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为何下西洋?七下西洋的目的不一样,专家一一解读

栏目:职业教育  时间:2023-04-02
手机版

  郑和(公元1371-1435年)云南昆阳人,本姓马,小字三保(又作三宝),回族。明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大将沐英平滇时,十二岁的三保被乱军所掳,入官为侍童。

  因他聪明机敏,办事地道,很快受到宫中重视,慢慢升为宦官。后来随从燕王朱棣起兵,因为有功,被提升为内官监太监,并赐他姓郑,随之改名叫郑和。

  

  从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至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在长达二十九年的时间里,郑和先后受明成祖朱棣和明宣宗朱瞻基的派遣,率领一支庞大的船队,历经风险,七下西洋,途经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处到达非洲东部和红海沿岸,创造了世界远程航海史上一大奇迹。

  郑和屡次远航,不避艰险,且持续了这么长的时间,决非一般的观光游历,也非什么外交访问。那么,他是出海探险,还是去做买卖,或是另有什么秘密使命?

  要知其中究竟,本来看看郑和航海的档案,即可解决这些问题。可惜这些宝贵资料都在明孝宗年间被兵部侍郎刘大夏一把火烧毁,不仅使郑和屡次远航的具体情况无从知道,甚至连他七下西洋的根本目的也难说清,成为我国航海、外交、造船、探险等许多方面的难解之谜。

  首先,郑和七下西洋的“西洋”是指哪个水域?他每次是在何年何月扬帆出海,又是在什么时间返回?都到了哪些主要地方?不弄清这些问题,就无法谈论郑和七下西洋之事,更难破解其中的一些谜团。

  

  幸好明末归安(今浙江湖州)人茅元仪写过一部《武备志》。其中载有郑和航海图二十幅,具体记录了他七次出洋的航向、航程。停泊港口和暗礁浅滩等,可以做为一个参考。

  据当时人对海洋的认识,以婆罗州(今文莱岛)为中心,以东称东洋,以西称西洋。当时的西洋包括现印度洋及其周围地区,郑和七次远航所到达的地方大都在婆罗州以西,故有“三保下西洋”的说法。

  这里,依据《武备志》的记载,结合有关资料,将郑和七下西洋的大致情况简介如下:

  永乐三年六月,郑和率船队从苏州刘家河(今江苏太仓东浏河镇)首次扬帆出海,经福建沿海抵达占城(今越南中南部),然后到达爪哇、暹罗(泰国)、苏门达刺(今印尼苏门答腊岛)、锡兰山(今斯里兰卡),再到古里(今印度科本科里),于次年九月返回都城南京。

  第二次,永乐五年冬出海,顺原路又经暹罗、柯枝(今印度柯钦)到达古里,于永乐七年返回南京。

  第三次,水乐八年启锚,经原路到达古里。途经满刺加(马六甲),并在这里设立了中转站,翌年七月六日顺利返回。

  这次出使过程中,曾经遭到锡兰人的误会,双方动武,俘获锡兰王亚烈苦耐儿带回国内,遵照明廷指示,不久将其放归锡兰。

  

  第四次,永乐十年十一月开船。这次航线有所延长,到达的新地方有溜山(今马尔代夫)、榜葛拉(今孟加拉),后由古里直航忽鲁漠斯(今伊朗波斯湾口阿巴斯港南的岛),永乐十三年八月十二则顺利回国。

  第五次,永乐十四年十二月出发,依原道航行,最远到达了非州东海岸的木骨都束(今索马里摩加迪沙)、麻林(今肯尼亚境内)、阿拉伯半岛的祖法儿、阿丹、刺撤(今也门民主共和国境内)。此次经历十九个国家,两年后的八月八日船队凯旋国内。

  第六次,永乐十九年三月三日出海,此行航线较短,主要到了暹罗、忽鲁漠斯、木骨都束等地,第二年九月三日抵达原出发地。

  第七次,明宣宗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六月,年近花甲的郑和最后一次奉命远航。这次主要到达了满刺加、古里、木骨都束、竹布(今属非州)等地。

  两年后的七月七日,郑和率领他的舟师回到了大明王朝,完成他历经三帝、七下西洋的辉煌壮举,在中华民族的航海史上竖起了一座不朽的标志。

  有关郑和七下西洋的概略记载是否准确,也难论定。如有的出海叶间,经历地点,归国日期和重要大事等都不够详实。

  然而就是对于这一概略记载,仍然存有不同的说法。比如《明史》中载有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郑和奉旨下西洋之事。

  这次出行的主要任务是代表明廷赐印给旧港酋长,以进一步加强与他们的友好关系,是一次很重要的外交行动,如果加上这一次应是“郑和八下西洋”。

  

  但是,也有人否认《明史》中的这一记载,其理由是:一,郑和在《通番事迹记》和《天妃之神灵应记》两块碑文之中,都没提到永乐二十二年出洋之事,如确有这次行动,郑和不会漏记这种大事。

  二、赐印这类事情派个特使足矣,没有必要派巨大船队浩浩荡荡前往,更不应该非让郑和出面不可。

  三、这年七月,明成祖朱棣死于榆木川(今内蒙古多伦县西北)。八月,仁宗朱高炽继位,改元洪熙,不久即颁旨罢西洋宝船。郑和的本事再大,也不可能在短短几个月内完成至旧港的往返航程。

  对于这三条理由,有人不以为然。他们认为既然《明史》有载,肯定有永乐二十二年之行。

  因为赐印于旧港酋长,是代表皇帝授权,事关明廷威望,非派熟悉情况又同这些人有一定交情的郑和不可。正因为这次任务单一,且时间又短,在上面两碑中没有专门提及倒是有可能的。

  对此,还有人提出了另外的看法:郑和确实七下西洋,但是,永乐二十二年也曾出海到了旧港。

  当时人们认为旧港属于东洋,加上这一次郑和应是八次奉命出海,而《通番事迹记》和《天妃之神灵应记》两碑所记,皆为郑和下西洋的内容,不记永乐二十二年的旧港赐印之行,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郑和下西洋时,船有多大?人有多少?怎样确定航线?

  据《瀛涯胜览》记载,郑和首航时共有船只六十三艘,人员二万七千多名,最大的“宝船”长四十四丈,宽十八丈;可容千人,并配有先进的航海图和罗盘等资料、仪器,保证了航向的正确和船队的安全。

  

  后来的《明史》也有同样的记载:“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六十二。”有些学者认为“宝船”的长宽之比过小,不适于远海航行和操纵,“广十八丈”中之“十八”两字,可能是“六”字分开抄写的笔误。

  但从《三宝征彝集》记载来看,也有“宝船陆拾叁只,大者长肆拾肆丈肆尺,阔壹拾捌丈”的内容,数字都是大写,不可能发生什么笔误。而且作者马欢是随郑和三次下西洋的“通事”(即翻译),目击身履过郑和的宝船,他的记载是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有关船只规格的数字应是确实的。

  此外,从历史资料看,在我国宋代就能造出四十多丈的大船,到了明代再造如此规模的“宝船”,并非什么稀罕事情。

  看起来其长宽之比确乎过小,不便于远航和操纵,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正因为“宝船”较宽大,不仅能够显示明廷外派官船的威仪,而且有利于海洋航行时的稳定,不容易让大浪掀翻;这或许正是当时的远航任务所要求的。

  南京静海寺曾出土过一截记载郑和下西洋的残碑,那上面说“宝船”的长度是十六丈六尺,宽为二丈四尺三寸。可惜此碑不知何时所立,也不知撰文者的姓名、身份,更不知此说据何而来。这种说法目前尚无其他资料可以印证。

  郑和“宝船”的具体尺寸看来不便定论,但不论从那种说法看,郑和率领的这支船队在当时应属一流的航海队伍。在古代航海史上是罕见的。

  郑和这一壮举,比西方哥伦布、达伽马等人的远航早了将近一个世纪,其船队规模及船只之大,更是他们难以企及。

  人们不禁要问:郑和率领如此庞大的舟师,反反复复屡屡远航,费时费力不说,也要开销不少钱财,同时还要担很大风险,这到底是为了什么?

  关于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有各种各样的说法。据《明史·郑和传》载:“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这里所说的惠帝即建文帝朱允文。他因削藩之举,惹恼了四叔朱棣,遂起兵反叛,是为历史上著名的“靖难之役”。

  叔侄俩鏖战三年,惠帝失败,从此竟不知所终。有人说惠帝逃到了海外,藏匿在西洋(即现在的南洋)一带。

  夺占帝位的明成祖怕他卷土重来,便命亲信太监郑和率人到海外查访,以绝惠帝复辟的后患。可是,在广阔无边的异域寻找一个落难皇帝,如同大海捞针,郑和难以很快找到失踪的惠帝,故有七下西洋之繁。

  有人并不赞成这种说法:一是惠帝并没有逃亡海外,已经命丧京城。据《明太祖实录》载,当燕兵攻人南京金川门时,惠帝命人焚宫,他自己早已葬身火海,郑和到哪里再寻惠帝?

  二是假若这位被推翻的皇帝仍然活着,他岂是朱棣的对手?成祖已稳操胜券,何惧之有?况目当日忠于惠帝的文臣武将悉被翦除,明成祖怎会如此害怕已成孤家寡人的惠帝?

  三是明成祖是位精于算计的皇帝,真要对付逃亡海外的惠帝,不必如此兴师动众,更没必要持续七次反复追寻,且长达三十多年时间,于情于理都有些不合。

  也有人认为,即使忠厚赢弱的惠帝没有复辟的可能,但只要有他逃亡海外的传说,对于夺嫡登基的明成祖,就是一块难以去掉的心病。

  总是害怕惠帝海外一呼,给他的江山社稷惹来麻烦。朱棣专门派遣强大的舟师追寻惠帝,确实不合乎情理,可是作为一项附带任务倒是有可能的。

  郑和之所以七下西洋,且持续这么长的时间,跑了这么多的国家,其主要目的就是“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永乐皇帝雄才大略,不仅欲使国内民康物阜,也要使周边诸国都能臣服。

  因此,他做了这样的战略部署:在北方亲征元代贵族残余势力;东方则远讨女真,不使坐大为患;若要再向南伸手,已经分身无术,而且也不需要派遣庞大部队,只好让郑和代他宣威。

  这样,可用强盛的舟师镇服海外,教化异族,从而实现四海听命,诸国来朝的大一统局面。

  对于这种说法,也有人不敢苟同,认为明成祖有此雄心不假,但南洋诸国距离较远,水路迢迢,来往不便,他们对于明廷既不会构成威胁,也没有更大的利害关系,因此不会有“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的必要。

  另外,从郑和的远航实践米看,似乎也非“耀兵异域”,他在海外曾经两次动武,但都是迫不得已的自卫反击,而且也是适可而止,并没有蓄意把事实扩大,也不在意什么辉煌战果。

  

  看来明廷当时的外交方针是怀柔求和,并非炫耀武力。

  对此,梁启超曾有一句很刻薄的评论,他认为郑和下西洋并无很复杂的任务,仅仅是“雄主之野心。欲博怀柔远人,万国同来等虚誉”。这样看来,郑和如此庞大的船队频频出海,只是为了博得海外的一点好感,用以满足大明皇帝的一点虚荣心理。

  如果说郑和出海确有“耀兵异域”的想法,也只是安抚或镇压那些逃居海外的臣民,争取他们同明廷很好地合作,至少不做逆臣叛民。

  但是,像这种抚慰工作有两三次就足够了,何须拖延这么长时间,而且又跑得如此遥远。另从当时海外臣民的情况来看,根本没有造反的迹象,对朱棣的统治更不会构成威胁,郑和的这类工作岂不是没事找事?

  还有人认为郑和下西洋,主要是开辟海外市场,发展朝贡贸易。

  “靖难之役”历时三年,耗费了大量钱谷;扩建北京新城更需无数资财。此外,俸银兵饷和王公贵族的开销也是一个惊人的数字,仅此几项就使当时的财政陷入内外交困的难堪境地。

  为了弥补国库空虚,明成祖一面命令各地加紧开采金银矿藏,一面想方设法积极发展海外贸易。其中最主要的措施就是派郑和率领庞大船队,满载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和各种工艺品等,去换取海外的香料、药材、金银珠宝之类的贵重物品。

  这样,既可充填空虚的国库,又可满足宫廷王府的需要。因此,郑和的大船公开称作“宝船”或“西洋取宝船”。他之所以乐此不疲地频频出海,且持续这么长的时间,其中奥妙正在于此。

  可是,也有人认为这种说法并不妥当:明成祖曾专门发出诏令,规定随同郑和到明朝的外国商人不予征税,害怕因此而“侵其利”,导致“亏辱大体多”,很明显这是在算政治账而不考虑经济上的所得。另外,明成祖给郑和制定的出洋方针是“厚往薄来”,不以赚钱为主。

  郑和第六次出洋期间,北京紫禁城内三大殿连遭火灾,明成祖疑神疑鬼,下诏征求直言。翰林侍读李时勉等亟言郑和下西洋耗费太多,乃令“暂行停止”。

  后来宣宗继位,诸国远者尚未来朝,郑和只得和副手王景弘最后一次出洋,主要是让他们知晓新皇帝即位之事。总起来看这与海外贸易都无多大关系。

  

  以上诸说各执一词,各有各的道理,但又多少有些偏颇。与这些说法不同的是,有的学者认为对郑和七下西洋应作全面、具体而又比较客观的分析。

  前三次出洋主要有三个目的:

  一是寻找传说逃往海外的惠帝。郑和首次远航回国后,曾在当年十月向明成祖作过专题汇报。成祖听了仍不放心,命其继续追寻。同时又让给事中胡炎等在国内各郡邑查找惠帝。尽管此事没有令人满意的结果,但足以说明朱棣对此事的重视,派遣郑和执行这一专项任务是很有可能的。

  二是镇抚逃亡在外的臣民,兼有炫耀国威的意思。明成祖的上台不大光彩,杀戮和得罪了不少人,当时确有一批臣民远避海外。成祖坐上皇帝的宝座后,很希望减少这些对立面,派郑和去做安抚和慰问工作很有必要。同时也让这些人知道。当今国势强大,使其迅速丢掉卷土重来的幻想。

  三是扩大海外贸易,沟通与南洋诸国的联系,争取保持南部海疆长期的和平局势。

  后四次主要带有探险、猎奇的性质。明成祖雄心勃勃,很想了解南亚以西的未知世界,同时也要让这些远方诸国知道明朝的大致情况,进而扩大文化交流,沟通海疆贸易等。

  应该说郑和七下西洋的情况比较复杂,很难一言论定。

  总起来看,明廷主要是从政治上考虑问题,这是当时谋求内外稳定,增强“天朝”影响的一个重大举措。

  尽管对于其中许多史实不得其详,但将整个出洋过程连贯起来看,是以政治目的为主,以其它需要为辅,这大概是没有很大疑义了。

  

  难以说清的罗贯中,到底是山西人还是山东人,史料这样记载

  施耐庵是否写过《水浒传》,史料这样记载

  谁是天安门的设计者,专家给出答案

  吴承恩与西游记的争议

上一篇:2023年在鄂州怎么考住建局建筑电工证?伴德诚
下一篇:光影石景山|三山八刹十二景(上)

最近更新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