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湖南理科状元,从北大退学又考上清华,杜青云经历了什么
2016年,从小被称之为“神童”的杜青云,以全省第二704分的成绩,考上了北大的光华管理学院。
那一刻,他感受到了字面上的一日看尽长安花,也相信了父母老师口中所说的考上大学就好了。
他幻想着未来前程似锦,幻想着父亲说的那样,只要毕业出来,随便找个工作年薪几十万。
但在三年后,他决定从北大退学,父亲不肯,严厉谴责他,但最终,他还是回到了湖南张家界的老家,重新做小镇做题家。
2020年,杜青云再次踏入高考考场,考到了718分,夺取了湖南理科状元的桂冠。这回,他选择了清华的人文学院,还获得了50万的奖金。
短短的四年,杜青云身上的标签有北大、清华、高考状元,还有一个特别刺眼的退学。
他究竟经历了什么?
一、
杜青云在读书这件事上,小时候就表现出来了天赋,4岁就上乡镇小学。他的父亲是公务员,母亲是初中老师,大家都为这个孩子感到开心。
与此同时,他们在杜青云的身上,还押注了未来。因为自己的人生已经定型,没有向上的可能,拼不过同龄人,他们便希望,在培养孩子上能成为炫耀的资本。
所以,在分数成为唯一话语权时,杜青云追求考试和高分,便成为了习惯。而杜父也时刻关注孩子的成绩,有时候还能比杜青云提前知道,他的考试成绩。
为了激励孩子考高分,杜父还会给承诺奖励,在杜青云考上了省会重点高中长郡中学后,他拿到了自行车。
杜青云的习惯在高中体现得淋漓尽致。高中人才济济,高手众多,杜青云小试牛刀,第一场考试的排名在全年级后两百。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刺激杜青云的自尊心。不用杜父激励,他就惩罚自己不吃饭,把所有时间都拿来学习。
在分数至上的环境影响下,杜青云没有多余时间去思考,自己想要什么,自己的梦想是什么。
等成绩提高全年级前十,他的作息习惯才恢复正常。从这之后,他的成绩再也没有跌落过学校的风云榜。
而他14岁上高中,16岁考大学,即是别人眼中的学霸,又是别人家的孩子。2016年,他考上了北大,杜父带着他去参加各种聚会,仿佛到处炫耀自己的战利品一样。
在挑选专业上,杜青云没有任何话语权,而是由老师和父母做主,选了光华管理学院。因为学好这个专业,以后就业去任何一家公司,都是年薪几十万。
这就意味着,杜青云可以靠一己之力,改变整个家庭的环境。
但进入北大后,杜青云却看到了另外一个世界,并且在里面挣扎了三年。
二、
杜青云北上之前,杜父一口气给他打了1万块的生活费。一个学期的生活支出,这笔钱绰绰有余。
可是北大的高考状元云集,一个宿舍四个状元,更令杜青云感到颠覆的是,他们引以为傲的并不是成绩,而是自己的特长,还有要追逐的梦想。
他感觉无法融入这个群体。小镇做题家这5个字的背后,除了努力,还有经济水平和眼界局限。
杜青云曾听舍友抱怨,飞机票涨价到2000了,太贵了。但是第二天,舍友还是坐着飞机出去游玩了。
既然没有经济水平去追逐诗与远方,那就参与社团活动,丰富大学生活。他加入了自行车骑行社,花了100多块买来自行车,却被告知,设备不匹配。
有位学长好心,把自行车借给杜青云骑行。他以为这是人际关系的开端,但是在归还车辆时,车身有了刮擦,学长立马在朋友圈抱怨。杜青云看到后,立马提出赔偿,这件事才宣告结束。
人际关系这扇窗,被关上了。杜青云在上晚自习有看杂志、小说的习惯,这在高中是被允许的,因为他的成绩拔尖。但到了北大,这种行为意味着浪费时间。
也就是说,高中老师说的那句“考上大学就好了”,杜青云通过亲身感受,得出了自己的答应:没有变好,反而更糟糕。
为了融入同学之间的氛围,他学舍友,花了1000多块买了游戏机,但打了一次就放着吃灰尘。
上课之前,他还会故意买上一杯星巴克,如同那句话一样:我努力了18年,才有资格跟你坐在一起喝咖啡。
这样的高消费,导致杜青云的生活费很快花光,而时间还没有度过半个学期。杜父打电话过来指责,杜青云这才恢复之前勤俭节约的消费习惯。
由于专业他不喜欢,所以无法确定自己的目标与未来,成绩上开始挂科,他迷上了网络游戏,自我放弃,成为了一个网瘾少年。
三、
杜青云在宿舍里度过了特别难熬的三年,他打了几千次游戏,鼠标点到没有感觉了。但每一次看到游戏画面,他就觉得又可以消磨时间了。
在大三放暑假之前,他提前回到了湖南,去医院检查,发现得了抑郁症。
他艰难地拨通父亲的电话,说:“爸,我要给你说一件事,你先花1分钟的时间冷静一下。”
1分钟的时间,父子俩无言。随后杜青云说:“我要退学。”
杜父很生气,不同意,坚决不同意。他说:“还要一年就要毕业了日韩动漫,你坚持一下。”
如果孩子从北大退学,那么这三年来,杜父在亲戚朋友面前的吹嘘、炫耀,将会迎来反噬。
父母不同意,杜青云硬着头皮继续读了几个月,情况没有任何转变,反而越演越烈,并且在抑郁症的作用下,他的行为不受控制,有时候还会莫名地流泪。
母亲说:“一个大男人,哭什么哭。”
杜青云的好几科成绩垫底,最终,杜父同意他退学。在2019年5月1号,他去办理了退学,十几个印章盖下来,意味他再也不是北大的学生了。
负责办理的老师问他:“为什么要退学?”杜青云淡淡地说:“不喜欢这个专业。”
每一年,从清北退学的学生,不再少数。老师们已经见怪不怪了。
杜青云退学的消息传回了小镇,很多人嘲笑杜父:“你儿子不是北大学生吗?怎么退学了?”在一遍遍地嘲笑之中,杜父在单位跟同事们发生了冲突。
而杜青云已经决定重新启程,他还年轻,才19岁,跟复读学校谈好,如果考上清华北大,奖励30万,若能拿到状元,追加20万。
杜青云,开始了散漫且自由的复读生活。
四、
杜青云为了不让生活那么枯燥,偷偷买了一部手机,也不按部就班地上自习,常常跑到天台上,浏览网上的讯息。
他了解到,从北大退学,然后考上清华,再退学的人,还是有很多人。他不像重蹈覆辙,早早做了打算。
而他的行为也遭到了老师的反对,逼着他上自习。但后来,他的抑郁症复发,老师们只好安慰他:“作业可以晚点交上去。”
杜青云复读的那一年,遇见了自己曾经的同班同学,还有两个从清华退学的学生。他们大部分有着相同的经历,却只能通过退学、复读,来找到解脱。
因为做过的题都还记得,加上又有不同的经历,他们的想法,都跟同一批参加高考的学子们不一样。
2020年6月,杜青云再次踏进了高考考场,这一次,他裸分698分,因为是少数民族,有了20分的加分,一共718分,成为了湖南的高考状元。
成绩刚出来的时候,杜父第一时间收到了消息,亲戚朋友都来庆祝,杜青云躲在房间里,恕不接待。
杜父想带他出去聚会,杜青云反对:“你休想拿我的名头出去搞事情。”
他们父子曾有过激烈的交锋,杜青云直接戳中了杜父的痛处:“你的同学有的当领导,有的当老总,那你呢?”
小镇做题家的背后,父母是做梦练习生。
杜青云打算走一条不一样的路,他自己选择了清华的人文学院,有了那50万的奖金,家庭不用负担他的生活费。
或许,经济水平才是自由选择的底气吧。
五、
因为杜青云从北大退学,再成为高考状元,考入清华,引起一些人的反对。
理由很简单,占用教育资源,占用录取名额。
但是在孩子成为“学霸”的时候,有些人除了做题,就没有了解过其他事情。
《一个北大高考状元的抗抑郁史》中提到,游安上北大之后不知道什么是建群,与其他同学相比,感觉自己是个土鳖。
一个教授提到,针对这种情况,应该提前对学生做好职业规划。换言之,就是让学霸们了解社会,了解自己,以及自己的梦想。
为了追逐梦想,成为想要成为的人,通过高考去实现梦想,这样才不会辜负那些日夜学习的时间,这样的孩子,眼里才有光。
而杜青云,用他的方式进行了自救,也给所有想要“望子成龙”的家长提了一个醒:除了成绩,孩子们还有更重要的东西值得去追寻。
上一篇:2023黑龙江考研成绩什么时候可以查询
下一篇:【原创】考虑能源、环境因素的中国工业效率评价 ——基于SBM模型的省级数据分析
最近更新安全教育
- 高淳古柏:双百共建社区行 凝青聚力促发展
- 博弈激烈、分化加剧 上海楼市新政落地调查丨深度
- 原创35岁老将马龙宣布生涯重大决定,刘国梁批准,王皓遗憾
- 成人自考有入学考试吗?
- 高长力:以精品奉献人民,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 躬耕教坛育桃李
- 逐梦绿茵 快乐成长——峨眉二小夺冠之旅
- 促进交流合作 多方助推“一带一路”人才发展
- 慈利:全力打造高质量发展人才高地
- 2023年度宝山区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资助申报工作开始啦!
- 支持年轻人敢闯敢试 上海将愈发精彩
- 数商兴农!韶关三年将培育逾万名高素质电商人才
- 讲好国家级新区故事 兰州新区递出“名片”全球吸粉
- 托福阅读满分3阶段
- 强作风 展新貌 常德市城管执法支队开展军事化集训
- 违规组织学科培训,查处!
- 11月1日起试行!河北部署开展经营主体除名标记工作
- 老人术后体内发现5颗牙和牙套,直至离世仍有1颗未取出
- 成都高新区:加速打造创新人才集聚区
- 女子为减肥连吃3月胡萝卜变“小橘人”,当事人:还搭配姜黄粉一起吃;医生:被染色了
- 刚刚揭晓!厦大教授入选!5年将获资助2500万元
- 名单公布!黄石这些企业上了红黑榜→
- 台风“三巴”影响北部湾,北海提升防汛防台风应急响应至二级
- 吃喝都在路边?闵行这个物流园区外货车扎堆,居民吐槽半夜启动噪声大
- 反思后的小鹏,像华为?还是像特斯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