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这3个角度,中考作文稳了丨名师说
原标题:抓住这3个角度,中考作文稳了丨名师说
编者的话
2022年是“十四五”规划的第二年,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在教育领域,2022年中考又是实施“双减”政策后的第一届中考,福建中考语文作文题紧扣生态文明建设这一时事热点,让人眼前一亮。日前,海峡教育报社邀请部分新初三的学生进行中考同题写作,本文将以同学们的作品为例,从审题、立意和选材三个角度展开阐述,讨论怎样成就考场佳作。
认真审题精心立意选材新颖
——谈如何写好福建中考作文
■特约撰稿人 福州二十五中 郑培雨老师
01
关注时政,稳中有变
2022年福建中考作文题目是《好,更好》,考查形式延续去年文字材料提示和命题作文的方式,另增加一则图片材料,要求学生根据两则图文材料进行联想与感悟。
材料一:
材料二: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我们每个人都要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推动者,积极行动起来,促进人与自然双向奔赴、和谐共生。
(刘毅《大家都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推动者》,人民日报,2022年6月5日)
材料一的图片是一幅名为《祥和共存》的漫画,主要由绵延的青山、飞翔的鸟儿、欢快畅游的鱼虾螃蟹、幸福和谐的一家人以及写着“保护渔业资源,造福子孙后代”的横幅组成。漫画寓意是人与自然祥和共存,创造美好生态环境。
材料二文字材料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类要履行保护生态文明的义务,这样大自然才能够更好地保证人类持续发展。
02
认真审题,明确要求
审题——审清题意,明确题干要求
只有认真审题,才能确保写作符合题意,才能有效选择并组织材料,合理安排文章内容和结构。
2022年的考题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套题套作的现象,使严谨审题、按题写作成为作文考查的关键能力。
注意题目的限制条件,明确写作要求
今年的题目要求有:
第一,根据材料谈联想与感悟,这里的联想和感悟应该基于生态文明建设,否则有偏题之嫌;
第二,以《好,更好》为标题写作;
第三,不要套作。
注意把握题目的重点,探究题目内涵
今年中考作文提供材料,故需要同学们仔细审读材料,分析概括材料内容,推敲其内涵,选择适当角度作为写作重点。
要切实关注生态环保的方针政策的具体落实,积极留心身边自觉维护生态文明建设的人和事,更要有躬行实践的直接经验,这般叙写出的文章最是有理可据,有感而发。
03
精心立意,新颖深远
立意,就是确立主题,确立最主要的思想内容。“立意”直接决定文章内容和形式,也是评判文章质量和价值的重要依据。经典历久弥新,最首要原因是其立意新颖或深远。
立意有哪些要求?
?立意要明确。 文章思想立场要明确,符合真善美的原则,不能让人云里雾里,不知所云。为此,要对素材进行感知和理解,经过选择和提炼,逐步形成明确的思想,进而确立文章主旨。
?立意要新颖。 转换看问题的角度,打破封闭、僵化、单向的思维定势,调动开放、多元、动态的发散性思维,在不违背基本认识的前提下,寻找新的切入点来审思事物,领会事物的新意蕴,使立意别具一格,但不宜使用“反向立意”。
?立意要深刻。 深入挖掘事物的意蕴和哲理,文章才能震撼人心,为此,我们需要认真观察、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从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活动中体悟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大道理。
写作前同学们可以先罗列与材料、题目有关的多个主题,通过分析比较,选择能驾驭的、新颖深远的主题进行写作。
如何构筑立意?
?阐述“好”与“更好”的内涵和内在关联
将“好”和“更好”联系在一起,同时赋予二者以独特的内涵,再将它们的内在逻辑关系诠释清楚,立意自然深远。如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是“好”的,但确有存在不足之处,然后客观说明“不足何处”,同时给出“更好”的进步空间,最后点明“更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与愿景。
(1)从“小”到“大”
例: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好;中国推动世界一起践行生态文明,更好。
评析:立意从“小”到“大”,层层递进,从个人与集体、集体与国家、国家与国家,点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自觉意识,立意新颖深远。
(2)从抽象到具体
例:国家与社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好;人民亲身实践,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更好。
评析:立意由抽象方针到具体实践,层次分明,符合认知规律。
(3)立意新颖深远
例:青山为我,真好;我为青山,更好。
评析:立意上诠释了人与自然双向奔赴的关系,形式上运用对仗手法,夺人眼球,引人深思。
?厘清人与大自然的关系
在阐述清楚“好”与“更好”的内涵和二者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关系。
(1)人类生来是大自然的一部分
例:人类生于自然,心应归于自然,保护生态是人心所向,人与自然的平等对话、双向奔赴是时代的主旋律,善待自然,用心守卫青山绿水,维护生态平衡。
评析:立意明确,深刻意识到人类依存于自然的关系,语言铿锵有力,说服力强。
(2)大自然是人类的良师和益友
例:大自然对于我们而言是师者,亦是友人。它岿然不动,在奔流不息的历史长河中做人类的引领者。
评析:立意将大自然拟人化,拉近人与自然的关系,让人感到亲切自然。
(3)人类应当对大自然取之有时、取之有度
例:大自然的恩赐并非无穷无尽,人类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取之有度,用之有道,自觉回馈大自然的赋予,与大自然和谐共存。
评析:立意将人类和自然的关系归纳为“取用”和“回馈”,做到了言之有物。
?承前启后
汲取前人的智慧与经验,勾勒未来生态文明的蓝图。
(1)沟通古今
以时间为线索展开写作,追溯古代先贤维护生态文明建设的事迹,进而思索今人如何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承前启后”,有所作为。
例: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发展的根基,是对先人爱护生态的传统理念的继承与发扬,华夏儿女要世代守住我们的根基,让青山更雄伟,绿水更清澈,让世界都见证绿色发展的中国力量。
评析:立意串联古今,在致敬先贤的同时,审视当今,展望未来,充分彰显文章的文化底蕴、历史厚度和思想深度。
(2)效仿长辈
前有先辈以身作则,后有青年一代在耳濡目染下,也加入环保行列,并立志代代传承环保理念。
例: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爷爷奶奶用血与泪书写着环保卫士的战歌,不知不觉中我也成了大山的守护者,我相信未来的大山也会成为子孙后代终生守护的伊甸园。
评析:立意着眼于身边平凡而伟大的长辈,文章既有精神传承,又有浓浓的祖孙亲情,显得真切感人。
?分点层进
议论文写作以总分总为结构,在中心论点的统领下,列出几个分论点层层递进,展开论述。尽可能做到“观点先行”,中心论点位置明确,分论点在每段的开头。其中,分论点可以是解释中心论点成立的原因或阐释中心论点的实现方法。
(1)分点探讨建设生态文明的原因
例:建设生态文明,是改善民生的重要基石;建设生态文明,是国家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抉择;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进步的长远大计。
评析:立意由浅入深,将建设生态文明对个人、国家和人类产生的影响,逐层展开论述,格局愈发宏大。
(2)分点探讨践行生态文明的方法
例:践行生态文明,国家应做好绿色的拥护者;践行生态文明,社会应做好绿色的传播者;践行生态文明,公民应做好绿色的践行者。
评析:立意从思想到行动,逐层深入,从国家到个人,步步推进,符合人类践行生态文明的过程规律。
04
选材恰当新颖 符合真善美
选材有哪些要求?
?选材贴合文章中心
例:苏轼被贬黄州期间成就了他创作的巅峰,可见环境好能促进个人发展。
评析:选材张冠李戴,混淆人生境遇和生态环境的概念。苏轼被贬时正处“ 人生的逆境”,首先,这里的“ 逆境”本意并不指代现今所探讨的“环境”,其次,苏轼所处时代的社会背景也根本谈不上“ 环境好”,更不能和“ 生态环境”混为一谈。这样的论据不能支撑观点,且材料和中心是脱节的。
?选材要符合真善美的原则
“真”指素材的来源应该是作者的亲身经历, 而不是道听途说或瞎编乱造的事物。
比如在考场中写漏洞百出的小说,谎称自己是大学生,或已参加工作,或已为人父母并且是孩子们的环保好榜样等等。
这样违背事实的写作内容不仅没有说服力,反而让人觉得故作深沉、不尊重考场。
“善”指选材应符合法律与道德准则,鼓励人向善,不可有“违法背德”的素材出现,比如详写自己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的缺点,即使在文末略写改正缺点,也让人的印象大打折扣。
“美”指选材要有美感,让人沉浸在美好的文学世界里,享受美的熏陶。
?选材要新颖
新颖的选材应该要有强烈的个性特征和时代特征。个性特征指的是文章的选材尽可能是独属于自己的体验,时代特征指的是选材应彰显时代气息,而不是反复套用陈词滥调,如捡垃圾、植树、清洁工等。
如何选材?举例说明
【生态平衡】
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是维护生态平衡,实现人类的永续发展。这一过程需要人类遵循自然规律,如果人类执意破坏生态平衡,必将会引火自焚。
当大部分人写维护生态平衡与追求经济发展的矛盾时,如果有人可以写到“ 维护生态平衡与精神文化建设的冲突”,就比较有新意。
例:学校为了有足够的空间摆放巨型的历史名人雕像,而砍伐周边的树木,让鸟儿无枝可依,原来的草长莺飞如今不复存在。
评析:选材角度新颖,探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对校园生态文明建设的冲击,指出精神文化建设是潜移默化和润物无声的过程,应以注重生态文明建设为前提。
【家国情怀】
保护生态是为了建设更美好的家和更强大的国,保护生态是家国情怀的重要体现。
1.热爱家乡,维护家乡的生态文明
例:家乡在政策扶持下成为旅游观光区,可是游客们私自在墙上涂鸦,在渔家池塘钓鱼,在山里盗猎,使溪水不再清澈,花树不再飘香,后来国家大力推行生态旅游政策,生态文明终于重回乡村。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真美,守护自然的游客更美。
评析:文章取材于家乡的田园风光,极具画面感,作者关怀故乡生态文明的环境与发展前景,情真意切,令人动容。
2.热爱国家,为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奉献己力
例:我的父亲主动请缨调往边远地区,当地的生态环境在父亲带领下越来越好,父亲以殚精竭虑的姿态书写精彩充实的人生答卷,如今我为升学奋力拼搏,父子俩在各自轨道上向好与更好大步迈进。
评析:选材双线并行,由父亲支援边地和“我”为未来努力奋斗两条线索同时展开,有自己和家人的亲身经历和独特体验,令人印象深刻。
【溯古思今】
从古代先贤的言论或事迹中汲取生态文明建设的智慧,从而找到当今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和策略。
1.引用古人的名言警句
如庄子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等等,这些名言警句很好地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是自然万物中的一员,所以人类应当敬畏自然,遵守自然的规律和法则,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2.概述古人治理生态的伟大事迹
如“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因地制宜,使成都平原变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郭守敬规划沟通京杭大运河,因法而治,使宁夏平原成为塞外江南”等事例,都体现了古人充分尊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规律,也充分证明了“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道理。
3.古今对比,敲响生态文明的警钟
古人善待生态,孕育优美的传统文化,现代人在功利心驱使下大肆破坏生态,阻遏文化发展。
例:古时没有钟表手机、高铁飞机和电子互联,但在白水绕城、青山连亘和莺歌燕舞中孕育出瑰丽的诗词文化,如今柳树化为烟花,莺歌化作器鸣之声,松柏翠竹化为钢筋铁泥,如果我们不能守住生态,又谈何培植文化、守卫文化、发扬文化。
评析:选材在对比手法中突出了“守住生态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前提”的道理。
【时事热点】
关注社会热点可以彰显出同学们的视野与格局之大,如果同学们能将敏锐的时局观恰当地运用到写作中,就可以让文章充满时代气息。
1.关注国内热点
在国家政策热点方面,可以关注《长江保护法》、“碳中和”等;在国内热点人物和事件方面,可以关注滇池的守护神张正祥、退休后仍坚持造林的马永顺、扎根基层生态的时代楷模黄文秀、终生守护黄河的朱显谟等。环保事业离不开踏实勤恳的战士们的默默耕耘,他们是当之无愧的环保英雄。
2.关注国际热点
如“澳大利亚爆发长时间的山火,祸根在于远古时期人类放火捕猎,破坏植被”;“斯里兰卡一只瘦骨嶙峋的老年母象,在长时间穿着盛装参加游行后,不幸去世。我们唯有拒绝和禁止动物表演,才能拯救那些囚禁于牢笼里的生命,让地球更和谐”。我们在选材时不应该只是蜻蜓点水或泛泛而谈,而要清楚深入地了解事例,详细地剖析事例,写出事例给予我们的深刻感悟。
【平凡人事】
选材不必一味出奇制胜、求新求异,若能在平凡中见真情,以情动人,也能成就佳作。有些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或支持生态文明,他们的一言一行或许琐碎平常,但坚持不懈的品质同样值得学习,同学们如果能将关注点放在平凡人的环保故事上,从中感悟真情、领会真谛,也能使文章富有个性。
1.平凡人事是抒情达意的媒介
例:外婆无法直接参与植树造林,但她亲手制作护肤膏和止咳糖浆送给山里植树的人们。
评析:平凡的外婆通过平凡小事表达自己对环保事业的坚定支持,文章在平凡人事中彰显着浓浓的深情厚意。
2.平凡人事是寓意说理的载体
例:伯伯是一位平凡的河道清洁工,即使狂风暴雨,他也坚持清理河道垃圾,河畔的花木虫鸟似乎都成了他的知音。
评析:文章通过伯伯爱岗敬业的小事含蓄说理,又赋予自然万物以灵性,伯伯的职业虽然微不足道,但他的一言一行都承载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理。
05
学习建议
针对近几年的中考作文命题趋势,同学们如果想进一步提升写作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努力加强作文的审题能力
仔细读懂写作材料、写作任务和写作要求,并厘清三者之间的关系,万万不可脱离材料提示的范畴,出现偏题或离题的现象。
注重写作素材的日积月累
坚持阅读书报,关注时政新闻和《焦点访谈》等节目,关注人民日报社论、做读书笔记和写随笔周记等。
写好人事物在长时间跨度内的变化发展
例:过去的长江生态富饶,一片大好,改革开放后长江的渔业资源被大肆捕捞,大量物种濒危,生态环境恶化。现在的长江虽然正在恢复生机,但可以更好,未来我们应该自觉保护渔业资源,不违渔时,造福子孙后代。
评析:文章抓住长江的过去、改革开放以后、现在和未来等几个重要时间点的生态环境变化来写作,在曲折中前进,使文章格局大开。
常常创作并认真修改作文
好文章不仅是写出来的,还是反复修改出来的。作文的进步之道不是我们写过多少篇文章,而是认真思考并改进自己在立意、选材、手法和语言等方面存在的不足!
结语
作文能力的提升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日积月累的过程。同学们只有脚踏实地,厚积薄发,常常阅读,常常思考, 常常创作,常常修正,才能收获成功。
编辑 / 制作:罗菊熙
审核:林忠锦 张敏
责任编辑:
上一篇:三年级数学万以内加减法的思维导图怎么画(三年级数学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思维导图)
下一篇:初中毕业是读职高还是打工?读过职高的过来人给出答案
最近更新安全教育
- 高淳古柏:双百共建社区行 凝青聚力促发展
- 博弈激烈、分化加剧 上海楼市新政落地调查丨深度
- 原创35岁老将马龙宣布生涯重大决定,刘国梁批准,王皓遗憾
- 成人自考有入学考试吗?
- 高长力:以精品奉献人民,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 躬耕教坛育桃李
- 逐梦绿茵 快乐成长——峨眉二小夺冠之旅
- 促进交流合作 多方助推“一带一路”人才发展
- 慈利:全力打造高质量发展人才高地
- 2023年度宝山区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资助申报工作开始啦!
- 支持年轻人敢闯敢试 上海将愈发精彩
- 数商兴农!韶关三年将培育逾万名高素质电商人才
- 讲好国家级新区故事 兰州新区递出“名片”全球吸粉
- 托福阅读满分3阶段
- 强作风 展新貌 常德市城管执法支队开展军事化集训
- 违规组织学科培训,查处!
- 11月1日起试行!河北部署开展经营主体除名标记工作
- 老人术后体内发现5颗牙和牙套,直至离世仍有1颗未取出
- 成都高新区:加速打造创新人才集聚区
- 女子为减肥连吃3月胡萝卜变“小橘人”,当事人:还搭配姜黄粉一起吃;医生:被染色了
- 刚刚揭晓!厦大教授入选!5年将获资助2500万元
- 名单公布!黄石这些企业上了红黑榜→
- 台风“三巴”影响北部湾,北海提升防汛防台风应急响应至二级
- 吃喝都在路边?闵行这个物流园区外货车扎堆,居民吐槽半夜启动噪声大
- 反思后的小鹏,像华为?还是像特斯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