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青春点赞!你最喜爱哪支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

栏目:职业教育  时间:2023-11-07
手机版

  争当“突击队”、勇做“生力军”!今年,广东逾万支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深入田间地头,通过与县镇基层进行“一对一”结对,为广袤乡村带去专业知识和青春创意,破解县镇村实际产业难题。

  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联合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推出“万支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下基层”系列报道,聚焦青年大学生深入基层一线的所见所闻所感,对突击队在基层一线的典型做法进行集中展示,介绍突击队如何帮助农村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助力乡村振兴。

  截至目前,该系列累计推出6期报道,介绍了多支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队伍,展示了南粤青年投身基层一线、解决实际问题、探索创新做法的青春力量。

  本期精心挑选15支优秀实践团队,快来为你喜欢的团队点赞吧!广东海洋大学贝壳粉应用创新助力乡村实践团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湛江徐闻“乡村振兴”实践团五邑大学“邑心益农 助乡筑梦”2.0实践团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粤美乡村”实践团广州商学院“e启逐梦”实践团广州理工学院“忆湘咖啡”实践团湛江科技学院同心振乡实践团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信息使者实践团广东理工职业学院机器人学院“无人机植保”实践团广东职业技术学院高明白洞村乡村振兴实践团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创新赋“瑶”,“银”领振兴实践团广东科贸职业学院“茶乡侨缘”实践团汕头职业技术学院文史赋能实践团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大“柚”作为实践团茂名职业技术学院荔智兴农实践团请在微信或者南方+客户端内投票

  湛江市覃斗镇、茂名市电白区高地街道

  广东海洋大学贝壳粉应用创新助力乡村实践团

  变“壳”为宝,助力产业融合发展

  

  广东海洋大学贝壳粉应用创新助力乡村实践团

  堆积的贝壳山、难以忍受的臭味、一摞摞等待处理的贝壳……在湛江市覃斗镇,成堆的废弃贝壳给广东海洋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制药工程专业2021级学生周英杰留下了深刻印象。

  如何让废弃贝壳成为乡村绿美建设、产业融合发展的宝贝?通过调研当地村户废弃贝壳产生量、将主要壳类带入实验室进行结构研究、走访当地有关部门等方式,实践团摸清了贝壳变废为宝的痛点难点问题,并确立了详细的改进方案。

  实践团协助政府制定废弃贝壳集中回收处理机制,设立多个贝壳集中堆积处理场,并以此为基点,引入贝壳粉制备技术及设施,在贝壳集中堆积处理地建设贝壳粉加工厂,实现由“输血”到“造血”的转化。同时,实践团通过媒体平台推动当地贝壳粉产品的品牌建设,带动该发展模式的推广。在实践团的指导下,当地已有效消耗废弃贝壳106吨,带动村户30余户,实现每户人均增收2000余元。

  湛江市徐闻县曲界镇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湛江徐闻“乡村振兴”实践团

  创新文创产品,让“菠萝的海”走向俄罗斯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湛江徐闻“乡村振兴”实践团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湛江徐闻“乡村振兴”实践团前往湛江市徐闻县,调研菠萝产业现状和种植难题,中英俄三语助力菠萝海外传播,拓宽徐闻菠萝俄罗斯销售渠道……这群大学生,正努力让更多的农产品踏上“出海之路”。

  实践团通过政府座谈、企业走访、入户访谈、田野调查等形式,与村民、种植大户、企业、农技专员等深入沟通后,完成了关于徐闻菠萝产业发展、电子商务发展和菠萝品质提升三份调研报告。

  在此基础上,实践团成员结合俄语特色创造了“阿娜娜萝”卡通形象,并与当地合作在中秋节期间推出“阿娜娜萝”定制的菠萝月饼和文创产品,助力徐闻菠萝走向俄罗斯,带动当地菠萝月饼销量超过14万元。

  韶关市翁源县江尾镇

  五邑大学“邑心益农 助乡筑梦”2.0实践团

  定制自动打药机覆盖300亩桃园

  

  五邑大学“邑心益农 助乡筑梦”2.0实践团

  “连绵的青山高耸入云,就像屏障一样。”来到韶关市翁源县江尾镇九仙村,五邑大学网络工程专业2021级学生张佳茵被眼前的千米山峰深深震撼。沿着山麓是成片的桃园,种植的是广东省优稀水果品种九仙桃。

  实践团走访本地农户后发现,桃园依山而建,九仙桃成熟期短,农户常面临管理难、销售难等问题。因此,团队与江尾镇科技特派员紧密合作,依托江尾镇强镇富村公司服务农户,提出以智慧农机助力桃园管理、以电商技术拓展销售渠道。

  实践团组装测试了定制的桃园自动打药样机,打药效率高、效果好,目前已经在江尾九仙桃种植示范基地300亩桃园推广应用,助力提升果园管理工作。同时,还为江尾镇乡村振兴公司建设线上店铺,开发微信小程序,扩展销售渠道。今年九仙桃线上销售占比达20%,有效提高了销售流通效率。

  佛山、珠海、惠州等地市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粤美乡村”实践团

  建立20余位乡村振兴榜样的口述档案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粤美乡村”实践团

  乡村振兴这幅画卷上,刻画着基层工作者的感人故事。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粤美乡村”实践团在珠海、佛山、潮州、惠州、揭阳等市的9个乡村进行实地考察,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并与20余位乡村建设者进行深入交流,为他们一一书写口述档案。

  经过“点对点”访谈,队员们了解到基层工作的一个难点痛点问题:老人较多,政策需要反复解释才能推行。针对该问题,实践团不定时前往实践地协助村委会开展社区普法、走访独居老人、开展安全讲座等活动。同时,为树立乡村振兴的榜样标杆,实践团队将乡村一线工作者的先进事迹拍摄成微电影,向海内外广泛传播美丽乡村新风貌。

  “我们希望通过优质内容的创作,留下乡村变迁的集体记忆,讲好乡村振兴故事,向海内外广泛传播美丽乡村新风貌。”实践团负责人何卓君说。

  惠州市龙门县龙潭镇铁岗社区

  广州商学院“e启逐梦”实践团

  研发智能农药喷洒灌溉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广州商学院“e启逐梦”实践团

  春争日,夏争时。一年中最为繁忙的“双抢季”,实践团成员与龙潭镇新屋村农民一起在翻耕好的田里插种秧苗。

  “我出生在农村,从小就知道农民的苦和累,希望运用专业知识‘打开’智慧农业,减轻农民体力劳动。”实践团成员黄振枫说。实践团通过实地考察、走访农户等方式,了解到传统的农药喷洒方式存在用药量不精准、喷洒不均匀等缺点。两年来,团队成员不断完善项目方案,与当地先进农机企业进行广泛交流,汲取丰富的技术经验和实践案例,成功研发了智能农药喷洒灌溉小车。

  目前,智能农药喷洒灌溉小车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出喷洒均匀高效、精准等优异性能,小车的自动化操作也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实践团将进一步优化小车性能,并推广应用到更多的农田和农作物中。

  肇庆市高要区小湘镇

  广州理工学院“忆湘咖啡”实践团

  电商直播助力“咖啡文旅”生态发展

  

  广州理工学院“忆湘咖啡”实践团

  香云纱和咖啡是小湘镇当地的特色产品,广州理工学院“忆湘咖啡”实践团奔赴小湘镇,以“一村一品”政策为抓手,聚焦乡村振兴,结合当地“咖啡+文旅”特色产业发展情况,开展了电商直播技能培训活动。

  实践团深入了解当地乡村发展情况,交流工作经验与发展成果。队员们探访了孔湾村、汉塘村、苏逢村等4个乡村,了解到小湘镇将以“生态宜居”为抓手,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同时加快推进农业的转型升级,着力发展特色产业,让美丽乡村建设为乡村振兴赋能提质添彩。

  为助力小湘镇发展,实践团组织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队员们还通过电商技能培训,为当地村干部及30余家农户普及了电商和直播的相关知识。

  阳江市江城区埠场镇

  湛江科技学院同心振乡实践团

  聚焦海鲜小产品,助推乡村大发展

  湛江科技学院同心振乡实践团

  “村庄如画,水碧山青的埠场镇是我眼中的桃花源。”实践团成员余梦琪说。湛江科技学院同心振乡实践团走进阳江埠场探索水产行业的发展路径。

  通过与当地政府、养殖企业面对面,实践团发现当地养殖企业虽毗邻山外西海滩,拥有区位优势和养殖环境,但缺乏专业人才、受众市场有限、没有完整电商体系支撑。实践团结合实际,以“映像埠场”为主题拍摄系列宣传片,搭建以“直播带货”为核心的电商体系,指导员工学习运营知识。策划为期三天的定点直播,单日销量达千元以上。

  接下来,实践团将依托山外西海滩旅游景点优势,搭建水产销售平台、开创销售新渠道,以新媒体手段展示埠场新风貌,带动农户就业生产、增收。

  广州市从化区大夫田村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信息使者实践团

  发挥专业优势,助力乡村“智”理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信息使者实践团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信息使者实践团连续3年来到大夫田村,结合数字媒体专业学科知识,解决该村数字化、信息化建设较慢等问题,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实现乡村“智”理,促进乡村振兴。

  通过走访调研,实践团深入钻研大夫田村的建筑风格、文化内涵,将设计美学理念与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相融合,设计出大夫田村LOGO、大夫田村村级网站、VR全景导航、文化IP形象“小夫仔”文创产品,塑造大夫田数字乡村的“专属代码”。目前,大夫田村网站、VR全导航已顺利上线。

  接下来,实践团将继续利用无人机航拍、720影像处理等信息技术,弥补大夫田村数字化、信息化建设短板,用科技赋能乡村振兴。

  潮州市潮安区凤凰镇

  广东理工职业学院机器人学院“无人机植保”实践团

  开展无人机科普教学,提升茶园种植技能

  

  广东理工职业学院机器人学院“无人机植保”实践团

  在凤凰单丛茶的原产地潮州市凤凰镇,广东理工职业学院机器人学院“无人机植保”实践团调研茶园种植管理方式,开展无人机科普教育,为当地带去无人机植保和测绘技术。

  通过调研,实践团发现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无人机植保技术无法在当地发挥出最大效率,当地民众对先进生产技术认知度也不高。针对这一情况,实践团积极宣传、科普无人机科学知识,并展开培训,对村庄开展无人机航测作业。

  本次实践活动涉及凤凰镇东兴村、寨下村、福南村等多个区域,共计开展义教培训200人次,涵盖学龄儿童、返乡创业大学生、当地茶农等群体。

  佛山市高明区更合镇白洞村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高明白洞村乡村振兴实践团

  新“媒”人为家乡好茶代言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高明白洞村乡村振兴实践团

  好茶如何不怕山高?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罗俊贤,带着同学们前往家乡白洞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结合电商运营和新媒体营销等专业知识,开展社会调研、茶文化体验、茶文化新媒体推广、直播营销等社会实践活动,助力白洞村茶产业乡村振兴。

  通过实地采访和“沉浸式”体验学习,实践团挖掘出“高明红”的品牌故事,并以短视频、推文、直播等新媒体营销方式,讲好“高明红”茶叶的故事,做好白洞村乡村振兴的新“媒”人,助力“高明红”茶香飘万家。

  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创新赋“瑶”,“银”领振兴实践团

  “互联网+文创”助力瑶族银饰产业创新发展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创新赋“瑶”,“银”领振兴实践团

  “很开心和你们交流,非遗与互联网科技结合也是一个热点趋势。”看到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珠宝学院创新赋“瑶”,“银”领振兴实践团创作的瑶族银饰3D渲染作品时,连南瑶族“非遗传承经纪人”房女士说道。

  以瑶族银饰产业作为攻坚方向,实践团深入连南瑶寨、博物馆、文化馆、银饰店和文创园,收集上百份调研问卷,归纳整理出瑶银样式、图案IP数据库,创作了80余款瑶族元素银饰文创产品。同时,实践团借助3D渲染技术和AR虚拟试戴技术,以“互联网+文创”模式提升产品的设计研发及销售效率。

  实践团还通过公益教学,宣传瑶族银饰文化,并借助直播与短视频平台扩大受众群体。后续,实践团将持续整理瑶族银饰老物件,研发文创产品,通过新技术新模式,传播非遗文化,助力瑶族银饰产业创新发展。

  清远英德市

  广东科贸职业学院“茶乡侨缘”实践团

  打造茶艺师品牌项目,促进茶旅融合发展

  

  广东科贸职业学院“茶乡侨缘”实践团

  一片英九叶,一抹红茶香。依托广东科贸南粤茶文化科普基地项目,今年暑期,广东科贸职业学院“茶乡侨缘”实践团发挥专业特色,为英德市“茶乡”英红镇增添发展新动力。

  通过走访当地有关部门、茶场和侨民聚居地,与当地茶农、侨民面对面交流,实践团整理出目前“侨”“茶”文化资源的传承、保护和挖掘利用情况,并总结英红镇在文化资源、自然条件等方面优势和不足,探索“侨”“茶”文化内涵,促进茶旅融合发展新路径。

  团队立足英德红茶文化,在云岭小学开展六大茶类科普、英德红茶调饮等支教活动,打造“英红小小茶艺师”品牌项目,助推家乡茶文化传承走新走实。

  汕头市龙湖区

  汕头职业技术学院文史赋能实践团

  打造文创IP,推动文创文旅“长红”

  

  汕头职业技术学院文史赋能实践团

  夕阳掩映的寨墙、古朴的腾辉塔、唤起华侨乡愁的卤狮头鹅……走进古寨鸥汀,汕头职业技术学院文史赋能实践团不禁感慨:“一定要让美丽的鸥汀文史,既‘出圈’又‘长红’。”

  实践团运用网络大数据调研法,选取多平台的营销数据构建模型进行聚合分析,精准对接鸥汀街道“百千万工程”项目需求。

  实践团聚焦文史赋能,制作古寨宣传片、文旅印章和文旅线路;聚焦侨批资源,打造文创IP“纸短情长 不期‘鹅’遇”农副产品包装系列、“舌尖上的乡愁”系列短视频,提升农副产品的附加值和品牌影响力。同时,实践团搭建财商数字化培训服务平台,服务地方产业发展,实现数智赋能数字乡村建设,助力鸥汀街道焕发长久的经济活力。

  惠州市惠东县

  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大“柚”作为实践团

  打造新田蜜柚品牌新名片,赋能乡村振兴

  

  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大“柚”作为实践团

  群山环绕,满林柚香,这是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大“柚”作为实践团初到惠东县新田村仙柚园的印象。

  通过与园主深入交流、实地考察仙柚园、调研蜜柚生产线,实践团详细掌握了仙柚园蜜柚的销售痛点。经过多次商讨,实践团借助新媒体手段,打造新田蜜柚品牌新名片,将产品优势融入包装设计,并结合直播和宣传片,打响新田蜜柚知名度;开展新媒体课程“授民以渔”,助力安墩蜜柚走得更远。

  在实践团的协助及指导下,果农发布在互联网上的蜜柚宣传视频受到了不少网友关注。两周内,预售蜜柚高达1000斤,至今1000亩蜜柚产品已全部售完,安墩蜜柚线上品牌化发展迅速,销量同比增加一倍。包装设计更新后,80后、90后成为线上农产品的消费主力,中秋假期期间购买超过七成的蜜柚,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有较大提升。

  茂名高州市

  茂名职业技术学院荔智兴农实践团

  研发智能采摘机器人,提高采摘效率

  茂名职业技术学院荔智兴农实践团

  骄阳似火的夏日,荔枝树上挂果累累。为抢农时,很多农民采摘荔枝挥汗如雨,劳动强度较大,效率却一般。这情景给茂名职业技术学院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2022级学生黎洋强留下深刻印象。

  针对这一情况,黎洋强带着团队组建成立荔智兴农实践团。在指导教师带领下,走访高州市曹江镇,与当地荔枝、黄皮等水果种植户面对面交流,摸清人工采摘的痛点难点问题,确立了智能荔枝采摘机器人的技术改进方案。

  实践团采用“乡镇+高校+实验室”的模式,把实验室搬到曹江镇荔枝种植一线,到荔枝、黄皮等水果种植基地的田间地头,采集了果树种植地形地貌、果树形态、枝条果实等大量数据,测试完善了机器人的工作性能。实践团推出的智能采摘机器人可一次性检测出视野内的成熟荔枝,并连续采摘,采摘效率比人工采摘提升5倍,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节约了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未来,实践团将进一步应用推广智能采摘机器人,帮助农民更好地进行水果种植与管理,促进乡村振兴。

上一篇:扬州各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 喜迎建队日争做好队员
下一篇:建筑“黑科技”闪耀长沙筑博会

最近更新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