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水事故高发期,安全教育要留心
防溺水安全教育
随着夏季的来临,天气逐渐炎热,又到了溺水事故的高发期。希望广大家长务必增强安全意识和监护意识,切实承担起监护责任,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和管理。确保孩子度过平安快乐的夏天。
珍爱生命预防溺水
作为家长,我们要嘱咐孩子牢记哪些防溺水知识呢?那下面的防溺水要点家长们要赶紧做好笔记了哦:
一
一、哪些情况容易导致溺水
哪些情况容易致溺水?
1)不了解水性,对自己的体力和游泳能力缺乏正确估计,进入水中便可导致溺水。
2)即使是习水性的人,由于未做充分准备活动,下水后突然遭受冷水的刺激,或者游泳的时间过长,体内的二氧化碳丧失过多等原因也会在水下出现四肢痉挛、抽搐,导致失去自主能力而下沉。
3)安全意识淡薄,在非开放的水域游泳,四肢可能会被水底的水草缠绕而导致下沉,或者陷入泥沙而失去控制能力。
4)在水中互相嬉戏、打闹,发生意外后又惊慌失措,导致溺水。
5)身体不好,患有心脏病、贫血、癫痫及其他慢性病的人,可能在游泳中因冷水的刺激而引起旧病复发,从而导致溺水。
二
一、哪些情况容易导致溺水
预防溺水“六不”
1)不到不熟悉、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不安全水域
2)不能单独下水游泳,必须有监护人陪同才能下水游泳。
单独下水
3)不要在温差太大的环境下游泳。
水温差度大
4)不能贸然下水,游泳前一定要做适当的准备活动,以防抽筋。
热身运动
5)不能留在水里太久以免过度疲劳。
过度疲劳
6)不擅自下水施救溺水者,应该寻求救生员或熟悉水性的长辈帮忙。
水下施救
三
一、哪些情况容易导致溺水
溺水时如何进行自救?
一旦溺水,首先要保持镇静,然后寻求自救机会。
谨 记
救助溺水者是非常危险的行动,理论非常简单但实际操作却非常复杂,要考虑水流、自己的体力、救助的距离、暗流等等因素,每年都有徒手救助而导致溺水者、救生员同时丧生的事故!溺水者的本能是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东西,有经验的救生员不会很快的接近溺水者,太着急接近很容易被溺水者抱住而无法挣开,悲剧也就再次重演!
四
一、哪些情况容易导致溺水
如何救助溺水者?
1)如果发现有人溺水,首先要大声呼救,叫更多的人来帮忙。
2)发现溺水者后,可充分利用现场器材,如绳、竿、木板、救生圈等救人。也可以将衣服连在一起当做绳索。
3)需要下水救溺水者时,一定要大声告诉他,不要惊慌,有人在救你。
4)下水救人时,不要从正面接近,防止被溺水者抓、抱。若被抱住,应放手自沉,溺水者便会放开。救人者应绕到溺水者的背后或潜入水下,从其左腋下绕过胸部,然后握其右手,以仰游姿势将其拖向岸边,也可以在其背后拉腋窝拖带上岸。
5)施救者若不熟悉水性或不了解现场水情,不应轻易下水,应呼救或报警。未成年人不宜下水救人。
正确的救人操作
错误的救人操作
敲黑板划重点:
1、发生溺水的常见时段:离校后、双休日、节假日。
2、溺水发生的常见地点:多发生在离村庄较近的无人看管的池塘、水库等野外水域。从年龄特征看:多发在低年龄段,以中小学生居多。
3、发生溺水死亡的原因:在水边玩耍,下水摸鱼,捡落入水中的物品;孩子擅自下河玩水,三五成群结伴游泳;自行结伴游玩,意外失足落入水。
4、对子女行踪做到“四知道”:必要对子女行踪做到“四知道”:知去向、知同伴、知归时、知内容。
大手牵小手 安全去游泳
上一篇:41位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名单公布
下一篇:四川:加强校园安全宣传教育 要求任何学校和任何教师均不得挤占安全教育课时
最近更新安全教育
- 高淳古柏:双百共建社区行 凝青聚力促发展
- 博弈激烈、分化加剧 上海楼市新政落地调查丨深度
- 原创35岁老将马龙宣布生涯重大决定,刘国梁批准,王皓遗憾
- 成人自考有入学考试吗?
- 高长力:以精品奉献人民,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 躬耕教坛育桃李
- 逐梦绿茵 快乐成长——峨眉二小夺冠之旅
- 促进交流合作 多方助推“一带一路”人才发展
- 慈利:全力打造高质量发展人才高地
- 2023年度宝山区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资助申报工作开始啦!
- 支持年轻人敢闯敢试 上海将愈发精彩
- 数商兴农!韶关三年将培育逾万名高素质电商人才
- 讲好国家级新区故事 兰州新区递出“名片”全球吸粉
- 托福阅读满分3阶段
- 强作风 展新貌 常德市城管执法支队开展军事化集训
- 违规组织学科培训,查处!
- 11月1日起试行!河北部署开展经营主体除名标记工作
- 老人术后体内发现5颗牙和牙套,直至离世仍有1颗未取出
- 成都高新区:加速打造创新人才集聚区
- 女子为减肥连吃3月胡萝卜变“小橘人”,当事人:还搭配姜黄粉一起吃;医生:被染色了
- 刚刚揭晓!厦大教授入选!5年将获资助2500万元
- 名单公布!黄石这些企业上了红黑榜→
- 台风“三巴”影响北部湾,北海提升防汛防台风应急响应至二级
- 吃喝都在路边?闵行这个物流园区外货车扎堆,居民吐槽半夜启动噪声大
- 反思后的小鹏,像华为?还是像特斯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