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虫草”在学校 最好的出路在课堂

栏目:职业教育  时间:2022-12-06
手机版

  

  

  雪域高原,雀儿山下,色曲河与措曲河交汇

  群山脚下,一群最可爱的人在肆意奔跑

  三尺讲台,是他们为这片土地注入的血液

  ——德格的学生和家长们渐渐明白,挖虫草不是人生的最优解,只有进学校、入课堂、多读书才是最好的出路。最好的“虫草”藏在学校!

  01

  零下温度炽热的爱

  从成都,到德格;

  从英语,到数学;

  只因在一次送教送培中看见趴在窗户上向自己挥手的孩子,只因与当地学校校长打趣的一句“说不定我们很快就会再见面”……

  她,就来了。

  第一次了解成都高新区援藏队员、德格县柯洛洞乡中心小学援藏教师陶海琳,还是在视频里。长着一张娃娃脸的她被一堆孩子围着,孩子们哭成了泪人,她只能一边哽咽着,一边“赶”这些孩子回课堂。

  她,要走了。

  从2019年8月1日到2020年5月18日,陶海琳在柯洛洞乡中心小学与她所任教四年级2班的孩子们待了9个半月。

  明明是个“90后”,她却把自己的离开形容为“像个远行的老母亲一般,反复叮嘱留在家里的娃娃们。”

  不舍,但也要把这分爱带到更加广阔的地方。

  离开,是为了未来帮助更多的孩子。

  陶海琳离开柯洛洞乡中心小学,却并没有离开德格。之后的2个月,她在德格县中学负责英语教师培训。难怪孩子们经常问,“老师,你多久回来看我们呢?”

  作为成都高新区中和小学的英语教师,陶海琳现在算是重新“干起了本行”。虽然柯洛洞乡中心小学没有开设英语课,但怀揣教育情怀的她还是来了,在向中和小学教数学的同事请教以及经过系统学习后,她毅然踏上了这片雪域高原。在这里,与风雪相伴,同日月为友,待孩子们以最真挚的感情。

  据柯洛洞乡中心小学校长扎西桑珠介绍,该校共有6个年级12个教学班级,全校学生488人。其中,住校生380人。由于教学基础较为薄弱,老师们主动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住校生早上5点半起床,全校学生早上8点10分上学,晚上8点半放学。

  高原的寒冷气候使得这里的教与学都面临巨大挑战,“刚来这里的时候,高原反应很严重,晚上睡不着觉,至少流了一个月的鼻血。好不容易适应,寒冷又漫长的冬天来了,一遇上停电手机就没信号,电炉也没法用,零下20多摄氏度的德格,有我这辈子从来没有体会过的寒冷。” 陶海琳说道。

  不经冬寒,难知春暖。

  雪域高原漫长的冬天已经过去,变暖的不只天气,还有陶老师的心。离开学校时,班里很多学生给她写了信,其中一封信,用稚嫩的笔画写道:“当我不会数学的时候,是您把我教会的,谢谢您!”在陶海琳看来,这句话是对自己最高的赞扬。

  不怕路长,只怕志短。

  走在曾经任教的班级教室外面,陶老师感叹,“来到这里,其实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收获了太多太多的爱,从来没有觉得自己是这样地被孩子们爱过。”

  而当我们问到会用怎样的一个词来形容这9个半月的时间时,陶老师给我们的答案是“珍惜”,珍惜所有遇见、珍惜所有挫折、珍惜所有经历。

  不悔来过,珍惜遇见。

  与陶海琳同在柯洛洞乡中心小学支教的朱新伟说,“来到这里,我最想要教给孩子们的是如何与外面的人交流。只有让更多的孩子变得开朗并且会交流,他们才能够有勇气走出去。”

  还有一个多月,朱老师也要回到成都高新区锦晖小学了,说到离别的那一天,朱老师只说了三个字——不敢想。

  02

  越过高山走向远方

  下午4点的高原,太阳丝毫没有准备落下的意思。金灿灿的阳光直接穿透云层,照在马尼干戈片区寄宿制学校的足球场上。

  两队孩子排得整整齐齐,等待着老师的到来。一队男生,一队女生,他们是校园足球队的成员,球队有个挺酷的名字,叫“马尼牛仔队”。

  2016年,男队成立,学校也成为第一批全国校园足球试点校。就在那一年,甘孜州举行了校园足球赛,男队就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

  3年后,德格县第一支校园女子足球队也在马尼干戈片区寄宿制学校成立了,足球不再是男孩们的专属。

  最初,女孩们想加入球队只是觉得好玩,直到2019年的夏天,她们发现,原来小小的足球可以越过高山,通向外面的广袤天地。

  2019年7月25日,在成都高新区(简阳市)援藏工作队、成都高新区援藏办和德格县教育体育局共同策划组织下,为期7天的成都高新区“绿茵·夏花”足球公益活动正式开启。14名来自德格县的孩子与成都6所小学的孩子们以球竞技也以球会友。

  这趟“成都行”不仅有跨越近960公里的比赛,德格县的孩子们还来到成都市足球协会和成都兴城足球俱乐部,参观访问成都职业俱乐部,感受成都足球文化并接受俱乐部专业教练的指导。

  这种走出大山的机会,是来自成都高新滨河学校的援藏老师姚鸿源最为看重的,而这一切也是他努力争取创造来的。姚鸿源认为,对德格县的孩子们来说,能自己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远比将援助捐赠送到学校更为珍贵。

  “那一次,孩子们还当了一把成都兴城足球队中国足球协会乙级联赛主场比赛的牵手球童,全程观看了比赛。他们出场时,全场喝彩欢呼。”

  姚鸿源回忆着一年前的夏天,觉得值得!

  姚鸿源每周都会到马尼干戈片区寄宿制学校看看孩子们,但今年底,他将结束援藏工作,离开德格。对此,学校足球老师王英布有些担心,“你走了是不是我们的机会更少了?”

  王英布口中的“机会”,不仅对孩子,也对老师。

  以前学校没有人会足球,王英布其实是一名数学老师,援藏队来了,才让校园足球热了起来。王英布说,老师和学生一样,都是零基础。他一边向援藏的体育老师请教,一边在网上看教学视频,常常是上午学完视频,中午就要带到操场上教孩子们如何踢球。

  姚鸿源的担心其实与王英布一样。为此,姚鸿源推动马尼干戈片区寄宿制学校女子足球队加入了支付宝公益基金会发起的“追风计划”,希望借助更大的平台“延长”自己的援藏时间。

  因姚鸿源的牵线搭桥,下个月,孩子们还有机会去上海比赛。

  “这次我们可能要去更远的地方,还要坐飞机。你们知道飞机吗?就是天上的大铁鸟。”王英布说着,孩子们笑着,黝黑的小脸上挂着高原红。

  03

  最好“虫草”藏在学校

  “在支教的这两年中,高海拔、强紫外线让我脱了6次皮,抹一抹药膏,过了;一年只有三个月不下雪,最冷的时候晚上降到零下30摄氏度,断水断电,穿着羽绒服裹在被窝里,睡了;天气太过干燥,每天早晨鼻子里都会出血,擦一擦,干了……”这是成都高新区援藏队员苏竞笔下的马尼干戈支教生活。

  除了苦,当然,也有甜。

  苏竞清楚记得第一天来到马尼干戈片区寄宿制学校时,学生们还不认识自己,但知道是新来的支教老师,隔着老远就纷纷鞠躬行礼,用汉语或藏语问候一声“老师好”。

  土登达吉,是苏竞班上的学生,腼腆内向,虽然学习刻苦努力,但在初二时满分150分的英语仅能考50多分。而这个成绩,在班里已经算是高分了。

  转眼,土登达吉即将参加中考,常常排在年级第一的他也获得了用课余时间到当地一所小学教英语的机会,一个月能挣2000多块钱,还能将英语知识传给更多的孩子。而苏竞所带的班级英语成绩也有了大幅提升,班上的高分段从50-60分上升到了100分左右。

  孩子们要毕业了,苏竞的支教生活也要结束了。躺在床上,苏竞时常会想想自己的事,也问问自己究竟什么样的生活是幸福的?在马尼干戈的日子给了他答案——能接受更好的教育,能为自己的理想而活,大概就是幸福。

  去年,苏竞凭借自己影视方面的特长爱好,为学校和孩子们制作了两部宣传片,记录下孩子们的纯真笑脸,记录下高原生命的乐观坚强,也记录下自己两年的支教生活。

  如果说土登达吉是苏竞的骄傲,那15岁的青美绒姆也让成都高新区援藏队员、马尼干戈片区寄宿制学校语文老师张政引以为豪。全班49个学生中,她是唯一一个有勇气主动举手回答问题的。一单元测试49分,期末考试127分,青美绒姆的进步让张政很有成就感。

  当一名老师是青美绒姆的愿望,张政告诉她,有希望,就要努力一直走下去!

  希望之光洒下来,德格的学生和家长们也渐渐明白,挖虫草不是人生的最优解,只有进学校、入课堂、多读书才是最好的出路。最好的“虫草”藏在学校!

  04

  扶起一支教师队伍

  群山环绕出另一方舞台,这里也许没有那么多输赢,却总能写下更刻骨铭心的感动,爆发出最不加修饰的情感。

  6月8日,记者来到德格采访的第一天,成都高新区援藏队教育工作队副队长何锋正在线上作“德格县中学非遗文化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主题分享,屏幕那边是四川省2019年“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紧缺领域(学科)教师专项培训成都师范学院综合实践活动班的150余位教师。看详实的案例,讲精彩的故事,何锋变成了德格文化的推广大使。在何锋看来,让更多人了解德格,也是一种文化传承。

  在成都高新区援藏队员、马尼干戈片区寄宿制学校语文老师余洪的引导下,当地的老师们从不敢上公开课到渐渐愿意主动尝试。

  ……

  就是这样一支队伍,平均年龄仅34.5岁,带着对远方家人的亏欠,在雀儿山下燃烧自己的青春。

  成都高新区援藏队教育工作队队长兰长明说,“在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关键阶段,成都高新区尽最大可能给予德格教育帮扶。2018年9月,成都高新区选派了一支有能力、有活力的年轻团队到德格县进行为期两年的支教。队员们涵盖了12个学科,其中,党员15名,研究生5名,省、市优秀教师5名,绝大多数队员毕业于部属师范院校。在援藏期间,队员们讲奉献、勇担当,大多身兼数职,超负荷工作,圆满完成了年度援藏支教任务。”

  截至2019年底,成都高新区(简阳市)援藏教师团队辗转跑遍了全县37所学校,开展教师学科知识能力培训等专题讲座72堂,示范课上了20节,公开课上了368节,听课评课948节,累计指导教师近2200余人次。

  “扶贫先扶智!在接下来的帮扶工作中,我们不但要加大物资上的‘校对校’结对帮扶力度,尤其还要加强‘传帮带’工作,力争为德格教育留下一批‘带不走’的优秀教师队伍。”兰长明说道。(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张婷婷 吴喆 唐元 钱虹辰 于谭阳 部分图片由成都高新区(简阳市)援藏工作队提供)

上一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扎实推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
下一篇:公公和儿媳在家大打出手:我当了40多年老师,没看过这么教孩子的…… | 晨读天下

最近更新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