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国育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向党和人民交出满意答卷

栏目:职业教育  时间:2023-02-04
手机版

  时光飞逝,岁月如歌。从1952年建校至今,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已走过70年不平凡的历程。这所大学,从初建时期的筚路蓝缕,一路南迁到定址武汉;从单一的行业院校,到如今建设成为“双一流”大学……70年来,该校扎根中国大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持立德树人,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如今,该校正朝着建设地球科学领域国际知名研究型大学的阶段性办学目标阔步前行。

  

  时光飞逝,岁月如歌。从1952年建校至今,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已走过70年不平凡的历程。这所大学,从初建时期的筚路蓝缕,一路南迁到定址武汉;从单一的行业院校,到如今建设成为“双一流”大学……70年来,该校扎根中国大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持立德树人,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如今,该校正朝着建设地球科学领域国际知名研究型大学的阶段性办学目标阔步前行。

  1

  服务国家需求 培养一流人才

  作为自然资源特色鲜明的高校,70年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着力培养品德高尚、基础厚实、专业精深、知行合一的高素质人才,着力为解决区域、行业乃至人类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提供高水平的人才和科技支撑。

  早在1952年建校之初,袁复礼、冯景兰、张席禔、尹赞勋、袁见齐、杨遵仪等一大批学术大师云集地大,为学校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建校70年,该校培养了30多万名毕业生,平均每千名地学类毕业生中,就走出1位院士。

  一流学子,源于一流的人才。十年前,该校就提出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教学与科研实践融合、创新创业与专业教育融合的“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面向未来的一流拔尖人才。十年来,该校与中国科学院等诸多机构开展广泛的科教合作,并成立李四光学院,还与中国地质调查局成立联合研究生院,牵头与斯坦福大学等世界名校成立地球科学国际大学联盟,搭建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科教协同育人平台。

  浓厚的教学科研氛围,让一大批学子脱颖而出。他们志向高远,在服务自然资源行业的广阔舞台上,书写着青春奋斗之歌。“90后”博士、“探月者”钱煜奇,在两年时间内,以第一作者连发5篇自然指数文章,在嫦娥五号着陆点预选、模拟月壤研制、返回样品分析等方面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2018年度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石头迷”王奉宇,用两年寻遍六省,探寻30多条地质剖面,发现了早三叠世腕足动物群和新物种,并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填补了生物大灭绝后腕足动物演化空白,将腕足动物的复苏时间提前了约300万年……

  2

  潜心科学研究 矢志地学报国

  1953年5月26日,当时还是大学生的殷鸿福,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文章中说:“我以自己终身做一个地质工作者给祖国服务,而感到幸福和自豪”。朴素的话语,饱含着地质报国的深情。从此,他把一颗初心交给祖国的地质事业。几十年如一日地艰苦奋斗,历经三代人的努力,殷鸿福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确定了地层学中一颗重要“金钉子”,即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层型剖面及其分界点。国际地学界将这颗“金钉子”定址浙江长兴。该成果被誉为可载入地质研究史册的标志性成果。他常用“问道勿须争朝夕,治学切忌急功利”勉励学生,激励后学们攀登地质科学的高峰。

  一代代地大人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中国地质事业中。20世纪80、90年代,赵鹏大院士率先将数学方法引入地质勘探,逐步建立起比较完整的矿体变异数学模型,为矿床勘测类型的定量划分,提供了科学依据,大大增强了矿业开发的精准性。

  王焰新院士长期聚焦地下水环境领域,开展地下水资源保护的系列相关研究。他和研究团队在海河、黄河和长江流域,针对原生高砷、高氟、高碘地下水成因与修复方法,开展跨学科研究、人才培养和国际合作,拓展和深化了水文地质学理论。

  围绕地质时期微生物这一地质学难题,谢树成院士形成了从技术方法创新到理论认识突破,再到新学科拓展的系统创新链。他对地质微生物脂类的仪器分析与数据表征方法进行研究攻关,通过长期的创新性研究,推动了地球生物学这一交叉学科在我国的快速发展,中国因而被国际著名学者评价是“发展地球生物学的一支国际领导力量”。

  “开发固热能、中国能崛起”,这是李德威教授在生命弥留之际写下的10字绝笔。2018年,经过60多天的钻探,根据他的地学和干热岩理论“路线图”,地质工作者在海南澄迈成功打出中国东部第一口干热岩钻井,为中国干热岩勘查和开发探索出一条新路径。

  无论是参与发现内蒙古超大型大营铀矿,一举摘掉中国贫铀的帽子,还是在7000万平方米的大型滑坡体上建设巴东试验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一大批地质创新成果,从山野走向世界;无论是破解世界首例古代老虎基因之谜,还是自主研发的智能油藏软件,在石油勘探开发领域取得重要突破……该校的师生们,把国家的需要当成自己的使命,把地质报国作为理想追求,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

  3

  坚持需求导向 服务行业社会

  “作为以地球科学为主要特色的大学,应该为我国提供清洁低碳高效能源,保障国家重要矿产资源安全,为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事业提供科学支撑,为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及重大工程建设中的关键资源环境问题贡献智慧。”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院士说。

  主动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地质行业发展,是该校在70年办学历程中的不懈追求。这几年来,该校积极参与到国家紧缺战略矿产勘探、地质大调查、地质灾害防治、环境生态治理、土地与农田整治规划调查等主战场。主动融入国防科工和航天领域,开发的MapGIS软件成功运用到“神舟”系列载人航天工程返回搜救系统;为嫦娥系列任务研制模拟月壤、绘制采样点地质地貌地图、测定月壤的粒度和矿物组成,为嫦娥五号探月工程做出贡献。

  这几年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还主动对接“长江经济带”“美丽中国”建设,投入上亿的研究经费,组织开展“地学长江计划”,为解决长江流域地质资源与生态环境问题,奉献智慧和力量。

  为支持区域经济发展,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释放人才与科技能量,成立武汉地质资源环境工业技术研究院,搭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的大舞台。国家技术转移中部中心技术转移综合服务市场、中国(武汉)海外科技人才离岸创业中心落户该校,成为国家首批科技成果转化管理改革试点单位。2017年,在第七批“武汉百万校友资智回汉·中国地质大学”专场会上,校友企业现场签约项目30个,签约项目投资1668亿余元。2018年,在武汉市举办的科技成果转化签约大会上,该校22个项目在武汉落地实施,签约总金额51亿余元。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持续做好定点和对口帮扶。承担对口援建云南滇西应用技术大学珠宝学院、湖北省竹山县、云南省施甸县的重要任务,通过发挥学科专业及地质资源优势,在科技帮扶、教育帮扶、驻村帮扶、智力帮扶、消费帮扶等方面持续发力,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体现该校作为和担当。2019年以来,该校还承担自然资源部定点帮扶海南琼中、黑龙江海伦、江西赣州等六县的科技帮扶系列培训工作,累计培训学员近万人次。

  4

  深化国际交流 提升办学水平

  2022年毕业季,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出现了一个“神仙班级”,全班32名毕业生,27人被滑铁卢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大学录取,升学率为84.4%;近60%的同学参与科研、创新创业赛事,获得多项“互联网+”、“挑战杯”、创青春等国家级、省级奖项。

  这是首届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中外合作办学)的毕业生们交出的满意答卷。近年来,该校高度重视国际合作交流,始终把国际化办学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来抓,融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的办学功能之中。

  2014年11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成立丝绸之路学院,其核心目标是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围绕人才培养、协同创新中心、人文和学术交流三大任务,先后成立了“丝绸之路地质资源国际研究中心”“约旦研究中心”“土库曼斯坦研究中心”以及“中巴经济走廊研究中心”。

  2017年6月,该校“约旦研究中心”和“土库曼研究中心”入选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备案名单。2018年11月,该校获批建设“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学合作研究中心武汉学院”,依托学校学科、人才、科研和国际化优势,开展国际化人才培养、科研合作和国际交流,为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观察员国)开展地球科学国际合作提供人才支撑、科技服务和决策咨询。

  近年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借助“丝绸之路地质资源国际研究中心”“约旦研究中心”等平台,主动走进地矿企事业单位,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倾力打造“全球地矿人才留学中国项目”。

  “希望通过不懈的努力,到 2030年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教育卓越、学术卓越、文化卓越、管理卓越的大学,整体进入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党委书记黄晓玫说。展望未来,该校师生们充满信心、满怀豪情。在未来的发展征程上,该校一定能为党和人民交出更加满意的教育答卷。

  (本文刊登于2022年10月10日《中国矿业报》第1版)

上一篇:主打专升本赛道,好老师教育集团两年后要冲刺国内主板
下一篇:全球变暖、不正常降雪……气候正重建适者生存法则?

最近更新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