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岁学生考试被质疑作弊跳楼,留下的手帐日记内容,值得父母深思
马克思主义哲学要求我们,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只有看到了本质,才能去解决根本性的问题,从而让事情往我们想要的方向去发展。而这个道理在教育中更是如此。如果我们教育孩子过程中,无法看到根源性问题,总是根据表现现象去乱归因,那么往往会让教育本末倒置,让一切付出都付诸东流。
近日,华商报报道了长沙市某中学一16岁男孩在月考期间,因被老师质疑作弊后,选择从厕所窗口跳楼。后经抢救无效去世。据孩子亲戚讲述,孩子考试时,同学向他借橡皮,他的手深入抽屉摸寻,当时老师站在后面,而孩子刚好手里拿着书,就以为他作弊,于是按作弊处理。
孩子担心被会记零分,曾四次寻找监考老师解释,之后在第二场考试前还找过年级组长一次。至于期间说了什么,没有人知道,只知道孩子走出办公室时很沮丧,随后在第二次考试开场十几分钟后借口上厕所,紧接着就从厕所窗户跳下了楼。目前,该案件还在处理当中。
不过,家长提供的孩子的手帐日记内容,是我认为最应该引起所有家长重视和深思的要点。从华商报曝光的手帐日记内容来看,孩子从上高一以来,一直难以适应学习生活,导致成绩一落千丈。他本身充满了慌张和苦恼,可因为没有信心调整好,所以慢慢地悲观告诉自己“别读了”。后续出现了上课睡觉、迟到、停宿等现象,而这些行为又让他被老师批评和教育,从而加剧了他在学习上的压力和困境。
看到这里,相信很多家长心情和我一样,内心五味杂陈。孩子的手帐日记说明了什么?说明了他遇到了很大一部分高一学生都正在面临的学习问题,无法快速从初中生身份转变为高中生身份,从而适应高中生快节奏的学习生活。
而这些事实上非常值得家长们深思。孩子在本身抗挫力不够强的情况下,如果父母没有察觉到他面临的困境,那么孩子在心理上会孤立无援。再加上如果孩子在学校表现太差,老师也没有及时察觉孩子的异样,从而对他进行批评,就会让孩子内心的最后一根稻草被压垮。
因此,这里对家有高一新生的家长们,特别是今年中考,下半年要升入高中部的学生家长们,星主提出几点建议。
首先,孩子进入高一后,家长要及时关注孩子成绩变化和情绪变化。从初三进入高一,文化课会从七门学科变为九门学科,有的地方甚至是10门学科。每门学科都是必修,孩子们的压力可想而知。而且,经过中考的筛选,基本进入高中后,学生们的成绩都会大洗盘,如果在初中是优等生,到了高中有可能就会沦为中等生或差生,而这些非常需要学生本身去适应和调整。对于适应能力快的孩子,一个月或半学期时间,他们就能进入状态,并规划好学习生活。而对于那些适应力弱的学生,就很需要家长的帮助了。
这里建议家长在孩子进入高中后,要及时观察孩子的变化。一方面是成绩变化,如果孩子成绩下降严重,那么家长可以帮助孩子一起分析原因和做好学习规划;另一方面是情绪变化,如果孩子常常低落、压抑,或者在学习上变得无所谓,甚至常被老师批评和请家长,那么家长这时就要找时间和孩子谈谈心,帮孩子舒缓内心的压抑情绪。有必要时,更要帮助他请专业的心理医生调节。
第二,不要在学业上给孩子太多压力,告诉孩子条条大道通罗马。很多家长在孩子进入高中后,特别是孩子在面临选科问题上,家长们往往总要强势干涉,甚至夸张到向孩子传达“选错学科,没办法考出好成绩,就会耽误整个高中备考,而高考被影响,考不上好大学,一切就完了”这样的极端观念。而这些给孩子制造的心理压力和焦虑是很强烈的,根本不利于孩子的学习和成长。
因此,这里建议家长要多了解当下一些教育考试制度,比如“3+2本科”路线,艺考路线等,如果孩子学习压力实在太大,家长可以告诉孩子,除了高考,还有以上这些路线可走,他们同样可以获取本科学历,甚至将来可以通过考研路线来逆袭。总之,条条大道通罗马,别因为一条路走不通,就放弃所有。
第三,平时别对孩子太严厉,该批评批评,但该鼓励和表扬的时候别也吝啬。我一直觉得家长在孩子做错时可以引导和批评,但是在平时相处中,不应该对孩子太过严厉。过于严厉的教育方式,会让孩子不敢犯错,一旦犯错,他不仅不敢讲出来,还会隐瞒,甚至做出一些极端行为出来。
因此,这里建议家长平时在与孩子相处中,要把孩子当朋友来相处,特别是在孩子进入青春期后,该鼓励时鼓励,该肯定时肯定,该表扬时也别吝啬表扬。
有人说,爱就是最好的抗挫教育,它是抵抗外界风暴的最好盔甲。对此,我很赞同。在此,希望父母们都能懂得,孩子进入高中后,适应力相对差的他们,面对的压力和焦虑,需要我们用关心和智慧去帮助,去化解。
16岁中学生因被质疑作弊跳楼事件,我们不应该只看到学校教师处理能力不足;不该只看到学校管理漏洞;也不应该只看到孩子抗挫能力弱……我们也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看到我们为人父母从中应该去反思和改变的地方。
————————
作者简介:我是星主,专研教育发展与心理,坚信教育是人生幸福的传递。关于教育成长路上,上到大学下至小学,有困惑来咨询。
举报/反馈
最近更新安全教育
- 高淳古柏:双百共建社区行 凝青聚力促发展
- 博弈激烈、分化加剧 上海楼市新政落地调查丨深度
- 原创35岁老将马龙宣布生涯重大决定,刘国梁批准,王皓遗憾
- 成人自考有入学考试吗?
- 高长力:以精品奉献人民,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 躬耕教坛育桃李
- 逐梦绿茵 快乐成长——峨眉二小夺冠之旅
- 促进交流合作 多方助推“一带一路”人才发展
- 慈利:全力打造高质量发展人才高地
- 2023年度宝山区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资助申报工作开始啦!
- 支持年轻人敢闯敢试 上海将愈发精彩
- 数商兴农!韶关三年将培育逾万名高素质电商人才
- 讲好国家级新区故事 兰州新区递出“名片”全球吸粉
- 托福阅读满分3阶段
- 强作风 展新貌 常德市城管执法支队开展军事化集训
- 违规组织学科培训,查处!
- 11月1日起试行!河北部署开展经营主体除名标记工作
- 老人术后体内发现5颗牙和牙套,直至离世仍有1颗未取出
- 成都高新区:加速打造创新人才集聚区
- 女子为减肥连吃3月胡萝卜变“小橘人”,当事人:还搭配姜黄粉一起吃;医生:被染色了
- 刚刚揭晓!厦大教授入选!5年将获资助2500万元
- 名单公布!黄石这些企业上了红黑榜→
- 台风“三巴”影响北部湾,北海提升防汛防台风应急响应至二级
- 吃喝都在路边?闵行这个物流园区外货车扎堆,居民吐槽半夜启动噪声大
- 反思后的小鹏,像华为?还是像特斯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