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人

栏目:职业教育  时间:2023-09-15
手机版

  中国第一位飞天航天员杨利伟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作报告时说:“哈工大在我国航天事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总指挥到工程师,40%以上的人都来自哈工大,体现了哈工大对航天的热爱和激情。”在中国航天大舞台上,哈工大一直默默奉献着,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到现在,哈工大培养了大批优秀毕业生,他们长期战斗在祖国航天事业第一线,历经岁月流转春华秋实,为中国航天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

  探索:勇创新敢为先

  1958年9月15日,邓小平视察哈工大,指出“大厂大校要关心国家命运,高等学校要成为突破科学技术的基点之一”,并指示哈工大“要搞尖端”,由此拉开了哈工大与国防(航天)结缘的序幕。

  根据国家航天国防建设需要,哈工大专业设置做了重大调整。1959年3月4日,学校成立航空工程系,同年5月18日,成立自动控制系,还陆续扩建和新建了自动控制及无线电系、工程物理系、工程数理力学系等系以及与航天工程有关的一批尖端专业,为培养航天人才创造了必要的条件。1987年6月,中国高校第一个以培养高级航天专门人才和从事航天高技术研究为主的学院——哈工大航天学院诞生。从此,哈工大与航天的关系更为密切。

  逐梦:永不停歇

  1970年“东方红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是中国航天史上的一座丰碑,它的技术负责人就是哈工大校友、中科院院士孙家栋,而作为发射手按下发射按钮把“东方红一号”送上太空的,也是哈工大校友、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原副总指挥胡世祥。

  从“东方红一号”首巡太空,到“嫦娥三号”登陆月球,一大批哈工大人或担任总师、总指挥,或成为各系统、各岗位的中坚和骨干。

  曾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的李继耐说:“艰苦的条件,可以培养人的适应能力,能够锻炼人的意志,所以从艰苦的环境中出来的人,更能做大事。”他毕业后被分配到二炮最基层的连队,开山洞、扛石头,从最繁重、最艰苦、最危险的工作干起,钉子扎到肉里,自己拔出来接着干……终于迎来了航天事业的辉煌。

  “长征二号F”火箭系统总设计师、中科院院士刘竹生吐露心声:“一个火箭,几万个零部件,任何一个小问题,上了天都是大故障,所以翻来覆去深入研究可靠性。”对航天的热爱和神圣的责任感,让刘竹生一次次用他的火箭,把神舟送上天。用他自己的话说,是飞天梦、航天梦、强国梦支撑他干了40多年令人提心吊胆的航天事业。

  不忘初心,薪火相传,在酒泉发射中心、“远望号”测控船、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在湖南、湖北、四川、贵州等航天基地、航天院所……哈工大人用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在中国的航天史上写下一段段华美的篇章。

  黄文虎、李元正、栾恩杰、黄本诚、范瑞祥、黄江川、朱枞鹏……这些名字都应该被历史铭记。

  征途:星辰大海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哈工大人对浩瀚宇宙的探索一往直前,成为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脊梁。

  一代代哈工大人通过不断努力,在载人航天、探月、星地激光链路试验等工程系列项目中发挥了举重若轻的作用,更实现了从参与国家卫星研制到牵头研发微小卫星,再到由学生团队放飞微纳卫星的一次次突破。

  2004年4月18日,“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携着哈工大牵头研制的“试验卫星一号”飞入太空。作为我国第一颗由高校牵头自主研制的有明确应用目标的微小卫星,“试验卫星一号”开始探索我国微小卫星技术发展的新途径。随后,“试验三号”、“快舟一号”、“快舟二号”等由哈工大牵头研发的微小卫星相继成功发射。哈工大成为国内唯一一所研发小卫星七战七捷的高校。

  哈工大小卫星研制团队汇聚了来自飞行器设计、力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自动控制等多个领域的尖端人才,从组建至今,一批批青壮年科学家迅速成长,成为我国小卫星研究领域的中坚力量。

  2017年,马晶、谭立英教授团队负责的国际首次高轨卫星星地双向高速激光通信试验获得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在空间高速信息传输这一航天技术尖端领域走在了世界前列。27载执著攻坚、自主创新,马晶、谭立英教授团队实现了卫星激光通信终端从无到有、从重到轻、从高速到更高速、从低轨到高轨的重大跨越,构建了高轨、低轨和地面的激光通信试验试用体系。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2015年9月20日,我国首颗由高校学子自主设计、研制、管控的纳卫星“紫丁香二号”发射成功。平均年龄不到24周岁的哈工大学子组成的“紫丁香团队”,朝气蓬勃,继续他们的航天梦,他们说,“我们的未来是迈向‘诗和远方’。”

上一篇:北京成人本科中医
下一篇:去香港读研的中产妈妈:通过“鸡”自己,帮孩子摆脱高考内卷

最近更新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