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要在教育强国建设中强化使命担当

栏目:职业教育  时间:2023-09-16
手机版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这让我们充分认识到了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性与必要性。面对建设教育强国如此宏大的战略目标,作为教师,除了要在思想上接受与消化之外,更需要用这样的目标来指引与确证个体的教育教学行为,用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赋能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将个体的教育行动融入伟大的教育事业之中。

  

  8月28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玉泉区通顺街小学学生在认真听课。通讯员 丁根厚 摄

  建设教育强国的首要任务,是要深刻理解和充分认识教育强国的目标何在,要真正做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务实地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有独属于自己的学习动机,教师教学有专属于自己的育人信念,但如果把教学与学习局限在每个人自己的动机或者信念之下,学生学习就会失去远大教育理想的可持续支撑,教师个人的育人信念也容易因难以坚守下来或因得不到更高层次教育目标的指引而迷失方向。事实上,今天教育实践碰到的一些问题,并不是学生的学习热情不足,也不是教师缺少教育情怀,更不是国家对教育教学和教书育人没有要求,而是如何用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的教育要求,来进一步确证教师个人育人理念的正确性,进一步巩固学生学习动机的可持续性。只有树立了大志的学生,才能够正确认识眼前学习的困难,才能够锻炼出坚持学习下去的意志;只有具有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担当的教师,才能够不断校正自己的育人理念,才能够不断明确自己的育人目标,从而让自己看到教育教学活动带来的希望与阳光。

  只有“强教育”才能赋予学生更持久的发展动力。从教育大国走向教育强国,真正的强教育,不仅表现在它对当前教育成绩与人才成长的支持,而且表现在对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支持。随着国家发展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不断提升,教师在育人的过程中,就不能只停留在帮助学生掌握学科知识方面,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成为学科知识的主人,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有主动掌握学科知识的成就感,同时拥有将学科知识转化为科学素养与实践的能力,这就是所谓用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赋能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建设教育强国是所有教育人的使命担当。作为重要的教育人,教师群体要积极投身到这一伟大的教育事业中来,更要认识到自己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在这一伟大教育事业中的重要性。要建设教育强国,就需要将国家层面的教育强国战略转变成个体层面的教育理想,从而成为促进个体投身教育事业的不懈动力。但如果作为个体的教师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失去方向感,体会不到教育成就感,就可能放弃自己对伟大教育理想的追求,要么懈怠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要么用短视的应试目标来证明自己。在教育伟大理想和日复一日的教育教学行为之间,需要教师不断感受伟大教育理想的力量,不断强调个体教育教学行为的伟大意义。以哪怕“功成不必在我”但一定要让“功成必定有我”的心态,去持续投身于教育教学活动,既收获教育教学过程的成就感,又始终具备积极上进的教育精神,从而聚众力汇众智,保持教育教学活动的高品质。

  (作者周彬,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校长)

  《中国民族教育》2023年第9期

上一篇:数字技术服务大众艺术 灵境·人民艺术馆亮相服贸会
下一篇:全国首批8家大模型,获批上线!5家在海淀

最近更新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