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技工教育有哪些新气象?未来还需从哪些方面发力?专家为您解析

栏目:安全教育  时间:2022-12-14
手机版

  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内,学生在进行实操训练。南都记者 孙小鹏 摄

  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的学期成果展中,人工智能产业系的学生成果展吸引了一大批“迷妹”“迷弟”驻足观看。受访者供图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将技工教育工作摆在了前所未有的突出位置。“广东技工”作为广东三项工程之一,连着就业民生,连着产业发展。政策实施以来,技工院校作为培养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主阵地,在校生对技能成才的感知度如何?有着怎样的人才特质?

  日前,南方都市报联合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起的“新时代广东‘00’后技能新青年群体画像”问卷调查报告显示,“00后”广东技能新青年在学习方面,明确希望提升个人能力、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在就业上更为“踏实”,认可工匠精神的正面积极作用,未被内卷冲击奋斗精神。

  从宏观层面看,广东技工教育有哪些新气象?未来还需要从哪些方面发力?南都教育联盟记者就此话题邀请了北京、上海、广州、山东等地多位专家共同探讨。

  老难题

  “双师型”教师还远远不够

  深入校企合作、推进工学一体化是技工教育一直以来的历史命题。此次问卷调查中,部分学生也表示,校企合作体验少、不够深入。此前,多家技工院校与职业院校相关负责人亦向南都记者表示,校企合作中仍感觉束手束脚、产教融合也存在“两张皮”现象。

  如何破解?中国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原党委书记崔秋立表示:“这是一个全国性的普遍难题,校长们都会反映,就好比‘剃头挑子一头热’,不能责怪企业缺乏合作热情,而是体制机制造成的。”

  崔秋立认为国内的大职业教育是以学校为主体,更加强调在校的系统化培养,这就决定了企业处于从属地位,只能起到配合作用;其次一些院校的定位出现偏差,没有把职业技术教育真正立足于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促进企业发展,而是把如何做大学校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标志,这也容易导致校企合作深度不够。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陈李翔亦持相同观点。“到今天为止,无论校企合作有多深入,大多数情况下,学生可能70%的时间还是在学校里,这也就造成在育人过程中,学校老师的作用比企业师傅的作用更大,那么如何确保学校老师真正了解一线工作就变得非常重要。”

  陈李翔认为,现实情况是技工教育老师具备理论知识,却缺少一线实践工作的经验,能够快速适应产业变化的“双师型”教师还远远不够。总体来看,技工院校响应前沿市场的速度仍然有待提高。“教育内部机制有自身的稳定性与周期性,在现有的制度体系下增强技工教育与产业实操之间的灵活适配、提高技工教育学习系统的敏捷度是改善这一情况的关键,否则‘工学一体’模式将无从谈起。”

  体系建设、办学思路等跟不上

  上海交大教育集团职业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智库专家吴士兵长期关注长三角地区的职业教育发展。他表示,近几年来,不少职业院校、技工学校的在校生规模不断扩大,但体系建设、学校办学思路以及内部管理跟不上,对于技能性、技工性人才培养定位也相对模糊。此外,技工院校教育经费和普通高校不成比例也是因素之一。在吴士兵看来,技工类院校强调实训,需要对实训场地、设备进行大量投资,如若投入不到位,可能导致技工学子偏理论,毕业后无法获得对口专业岗位工作。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其中在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提到要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开展订单式培养、套餐制培训,创新校企双制、校中厂、厂中校等方式。

  校企合作是技工教育生存之本、活力之源。据广东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全省把推行“校企双制”“校中厂”“厂中校”等办学模式,落实产教融合型试点企业兴办技工教育各项优惠政策写入政策文件,有效加强校企合作政策供给。探索实施政府出政策、企业出岗位、院校出学位,校企联合招工招生、送岗送学的“校企双制”办学模式,有效发挥技工院校育人机制和企业用人机制的耦合作用。

  目前,全省148所技工院校与10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及国内800多家大型企业深入开展校企合作,“校企双制”班学生超18万人。

  “下一步,我们将组织全省技工院校继续深入探索校企合作培养技能人才新方法、新模式,进一步建立健全鼓励和支持校企合作的政策措施,大力搭建技工院校与广大行业企业交流合作平台,继续创建技工教育校企合作联盟,深入推进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不断提升办学质量。”该名负责人表示。

  新气象

  技校频频“上新”高精尖专业

  技工教育自开办起就定位于服务产业经济,为企业培养技术工人。制造业,一向为广东强省之根,随着广东发布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行动计划,技工教育也与时俱进“上新”了不少新专业。

  今年6月,在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的学期成果展中,人工智能专业老师何波十分欣慰,该校首批人工智能专业学生交出了亮眼成绩,智能家居云报警系统、自动消毒储存柜、口罩佩戴检测装置等终端硬件作品得到了现场不少企业代表的夸赞。

  今年7月,广州市公用事业技师学院和广东省技师学院双双迎来了好消息,均入选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公布的首批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大数据技术)考核站点名单,占据了广东上榜院校的一半名额。这也意味着广东技工院校在服务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打造数字人才培育优质品牌方面得到了更高层次的认可。

  在广东,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无人机技术应用、增材制造技术应用等紧贴产业前沿的高精尖专业也频频出现在了技校课堂中。对此,陈李翔认为,此举正意味着技工教育真正在践行顺应技术变革趋势、培养一线产业工人的使命。“技工教育是面向市场的就业教育,新兴产业或先进制造恰恰是技工教育应该快速直接、最早进入的领域,当企业出现第一个这样的人才缺口时,我们就应该做好准备。”

  “广东技工”与广东制造共同成长

  陈李翔指出,技工教育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这也造成了“历史惯性”依然存在于教学与社会观念中。“比如大家仍然还是会把技工教育与传统加工技术、电子技术相联系,但实际上生产一线的工作方式已经变革,越来越多的手工流程岗位被机器人替代,一线更需要能够实现管理、集成、维护的系统性人才,相应地,我们的培养模式也必须变革。”

  那么,擅长为先进制造业赋能的技工院校如何建构起新兴产业的专业人才培养?崔秋立表示,最重要的是要研究新产业新技术对于人才需求的多样性,把握人才培养的定位,从实际出发,按照技能人才的标准进行培养和评价。“专业开办前应充分调研市场,要根据学生的文化理论水平和知识水平与就业的实际导向,找准新专业的办学定位。”

  吴士兵给出了他的建议。“可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空间上打破物理限制,提升学生对工业数据的理解,比如高端制造业平台建设可建立以校为本的特色产业学院及双创基地,同时统筹大国工匠的品牌和专业优势,拓展大型企业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推动“广东技工”与广东制造共同成长!从广东省人社厅提供的数据来看,目前全省技工院校共开设341个专业,基本覆盖广东现代产业主要领域,其中重点建设223个面向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的省级重点专业和50个面向传统优势产业的特色专业,专业与产业高度对接。

  此外,扶持建设200个与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相匹配的品牌专业,也已写入了《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齐点赞

  广东技工教育是全国的高地与标杆

  “提起广东技工教育,我想用四个字来形容,高地、标杆。”崔秋立告诉南都记者,在他看来,广东技工教育是全国技工教育的高地,亦是全国技工院校的榜样和标杆。“无论是规模发展还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创新,广东都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陈李翔表示,“教学领域的‘工学一体化’探索就是从广东起步的,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广东走在了全国前列。”陈李翔认为,广东技工教育的发展与区域经济、产业升级有直接关联,这也促使技工教育实现了迅速的、活跃的内部变革。“基于以上因素,广东技工教育很快就在全国范围内承担起技工教育发展的‘排头兵’和‘领头羊’角色。”

  广东省人社厅的数据显示,在“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的创新驱动下,广东目前拥有职业院校478所,在校生204.1万人;技工院校148所,在校生63.4万人,约占全国1/7,实现技师学院21个地市全覆盖。这标志着,广东已经基本建成了全国最大技工教育体系。如今,全省技工院校每年输送毕业生超15万人,6个全国技工院校毕业生中,就有1个来自广东。

  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广东模式”

  陈李翔认为,广东技工教育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广东模式”——政、产、学统一合作。“这一模式的核心在于政府、企业和院校在想同一件事,在做同一件事,齐心合力,这也是近30年来广东技工教育发展不可或缺的助推力。”

  民盟盟员、广州市政协委员、广州软件学院执行董事兼常务副校长迟云平表示,广东的技工教育因为经济发展环境较好,在全国范围来看,呈现出规模大、领域宽、体系全的特点。特别是“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的实施,产生了很好的带动影响作用,为青年吃好“技术饭”、端稳“就业碗”提供了平台保障,同时也树立了广东技工教育的良好形象。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人才是第一生产力。截至2022年8月末,广东省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总量分别达1804万人、602万人,均居全国第一。技工院校作为培养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主阵地,推动技能人才从院校输送至产业中的无缝衔接,构建了蓬勃的人才生态,也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声音

  技工教育是面向市场的就业教育,新兴产业或先进制造恰恰是技工教育应该快速直接、最早进入的领域,当企业出现第一个这样的人才缺口时,我们就应该做好准备。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陈李翔

  专业开办前应充分调研市场,要根据学生的文化理论水平和知识水平与就业的实际导向,找准新专业的办学定位。

  ——中国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崔秋立

  可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空间上打破物理限制,提升学生对工业数据的理解,比如高端制造业平台建设可建立以校为本的特色产业学院及双创基地,同时统筹大国工匠的品牌和专业优势,拓展大型企业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上海交大教育集团职业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智库专家吴士兵

  数说

  广东实现技师学院全省覆盖

  广东目前拥有职业院校478所,在校生204.1万人;技工院校148所,在校生63.4万人,约占全国1/7,实现技师学院21个地市全覆盖。如今,全省技工院校每年输送毕业生超15万人,6个全国技工院校毕业生中,就有1个来自广东。

  南都教育联盟

  南都民调中心联合出品

  统筹:尹来 游曼妮 谢斌 张纯

  采写:南都记者 程小妹 孙小鹏 李梓毅 杨晓彤

上一篇:河南成人高考高升专和专升本什么区别?报考要求?
下一篇:石家庄栾城区旺仔幼儿园

最近更新安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