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反光——第19届海平线绘画雕塑联展亮相中华艺术宫
以城市之光、时代之光、艺术之光三光辉映
立体呈现两年来上海及长三角地区
艺术重要发展与变化
2022年12月9日下午,由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联合主办的“发光·反光——第十九届海平线绘画雕塑联展”以嘉宾预览和开幕研讨会的形式在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0米层17号展厅拉开帷幕。(以下简称“海平线”)
上海市文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秘书长沈文忠,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主席郑辛遥,上海市美术家协会顾问李向阳、朱国荣,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馆长、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陈翔,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杨剑平,上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张立行,上海市美术家协会理论与策展艺委会主任李旭,委员马琳、汪涤、徐明松,知名评论专家林明杰、徐可、项苙苹,本届“海平线”策展人李晓峰,联合策展人傅军、黄燕,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各艺委会主任、副主任,以及参展艺术家等观摩展览。
第十九届“海平线”秉持创新与经典统一、现实与理想结合的策展理念,围绕都市文化与文明,兼顾长三角独特的艺术生态,提出了“发光·反光”的展览主题,以期以城市之光、时代之光、艺术之光三光辉映,立体呈现近两年来上海及长三角地区艺术重要发展与变化。
经主办方和策展组遴选,安家寰、曹再飞、陈霈、陈彧君、皋翱、洪丹、胡为一、江立宁、蒋吟、金今、李会、李雪、林印吉、马俊营、鸟头(宋涛、季炜煜)、庞海龙、秦岭、史怡然、宋智容、孙源、唐音、田学森、王一、吴谦、夏存、徐卫红、许翔、于雨田、张宁、朱佩鸿(按姓氏拼音首字母排序)等30位/组艺术家参展。其中,上海本土艺术家21人/组,长三角及全国艺术家9人;30周岁以下2人,30-45周岁24人/组,46-48周岁4人,平均年龄38周岁。
参展艺术家遴选是以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各艺术委员会和策展组推荐的人选为基础,围绕“发光·反光”主题,学术视野从上海本土及长三角地区进一步向全国和国际延伸。最终入选的艺术家阵容整齐,总体都有学院背景,成长经历更加丰富,有相当一部分有海外留学及职业经历,还有一部分已经是业界享有知名度的成熟艺术家。
展出的200余幅/组作品,以油画、雕塑为主,兼具水墨、水彩、综合材料、装置艺术、摄影影像等多元艺术语言形式,整体呈现了在中西文化交流交融的时代背景下,上海和长三角地区中青年艺术家的创作状态和学术思考,以及在新观念、新手法、新媒介等方面的有益探索。
陈彧君的系列绘画作品是在镜面亚克力上创作而成,通过不同属性的材质、技法、对象、时空以及文化之间的对话、碰撞与交融,来分享个人对乡愁和基因的持续探索;
王一的系列绘画及装置作品,将古典绘画技巧与标准化生产的工业材料、现代主义设计和建筑范式结合,形成围绕社会机制与自然元素的抽象化表达;
吴谦的系列绘画作品以丙烯等综合材料为媒介,在画布上以东方美学为本,表达“东西遇合”的文化意识和水墨艺术的精神蕴涵;
田学森的系列绘画作品,借鉴传统山水画意境,用油画材料技法尝试为千古华岳写照;
于雨田的系列绘画作品,以点线面和色彩以及材料质感,来寻求节奏与韵律的和谐,传统中国画的书写性特征显著;
胡为一的“侵蚀”系列摄影作品,进一步扩展材料边界,抽取胃酸来处理胶片,使图像神秘而崇高;
许翔的实验影像作品《二十四山━方格》运用传统的绘画材料宣纸和墨在纸面上重复绘制方格来呈现影像与绘画之间的关联;
马俊营的《丝路新生》系列作品,以中国传统大漆材料和当代漆艺术语言入手,将古今丝路进行跨时空对话与交流;
林印吉的系列绘画作品通过尝试很多不同的材质和工序,收获各种意料之外的偶然;
陈霈的系列作品借用工业秩序的抽象花纹图案的玻璃,转换传统的经典绘画,等等,都在继承优秀艺术传统的同时,展现了鲜明的、与时俱进的当代精神。
策展人李晓峰谈到,“‘发光·反光’是第十九届‘海平线’的主题,也是观看本届参展艺术作品的维度,参展艺术家从天文学、物理学,到心理学、社会学,从科技到文化,从自然到精神,用自己的作品对‘发光·反光’做出了精彩诠释。”
皋翱的系列绘画作品以“褶皱和镜面反光”等生活中的平凡客体为表现主体。他认为,“不论是柔软质感中游走的光还是在工业化冰冷反射中的光,都是附着在物体上的情感之光”;
朱佩鸿的《Space O》巨型气模艺术装置,通过对光与空间深入的探索与思考,表达了在无穷宇宙之中色彩能量的膨胀与变化;
李会的《面纱》系列作品全部以“水晶”为主体,表现了在各种光的照射下,水晶反馈的灵动光彩;
秦岭的作品《平行空间》则通过特种对光与色的折射与变幻,重新思考所见和真实之间的关系;
宋智容的人物肖像创作《灵性的容器》和《人物图纪》素描集,则从历史人文的角度对“发光·反光”做出自己的解读;
史怡然的系列绘画作品,用宛如梦境的现实与感官的错位,呈现出一种超现实主义的诗意;
蒋吟的绘画作品对光的探索不仅在于构图、笔触,更体现在媒介铺陈、色彩对比和材料冲突中,且始终贯穿于作品的灵魂之中;
“鸟头”以摄影为创作基础,将关于他们自身的成长思考内化到他们的图像语境中,以照片矩阵的形式呈现了自我更新进化的“鸟头世界”。艺术家们用创作表达他们对所在城市的独特理解和感知,在审美取向的共性追求中张扬着个性的艺术语言。
从本体语言的潜心传承到表现手法的多元探索,很多参展艺术家侧重于用作品表达他们对人生、对内心、对艺术的认识和感悟。
洪丹的绘画作品注重探索内生性的绘画语言,让物质与空间、时间、心灵之间交织对话和碰撞;
张宁的系列作品,在观念上拓展传统雕塑的边界和表达方式,而且力图赋予作品以一种文化身份,以作品来反观自心;
徐卫红的系列绘画作品着重描绘人物的各种姿态和神情,突出人物之间内在的相互情感;
夏存的系列绘画作品,通过描绘一些破旧的机械,尝试寻找它们存在过的证据,触发内心的情感;
李雪以单纯的线为初始,生成无限的抽象形,有游牧,有音乐,有可视,有未知,扩延出一种心灵的震颤与平缓。
孙源的《群体的寓言》系列作品,以单一重复的形式建构个体、集体、社会的象征性场域,让观者通过经验在重复的形式中看到秩序,看到自身对世界的“追逐”;
江立宁的系列绘画作品,将屏幕的光感与色域绘画结合,提供给观者一个游离在具象与抽象之间的冥想空间;
庞海龙的系列雕塑作品,表达了当微不足道的灰尘融合了时间和历史沉积时,所具有的压倒性力量;
唐音的系列雕塑作品通过对生命与自然、人与自然关系的探讨,试图让观众回到真正的、整一的自然,回归自身内在的自然;
金今的影像作品《融入系列》以后退的方式展现人与自然,个体与群体环境之间的冲突;
安家寰的系列绘画作品通过具象与抽象,虚拟与真实之间的转化,寻找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与界限;
曹再飞的参展作品是自2019年春天开始至今在上海人民公园相亲角持续的现场行为作品《为你朗诵爱情诗》。艺术家们对时代和人生的深刻思考,不仅贴近时代精神又在表现风格上体现出新的探索和追求。
第十九届“海平线”的展呈方式延续往届的做法,为每位/组艺术家提供相对完整的一面展墙或一个空间,从而形成若干个风格迥异的艺术场域。策展人以多变的动线节奏,串联起艺术家们或高昂热烈、或清新明快、或含蓄内敛的艺术表达,同时将影像、装置和雕塑作品穿插其中,构成一曲情绪跌宕的视觉交响乐。多维度的观展体验,传递着与时代之光、城市之光交相辉映的艺术之光,促使观者从感官层面的感受步入理性层面的反思。
嘉宾预展活动结束后,第十九届“海平线”开幕研讨会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在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A215多功能厅召开。研讨会先后由上海市美术家协会秘书长丁设与本届展览策展人、上海市美术家协会理论与策展委员会委员李晓峰主持。
1986年6月19日,“海平线86绘画联展”在上海美术展览馆拉开帷幕,自此开启了“海平线”融展览、研讨、传播为一体的全新学术机制。36年来,“海平线”始终聚焦中青年美术家的成长,陆续推出的400多位中青年美术家,相继成长为上海美术创作的中坚力量。36年来,“海平线”始终坚守探索性、学术性、时代性的办展宗旨,特别在是进入新世纪以后,在坚守与创新中持续构建学术体系和传播体系,不断扩大和提升辐射面和影响力。
2000年第八届开始引入策展人机制,参展范围也从沪籍美术家扩大至在沪工作和生活的艺术家;2006年第十一届将关注点落在当代艺术领域;2010年第十三届将主题更改为“海平线绘画雕塑联展”,作品样式从传统的油画、国画、版画、雕塑拓展到装置、影像和公共艺术,并首次邀请外国在沪艺术家参展;之后,“海平线”先后以“抽象之道”“具象那边”“意象再造”“诗意江南”“个人史料”为主题,及时回应时代和社会关切。其中2018年第十七届,学术视野从本土延伸至长三角地区;2020年第十八届开始由新成立的上海市美术家协会美术理论和策展艺委会主导展览主题策划和艺术家的遴选。
未来,作为上海美术界发掘和推介中青年艺术家的重要平台,“海平线”将立足“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这一崭新的历史方位,进一步厚植学术交流土壤,最广泛地团结凝聚上海及长三角优秀的中青年美术家,在自觉融入到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大局中,迈向更加广阔的创作天地。
· 主办单位 ·
上海市美术家协会
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
· 展览日期 ·
2022年12月9日 — 2023年1月27日
· 展览地点 ·
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
(上海市浦东新区上南路205号)
· 开放时间 ·
周二至周日10:00-18:00
(17:00停止入场,周一闭馆)
· 总策展人 ·
李晓峰
· 联合策展人 ·
傅 军 黄 燕
· 参展艺术家(按拼音首字母排序) ·
安家寰
曹再飞
陈 霈
陈彧君
皋 翱
洪 丹
胡为一
江立宁
蒋 吟
金 今
李 会
李 雪
林印吉
马俊营
鸟 头
庞海龙
秦 岭
史怡然
宋智容
孙 源
唐 音
田学森
王 一
吴 谦
夏 存
徐卫红
许 翔
于雨田
张 宁
朱佩鸿
参观须知
?
所有观众必须持有“随申码”绿码,并备好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以核酸报告出具时间为准),扫场馆相应场所码或“数字哨兵”,配合测量体温且无异常(低于37.3°C),方可入场(仅持有24小时内核酸采样证明或现场抗原检测均无法入场)。没有智能手机的观众可使用纸质离线“随申码”和本人身份证,经查验后进入;为了自身和其他观众安全,出现感冒、发热等症状时,建议取消原参观计划,及时就医。外省市来沪返沪观众需提前3天到沪,落地后三天三检;
?
有8天内境外旅居史或7天内国内疫情高风险区所在县(市、区、旗)旅居史的观众,将无法入场参观;
?
拒绝佩戴口罩、扫码,体温异常或无法出示 “随申码” 绿码的观众,谢绝入场;
?
参观期间,观众应全程规范佩戴口罩,养成 “一米线”好习惯;坚持防疫 “三件套”,牢记防护 “五还要”。随身带足口罩、消毒用品。咳嗽、打喷嚏时,注意用肘部或纸巾遮掩,不随地吐痰、乱扔垃圾;
?
进入展厅后,如出现发热、全身不适等症状,及时与工作人员联系;如接到疾控等部门来电告知核酸检测异常等突发情况的,请第一时间告知工作人员,并积极配合落实相关临时性隔离措施,接受流调询问,耐心等待疾控等部门的后续处置。
本文来源:陆家嘴金融网
上一篇:给共产党员画一幅“肖像画”
下一篇:聚焦单元视角,实践整体教学 成都站东小学在行动
最近更新安全教育
- 高淳古柏:双百共建社区行 凝青聚力促发展
- 博弈激烈、分化加剧 上海楼市新政落地调查丨深度
- 原创35岁老将马龙宣布生涯重大决定,刘国梁批准,王皓遗憾
- 成人自考有入学考试吗?
- 高长力:以精品奉献人民,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 躬耕教坛育桃李
- 逐梦绿茵 快乐成长——峨眉二小夺冠之旅
- 促进交流合作 多方助推“一带一路”人才发展
- 慈利:全力打造高质量发展人才高地
- 2023年度宝山区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资助申报工作开始啦!
- 支持年轻人敢闯敢试 上海将愈发精彩
- 数商兴农!韶关三年将培育逾万名高素质电商人才
- 讲好国家级新区故事 兰州新区递出“名片”全球吸粉
- 托福阅读满分3阶段
- 强作风 展新貌 常德市城管执法支队开展军事化集训
- 违规组织学科培训,查处!
- 11月1日起试行!河北部署开展经营主体除名标记工作
- 老人术后体内发现5颗牙和牙套,直至离世仍有1颗未取出
- 成都高新区:加速打造创新人才集聚区
- 女子为减肥连吃3月胡萝卜变“小橘人”,当事人:还搭配姜黄粉一起吃;医生:被染色了
- 刚刚揭晓!厦大教授入选!5年将获资助2500万元
- 名单公布!黄石这些企业上了红黑榜→
- 台风“三巴”影响北部湾,北海提升防汛防台风应急响应至二级
- 吃喝都在路边?闵行这个物流园区外货车扎堆,居民吐槽半夜启动噪声大
- 反思后的小鹏,像华为?还是像特斯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