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读报 |《中国美术报》2022年第6期导读

栏目:职业教育  时间:2022-12-01
手机版

  《中国美术报》第261期 封面

  本期导读

  01

  全国画院美展的求变与筑强——第七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开幕式及理论研讨会在郑州举行

  02

  新闻时评

  ● 郭师若:“国潮热”与传统文化元素的当代转化创新

  ● 衡正安:由“国家一级美术师”想到的

  ● 闫君: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在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认同之路

  ● 宋学勤:不能简单地把艺术创作当成学术

  ● 朱振刚:艺术不是炫技术

  ● 张莹莹:美术网课如何做到“形散神聚”

  03

  律动丹青——从传统书画中走出的舞台艺术

  04

  北京冬奥会里的美术力量

  05

  “非同质化”的同质化——NFT为著作权保护带来新课题

  06

  美术新闻

  ●《中国书法大会》开机启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中国书法家协会开展战略合作

  ● 江山壮丽——中国美术馆藏山水与风景题材作品展举办

  ● 在工作:艺术实践中的女性

  ● 出长安——陕西中国画作品巡展(西安站)开幕

  ● 吾心安处——古琴文化空间展在安徽展出

  07

  艺术家动态

  ● 方骏:家山

  ● 李大成:四象悟心丹青生灵

  ● 陈海良:骨韵之象

  ● 郅敏:点

  ● 赵赵:赵赵

  ●【送别】西安美术学院教授赵农因病去世

  08

  国风——尹呈忠漆艺术展研讨会纪要

  09

  副刊

  ● 叩开丹青之门|崔子范: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 新书推荐|中国书画美学史的理论新境

  ● 边走边写|陈醉:画里话乡愁

  ● 绘事物语|新中国邮品上的抗美援朝

  全国画院美展的求变与筑强

  ——第七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开幕式及理论研讨会在郑州举行

  

  2月24日上午,“第七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开幕式在郑州美术馆(新馆)举办,此次展览由中国国家画院、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主办,中国国家画院交流合作部、河南省美术家协会、河南省书画院、郑州美术馆联合承办,在郑州美术馆(新馆)、升达艺术馆共展出了来自全国各地画院的903件优秀美术作品,展现了全国画院专业美术家的创作面貌与实力水平。

  新闻时评

  

  ● 郭师若:“国潮热”与传统文化元素的当代转化创新

  近年来,“国潮”“国风”等热词纷纷涌现,清华大学文化发展创意研究院在《国潮研究报告》中用“中国潮流+中国风潮”来解释当下走红的“国潮”一词。这背后,是传统文化资源在各行业的创新应用。

  ● 衡正安:由“国家一级美术师”想到的

  在美术专业的职称中,只有一级美术师,没有国家一级美术师,那么我们随处可见的“国家一级美术师”称谓是哪来的?它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象?

  ● 闫君: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在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认同之路

  中华文明在数千年的时光演进中,孕育出沉淀着中华民族精神标识的优秀传统文化,并与中华民族的血脉基因绵延至今。它承载着前人的现实与浪漫,也滋养着今人的自信与向往。2022年1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就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表重要讲话,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

  ● 宋学勤:不能简单地把艺术创作当成学术

  当前的“艺术就是学术”“艺术创作就是学术成果”等观点,表面看,其初衷是试图提升艺术和艺术创作的社会地位,让人们意识到艺术创作应有的学术价值。但其直接目的是解决艺术领域的评审职称、发表论文、申报硕博士点、评估教学质量、考核艺术业绩等领域中出现的学术评价问题。此观点不顾基本学术规律,没有找到发展艺术学科的关键,反而制造更多混乱。把造成忽略艺术、贬低艺术价值的原因简单地归因于学术,并试图把艺术或艺术创作纳入学术范畴来改变局面,是很荒谬的。

  ● 朱振刚:艺术不是炫技术

  概观当代艺术的发展,可谓如火如荼。最为直接的表现,就是大大小小的书法展、绘画展、音乐会等,雨后春笋一般,你方唱罢我登场。然而不管哪种艺术门类的展示,当我们冷静综合反思,总有一种技术在场的感受,极端化一点言之,炫技二字而已,没有了艺术本体所应有之呈现,也就无从谈起对艺术的欣赏。

  ● 张莹莹:美术网课如何做到“形散神聚”

  美术网课是通过互联网进行美术教学的课程,不似传统课堂里老师和学生在相对集中的独立空间中进行教学,它具有形式散、内容散、时间散、空间散和参与者散诸多特点,真正做到网上美术教学既有趣又有用,既教授“有趣”技法又启迪孩子的问题意识,从而完成“有用”的核心素养培育,具有“形散而神聚”的意义,是当前美术网课的重要课题。

  律动丹青——从传统书画中走出的舞台艺术

  

  近年来,一系列源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众多书画资源的舞蹈、舞剧作品突破了舞蹈的专业受众群,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说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创作,是能被当代观众所接受的。当然,个别舞蹈的“破圈”,并不意味着舞蹈艺术整体“出圈”,但至少传达出不同艺术门类间跨界与融合的可能性,以及各自领域内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这就需要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基于对文化价值的深入研究,积极发掘汲取中国古代书画中蕴含的有益元素,并深切关联当今时代精神和社会价值,真正做到“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北京冬奥会里的美术力量

  

  2月20日晚,伴随着奥运圣火的熄灭,北京冬奥会圆满落幕,一届鼓舞世界、团结合作的盛会永远留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在本次冬奥会中,众多中国高校深入参与其中,尤其是各大艺术高校的设计专业贡献了设计巧思、科技智慧,赢得赞许。从传递的火炬到开幕式上的水墨动画创意、运动员的服装、开闭幕式节目单设计、冬奥会周边景观设计,以及受到众人追捧的可爱吉祥物——冰墩墩等等,美院人和美术人的贡献不容忽视,这不得不让我们再次感叹美术的魅力!艺术的力量!

  “非同质化”的同质化——NFT为著作权保护带来新课题

  

  创作的NFT作品《无聊的悟空》被指抄袭风靡国际市场的NFT项目《无聊猿游艇俱乐部》的无聊猿头像。公众号“抄袭的艺术”曝光了上述两组作品的对比图片,可以看出《无聊的悟空》在主题、造型、表情等细节处与“无聊猿”看上去的确十分相似。对此,王文栋主动发文回应抄袭质疑,并展示了自己的创作过程和作品的原创版权登记证书。

  在回应文章中,王文栋写道:“可能NFT不同于传统艺术创作的地方之一,就是转化,下面是一些从无聊猿延申出来的NFT系列作品,因为决定NFT价格的不光是作品,还有作品背后一系列的因素,包括社群、赋能、玩法等等……最后,希望已经在从事NFT创作或准备进入这个领域的创作者,做好各种心理准备。你要面对的是一个赤裸裸的商业环境,因为它是全新的事物,所以它是野蛮的,心理承受能力低的创作者请谨慎。”言下之意,“转化”是NFT创作的一般方法,不能以抄袭论之。无论这个说法是否成立,他的另一句话却是事实:“因为它是全新的事物,所以它是野蛮的。”

  美术新闻

  

  ●《中国书法大会》开机启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中国书法家协会开展战略合作

  2月22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中国书法家协会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兼总编辑慎海雄,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屹见证签约,并共同为《中国书法大会》节目开机启拍。

  ● 江山壮丽——中国美术馆藏山水与风景题材作品展举办

  一代代艺术家扎根生活、深入人民,绘就一幅幅祖国壮丽河山的画卷。2月20日,“江山壮丽——中国美术馆藏山水与风景题材作品展”开展。此展是中国美术馆“典藏活化”系列展,以“江山壮丽”为主题,展出馆藏的中国山水与风景题材名家作品130余件。

  ● 在工作:艺术实践中的女性

  1月22日至3月27日,“文化中国·第四届全球华人艺术展”在何香凝美术馆展出。此次展览以“在工作:艺术实践中的女性——海外华人艺术家邀请展”为主题。展览由王璜生总策划,邀请常羽辰、董春华、关庄、郭钰铃、靳华、李韵霆、刘北立、刘多妮、骆佩珊、马文、毛羽丽、沈采、王美佳、王凝慧、张潇月、张亦飞共16位长期生活在海外或来往于海内外的女性艺术家、设计师和建筑师,以影像记录、艺术表意、空间再造的多维创作方式,集中呈现她们在艺术实践中的阶段性工作成果,以及她们对这些工作与角色的阐释。

  ● 出长安——陕西中国画作品巡展(西安站)开幕

  2月19日,由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陕西省美术博物馆承办的“出长安——陕西中国画作品巡展”继北京站、南京站之后,在陕西省美术博物馆开幕。

  ● 吾心安处——古琴文化空间展在安徽展出

  1月20日—4月17日,“吾心安处——古琴文化空间展”在安徽省博物馆展出。本展览采用“空间”叙事方法,设立了三重物理空间:雅室、庭园和山水。

  艺术家动态

  

  ● 方骏:家山

  2月21日,南京艺术学院已故教授、画家方骏大型艺术回顾展“家山——方骏艺术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此次展览是中国美术馆学术邀请展之一。

  ● 李大成:四象悟心丹青生灵

  2月18日,由深圳美术馆、深圳大学主办,深圳大学喻继高中国工笔画研究院协办的“四象悟心丹青生灵——李大成工笔画作品展”在深圳美术馆展出。

  ● 陈海良:骨韵之象

  2月20日,“中国美术馆学术邀请系列展:骨韵之象——陈海良书法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展。展览展出陈海良近作12件,以行草为主,点画纵横恣肆、摇曳生姿,呈现出苍劲宏大的审美追求和高亢磅礴的生命律动。

  ● 郅敏:点

  2月25日,“点——郅敏作品展”,在北京壹美美术馆开幕。郅敏,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雕塑院副院长。展览中,郅敏将经历水与火后涅槃重生的“瓷”呈现在观者面前。

  ● 赵赵:赵赵

  艺术家赵赵的同名个展“赵赵”于1月16日至4月3日在龙美术馆(西岸馆)展出,该展览由崔灿灿担任策展人。赵赵在创作中直面人类内心的苦痛和压力,其作品中不时出现威胁与风险的概念,暗喻全球背景下人们的生活境遇,以及在现代社会中的短暂与无常。

  ●【送别】西安美术学院教授赵农因病去世

  2022年2月17日,西安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陕西省教学名师赵农教授因病去世,享年60岁。

  国风——尹呈忠漆艺术展研讨会纪要

  

  经过一年多的筹备策展,“国风——尹呈忠漆艺术展”于2021年10月15日在上海普陀区美术馆正式对外开展。此次展览全景式地呈现了尹呈忠多年来的漆画创作历程,让漆画这一艺术形式受到更广泛的关注。10月16日,国内的知名专家学者和艺术界的同行齐聚普陀区美术馆,举行“国风——尹呈忠漆艺术展学术研讨会”。

  副刊

  

  

  ● 叩开丹青之门|崔子范: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总之,从人的一生来看,不论研究什么学问和做什么工作,都是要由主客观条件决定的,两方面缺一不可。古人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也是这个道理。我看学习中国画也不例外,甚至还要付出更大的代价。不知对否?

  ● 新书推荐|《中国书画美学史》——中国书画美学史的理论新境

  樊波早年出版的《中国书画美学史纲》,是畅销多年、广为书画爱好者所熟知的一本著作。而近期由荣宝斋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书画美学史》是作者在旧作基础上重新撰写而成的新著,是中国书画美学史又一部新的重要成果。

  ● 边走边写|陈醉:画里话乡愁

  前几年作画一幅,题款“故园有景忘不得”。

  后来觉得此句颇有意味,一直萦回心头,想补句成诗。寻寻觅觅,终于来了灵感,于是凑成小诗一首:故园有景忘不得,海岸红林小舟侧。那夜春风好迷人,兴来休问平平仄。

  吟来也觉蛮有画意,便依此作成了组画,取名《故园吟》。

  在创作过程中能偶发灵感是很愉快的事情。诗也好,画也好,绞尽脑汁,突然摸到了“玄机”,找到了“钥匙”,好不兴奋。仔细想想,我的很多作品,题材多来自故乡。

  ● 绘事物语|新中国邮品上的抗美援朝

  这些邮品再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传承了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同仇敌忾的伟大精神。

  编辑 | 刘 晶

  制作 | 冯雅颖

  校对 | 刘 晶

  

  《中国美术报》艺术中心内设美术馆、贵宾接待室、会议室、茶室、视频录播室,背靠中国国家画院,面临三环,功能齐全、设备完善,诚邀您到此举办艺术展、品鉴会、研讨会等活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54号

  联系人:颜培大 联系电话:010-68464569 15711102835

  《中国美术报》为周报,2022年出版38期。邮发代号:1-171

  1.全国各地邮政支局、邮政所均可订阅,190元/年

  2.直接向报社订阅,发行联系人:吴坤 电话:13071178285

  新闻热线

  电话:010-68469146

  邮箱:zgmsbvip@163.com

上一篇:周迅18岁油画裸体曝光,风韵犹存,风姿绰约,成名后画作卖千万,网友:值了
下一篇:杭州临安装修哪家强?临安口碑比较好的装修公司

最近更新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