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基础教育”?
北京的十一学校联盟总校校长李希贵给学校做了这样的一个定义。
他说,学校是孩子走上社会之前的社会。
学校要安全地给成长中的孩子划出边界,在边界里边什么都可以有:有成功,有失败,有挫折,有迷茫,所有未来在真实社会里一个人可能遇到的情况,最好都让他们在学校里先体验一遍。没有体验就不可能成长,每种体验对人的成长都有价值。而这些体验都得他们自己来一遍,谁都替代不了。
他说,这就是“基础教育”。为一个人在成年之前提供全部社会生活的体验。
而我们教育工作的挑战就是应对这个问题,把一个学校在最大限度上变得更像一个社会。
在十一学校,校学生会可以接受监察委员们的工作质询,学生媒体旁听、然后要求发言,监察委同意,学生会反对,媒体就拿出学代会章程,根据规定要求发言…每周还有“校长有约”:学生可以上网排队预约见校长和其他校领导的机会,把自己的想法直接告诉领导。如果学生提出了高质量的好建议,还可以获得校长奖学金。
一个中学校园里的权力制衡的民主生活操作,让人对00后一代充满期待。
而这样的场景在十一学校比比皆是。而它是怎么出来的呢?
靠课程体系。
在十一学校有300多门课程:有分层课程、分类课程、层类融合课程、综合课程、游学课程、特需课程、家教共建课程。
学校通过把社会生活中那些典型的部分抽取出来进行浓缩提纯变成课程,用12年基础教育的时间,帮助孩子在每一个年龄段展开人生的宽度,而不是着急给孩子定型,用课程增加接触点,让孩子拥有越来越多的探索自己的可能性和禀赋,越来越清楚自己的选择。
十一学校还有200多个社团供学生选择,鼓励学生随时组建团队去实现自己的想法。
比如,喜欢传媒、影视、戏剧的孩子,可以参加学校的电视台、话剧社等;想去清华北大的孩子,可以参加各种竞赛课,参加各种高规格的比赛;想成为极客的孩子,可以加入HCC;想当作家的孩子,可以读语文教室里无穷无尽的经典名著…
而在这个过程里,孩子拥有最大限度的选择主动权,他们自己承担选择的后果。因为这就是未来社会生活的真相和常态。
同时,十一学校取消了班主任的设置,倡导每个老师走出学科局限,承担起立德树人的教育职责,并实施导师、咨询师和教育顾问制。
当下,教育的环境正在不断发生变化。
我们又该如何定义教育的边界,为教育赋能呢?
或许从十一学校,我们可以找到一些答案。
1. 真实的
真实的学习意味着,学生平时就像专业人士那样身临其境般学习不同科目,而不是在学校被灌输同一标准的模拟情境。想让学习变得真实需要彻底革新课程及在校学习的方式,让学生真正了解所学科目的瑰丽。
2. 多种形式
教室的设计适用于老师讲课、学生做展示,但若想通过其他学习形式开展教学,缺陷就显露出来。就像有些学生喜欢在熙熙攘攘的星巴克学习,而其他学生更喜欢在一个安静的角落学习,所以学生在学校也需要有所选择,这样他们就有机会拥有一个舒适的环境进入学习。
3. 跨学科
我们现在所处的世界不断变化,几乎每一项令人向往的工作都有跨学科元素。这一趋势不仅会继续下去,而且会加速发展,让人难以忽略。
4. 个人的
教育需要从一刀切的模式转变成意识到并欣赏个体差异的模式,在个人的教育模型中,老师和学生是搭档,一起弄清楚某个项目,然后实施;在这样的项目中,学习是为了实现成为公民、人类发展及自我实现这些更宏大的目标。
5. 不受时间限制
比起建筑空间,时间的构建可能对真正的学习有更大的挑战。我们建议的是学校不要设时间段。当然,这么做需要每位学生都有个人学习计划才可行,这样每位学生都有一幅清晰的地图,知道自己在某个限定的时间段——比如一天、一周、一个月或者一个学期——结束时需要达到何种专业领域的哪个位置。这样的学习计划是学生和老师共同制定的,而且参考这个计划来衡量进程。
6. 自我引导
学生和老师一起探讨作业的内容而且讨论如何完成作业以及多长时间能够完成。让学生真正投入学习的秘诀是学生的主动性以及成人对学生兴趣和喜好的认可。
7. 跨年龄
家里有多个孩子的家长知道不同年龄的孩子之间互动的益处。这样的互动从不同的角度对年幼和年长的孩子都有好处。然而,我们在学校很少看到这样的互动。所有这一切都归咎于教室。苏格塔·麦楚尔博士用墙上的洞的实验证明这一理论是可行的。这些实验明确地表明跨年龄分组的学生,即使完全没有成人管理,也能完美地自我组织学习。
8. 合作型教学团队
摒弃基于教室的模型,转向学习社区的模型;如此,老师和学生不会被困在教室里。合作型教师团队的优势在于学生可以不断接触关心他们的成人群体,而不是主要依赖于教室里的某位老师。从老师的视角来看,他们不再与同事隔离,而是能够彼此合作研发有趣的、吸引人的多学科课程。所有这些都反映在学生有了更好的表现——不仅考取好成绩,而且学得更投入、充实、开心。
在十一学校还有一个值得学习的地方就是路标。
过去的路标是这样的,每一个路口都会告诉你向哪里走。
现在的路标是告诉你整个学校的全貌,告诉你现在处于的位置,至于你想选哪一条路,完全按照你自己的规划去走。
教育其实是来帮助孩子发现自我,唤醒自我,需要学校、家长和社会的共同合作,找到他们可以伟大的地方,让他们在通往伟大的道路上行动起来。
举报/反馈
最近更新职业教育
- 加强行刑衔接协作 合力守护绿水青山
- 名单公布!南昌31名学霸上榜!
- 北京有车型优惠超10万元,南阳有门店贴出“国货惠民价7.59万元起”海报,合资车
- 事业单位编外人员转为雇员制行不行?银川市人社局回复了这份提案
- 老师曝光教室无窗帘被约谈 校长停职、教室已全部安装窗帘
- 大祥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能力提升培训圆满结束
- 最美家庭展播二:梁芳清家庭
- 王晓龙谈国内青训:我们只有初中水平老师,教不出大学水平的学生
- 11月起 四川学业规划行业有了“国家标准”
- 河南2023年度全省职称评审工作开始
- gre数学有哪些备考方法
- 最优模型估算: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雪豹种群数量为251只
- 家庭教育公开课第八讲 | 关爱青少年心理健康
- 重磅消息 | 第十二届商学院数字化论坛即将启幕!
- 《志愿军:雄兵出击》发布路演特辑
- 建筑“黑科技”闪耀长沙筑博会
- 为青春点赞!你最喜爱哪支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
- 扬州各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 喜迎建队日争做好队员
- 深圳发布农贸市场综合治理第三轮测评结果 低于80分市场数量大幅度减少
- 2023下半年湖南英语四六级考试时间安排
- 朝阳营商环境考评成绩连续五年居全市第一
- 小米 14 表现如何?数据库实测性能续航充电等
- 发表SCI论文,申请专利,青年标兵……她是曲园学子李雯鑫
- “湿”意盎然的生态答卷丨马鞍山:水清岸绿 石臼湖风光美如画
- 「一线新动态」十年深耕涉外高端电力人才培养,“电力工程师的摇篮”助力“一带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