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开一“网”,润泽彩云之南——云南加速构建现代化高原立体水网纪实

栏目:职业教育  时间:2023-03-29
手机版

  光明日报见习记者 阮紫嫣 光明日报记者 张勇

  春水盈盈,天朗气清。滇中引水、丽江南瓜平水库、红河弥泸灌区等一批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在云岭大地全面提速,向兴水润滇目标步步进发。

  云南是水资源大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2141亿立方米,居全国第三。然而,占全省土地面积6%的坝区,水资源量却只有全省的5%。“降水多、存水难,水系多、用水难,湖泊多、治水难,洪水多、保安难”是云南水利的基本困局。

  如何打破自然的桎梏?当前,云南正加速构建以滇中引水等重大引调水工程为“纲”,以水库扩建扩容、库库连通和库河连通、跨区域引调水、城乡供水一体化四大工程和高原特色大型灌区为“目”,以大型水库和九大高原湖泊为“结”的云南现代化高原立体水网,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

  “还有700米就挖通了,胜利就在前方!”滇中引水昆明2标项目经理段良军说。作为滇中引水工程40个标段之一,昆明2标工程承担着13.71千米的施工任务,这一标段的收官之战正在昆明市富民县龙庆隧洞进行。驱车顺隧洞而下,挂在洞壁的三根粗管正卖力抽水,上方一大型通风管轰轰作响。隧洞尽头,地下水涌上地面,液压栈桥、衬砌等设备十分抢眼,施工人员正站在高处架设拱架。

  “滇中引水工程是云南现代化高原立体水网的主骨架和大动脉。目前,滇中引水一期工程完成投资、建设进度超70%,攻坚仍在进行中。”云南省水利厅总规划师蒲承松说。承载着云南百年梦想的滇中引水工程是国家水网骨干输水通道之一,工程从丽江石鼓的金沙江取水,将34亿方水引入滇中腹地的丽江、大理等6个州(市),全程664公里,惠及人口1500万人,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云南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布局不均衡的难题。

  “在云南这个‘地质博物馆’上开渠引水可不容易。”在20多个省干过工程的昆明2标项目党工委书记周正飞感叹,“这里的地质情况变幻多端,只能步步推进。”龙庆隧洞四、五类围岩占比超90%,岩溶塌陷、涌水突泥风险大。“在围岩情况很差的路段,我们人工开挖了9个月才前进了360米。”段良军说,现代化设备成为在高山峡谷开渠引水的利器。

  引水而来,如何因地制宜发挥最大效能?云南山坝相间,造就了“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天然奇景,为破解人高水低的难题,云南将依山就势打造江河—水库—灌区于一体的高原山区立体水网,发展梯田、坝子、河谷等多种类型成片灌溉面积,构建以水流为导向的多物种共栖、多层次配置的高原特色立体农业经济网络体系。

  “我们将打造具有云南特色的新时代元阳梯田,引水入田,守住粮仓。”蒲承松说。红河州元阳县境内海拔高差近2800米,地形呈“V”形发育,立体气候突出。红河哈尼梯田是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在云南现代化高原立体水网的加速建设下,“旱能灌、涝能排,机能耕、车能运”的新时代元阳梯田即将成为现实。

  目前,云南灌溉面积达3184万亩。通过灌区工程建设,在增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同时,以灌区为纽带盘活水源工程等存量水利资产,实现项目合理定价和水费收取,促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向纵深推进。

  云南地跨长江重点生态区和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坐拥滇池、洱海等九大高原湖泊,肩上的“生态担子”沉重而艰巨。近年来,云南深入实施“湖泊革命”攻坚战,新建南瓜坪、小石门等控制性水源工程,实施暮底河扩建等一批水库扩建扩容工程,增强水流调控能力。目前共整治妨碍河道行洪的突出问题378个,清理河湖库渠3.3万条,评定省级美丽河湖122个。

  “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滇池,湖面覆着一层油,水质差得很。”云南水投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吕绍波说。为守护滇池这一“高原明珠”,2008年,我国首个以湖泊生态补水为主要开发任务的引调水工程——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正式动工。德泽水库修建完工,4台自主研发的全变频高扬程大容量单级单吸离心泵高速运转,牛栏江水涌入一个个隧洞、渡槽、箱涵,翻山越岭汇入盘龙江,再涌进滇池。9年来,该工程累计向滇池生态补水42.62亿立方米,滇池水质由劣Ⅴ类提升至Ⅳ类,湖水清净,波光粼粼。

  在牛栏江引水汇入盘龙江的入水口,水声震耳欲聋,400米宽的瀑布蔚为壮观,雾气中彩虹若隐若现……这是昆明市借助地势自然落差建造的“亚洲第一大人工瀑布”,瀑布公园应运而生,成为春城的一大美景,周围高楼拔地而起,居民幸福感与获得感大大提升。

  一个个水利工程,净了湖水,更润了一座城。一幅现代化高原立体水网图,正在云岭大地徐徐展现。

  《光明日报》( 2023年03月25日 04版)

上一篇:齐鲁工业大学:“五个精准” 推动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下一篇:1+X工业机器人实训台,工业机器人实训台

最近更新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