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美术素养的策略

栏目:职业教育  时间:2022-12-01
手机版

  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小学教育,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感观能力、创造能力进行培养,使学生在接受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形成艺术修养。因此,教师需优化传统美术课程模式,采用新颖的教学理念进行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积极性及兴趣。另外,教师需教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在品鉴生活的同时完善个人价值观。

  美术素养的内涵就是基于生活中的事物,进行联想分析,并在创作中为图像注入灵魂,从而养成审美价值观。其中,美术素养主要包括:首先,识图能力;就是要求学生明白不同美术创作的绘画方法及精神内涵,通过理解图像中的引用元素,使学生在感知作品机理体征的同时对美术作品产生全新的认知。其次,美术表现;就是要求学生能够利用报刊、互联网学习到不同的美术表达技巧及表达语言,通过引导学生对绘画作品进行构思,从而培养学生对作品的见解[1]。再者,审美判断;就是要求学生利用自己的已学习的美术理论,了解美术作品的特色元素,从而提升学生对作品的看法。

  

  1. 侧重教学启发,培养学生的审美判断能力

  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审美价值观、审美判断能力的培养,特别是需要改变现有的教学思路,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思路,有利于提升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需要优化美术教学的基本思路。例如可采要求学生对不同时代、不同作品形式的创作内容进行分析,说出作者在不同美术作品时的情感经历、个人生平等内容, 有利于深入学生对作品特色的理解。例如教师可引入《画下清音》

  《锦绣前程》《德黑兰的倒影》等工笔画作品,让学生感受花、鸟、建筑等事物的肌理及特点,说出作品中的点睛之笔及色彩运用方法,从而加深学生对工笔画艺术的印象。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求学生手绘出风格各异的工笔画作品,且作品可不局限于对花、鸟、人物的表达,还可侧重于对喜欢事物的理解。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创作,有利于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动力。

  

  在培养学生识图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现出不同的绘画艺术,要求学生说出作品中所涵盖的事物及颜色。例如教师可引导学生品鉴齐白石先生的《齐白石虾图》,数一数作品中16只虾分别在做什么,并处于什么形态。同时,教师需设立不同的探究问题,如可设置“本作品中使用了哪些符号元素?”通过引导学生对作品本身进行探究,并说出关于虾的形态及表现形式。例如其中一只虾的眼睛着墨非常浓,而虾头的焦墨赋予了作品灵动的特点。总之,教师可设置开放性的探究课程,引导学生自发性地对作品的特色、内容、特征进行分析与品鉴,有利于逐渐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从而养成了自主识图、认图的习惯。

  

  2. 基于美术核心素养内涵,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创造是美术教学的关键,尤其是在小学阶段中,教师应侧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情感经历创作出风格各异的美术绘画作品。在此过程中,教师可融合版画、沙画的课程,要求学生掌握水印版画、沙画制作的基本流程,并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创造环境进行创新创造,也能让学生在自主创作的过程中形成美术价值观。

  

  例如在沙画作品的创作中,教师可向学生播放绘画大师创作沙画的流程,同时向学生们展示《时间都去哪了》沙画视频,引导学生感受沙画的魅力。视频播放中,教师需简易的表达出沙画的创作技巧及创作方式,并要求学生先采用临摹学习的方式进行模拟训练,然后引导学生将自己最喜欢的事物进行表现。表现过程中要求学生可对部分元素、符号进行夸大,并向学生提出实际创作中可能遇到的难题。当学生们遇到创作方面的问题时,自然就与同伴们进行交流讨论,并在分享经验的同时掌握了作品创造、创新的方法,也能在该模式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及探究能力[2]。最后,教师需对已学习的课程内容进行总结,要求学生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掌握不同国家、不同时代对不同作品的理解。比如教师可展示学生们喜爱的动画电影《花木兰》《哪吒之魔童降世》等艺术作品,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文化艺术的美术表现形式。通过有效的培养,自然就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操及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新时期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设置合理的教学方式及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对课程内容进行探究,使学生逐渐养成美术鉴赏能力及思维能力。另外,教师需培养学生的美术技能,在美术情境中掌握不同作品所涵盖的肌理特征,帮助学生形成完善的价值观。

  举报/反馈

上一篇:动漫绘画班
下一篇:学画画该怎么开始?零基础学画画步骤!

最近更新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