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妈妈崩溃:儿子成功将我逼疯,大晚上出门喝酒,到半夜四点才回家!

栏目:职业教育  时间:2022-11-29
手机版

  

  

  ///

  匡正义守平安

  湖里检察官用14年铸检魂

  #子非鱼·人物访谈

  养育孩子,最难过的是哪一关?

  答案是:青春期。

  心理学研究数据显示:

  成年人患有的心理疾病,约有一半来自于青春期;

  在12-16岁的青少年中,有20%的女生和10%的男生考虑过自杀。

  青春期是埋在成长路上的一颗雷,稍有不慎,一触即爆。最近论坛就有鱼友,因为孩子的叛逆而感到崩溃。

  01

  “感觉老天给我最大的挑战

  就是我的孩子!”

  鱼友@迷失的田野

  晚上晚自习到家的时候,已经九点多了。儿子背着书包回来,走进自己的房间,然后将门关上了。

  没一会儿从房间里出来跟我说:“老妈,我要出去一趟。”我和他爸坐在客厅看电视,我站起来跟他说:“这么晚了,这一天上学也很辛苦呀,不要出去了,早点休息吧。”

  

  可是儿子根本理都不理,客厅门打开,人就像离弦的箭一样,一眨眼就从楼梯下去不见了人影。时间过得很快,已经快十二点了,我一直打儿子的电话,可是电话使终无人接听。

  发他的微信,就是十点的时候回复了一句“晚点”?,后面就没有了回应。我过几分钟就打一下电话,终于电话有通了,是一个男人的声音,男人在电话中说,看到一辆电动车上一个手机一直在响,就接起来了,并且告诉了我手机的地址。还说手机我放在原地方了,我要走了。

  我根据男人告诉我的地址,下楼骑了一辆电动车就火速赶过去了。城市的夜晚,灯光依旧分外明亮,依稀还有三三两两的行人和车子在路上穿梭。我找到男人跟我说的地方,一个见福便利店的门口,路边有两个烧烤的摊子,在路边一个小桌子边,坐着四个穿着校服的中学生,儿子赫然在列。

  我走到那个桌子旁边,看到桌子上有吃完的烧烤竹根还有两瓶空酒瓶子。儿子看到我,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说你过来干什么?给我回去呀,等会我会回去呀。

  我说:都几点了,明天还要上学,你们几个还不回去吗?儿子突然就站了起来,然后扭头就往旁边一个巷子里走了,也不知道跑哪了。我加了那个卖烧烤的老头的电话,叫他等会有看到我儿子给我打电话,后面那老头说一点多了,我儿子又跟那几个聚在一起,一直到凌晨四点才回来。

  

  早上七点了儿子还在床上呼呼大睡,我叫醒他,我说,我今天去学校给你退学吧,你不要读书了,你回去老家吧,现在我们老家大旱,爷爷奶奶打水都很困难,你回家帮他们去打水,他们也都很需要你的照顾。

  儿子说:“我又没说不去上学”。然后就从床上爬起来了,穿上校服,也不刷牙也不洗脸,背起书包就出去了。感觉老天给我一生最大的挑战,就是我的孩子。他真的是我生命最真实的“老师”,一直给我出难题,一直让我去解,只是有些题目太难了,我昨晚上解不了,只好疯掉...

  

  配图 图文无关

  孩子叛逆,尤其是青春期孩子的叛逆,时常让父母感到“头疼”。而像这位妈妈一样的“过来人”,不在少数。

  

  

  

  鱼友@娴恋

  中学生刚好是在叛逆阶段,多陪伴孩子一起度过,有时候他心里也很清楚,但也像我们大人一样控制不住。

  

  

  

  鱼友@我是小爱

  我儿子刚过叛逆期,算是非常顺利地过来的。在他心理刚开始有变化我就告诉他:叛逆期很正常,每个人都会经历,虽然会让父母很抓狂,但我们能理解,也很欣慰,因为你开始长大了,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还有就是家里如果是男生的话,妈妈尽量示弱,当个小女人,跟孩子以朋友的身份相处,有意无意地在他面前说说当年在他这个年龄自己干的傻事.......

  

  

  

  鱼友@你自落花流水

  孩子真是太难教育了,不一定是你错了,我一心一意为女儿,最后也没落个好。

  许多父母也常常抱怨,孩子越长大越不听话。那么,孩子叛逆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吗?作为家长应该怎样和叛逆期孩子相处?

  02

  叛逆现象在孩子成长中

  是普遍存在的吗?

  根据有关专家研究,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有两个重要的反抗期:

  第一个反抗期在2-4岁,主要指向身体方面的反抗,即反对父母对他们身体活动的约束;

  第二个反抗期在青春期,在初中阶段表现得尤为突出,这时的反抗由逆反心理引发,主要是为了获得独立和尊重。

  一项调查显示,中学生中经常存在叛逆心理的占32.6%,偶尔存在叛逆心理的达89.4%。由此可见,叛逆是普遍存在的,是多数孩子成长的规律性反应,尽管让父母们烦恼甚至愤怒,却自有其合理性。

  因此,父母不用太焦虑,更不宜与叛逆的孩子针尖对麦芒。只要认真分析原因,采取正确的方式,就可以从容应对。但很多家长都对孩子的“叛逆”头痛不已,总想找一些什么办法来“修理”孩子。

  

  实际上,孩子叛逆是好的开始,如果父母把握好了,对孩子受益一生;如果没有把握好,可能就会害了孩子。

  对于少年期和青春期的叛逆,我们每个人或许都曾经历过,只是身为家长的我们已经无法真正地理解一个孩子的感受。

  

  所谓叛逆,不过是大人一厢情愿的说法,对孩子来说那是成长的一个标志而已。

  其实,叛逆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问题,每个人都会有叛逆的倾向。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它也不过是暂时的,而且只有经过了这暂时的痛苦,才会慢慢成熟,真正地理解父母的用心。

  03

  孩子叛逆,该怎么办?

  是所有青春期的孩子都会叛逆吗?其实不然!有很多孩子因为父母教育得当,和父母沟通的好,就平稳顺利地渡过了自己的青春期。

  孩子对父母的对抗都是父母在对孩子幼年时期教育中埋下的雷,孩子能量小的时候,它安静的存在,一旦积攒到一定威力,它就会炸裂,而父母往往毫无察觉。

  

  那么,在孩子幼年的教育中,家长存在着哪些弊病呢?这些长大后又会变成什么样的炸雷呢?那么不妨我们对比一下:

  对比的雷!习惯语式:看看别人家的孩子!

  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习惯了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对比,那么势必有一天,他会拿自己的家长跟别人的家长对比。这样的思维方式恰恰是家长教给孩子的。

  专制的雷!习惯语式:我是家长,我说了算!

  父母在孩子成长中,不是以道理服人,而是用自己的身份压制孩子,孩子不服气,等到青春期,他觉得自己有足够力量的时候,这种不服气就爆发了。

  粗暴的雷!习惯语式:不听话,看我不打死你!

  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习惯以暴力制服孩子,这样的孩子要么过于胆小,要么就会以相同的方式去对待别人。从小心里压抑着的委屈在青春期的时候爆发,绝对不是一时之气。

  

  诋毁的雷!习惯语式:你长大了别跟你爸一样没出息!

  婚姻里,夫妻两个最初的爱情会被现实打磨,彼此经常会对对方产生怨怼情绪。如果夫妻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停的把对对方的不满发泄进去,孩子潜移默化的就会对一方产生歧视和敌视心理,在青春期的时候,这种不满会在某一冲突中被激发出来。

  嘲讽的雷!习惯语式:你怎么这么笨啊!

  父母很多时候并不是真的觉得自己的孩子笨,但是因为“恨铁不成钢”所以会说狠话,自己不以为然的话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会产生一种消极的暗示,这种暗示使得孩子自卑,自闭。

  期望的雷!习惯语式:你学习不好以后怎么生活?

  父母对孩子期望很高,是因为父母知道现实的残酷,但是在孩子成长里不断重复的灌输这样的思想,孩子会觉得父母对自己的关心是种压力。而压力强了,到了一定时期就会反抗。

  

  压力的雷!习惯语式:如果不是因为你!

  父母习惯于把现实生活中自己的压力转嫁给孩子,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背负了不属于自己的责任。等他进入青春期后,有一天他觉得这个锅自己不该背,就会把它毫不留情地甩给父母。

  大多父母以为孩子小听不懂,就口无遮拦,还认为自己的方法很有效,可其实,这些话都埋在孩子心里了,青春期的时候,孩子认为自己很强大了,有自己的思想了,那些埋伏在心里多年的委屈就炸裂开来,炸伤了父母,还有可能炸毁了自己。

  所以,面对孩子的叛逆,最重要的就是认清事实的真象;并不是谁叛逆了谁,顶多只有一个倔强的孩子悄悄“离开”我们而已。家长们当然觉得痛苦,但愤怒则大可不必。如果,他走向正确的方向,家长就该以生命传递者的心情乐观其成;若他误入堕落的深渊,我们就该立即赶过去,陪他一块爬起来。

  

  政务办事:居住证?社保?公积金?医保?身份证?个税?补贴

  教育办事:幼儿园?小学?中学?高考???职业资格

  交通出行:地铁?轮渡?四桥二隧自驾?交通办事

  楼市房产:保障房??廉租房?租房?土拍?政策

  疫情防控:疫情?核酸检测?疫苗

  民生服务:便民??游玩?劳动就业?养老?结婚?护照

  生育办事:产假?津贴?生育保险

  

  

  

  

  

上一篇:辽宁某地下发停课通知,师生将进行高质量核酸检测,家长表示无奈
下一篇:下周中证1000、创业板有望率先确立反弹顶部

最近更新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