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推进产教协同育人!
11月29日,上海海洋大学召开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年度总结推进讨论会,35家校合作重点企业代表出席。各方就立足新片区服务五大新城、“订单式”育人、开发校企合作课程、打造实习实训基地等主题进行了详细阐述,进一步明确了未来产教融合工作的发展方向,助推协同育人工作精细化和成果导向化。
深层次的主题交流进一步明晰了人才培养目标,也为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成果,从整体上了解行业转型升级和企业结构调整对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科技创新、教育服务等方面的需求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深度培养建基地
共育机制同完善
通过共建人才培养项目这一渠道,引导行业企业参与招生、培养和论文指导全过程,已经成为实现产教融合的重要途径。如何让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形成共育机制,是本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年度总结推进讨论会的重点。
为加强专业学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助推培养单位与行业企业共同建立人才培养平台,在推进讨论会上,工程学院举行了产教融合育人基地签约仪式和产教融合育人基地授牌仪式,共有16家校企合作重点企业参与了此次产教融合育人基地的签约与揭牌仪式,进一步扩大了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也更进一步推进了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信息对接、教育服务为核心的资源共享机制平台的建设。同时借此机会,工程学院本次特别聘请了一批校外企业导师,积极探索产教融合育人新模式,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有效增强产业升级和区域发展的人才支撑。
为进一步推进实践教学,充分利用企业现有的创新平台,为教师提供教学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实习锻炼基地,上海海洋大学工程学院在前期产教融合成果基础上,举行了智能制造微专业联合建设指导委员会揭牌仪式,中科新松、华力微电子、晋飞碳纤等9家校企合作重点企业成为此次委员会的成员名单。通过委员会的设立,进一步巩固深化了行业企业对于人才培养的深度参与。
当天下午,上海海洋大学工程学院组织16家企业代表召开了“基于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路径优化研讨会”,围绕基于产出导向的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企业专家们积极献言建策,双方在搭建平台、共建课程、共建实验室、双导师制、“3+1”联合培养模式、青年教师产学等方面达成了共识,共同推进上海海洋大学产教融合工作再上新台阶。
结合新形势下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人才需求,以此契机,搭建用人单位与上海海洋大学毕业生就业双向选择平台,进一步促进学校毕业生群体多渠道稳定就业。当日下午,学校还开展了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智能制造专场双选会,50多家企业参与了本次双选会的招聘,以工科背景为主的260余名学生参与了双选会的选聘。
立足新片区
服务五大新城
近年来,上海海洋大学工程学院面向海洋强国战略及上海全球科创中心、国际智能制造中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依据上海临港新片区打造产教融合城市核心区的发展规划,在促进校企深度融合发展等方面不断探索创新,打通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将学院“三元六共”的产教融合建设理念落实落细,提升了专业建设能力,培育了一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对标上海临港自贸区新片区产业结构,依托新松、华力、新昇等行业龙头企业,设立了智能制造、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等微专业,建设智能制造、机电一体化、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三大产业教学模块,并联合成立了“智能制造微专业建设联合指导委员会”。推进“引企入教”等系列项目,创新了“实践教学-毕业设计-预就业”一体化教学模式,预就业学生留用率达90%。通过产教融合,工程学院各专业能力建设获得很大提升,2022年获得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上海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工信部产教融合专业1个。
上海海洋大学工程学院2022届毕业生中有近80名毕业生分别服务于临港新片区10余家企业、服务于五大新城的企业,如上海华虹(集团)有限公司、日立电梯(上海)有限公司、上海广电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贝思特电气有限公司等。其中,还有学生就职于长三角区域的企业。
“订单式”育人
今年5月,工程学院与上海华力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联合开办了“上海华力—工程学院2023届定向培养试点班”,为学生进入华力实习、就业提供了宝贵的机会。
与晋飞签署了《校企共建“碳纤维新型复合材料开发”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合作协议书》,并联合申报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产教融合基地建设培育项目《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晋飞碳纤维智能制造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建设》。与上海贝思特电气有限公司建立暑期实践基地,每年参与实践的暑期学生达30人;近两年赴新松机器人实习实训本科、研究生10人;同时还与翔港科技、遨拓海洋工程装备、智拙视觉等5家公司签订了本科生实习、实践基地,共同培养智能制造方向的本科生。
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推进“引企入教”,推进启发式、项目式、企业实操教学等培养模式综合改革,促进课程内容与技术发展衔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融合,建立多方协同育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与智能制造行业龙头企业开展“3+1”产教融合教学模式,搭建校企多主体协同育人平台,成立智能制造微专业建设联合指导委员会。与华为共建“华为ICT学院创新人才中心 ”,与上海新松机器人等企业构建“实训-预就业-就业”一体化教学体系,与华力集团和贝思特开展暑期企业实习拓职计划,实现从工程实践能力到创新意识、职业发展的贯通培养。
围绕临港新片区产教融合城市建设目标和区域重点发展领域,着力推进上海海洋大学现代产业学院新工科专业发展,深化专业内涵建设,主动调整专业结构,着力打造特色优势专业,推动专业集群式发展。紧密对接产业链,实现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工业工程等多专业交叉复合,支撑智能制造、集成电路等产业链的发展。
开发校企合作课程
打造实习实训基地
在教材编制和课程建设方面,工程学院引导行业龙头企业深度参与,设计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以行业企业技术革新项目为依托,紧密结合产业实际创新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增加综合型、设计性实践教学比重,把行业企业的真实项目、产品设计等作为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等实践环节的选题来源。
依托智能制造龙头开设了一批校企产教融合课程《智能制造概论》《人工智能与控制》《机器学习及应用》《物联网工程技术》等校级选修课程。面向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领域,开设了《集成电路材料与元器件》《集成电路制造工艺及装备(全英文)》《微机电系统制造技术(全英文)》等专业课程。
创新多主体间的合作模式,构建基于产业发展和创新需求的实践教学和实训实习环境。统筹各类实践教学资源,充分利用行业龙头企业等优质资源,构建功能集约、开放共享、高效运行的专业类或跨专业类实践教学平台。通过引进企业研发平台、生产基地,建设一批兼具生产、教学、研发、创新创业功能的校企一体、产学研用协同的大型实验、实训实习基地。
近两年,先后聘请了产业学院企业指导教师(23人)、工程学院企业指导教师(45人),丰富了工程学院校企融合人才资源。重视教师队伍的“双师双能型”人才培养,获批上海市产学研人才项目3项。
海大通讯社
编辑丨王宣婷
责任编辑丨陈潘毅 石诗美
原标题:《加速推进产教协同育人!》
最近更新职业教育
- 加强行刑衔接协作 合力守护绿水青山
- 名单公布!南昌31名学霸上榜!
- 北京有车型优惠超10万元,南阳有门店贴出“国货惠民价7.59万元起”海报,合资车
- 事业单位编外人员转为雇员制行不行?银川市人社局回复了这份提案
- 老师曝光教室无窗帘被约谈 校长停职、教室已全部安装窗帘
- 大祥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能力提升培训圆满结束
- 最美家庭展播二:梁芳清家庭
- 王晓龙谈国内青训:我们只有初中水平老师,教不出大学水平的学生
- 11月起 四川学业规划行业有了“国家标准”
- 河南2023年度全省职称评审工作开始
- gre数学有哪些备考方法
- 最优模型估算: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雪豹种群数量为251只
- 家庭教育公开课第八讲 | 关爱青少年心理健康
- 重磅消息 | 第十二届商学院数字化论坛即将启幕!
- 《志愿军:雄兵出击》发布路演特辑
- 建筑“黑科技”闪耀长沙筑博会
- 为青春点赞!你最喜爱哪支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
- 扬州各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 喜迎建队日争做好队员
- 深圳发布农贸市场综合治理第三轮测评结果 低于80分市场数量大幅度减少
- 2023下半年湖南英语四六级考试时间安排
- 朝阳营商环境考评成绩连续五年居全市第一
- 小米 14 表现如何?数据库实测性能续航充电等
- 发表SCI论文,申请专利,青年标兵……她是曲园学子李雯鑫
- “湿”意盎然的生态答卷丨马鞍山:水清岸绿 石臼湖风光美如画
- 「一线新动态」十年深耕涉外高端电力人才培养,“电力工程师的摇篮”助力“一带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