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考难度降低,逐步落实“指标到校”,23届考生、家长早准备
如今,2022年中考、高考都已经落下帷幕,不知不觉中都已经迎来了开学季,也就意味着又有新一批考生进入备考阶段,除了认真学习外,就是关注明年的考试动向。
正所谓:教育,乃国之根本!对于国家而言,想要达到可持久性发展,就必须不断地提高对教育的重视,才能争取培养出更多适合国家发展的人才,投入到各行各业当中。
其中对于中考的改革政策,首先是提出了中考分流,将一部分中考成绩并不理想的学生,分流到职高去学一门技术,毕业后填补国家空缺的技能型岗位。
但是分流政策却并没有得到学生和家长的支持,毕竟中专学历在找工作时,会受到很大的学历限制,可谓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紧接着就是“指标到校”被提出。
所谓的中考“指标到校”,是指学校部分招生计划,作为指标到校的招生计划,按照毕业生人数确定分得的指标数,录取时一学校为单位,按照学生分数由高到低的方式择优录取。
这个制度率先在成都等地实行,却又因为“100%指标到校”一度冲上热搜,此时被困扰已久的学生和家长,在看到“100%”之后,主观地认为是高中普及的意思。
但实际上所谓的“100%指标到校”,不过是指各个高中院校必须将初中分到的指标数招满,其实和中考分流一点也不冲突,依旧是按照中考分数由高到低录取。
也就意味着中考分数不达标的学生,仍然会被分流到职高上学,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地区落实指标到校政策,随着学生和家长逐渐了解指标到校,变得更加担忧起来。
还因此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因为在一部分家长看来,自家孩子的利益受到了损害,举个简单的例子,重点初中的学生被重点高中录取的分数线为560分,才有机会考上重点高中。
但是重点高中在普通初中的录取分数线,可能只定在540分,普通初中的学生就能考上重点高中,这期间20分的分数差,足以改变重点初中学生的命运,导致他们考不上好高中!
在这部分家长和学生看来,这20分的分数差就是在打破教育平衡,指标到校违背了教育的公正性,不应该因为毕业于重点初中,就需要考出更高的分数才能上重点高中。
反观,因此受利的家长们,更加支持指标到校的实行,毕竟普通初中的学生如果能考上重点高中,就意味着以后会有更好的发展空间,说不定有很大的机会考上重点大学。
实际上,从“100%指标到校”政策的实行上,就可以充分地看出,任何一个改革政策的实行,都是有利也有弊的,有学生从中获利,就有学生的利益在改革政策的实行中受损。
但是请学生和家长相信,国家教育部在执行任何一项改革政策前,都是经过大量的考量、权衡利弊,就是希望能最大限度还给学生们一个相对公平的教育环境。
同时也是为了能给学生们减压,不希望中小学生在应试教育的摧残下,逐渐沦为学习机器,违背了国家重视教育的初衷,更不希望因为外界因素,对学生的学习造成一定的影响。
如今,“100%指标到校”已经成了板上钉钉的事,为了降低对学生的影响,学生和家长都要提前做好准备,而唯一能降低影响的方式,还是在于学生中考时取得的成绩。
希望23届考生们能在接下来将近一年的备考时间中,认真复习初一、初二的知识点,同时跟着老师认真学习初三的新知识点,除此之外,要认真巩固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基础知识就像是建造大楼时的“地基”,想要将大楼建得高且稳固,最重要的就是将地基加持得更加牢固一些,希望23届的中考生们都能明白这个道理,认真为中考的到来做准备。
近几年,因为随处可见的大学生,直接导致学历严重贬值,很多大学生毕业后都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更何况是中专毕业的学生,基本上只能从事社会上最底层的工作。
家长们有苦难言,更害怕自家孩子意识不到中考的重要性,也希望学生们都能努力为自己争取,毕竟涉及到未来的发展和前程,只要不到中考那天就不能放弃努力!
今日话题:你认为中考实行“指标到校”合理吗?
举报/反馈
上一篇:2022,西部省份高校办学经费,西北大学、青海大学为最穷211
下一篇:2020武汉高校排行榜,华科第一,武大遗憾屈居第二
最近更新安全教育
- 高淳古柏:双百共建社区行 凝青聚力促发展
- 博弈激烈、分化加剧 上海楼市新政落地调查丨深度
- 原创35岁老将马龙宣布生涯重大决定,刘国梁批准,王皓遗憾
- 成人自考有入学考试吗?
- 高长力:以精品奉献人民,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 躬耕教坛育桃李
- 逐梦绿茵 快乐成长——峨眉二小夺冠之旅
- 促进交流合作 多方助推“一带一路”人才发展
- 慈利:全力打造高质量发展人才高地
- 2023年度宝山区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资助申报工作开始啦!
- 支持年轻人敢闯敢试 上海将愈发精彩
- 数商兴农!韶关三年将培育逾万名高素质电商人才
- 讲好国家级新区故事 兰州新区递出“名片”全球吸粉
- 托福阅读满分3阶段
- 强作风 展新貌 常德市城管执法支队开展军事化集训
- 违规组织学科培训,查处!
- 11月1日起试行!河北部署开展经营主体除名标记工作
- 老人术后体内发现5颗牙和牙套,直至离世仍有1颗未取出
- 成都高新区:加速打造创新人才集聚区
- 女子为减肥连吃3月胡萝卜变“小橘人”,当事人:还搭配姜黄粉一起吃;医生:被染色了
- 刚刚揭晓!厦大教授入选!5年将获资助2500万元
- 名单公布!黄石这些企业上了红黑榜→
- 台风“三巴”影响北部湾,北海提升防汛防台风应急响应至二级
- 吃喝都在路边?闵行这个物流园区外货车扎堆,居民吐槽半夜启动噪声大
- 反思后的小鹏,像华为?还是像特斯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