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高三,2021年高十五,复读12年的高考钉子户为何如此执着

栏目:安全教育  时间:2023-01-10
手机版

  人们之所以如此怀念自己的青春,是因为它只有一次,失去后便不再重来。

  同样的,我们每个人之所以如此怀念自己的读书生涯,是因为在校园中留下了我们太多美好的回忆。

  但是,要是叫你一直停留在高三这个阶段,你是否愿意呢?

  相信这是一个不用想都可以知道的答案。毕竟,我们的人生除了读书,还有很多事等着我们去做,还有很多生活等着我们去体验。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这种高三生活,想必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体验过一次就够了,再来复读一次就是一件煎熬的事了。

  但是,我们今天要讲的主人可是有着12年的复读高三经历,而且每一次都是自己选择回来复读的。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个复读十二年的高考钉子户如此执着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了解。

  喜欢看历史故事的朋友,请动动您的金手指点赞关注,感谢您的支持。

  01从农村走出来的寒门学子

  自古以来,由于先天优势的原因,寒门就很难出贵子。所以作为寒门学子往往想要突破资源上的壁垒,考上理想的学府,本身就是一件很有难度的事情。

  2018年,一部名为《高十》的记录片子在网上上映,自该片上映后,一位复读十年的高考钉子户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和热议。

  而片子中的主人公叫唐尚珺,虽年近三十,却还只是一名高三学生。

  

  很多人看了纪录片后,对他长达十几年的高中生涯表示不解,不明白他为何会如此执着地一次又一次复读高三。

  唐尚珺出生于广西省,是一名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与同龄人相比,唐尚珺是为数不多的从农村考上县城较好中学的一个孩子。

  他的同龄人在读完初中后,要么早早出去外地打工,要么留在村里成群结队的到处游荡。只有他和另外几个小孩,才有机会到县城继续读高中。

  唐尚珺所处的村子,在上个世纪90年代,曾破天荒得出了一个清华学生,后来当了官,成为村里人仰慕的对象。

  从那时起,清华大学便成了唐尚珺父母对儿女的期望。

  

  也许那时的唐尚珺并未清楚清华代表着什么,但在他成长的世界里,清华便成了大学的代名词。

  因为在农村长辈的认知里,世界上似乎只有两所大学,一所清华,一所北大。

  来到县城读书的唐尚珺因为有着好玩的天性,很快成绩一落千丈。

  在2009的第一次高考中,他只考出了372分的成绩,勉勉强强上一个大专。

  因为这样的分数与自己理想中的大学相差太远,人生中第一次填志愿的唐尚珺没有填写志愿,而是选择回去再拼一年。

  

  而这一复读,开启了唐尚珺与同龄人相背而驰的生活。

  多年后回过头看,唐尚珺的选择像极了一则寓言。

  在他的人生里,同行的同龄人都选择了五彩斑斓的人生,过上世俗意义上的好生活。

  而只有他在高考这条道路上,头也不回地迷失在复读高三的黑夜中。

  选择复读的唐尚珺留在原来的母校钦州二中继续读高四。

  

  这一次的复读虽然唐尚珺考的分数比上一次好,但也还只是一个勉勉强强的三本院校,最终还是选择了专科院校。

  来到大学的唐尚珺看到这样的高校与自己理想中的样子相差太远,没过几天便选择了退学。

  退学后的唐尚珺不出意料的第二次选择复读,而复读的学校还是原来的母校钦州二中。

  不过,与第一次不同的是,这一次选择复读的唐尚珺并未和家里人说,而是一次自己的选择。

  当时的家里人一度以为他已经去上了大学,开始了新的大学生活。

  

  而也正因为家里人不知道,从这年开始,唐尚珺从高五起,他的生活就开始一分为二。

  02两面人生

  因为是瞒着家里人的复读,2011年开始,唐尚珺的生活开启了AB两面:A面一切正常——他到南宁机电读了专科,家里每年为他凑17000元,5000元学费,每月1000元生活费;B面是他靠撒谎隐匿的真实生活——南宁机电他只是到学校感受了半天,但上课没感觉,就退学回到了母校钦州二中。

  自此,唐尚珺开启了年复一年,不愿意在众人面前说起的B面生活。

  第二次复读的唐尚珺最终高考成绩比前两次都要好,这次的分数达到了二本院校的要求。

  不过,因为是勉勉强强上线,所以也报不了一个好的大学。

  

  不疯魔不成活,或许用这句话来形容唐尚珺再适合不过了吧!

  高五的失利,并没有阻止唐尚珺复读的步伐。

  相反,他就如陷入人生的循环轨道一样,再一次踏上了复读之路,因为他感觉自己重来一年,肯定能上更好的大学。

  按正常人来说,呆在同一个学校复读两次,肯定是有心理阴影的。

  不过对于唐尚珺来说,钦州二中反而成了他的归宿一般,第三次的复读也选择在这里复读。

  与前两年不同的是,在2012年这第三次复读中,他初中时的铁哥们何汉立已经从广西师范学院毕业了,并还找到了他,想给他这几年的复读生涯拍一段纪录片。

  

  何汉立说这样的纪录片就只是在小地方的电视节目才播出,不会有人看的。

  但唐尚珺还是怕家里人知道自己复读的事,便拒绝了,不过他们聊了很多。

  在这次的聊天中唐尚珺坦言,之所以复读这么多年一直考得不好,就是因为自己的玩心太重了。

  不管是在读高中时,还是选择复读中,他都是在玩耍中度过的。

  在这次高六的复读中,唐尚珺考得比之前都要好,可以上一个比较好的二本。

  可惜的是,这一次他志愿没有填好,又只是上了一个普普通通的二本。

  

  经过这么多次的复读,却还是一直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唐尚珺不出所料地再一次选择了复读,并且地点还是钦州二中。

  唐尚珺此时开始变得有点像赌徒一般了。

  押的码越大,越不甘心输。刚输一年,输一块钱,输就输了我就过了。但是你把全部身家,全部青春,全部的寄托情感都押在里面,你就是想有一个最完美的结局。

  2013年,在这一年的高考中,是唐尚珺复读这么多年来的第一次过一本线,这也让他信心大增。

  

  不过在当年的填报志愿时,他填报的是北京的一所高校,最终因为分数不够而没有被录取上。所以,这一年也没有上到他想要的大学。

  03开启聚光灯下的复读人生

  虽然在2013年的高考中唐尚珺过了一本线,但因为没有被北京的高校录取,所以他再一次踏上了复读之路。相同的,这一次的复读学校还是钦州二中。

  事后来看,唐尚珺在钦州二中一共复读了四次,加上应届的三年,前前后后在钦州二中呆了七年。

  这可是都已经把一个小学生熬成初中生,但唐尚珺却还在读高中。

  在开启2013年的复读之路时,高八的唐尚珺在8月份做了一件事,他要亲身到清华体验了一下。

  

  他从钦州出发,坐了28个小时的火车去了北京,没座位,他就在洗手台上坐了一天一夜。窗外从南方的树,慢慢变成北方的平房,他想着,以后上学回家都这样坐火车多好。

  到北京是凌晨两三点,在公园椅子上睡了两小时,天一亮他就起身去了清华。

  他租了一辆自行车,在校园里转了一圈,去了荷塘、清华学堂,看了学生宿舍和蛮多楼,还去看了还是黄绿色的银杏树。

  正赶上新生军训,他羡慕极了,心想:我什么时候也可以在这里军训啊。

  刚进校园的时候心里很平静,不一会觉得自己好渺小。

  他觉得没有看够,又进去重走了一遍,荷塘、清华学堂、白色校门……

  

  另外,在这一年中他主动找到了好友何汉立,和他谈起拍纪录片的事。

  因为在AB两面的人生中,此时的唐尚珺应该是大学毕业了,要开始工作了,但实际上他还一直停留在高中阶段。

  这与B面的人生相比,工作后的唐尚珺应该得自食其力,家里不再给钱给他读书了。这让得还在高中的唐尚珺一下子失去了经济来源。

  不得已,他才想找到好友何汉立谈起拍摄的事,主要是想和他借点钱。

  而这也是纪录片《高十》的准备开拍。

  

  2014年,纪录片《高十》正式开拍,也开始记录唐尚珺的复读生涯。

  纪录片以跟拍的形式记录了唐尚珺的学校生活,2014年七月查高考成绩的时候,他在镜头下查的分数:563分。

  复读这么多年,这一次的分数还只是过一本线一点,这或许与唐尚珺的不努力有着很大的关联。

  看到这里,肯定很多人都会问,为什么唐尚珺能忍受得住这样日复一日的高三生活?

  其实,唐尚珺在之前的暑假中,也曾到过工厂打工,但看到工厂流水线的工作方式,他没做两天,就忍受不下去回去了。

  

  他拒绝工厂和父辈生活的重复和单调,但高三的重复他接受了,因为有希望。

  枯燥乏味的高三甚至成了他隐秘的城堡和逃遁现实的乐园。

  这里无人管束,也不用进入社会的系统,这个城堡里甚至有某种他想要的自由和惬意。

  这种日复一日的自闭生活让他反而能脱离现实的痛苦,而且每年高考的进步还给他带来成就感,所以他能忍受得了这样的生活。

  2014年9月,唐尚珺再一次选择躲进自己编织的牢笼中,踏上复读之路,而这一次的他选择到钦州一中复读。

  

  也许是因为换了一个学校,又或者是因为这么多年的复读早就让他对书本的知识烂记于心,在这一年的高考中,他考上了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是一所985高校,相信要是一般人,早就见好就收了,但唐尚珺又怎会是一般人呢?

  因为他的分数不够吉林大学他自己选择的专业,而他选择不调剂。因此,到头来可以说,这一年的复读又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而在这么多年的复读中,唐尚珺似乎是花6年的时间做了一项实验:一个人在完全不用心的情况下,可以用多久把高中内容读通。

  2015年,唐尚珺再一次在聚光灯的拍摄下回到钦州一中复读,而此时已经是他的高十了。

  

  十年高中,比一个九年义务教育还多出一年,真不知道唐尚珺是怎么一步一步走过来的。

  在2016年查成绩之时,这一次的唐尚珺考出了621的高分,这也是他有史以来第一次在高考中考出的这么高分

  而随着这个分数的出现,纪录片《高十》也来到了它的尾声。

  在纪录片的最后,故事给出了一个圆满的结局:唐尚珺被中国人民政法大学录取,最终入读就学,边学习边在餐厅兼职。

  可是,在现实中,唐尚珺再次选择了复读。

  

  写到这里,不禁想到《唐吉诃德里》的一生,贫困和阶层给人的限制,虽然执拗得让人觉得疯魔,但也有某种纯粹和动人的东西。

  十年的复读之路,并没有因为靠上北京的高校就此终结,而是在另外一个意外中,开启了复读的新篇章。

  04新的复读之路

  其实,自从唐尚珺第一次复读达到一本线后,他就已经不仅不要报名费,而且每个月还有几百块的补贴领的。

  或许也正是因为这几百块补贴,才使得没见过社会真正样子的唐尚珺心满意足,不断一次又一次地复读。

  

  不过,只从2016年后,唐尚珺的复读就更加带着功利性了。

  2016年,考的不错的唐尚珺在节目组的推波助澜下,首次和家里人坦白了这么多年来偷偷复读的事。

  而且在这一年中,唐尚珺的父亲查出患有癌症,身体已经慢慢不行了。

  知道事情真相后的父母没有责备唐尚珺,只是和他说这是他自己选择的路,自己不后悔就行。

  而唐尚珺的父亲知道他考上中国人民政法大学后,还和他说:孩子辛苦你了,要好好读书,相信你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

  

  也许正因为是父亲的这一番话,才使得他再一次放弃去大学的念头,就像考上父辈们口中的大学——清华。

  2016年,唐尚珺看到一所由地产公司创办的学校招收高分复读生,以唐尚珺这样的分数去不仅能一次拿到10万的补贴,还在第二年若考上清华北大后再奖励60万。

  或许是出于家庭急用钱,又或许是功利性太大,唐尚珺选择放弃到中国人民政法大学读书的机会,签了回来复读的合同。

  其实在唐尚珺放弃中国人民政法大学之前,他就曾在新生报到时去那里过。

  不过他只是在新生报名的名单上看了看自己的名单后,就逛学校去了。

  

  与唐尚珺早几年看过的清华大学相比,显然这里还不是他的追求,因此就在第二天选择了回来复读。

  和第二次复读一样,这一次的唐尚珺再一次没有和家里人说,又一次让家里人以为他已经去读大学了。

  不过这次他的家里人也有提防同样的情况出现,通过各种方式试探过他,但都被他一一化解过去了。

  在2017年的时候,唐尚珺的父亲走了,但因为考虑到他在北京读书,家里人并没有要求他赶回来。而他听到后只是一个人默默地流眼泪。

  虽然这次的复读有各种金钱的诱惑,但最后的考试结果不尽人意。

  

  在2017年查高考成绩时,他考砸了,只考了570多分,不用说211了,就连好的一本都难上。

  不得已,他又踏上了循环,重新找学校复读。

  从2016年以后,他发现高分不仅可以免学费和有各种福利,还能拿到一大笔奖金。

  所以他至此以后是看哪所学校给出的待遇高,就去哪所学校复读。

  而且此时开始,他把自己的高考目标定为了清华。

  不过由于年纪的变大,在学校中那些同学遇到他都会叫唐老师,久而久之大家才知道他是楼上复读的学生。

  在2018年高十二的时候,他的高考分数只619分。

  在这一年的复读中,虽然没有达到清华的分数,但是唐尚珺和自己的女朋友双双考上了有着“小清华”称号的广西大学。

  

  不过,早在前几年他就已经拿到过广西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了,所以这次的他想都不用想,想都不想,直接放弃,回去复读,只有他女朋友一个人自己去了。

  有人说当你做一件事时,开始以利益为驱动力时,这件事便没有办好的可能了。

  就目前来说,唐尚珺开始带着利益心去考清华,已经开始和自己的初心相悖了,这样的心态是很难考上清华的。

  在2019年的高考查分中,他放弃了重庆大学的录取,继续复读。

  一直到2021年,唐尚珺都还在复读的路上,现在2022年还不知道什么情况,但希望他有个好的结果吧。

  

  04既是心结,也是梦想

  相信大家看完唐尚珺的十几年高考历程后,肯定心中都会有一个好奇的问题,那便是:他为什么会如此执年着复一年地复读?

  根据纪录片和后来的采访中,我们大致能看出这几点:

  首先,唐尚珺太过于在意父辈的看法了。

  唐尚珺是一个农村走出来的孩子,他原本的学习能力并不算太差。之所以一直没考到理想的学校,贪玩是最致命的。

  而作为家里唯一的读书人,在其父辈只有清华北大才是真正的大学这种思想影响下,让他从小就困在了父母编织的“清华梦”中。

  

  清华在他的世界里就是精神性的存在,而他却没有像其他出身社会底层的人做的那样,将工厂里的工作和办公室里的工作区分开来。

  其次,唐尚珺身上有一股拙劲。

  清华、北大的梦或许大家都做过,但很多人知道够不着,就从来没把它当回事。

  而唐尚珺他不同,他不仅完完全全把这个梦当成一回事,而且还一做就是十几年。

  再次,唐尚珺过于不知不觉与后知后觉。

  先说不知不觉吧。在唐尚珺上了高中后,并没有铆着一股劲继续向前冲,而是懈怠了下来,等时间一点一点过去后,他才一次又一次的踏上复读之路。

  再说后知后觉吧。在一篇专访报道中说到,唐尚珺是在复读的第七年才知道,还可以通过考研的方式再次选择自己喜欢的大学,而此时的他已经复读了多年。骑虎难下,只能硬着头皮进行不断的复读了。

  最后,没有人给他点拨一下,拉他一把。

  

  唐尚珺在日记里把自己的经历归到家庭环境上:我生长农家,三代为农,资质也不是很差,但家中没有读书氛围,又没人给你点拨一下,我什么都没有,后知后觉,很多事情明白的时候,已经晚了。

  唐尚珺觉得,关键时刻没人把他往回拉。他是在不知不觉间进入复读的循环的,他每次想的都是,再复读一年就好了,然后直到高考完发现还要再来一年,如此往复。

  每次高考一结束,他就要去宿舍收拾行李。

  行李简单,衣服、被子一搂,就可以与重来的一年作别。

  很多时候,考完他就已经知道结果,估计又得再读一年。

  每当这时,都会有一种可怕的感觉袭来。

  就像身处茫茫大海的一只小船上,黄昏已至,想靠岸,却没有桨。

  或者徒步走出了很远,到了前不着村后不挨店的地方——回头,路途遥远;往前,前路漫漫。不知你们看了这个故事后又有何感想呢?

  喜欢的可以点个关注,每天都有历史故事更新分享。码字和找素材真的很不容易,希望能点赞、收藏、推荐和评论多多支持一下,非常谢谢你们!

  举报/反馈

上一篇:2015北京立新学校中考体育特长生(游泳)招生方案
下一篇:2022年加拿大萨省移民留学,不同背景的人该如何选择?

最近更新安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