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文山:民族团结进步从娃娃抓起

栏目:职业教育  时间:2022-11-27
手机版

  文山成长幼儿园是2010年创办的一所高品质、现代化的园所,拥有一支素质好、能力强、团结务实的教师团队。学校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主题,认真履行守护民族团结生命线的政治责任,切实上好“六堂课”,示范引领民族团结进步从娃娃抓起,增强了全园师生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稳定统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上好“第一课”。学校成立了以园党支部书记为组长,园长为常务副组长,各分园长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班子为成员的创建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创建活动各项工作。成立伊始,学校就定位民族特色品牌,并将理念传递给教师,通过教师这个“桥梁纽带”,使家长找回一代代人的民族传统记忆,使孩子认识、认同各民族的丰富多彩。

  上好“培土课”。组织全体教职工深入附近村寨收集当地少数民族优秀民间传统文化,有民族音乐舞蹈、民族民间游戏、民族剪纸、民族儿歌(含唱的和念的)、民族版画、民族服饰、民族节日、民族饮食文化及食材、民族手工、民族编织、民族建筑等多种民族文化素材,并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加以融合。

  

  上好“育苗课”。幼儿园将:抓石子、跳皮筋、踩高跷、竹竿舞、拉大锯、手推滚筒、击鼓传花、拔河、斗鸡、踢毽子、抽陀螺、跳格子、滚铁环、翻花绳、掷色子、举重、掰手腕、炒豆豆、顶锅盖等民族民间游戏融入贯穿到幼儿园课堂及户外体育活动中,让幼儿玩更多的民间游戏、玩出不同的花样和创新,从中体会民族民间游戏的乐趣。

  上好“护蕾课”。自创民族园歌《彩虹娃》、园歌《成长之歌》,融入孩子们的游戏和课堂中进行传唱,并编排舞蹈,用《彩虹娃》作为伴奏的舞蹈融入了壮族的手巾舞、苗族的花伞舞、壮族的纸马舞当中进行传承,得到家长的一致好评。

  

  上好“家长课”。始终重视抓好家庭教育培训工作,每学期开学,都会邀请州、市家庭教育骨干到幼儿园开展培训,建立了有效的家校沟通机制,搭建了亲子沟通的良好平台,提升了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

  上好“成长课”。先后组队参加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第二届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迎州庆·庆三八”民族广场舞比赛、军事训练、“礼赞70年  筑梦新文山”文山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文艺晚会等,通过参与活动让孩子感受到成长的快乐、分享成长的快乐。

  通过环境创设、教学设置、活动参与、上好六堂课等举措,让幼儿从小认识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华文明和各民族之间的关系,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不断夯实“五个认同”思想根基。

上一篇:汉语拼音常见的知识考点
下一篇:小学生“独立”研究抗癌?青少年科创到底为什么

最近更新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