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9道题,很多人只能答对2道

栏目:安全教育  时间:2022-12-25
手机版

  你发现没有,热门事件被反转的情况越来越多了。围观了一场场交锋、被一次次打脸后,大家最近有什么新的感悟?

  反正,作为一个整天与各种信息打交道的编辑,DT君受了挺多伤。

  这让我开始严肃认真地思考一个问题:查询信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方便,知识门槛也越来越低,我们就真的更懂这个世界了吗?

  来,我们先一起做几道题:

  

  C.60%左右

  

  B.10%左右

  

  B.46%

  

  A.银行

  

  B. IT

  

  C.46%

  

  东莞

  

  重庆

  

  40%

   

  有没有数一数自己答对了多少题?DT君小范围测了一下,平均正确率差不多是2/9。所以如果你正确率不高,是件很正常的事情。

  之前国外有团队做过类似的研究,《事实》(factfulness)作者、瑞典公共卫生教授汉斯·罗斯林的研究团队,曾陆续向超过万人发送一组测试,包含13个与世界人口、环境和经济趋势相关的问题,答案都可以通过公开信息查询获取。

  结果发现,即使被测试者中不乏各个领域的专家,但测试的正确率还是很低。有多低呢?假如让大猩猩来回答这些问题,并假设它们会随机选择答案,那么大猩猩的正确率也可以吊打受过良好教育的被测试者们。

  汉斯·罗斯林将这种对世界的大型“无知”行电影先生为归结为人们的系统性误解,咋理解呢?

  让我们回到前面提到的那些测试问题,一起来看看误解都是怎么产生的。

   

  1

  先从大家对大众的学历水平认知偏差开始说起。

  关于中国人现在的学历水平,有两种比较主流的说法。一种是出现在大家找工作的时候,认为本科生不值钱、遍地跑;另一种则是在微博跟人对线后,感叹一句“微博用户本科率只有4%诚不欺我”。

  如果真的把数据拉出来看,你会发现这两种说法都是误解。

  我国最近的一次全面人口普查是在2010年,可以看到,咱中国人的受教育程度确实是一代更比一代强。50后那代人里面还只有1.2%的人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到了60后这个比例升高至2.9%,之后每一代都在大幅上涨——到了80后这代人,本科以上学历占比已经达到10.7%。

  

  这直接能推翻部分人因为“微博用户本科率只有4%”而滋生的优越感。拼学历这种事情主要还是在同辈之间进行,80后和90后的本科率可远不只4%。

  合理推测,90后的本科以上学历比例会比80后更高。但即使大胆预测数字直接翻倍,也还远不到本科生遍地走的程度。

   

  2

  类似的误解存在于诸多涉及人口结构或层级的问题中。

  举个栗子,初中毕业后,到底有多少人可以继续念普通高中呢?从统计局的数据来看,2010年的时候,只有不到一半的人可以念普高,现在,这个比例缓慢攀爬到了58%。

  

  这个数字想必比很多人心中的答案要低。

  还有后疫情时期颇受关注的,中国到底有多少人有条件用手机上网的问题。

  最新的数据来自于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统计调查,截至2020年3月,中国的网民数量已经超过9亿。看起来是个很庞大的数字,但如果考虑到我们更为庞大的人口分母,到现在,仍然有数以亿计的中国人还没有被互联网所覆盖 。

  

  城镇的情况相对好一些,互联网的覆盖率也还不到8成。如果把目光投向农村,互联网覆盖率甚至没有过半。

  这几年移动互联网发展确实很快,大家已经习惯在互联网的背景下讨论未来,默认这是毋庸置疑的社会基础。但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还有很多人没赶上这趟呼啸的发展列车。

   

  3

  你发现没有,对前面这几个问题的“无知”,都可以归因为中国实在太大了,从有限的生活场景和知识储备出发,很难窥见全貌。如果真相并不那么劲爆的话,我们又很难通过媒体报道来获取事实全貌,甚至还有可能被片面信息所误导。

  但这还不能完全解释大家的“无知”。

  人类能顺利繁衍到今天,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优点,就是善于归纳和演绎。根据已有的认知和经验,从个别事物推及一般规律,再从一般规律推及个例,不断循环往复,持续进步。

  但在实操过程中,很容易会出现以偏概全、非此即彼等不太正确的归纳,进而形成对群体的偏见或误解。

  尤其是,我们习惯于根据有限的信息,对不同性别和行业的群体进行归纳总结并贴上标签。

  性别大概是吸纳了最多标签的地方。

  我们测试题里提到了游戏玩家的性别比例,算是现实生活中不那么影响深远的性别标签。

  打游戏常常被认为是更多属于男孩子的活动,但事实上,中国的女性游戏玩家近乎撑起半壁江山。根据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发布的数据,2019年中国女性游戏用户规模已经达到3亿,占到总用户的46.2%。

  

  现实生活中还有更多关于性别的标签,影响更大,大家可以在评论区里交流。

  行业也很容易被贴标签。

  比如说,在各种舆论的渲染下,很多人对IT男和程序员已经形成固有的好女婿形象:老实、聪明、勤奋、高薪等等。

  但是,覆盖多个国家的已婚人士社交网站Ashley Madison曾在2015年发布过一组数据,显示最想偷情的男性和女性都从事什么行业。我们看到,超过10%的偷情男性来自IT行业,超过金融位列榜首。

  

  数据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我们打破对IT业的单一想象。

  不过,DT君也有必要强调,这个结果并不意味着所有IT男都热衷于偷情。切勿用一个标签去打破另一个标签,即便某个标签是合理归纳出来的,在推演使用时也要谨慎。更何况,我们在归纳总结标签时还常常会“被骗”。

  最近几年,尤其是传出华为清退35岁以上员工的消息之后,科技互联网和35岁退休这两件事就被强行挂钩了。

  那么,科技互联网真的是对年龄最不友好的行业么?

  DT君曾经认真研究过这件事,整理了2019年招聘需求中要求35岁以下职位比例最高和最低的行业。在众多行业中,银行、外包服务、中介服务、保险和通信行业对年龄的限制最大,有相对更多的岗位只需要年轻力壮的劳动力。

  

  从岗位来看,商超、保健、银行、房地产、社区等技术门槛较低的基础类岗位,在招聘中要求35岁以下的职位比例最高。

  总结下来就是,工作内容更简单或对知识性技能要求更低的岗位,会更偏爱年轻人。

  在比较了不同行业的工作经验要求和竞争指数后,我们认为被35岁危机困扰的核心问题可能在于,“理想”的薪资和岗位期望,与“现实”竞争力存在分歧,而互联网、IT服务、计算机软件等行业的分歧更为严重。

  但无论如何,科技互联网并不是对从业者年龄最为苛刻的行业,可能只是因为明星公司多、行业处于风口,所以发声动静更大,更容易成为典型,被打上标签。

   

  4

  还有一个很能打的标签化操作——“地图炮”。

  这两年倒是有越来越多的人对此感到警惕,每每涉及相关话题,都能看到一些理性提醒。大家只要稍微用心就能辨别。

  在测试题中,我们并没有放置明显的“地图炮”,而是找了几个更隐晦的刻板印象——大城市的强大。

  比如说人口,大部分人都想当然地认为,都说一线城市人口密集,想必就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城市了吧。但其实把中国主要城市一溜拉出来,你会发现,中国人口最多的城市是重庆——一个市就能跟人家全省直接PK。

  

  再比如说商业,我们问了很多人,觉得哪个城市的便利商超供应最为充足,大家的答案不是广州,就是上海。

  答案其实是东莞。我们计算了各个城市人均拥有便利商超的数量,东莞数据遥遥领先于其他城市,再接下来是深圳和长沙。

  

  前面这两个数据恐怕都还有点冷知识的意味在,但收入水平就真的是跟我们息息相关了。

  在大城市打拼的你,逢年过节有没有收到过这些来自亲朋好友的灵魂拷问:你在北京工作,一定刚毕业就月入过万吧?你都工作5年了,年薪早就50万了吧?

  实际上,想要在大城市月薪过万,真的不容易。

  

  以上海为例,2020年上海春季招聘的岗位中,只有4成工作岗位月薪过万,真正拿到高收入的人就更稀少了,只有5.1%的职位月薪会超过2.5万元。

   

  5

  看完上面这些错题解析,是不是隐约有点理解我们的直觉和误解都是怎么来的了?

  我借鉴汉斯·罗斯林团队的研究结果,再结合现在的实际情况做了点调整,梳理总结一下误解与偏见产生的链条。

  

  经过上述几层限制,我们再凭借人类的本能形成某种直觉,并获得莫名的自信,误解或偏见就此成形。

  总之,我们还是很难搞懂这个世界。

  当你我很容易就把“观点”和“认知”当作“事实”而不自知,又该如何不被误解、偏见和谣言裹挟呢?

  DT君总结了三个关键词,自知、学习和克服,一个个来讲。

  先说自知。

  要明确一件事,无知本身很正常,但问题是我们大部分人并不知道自己无知,这才是导致偏见、标签以及错误决策的原因。

  老子在《道德经》里就说了,知道自己无知的人是真正的聪明人,不知道自己的无知甚至还要装作什么都知道就是“病”,人只有承认这种病才可以不患这种病。

  在保持谦逊和好奇的基础上,我们才有可能不断获取事实,克服人类本能导致的认知偏差。

  想要事实,看数据是一种比较好的方式,让我们有机会离全景更近一些。

  但这还不够,对事实或者说数据的解读其实因人而异。想要有更好的理解,就需要掌握一定的分析方法,不断磨练自己的思考方式。

  为了这件事,DT君努力了好几年,如果你也想成为一个更理性和客观的人,看到一个更大的更真实的世界,咱们可以一起携手同行。

  再进一步,假设你前面的都做得很到位,现在已经是一个谦逊、时刻好奇并且有深厚积累的人,要真正厉害地做出决策,还需要锻炼自己不断克服自己的本能,也就是理性做事。

  丹尼尔·卡尼曼是当世最有影响力的心理学家之一,他在《思考,快与慢》里阐述了他的研究结果,他认为在我们的大脑中存在两个思维系统,一个是代表快思考的系统1,一个是代表慢思考的系统2。

  代表快的系统1其实就是人自己开启了自动反应模式,在吃饭、穿衣服、过马路等很多生活场景中,可以凭借经验和记忆快速作出判断和决策。

   

  

  如果遇到很复杂、没办法立马给出判断的问题呢,系统2就出马了。代表慢的系统2,会把大脑的注意力调动出来,集中分析和解决问题,这就是我们推理和分析能力的表现。

  大脑的运行机制中,系统1是一直在线的,所以我们在遇到问题的时候,都是系统1先出面,只有系统1实在解决不了问题的时候,系统2才会被唤醒。

  这让我们的大脑运行更加高效,毕竟生活中大部分场景都是我们很熟悉的,依据经验和直觉快速反应,很多时候都是恰当的。但是,经验和直觉也是偏见和冲动的来源,而我们因为习惯了系统1的思维系统,往往做出错误判断而不自知。

  要解决这个问题呢,大家可以下意识多调用一下系统2,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遇见事情先别急着做决定。长此以往,大家就不太会被冲动和偏见绑架而做出错误决策。

  这套方法论也许并不会有助于我们在各种对线中取得胜利,但应该可以少被打点脸,多做些正确的决定。

上一篇:模拟题毁三观?拯救私募大佬的100道基金从业资格真题
下一篇:幼儿园大班要开始学文化“衔接”?不想输在“起跑线”的可放心了

最近更新安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