的,只是不符合很多大学生和家长的期望,甚至是反感。在网上,一旦说大学生为什么不能进厂,就会招致大规模批评与围攻。
很显然,在中国,就业期望值是和学历直接相关的,学历越高,期望值就越高。这种攻击和谩骂,就来自“我是大学生”,怎么可以进厂?似乎是辱没了谁似的。
对于这个问题,学生和家长必须认识到,伴随高等教育普及化,大量的大学毕业生只是一个普通的劳动者。
80年代,专科生也是天之骄子,因为招生量实在太少了。1990年招收本专科60.88万人,研究生3万多人。直到1998年大扩招之前,本专科也仅有108万人,硕士研究生5.7万人。在那个年代,大学生基本上就等于体面的工作。
但经历20多年大扩招和大发展后,当初的大学生与今天完全不是一个概念了。据不完全统计,每年仅仅是985高校总招生量就已经超过了50万,而且多数是研究生,比如北大,清华,复旦,上海交大等著名高校,近年新生招生总量基本都超过了1万,甚至是1.5万,而其中超过70%都是研究生。
比如上海交大2022年新生15000多人,本科4200人,仅占28%,其他均是研究生。复旦大学2022年招生15651人,本科4120人,仅占比26%,其他均是研究生。北大清华也类似。
我经常给很多孩子提醒,你爸爸如果当年能考上一个专科学校,那么放到今天,从竞争的稀缺性角度看,最差也是一个211了。所以,你是一个211、“双一流”高校,从稀缺度上讲,也没有什么可骄傲的。
但遗憾的是,很多家长仍然停留在过去,很多人都按自己的经历做判断,仍然在用精英教育时代的尺子,量今天普及化后的大学毕业生,对孩子有着不切实际的期望。因为他看到当初上了大学的同辈人,毕业就是一份体面的工作,于是就有了一种错位的期望。
在几乎人人都是大学毕业生的时代,人人都有一个如意的体面工作,可能吗?
第四,我们必须重视新一代大学生自立自强的三观问题,警惕慢就业、不就业现象的蔓延,防止“啃老”现象出现。
近年大学生就业上,一方面出现了就业难,另一方面也出现了大量的缓就业、慢就业,甚至不就业的现象。
很多毕业生因工作不满意,于是投入考研考公,或是以留学为借口,专职备考,考不上就接着“二战”甚至“三战”。近期各地兴起的付费自习室就是鲜明的一例:一些毕业生毕业后不选择就业,而是选择再次备考,以期望达到理想目标,刺激了自习室的生意。
在这其中,一部分人的确是有自己的人生理想,即便困难,也是在奋斗,对此我们当然肯定。要警惕的,是以这种理由啃老。
一位家长在网上撰文说,伴随儿子大学毕业,给他们带来的是“噩梦”:已经大学毕业2年的孩子,口头上说备考研究生、公务员,但晨昏颠倒,疯狂玩游戏,实际就是居家啃老。
这些孩子们有很多理由不去“低就”,比如兴趣爱好不符,工作不如意,比如性价比低,包括不能接受资本家的“剥削”、“加班”的要求等等,但实际都是眼高手低,畏惧吃苦,畏惧被约束,更受不得委屈。于是,啃老成了最舒适的选择。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家里有了被啃的资本与条件,这也是无可奈何。
这就是日本“蛰居族”的中国版,虽然人数很少,但已经开始出现。也可以说躺平的一代已经开始出现了!没有太多人承认自己是躺平,理由会有很多,但客观事实上就是懒,就是躺平!疫情则给了又一道借口,这是我们需要高度警惕和重视的。
最后,还是想抛出一个问题:是不是所有人都应该上大学?
高等教育从来就不是“义务教育”,不是必须的,但无论从哪个方面看,大家似乎都在朝这个方向努力。比如家长,多数都没有算过经济账,更无视孩子的差异,玩命“卷”。当然,还有相关政策也提供了便利,中职定位已经从就业调整为升学与就业并重,并大力发展职业本科,甚至要开设研究生。而高校的学费因为种种原因已经20余年未增长,大幅降低了上大学的经济门槛,也让更多家长忽视了教育上的投资效益。
就业的一个核心结构性矛盾,就是期望值与岗位需求之间的差异,而就业期望值则和受教育程度直接相关,不断推高的大学生人数,尤其是高学历人数的不断增加,显然也会不断推高就业的“堰塞湖”,需要适时解除了。
上一篇:全新启航聚焦高科技领域发展 银亿股份正式更名山子股份
下一篇:全国交通类大学开设美术设计类专业有多少所?有哪些专业特点
最近更新职业教育
- 加强行刑衔接协作 合力守护绿水青山
- 名单公布!南昌31名学霸上榜!
- 北京有车型优惠超10万元,南阳有门店贴出“国货惠民价7.59万元起”海报,合资车
- 事业单位编外人员转为雇员制行不行?银川市人社局回复了这份提案
- 老师曝光教室无窗帘被约谈 校长停职、教室已全部安装窗帘
- 大祥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能力提升培训圆满结束
- 最美家庭展播二:梁芳清家庭
- 王晓龙谈国内青训:我们只有初中水平老师,教不出大学水平的学生
- 11月起 四川学业规划行业有了“国家标准”
- 河南2023年度全省职称评审工作开始
- gre数学有哪些备考方法
- 最优模型估算: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雪豹种群数量为251只
- 家庭教育公开课第八讲 | 关爱青少年心理健康
- 重磅消息 | 第十二届商学院数字化论坛即将启幕!
- 《志愿军:雄兵出击》发布路演特辑
- 建筑“黑科技”闪耀长沙筑博会
- 为青春点赞!你最喜爱哪支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
- 扬州各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 喜迎建队日争做好队员
- 深圳发布农贸市场综合治理第三轮测评结果 低于80分市场数量大幅度减少
- 2023下半年湖南英语四六级考试时间安排
- 朝阳营商环境考评成绩连续五年居全市第一
- 小米 14 表现如何?数据库实测性能续航充电等
- 发表SCI论文,申请专利,青年标兵……她是曲园学子李雯鑫
- “湿”意盎然的生态答卷丨马鞍山:水清岸绿 石臼湖风光美如画
- 「一线新动态」十年深耕涉外高端电力人才培养,“电力工程师的摇篮”助力“一带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