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人教育难见“成人” 成教的路还有多长?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现在看来,成教的转型方向有两个:一、整顿后与普通高教接轨;二、重点发展职业教育
“成人高校正以每年10%的速度减少。上世纪90年代后期特别是本世纪以来,成人教育急剧滑坡,目前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成人教育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张竺鹏说,“以致于教育部内部都产生了这样的疑问:成人高校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张竺鹏关于“急剧滑坡”的判断,还来自教育部近年对成人高校的整顿:“除统招高校开设的成人教育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以外,教育部把地方自办的成人高校分成三类:办得较好的三分之一继续保留;办得还可以但存在问题的三分之一给予黄牌警告,转为职业技术学校;办得不好的三分之一撤并。”
“二等公民”
“同样是大学毕业,用人单位一听说是成教生就免谈。”手持一所师范大学成人教育学院中文系毕业证书,章珊珊(化名)一脸委屈,“谁让我们是‘二等公民’呢?”
“成教文凭的水分多大啊!”同样感到委屈的还有这所大学的统招生孙霖(化名)。“我就是中文系的,我不认识章珊珊。”孙霖复读了两年才考上该校,她说,“一些学生在求职或单位晋升时并不特别说明自己是成教学历,享受和统招生一样的待遇。这对于付出更多学习成本的统招生来说是不公平的。”
翻看二人的毕业证书,记者发现,证书确实非常相似:同样的开本,同样的颜色,同样的行文。不同之处在于学校的印章:孙霖的证书盖的是某某师范大学的校章,旁边还有校长的印章;章珊珊的证书没有校长印章,只有一个该校成人教育学院的章。正是这微妙的差别注就了二人不同的身份。
“成教文凭不应遭到歧视,但市场是文凭‘含金量’的最终决定者。”张竺鹏说。
据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董明传介绍,目前我国成人高校类别繁多:第一类称为成人高等教育,包括电大、夜大、函大、职大和刊大等教育形式,俗称“五大生”。学生要经过全国统一的成人高考方能入学,但由于入学考试不够严肃,教学及管理中也存在不少问题,证书获取相对容易;第二类是高教自考,学生不需入学考试,但由于每门课程考试严格,文凭获取难,在成教文凭中“含金量”最高;第三类是广播电视大学;第四类是网络大学。
董明传说,国务院1980年发过一个文件,对成人教育的各种文凭予以承认,俗称“三同”,即“同文凭、同待遇、同使用”。这个文件在一段时期内对鼓励职工继续学习,起过积极作用,不过也出现过一些问题。比如,当年的第二汽车制造厂就曾做出规定,凡取得大学文凭的涨一级工资。后来的情况是,机床工人学文秘,装配工人学文学,车队司机学历史,大家只顾拿文凭根本不考虑学以致用。
人大政治学系教授张鸣认为,成教发展到今天已经完全异化了,成教文凭根本没有市场,它之所以能够继续存在,与官场腐败有关。有门路的人能借此获得职位和晋升。“成教必须转型,否则总有一天会寿终正寝。”
成人教育难见“成人”
20岁的刘明(化名)今年7月从北京城市学院大专毕业,近日他考上了北京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的“专升本”。他告诉记者,很多参加成考的考生比他年龄还小。
“近年成人高等教育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有过多年成人教育教学经历的北京联合大学老师刘成(化名)对《中国新闻周刊》评论道,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恢复高考制度后,庞大的考生数量和比例较低的录取率之间的矛盾难以解决,成人高考应运而生,为在“文革”中被耽误学业的成年人提供了一个继续教育的平台。这部分人目前基本已“修成正果”。但目前,成人高校已演变成高考落榜生或大专生补学历的载体。上世纪80年代参加成人高考的考生年龄一般在28到30岁,而现在大多是20岁左右的年轻人。
去年8月,广州举行的广州市成人高校招生咨询会上,前来咨询的人中比例最大的居然不是成人,而是不到20岁大专和中专毕业生。
刘明因没有找到工作才决定“续本”,因此“续本”期间他脱产学习。记者问他,成人高校很多不是半工半读吗,刘明说,“那是老皇历了!”
今年6月,教育部公布的成人高考招生计划首次对脱产学生人数做出限制,规定脱产学生不能超过15%。据了解,去年脱产学生所占比例已经达到30%。
重庆市招办提供的资料显示,1998年到2000年重庆市报考成人高考的考生中,25岁以下考生占了报名总数的73%。合肥市招办日前进行的一次不完全统计表明,参加成人高考的考生中,25岁以下的考生占考生总数的80%。
伴随着成人高考低龄化的另一趋势是生源素质急剧滑坡。
张竺鹏说,1998年中国普通高校大规模扩大招生。大学在校生人数从每年500万人扩大到了每年800万人。与此同时,2001年教育部又取消了考生“未婚、年龄不超过25岁”的限制。
吴名是记者的一个朋友,高中毕业后曾以一分之差高考落榜,在京城一家五星级饭店当行李员。四年后,他辞掉工作参加高考复读班,一年后考上了中央财经大学,大学毕业后在一家美国会计师事务所工作。“当行李员那几年,小费把所有的兜都撑满了,但就是想念书。”吴名说,“成教文凭当然容易拿,但要念就念个正经的。”
“吴名的例子虽然是个案,但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资源的扩大以及年龄限制的取消,使想上大学的人很多都可以走统招生的道路。成人高校现在基本成了一些人补学历的捷径。”张竺鹏说。
“北京大学继续教育部从今年开始将取消学历教育,不再发文凭,以高级培训为主。”北大继续教育部部长郑学益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事实上,清华大学已于去年取消了成人学历教育的招生。郑向本刊透露,1999年高校扩招以后,成人学历教育生源素质急剧下降。北大、清华取消成教学历教育是为了保全名校声誉。
成教面临转型
“从历史上看,成人教育对国家建设是起过积极作用的。”《成人教育史》的作者之一、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程方平介绍说,1949年,中国文盲人数占总人口的80%,当时推行的扫盲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此后,夜校、红旗大学、工人大学以及农业实用技术的培训都是非常有效的成人教育实践。
从现实来看,董明传说,中国高等教育仍属于精英教育。统计表明,从1980年到2000年,中国高等教育中统招生和成教生人数各占一半。中国适龄人群中接受大学教育的只占20%,美国达到了80%。美国拥有大学4000多所,中国只有2000多所。美国人口约为中国的四分之一,大学数量却是中国的两倍。也就是说,中国要达到美国的高等教育规模需要一万多所大学。在高等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情况下,成人教育有存在的必要。
北京市考试院统计资料显示,北京25年来130多万人参加了自学考试,占北京市常住人口近十分之一。另据教育部统计,截至目前,全国已有4300万人参加了自学考试,也就是说,在13亿人口中,平均每30人就有1人参加自考。
“成人教育目前仍是中国高等教育资源的必要补充。”不过董明传也承认,成人教育确实到了必须转型的时候了。
关于成教向何处去的问题,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普遍认为,方向之一是向职业教育转型。
“目前,成人教育几乎等于学历教育,严重缺乏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张竺鹏说,以行政管理这门课为例,教材上讲的是行政环境、行政职能、行政领导、行政决策等一系列枯燥的概念。学生们打开书什么都明白,合上书什么都不记得,更不谈不上学以致用了。
与此同时,中国民主促进会北京市委的一项调查表明,高级职业技术人才缺口很大。调查显示,目前北京至少需要具有高级职业技能的人才8万余人。北京企业现在的技工中,高级技师只占0.28%。来京务工人员中,拥有高级技术特长的仅为1.01%。
程方平认为,成教转型的另一个方向,是提高成人高校的入学门槛和教学质量,建立与普通高校的互通机制。
从国外的经验看,高等教育往往只有一个标准,并没有另立教学标准和另发文凭的“成人教育”。以美国为例,2000年美国在校大学生1450万,其中四年制大学生890万,占总数的61%;社区学院学生560万,占总数的39%。
“问题的关键在于,美国四年制大学与社区学院之间有一个沟通的机制。”程方平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比如一个学生在芝加哥地区的社区学院修满两年学分后,可以直接进入芝加哥大学三年级学习,修满学分后可以获得芝加哥大学的毕业证书。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李杨)
上一篇:六年级男孩偷7000多元“买”友谊 直接送钱给同学
下一篇:乘法口诀表图片二年级手抄报图片大全(乘法口诀表 二年级手抄报)
最近更新职业教育
- 加强行刑衔接协作 合力守护绿水青山
- 名单公布!南昌31名学霸上榜!
- 北京有车型优惠超10万元,南阳有门店贴出“国货惠民价7.59万元起”海报,合资车
- 事业单位编外人员转为雇员制行不行?银川市人社局回复了这份提案
- 老师曝光教室无窗帘被约谈 校长停职、教室已全部安装窗帘
- 大祥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能力提升培训圆满结束
- 最美家庭展播二:梁芳清家庭
- 王晓龙谈国内青训:我们只有初中水平老师,教不出大学水平的学生
- 11月起 四川学业规划行业有了“国家标准”
- 河南2023年度全省职称评审工作开始
- gre数学有哪些备考方法
- 最优模型估算: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雪豹种群数量为251只
- 家庭教育公开课第八讲 | 关爱青少年心理健康
- 重磅消息 | 第十二届商学院数字化论坛即将启幕!
- 《志愿军:雄兵出击》发布路演特辑
- 建筑“黑科技”闪耀长沙筑博会
- 为青春点赞!你最喜爱哪支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
- 扬州各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 喜迎建队日争做好队员
- 深圳发布农贸市场综合治理第三轮测评结果 低于80分市场数量大幅度减少
- 2023下半年湖南英语四六级考试时间安排
- 朝阳营商环境考评成绩连续五年居全市第一
- 小米 14 表现如何?数据库实测性能续航充电等
- 发表SCI论文,申请专利,青年标兵……她是曲园学子李雯鑫
- “湿”意盎然的生态答卷丨马鞍山:水清岸绿 石臼湖风光美如画
- 「一线新动态」十年深耕涉外高端电力人才培养,“电力工程师的摇篮”助力“一带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