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智慧校园建设进行时,你家孩子将上“未来学校”

栏目:职业教育  时间:2022-11-16
手机版

  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4月11日讯(记者 黄京 通讯员 陈静波 汤琴) 通过云端上课,老师精准掌握班级学情,学生收到个性化习题;通过手机点餐,孩子刷脸就能在食堂领到套餐,家长每月能收到膳食指导报告;通过人脸抓拍机考勤,每堂课五分钟后,班主任能收到人脸签到表,班上谁缺勤谁睡觉统统一览无余……4月10日,长沙市教育局智慧校园建设研讨会暨长沙市第十一中学第二届“精·智校园”开放日活动举行。三湘都市报记者从会议现场获悉,随着长沙智慧校园推进建设,不久,你家孩子将在“未来学校”上课。

  学校实践:“刷脸”时代,智慧教育引领学习生活变革

  长沙市第十一中学是长沙最早进行教育信息化探索的学校之一,记者在校园里见证着“智慧教育”为全校师生学习生活带来的变革。

  在学校图书馆二楼,有一个大数据精准教研中心,只要通过教学质量监控大屏,就可以掌握各个年级的学情大数据,甚至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该校教科室主任胡成介绍,目前全校共有34个班级在开展“智慧课堂”实践,老师们借助云端可以减少批改作业等重复劳动,而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备课、分析作业和教学思考上,让教学更精准;而每个孩子也通过云端学习答题做作业,系统会为每个人建立了专属电子错题本,以及个性化知识掌握图谱。“每个人的作业也不一样,因为都是经过教师挑选后再通过系统给学生推荐个性化作业,使学习更具针对性,孩子们也从‘题海’中解脱出来。”

  与此同时,该校还率先迈入了“刷脸”时代——到教室后考勤刷脸;在图书馆借书刷脸;赴食堂就餐也能刷脸领盒饭。该校校长聂庭芳认为,“刷脸”只是一种操作方式,其实背后蕴含着更深的“智慧教育”的魅力。比如“刷脸”吃饭。家长可以绑定学校食堂微信公众号,提前给孩子预订好未来一周的餐食;学生也可以在校园教学楼的阅读系统上提前订餐。到了就餐时间,排队打饭的现象已经没有了,学生们直接“刷脸”就能拿到提前订好的套餐。“既节约了学生的时间,也能让食堂能够提前明确用餐需求,减少浪费。”另外,提前订餐的家长还会每个月收到学校的膳食指导报告,“这一个月在学校吃了多少肉、多少蔬菜、多少豆制品,一目了然。系统还会根据孩子的生长发育阶段及营养所需,给出膳食指导建议。”聂庭芳表示,接下来,还将充分用好大数据,以此来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师生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

  长沙探索:多措并举,构建智慧教育体系

  不久前,教育部公示了2019年度“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项目名单,全国共有8个地市和区县入选创建区域名单,长沙市成为创建区域之一。长沙市教育局副局长缪雅琴表示,近年来,长沙正在积极探索,着力构建了基于教育改革发展需要,力求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推进信息平台与管理服务的交互共享的智慧教育体系。

  “共享教育资源”是智慧教育教学体系中重要的一环。长沙采取汇聚、自建、共建等形式,建成与各学科门类相配套、动态更新的数字教育资源以及一批长沙特色的精品数字化课程资源,并开发了长沙市中小学生在线学习中心供孩子们使用,组织全市优秀教师建设本土课外学习辅导资源,服务长沙学生个性化学习。“我们建立了市级微课、慕课资源库,建有名校、名师网络课堂,搭建了‘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资源上传与共享平台,打造了一批适合师生需求优质数字教育资源。”

  借助网络平台,一大批名校名师课堂还是先城乡共享。缪雅琴介绍,多所优质学校对接农村偏远学校和教学点,通过网络进行专递教学,并开展主校授课教师与跟班辅导教师结对帮扶,组织结对赛课、骨干示范、在线备课等,实现了小学音乐、美术、英语等学科的同步教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农村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

  由于不断推进的智慧多元管理服务,借助信息化技术还实现了“数据跑路,群众少跑路、不跑路”的目标。比如每年4月1日开通的“长沙中小学入学报名系统”,家长们在家里就可以帮孩子报名入学,还为教育部门赢得了学位预估、资源调配的主动。借助校车管理平台,对每台校车是否偏线、离线、超载等运行状态、安全状态实现实时监管;实施明厨亮灶远程监管,学校食堂接入视频监控平台,对食堂的采购、储存、清洗、加工、留样进行全程监控,工作人员操作是否规范一目了然,确保校园食品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长沙还实现了基于大数据的智慧评价。“通过自主研发了基础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系统,进行学业以及非学业状况数据建模,监测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的关键性指标,通过大数据分析学生成长状况、教师发展状态,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精准指导。去年还发布了相关数据报告。”

  在缪雅琴看来,随着“智慧教育示范区”的建设,长沙还将推动人工智能在教学、管理、资源建设等全流程应用,并积极应用新技术构建课堂教学、教师教研、学生学习、教育管理、安全管理等功能一体化、智能化的校园环境。“通过智慧校园普及,还将建成一批‘未来学校’实验校。”缪雅琴认为,所谓“未来已来”,“未来学校”并不遥远,但不管技术如何变革,最终还是要落实到人才培养上来。“利用智能技术支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实现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的有机结合,让孩子更智慧,让智能得到开发,通过开展个性化的学习与教学活动,培养能够适应新时代发展的人才。”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陆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授权:0731-84329818苏女士。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责编:袁欣]

  举报/反馈

上一篇:中小学英语,提能力奔高分搞定单词,巧记速记的方法让你如虎添翼
下一篇:靓到爆灯!大鹏教育非遗活动手把手教你制作胜芳花灯

最近更新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