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所高校教授,当选院士

栏目:安全教育  时间:2023-01-20
手机版

  近日,西安理工大学柯熙政教授、成都理工大学李天斌教授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于兴河教授当选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

  俄罗斯自然科学院是联合国认可的俄罗斯规模最大的科学院,成员均为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领域取得重大成就的科学家和专家,具有重要学术影响力。科学院设立24个学部,有18名诺贝尔奖获得者、270多名俄罗斯科学院院士以及30多名俄罗斯国家医学科学院院士。科学院外籍院士包括了全球48个国家的杰出科学家。

  西安理工大学

  近日,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长库兹涅佐夫、首席学术秘书长伊万尼茨卡娅向西安理工大学柯熙政教授发来贺信和证书,祝贺他当选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

  柯熙政

  

  柯熙政,理学博士,西安理工大学二级教授,陕西省智能协同网络军民融合共建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陕西省教学名师,中国电子学会会士,中国电子学会终身高级会员,中国光学工程学会理事,中国光学学会终身高级会员。陕西省光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照明学会智能交通照明专业委员会委员。美国光学学会会员,SPIE终身会员。2001年以来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17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30多项,在科学出版社出版专著10部,在Springer出版社出版专著2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0多篇,论文引用H指数39、G指数63。已经培养博士研究生30余名。

  成都理工大学

  近日,俄罗斯自然科学院(Russian Academy of Natural Sciences,RANS)院长库兹涅佐夫、首席学术秘书长伊万尼茨卡娅向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院长李天斌教授发来证书和贺信,祝贺他当选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

  李天斌

  泰国剧

  李天斌,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入选《全球顶尖2%科学家榜单-2021》、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防控科技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天府万人计划-教学名师、黄汲清青年地质科技奖获得者。兼任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岩土信息分会副理事长、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委会委员、四川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以及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编委等学术职务。

  他针对青藏高原隆升和河谷深切的内外动力地质耦合效应及其所导致的高边坡和高地应力隧道减灾防灾科技难题,先后主持和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面上和重点项目)、国家重点专项、国际合作、四川省杰青、教育部重点以及国家重大工程等方面的科研项目80余项,在岩体浅生时效构造理论、隧道与地下工程灾害防控、高边坡稳定性与滑坡灾害防治三大方面取得了系列创新成果,为推动地质工程和土木工程学科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7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7部,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350余篇、国际会议论文22篇(其中,SCI检索论文83篇、EI检索论文148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近日,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发来贺信,祝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于兴河教授当选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

  于兴河

  

  于兴河,湖北襄阳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土资源部百名跨世纪科技人才。十二五国家高新技术863资环领域主题专家,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地质与岩相古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古地理学报》副主编及《石油勘探与开发》等多个国家核心期刊编委。出版专著与教材16部(英文专著1部),学术文章30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4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9项;指导硕、博士220余人。于兴河教授长期从事油气储层沉积学与表征,层序地层学与隐蔽油气藏评价,含油气盆地分析及其模拟,海洋油气成藏条件分析及资源评价。提出碎屑岩沉积体系“物–坡”耦合控砂理论、结构-成因分类以及微相导向砂体对比方法,创立碎屑岩系油气储层沉积学。创建多物源套合优选与多要素圈闭叠合评价与预测方法体系,创新相控建模约束指标,首创陆相厚薄交互储层表征技术。引领我国油气储层表征与建模技术研究前沿。

上一篇:2022央广网MBA教育峰会:辽宁大学商学院MBA
下一篇:2021武汉大学考研复试线:应用统计410分,275分考生捡漏电子信息

最近更新安全教育